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婺源篁村,“文房四宝”布局的神秘古村落,祖先是秦桧吗

婺源的油菜花和晒秋,已成了撩人的旅游文化符号,而有着人文精髓的婺源古村落,则是遁入历史深处的古徽州意象。在婺源清华镇沱川乡,就有一个“文房四宝”精巧布局的篁村。笔架山是村子的案山,村头凿一口半月形“墨池”,田畈为纸,祠堂边的红豆杉为巨椽之笔,文房四宝齐活了,村庄的文化底蕴呼之欲出。

村口一颗古罗汉松,华盖如伞根茎抱团,树龄高达892年,据说是安徽桐城人余道潜所种。他是南宋朱熹同科进士,辞官回乡路过浙岭,见沱川茂林修竹,祥云缭绕,风水奇异,便倒插罗汉松于河边,祈祷如果能成活,就定居于此。没曾想该树当年发新芽,数年后枝繁叶茂,余道潜也就成了沱川余氏始祖。

关于篁村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版本。说他们的先祖是秦桧的后代,为了避祸改姓隐名,去了秦字头改为余姓。村子之所以取名篁村,是先祖既留恋伴君的日子,又害怕外人误会有称帝野心,才在“皇”字头上加上竹字头,掩人耳目。

此次探访婺源古村落之行,我们包租车的小余师傅是个沱川通,也是篁村的后代。婺源山多地少,人丁繁衍以后兄弟分家必须外迁,他爷爷的爷爷,属于余氏最小的一支,在100多年前,迁往了离村17公里深山处的查木坑开垦荒地。而余家氏族的另一枝,则迁到了离篁村几公里外的理坑村。

小巷深处迂回曲折,始建于宋代的余氏宗祠拐角处赫然出现,气势恢宏的门楼正中横书“始基甲第”的浮雕大字,周围还有凤、鹤、麒麟、莲花等砖雕图案。“始基甲第”的典故引人入胜,据说是祠堂开挖地基时接到喜报,村里有人中了状元。

坊间还有一个传闻,自古以来,沱川余氏每年祠堂祭祖都是在深夜进行,这一独特习俗,完全有别于本地其他宗族,据说是因其供奉着祖先秦桧像不便示人。由于祠堂大门紧锁,我们也就无法考证其真伪,而本地人对此更是讳莫如深,这也让篁村增添了几分神秘。

踏着湿漉锃亮的青石板路,行进在悠长逼仄的寂静小巷,长满厚厚青苔的墙面旁,很多人家木门上挂着一把永固锁。墙边开着的小洞里,冒出一股股炊烟,给村庄增添了些人间烟火气。巷口有人正端着大碗干饭当做早饭吃,山里人从早到晚干力气活,所以这里人早餐也吃米饭。

烟孔上端墙面,每隔几米就有一道竖着的开口,这是他们采光用的窗户。很好奇这么窄窄的小条,进去的光线岂不是很少?小余告诉我们,窗户外面是长条形,里面呈扇形发散,既安全又可保证一定的采光量,真佩服古人的智慧。

在巷子那头看见人家有了动静,一位老人出门干活了。随后跳出一只兴奋的小狗,始终跟着我们摇头摆尾来回跑动,搅动着这个冷清的村子,真不知它有多久没见到生人了。

“云霞掩映篁墅凤鸣,亲朋欢聚淑女于归”。颇为漂亮的书法,文采斐然的对联,很有大家风范,居然出现在这幽僻乡野之地。婺源当地有一句谚语,“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耕读传家书香不绝的民风,造就了篁村“兄弟文武登科”的历史荣光。

素有“书乡”之称的婺源,除了令人留恋的原生态美景,小小古村落里字字珠玑的村妇农夫并不少见。不愧是朱熹故里,文风之发达,在篁村就可窥一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婺源到呈坎,古村落里的旧时光
秋天国内最美古村落!看一眼就被迷醉!
中国最美风水村 (江西篇)
大余湾古村落,时光在这里沉淀(5组)
一袭红裳引我穿古村,徽风悠然,疑似回故里
古村108座桥,108 座庙,108座祠堂,游客:担心它成为下一个宏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