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山县风云雷雨坛保护记

武山县风云雷雨坛保护记
张耀德(图文)


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唯有保留下来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才能证明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能使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避免城市记忆的消失、避免城市面貌的趋同、避免城市形象的低俗、避免城市环境的恶化、避免城市精神的衰落、避免城市管理的错位、避免城市文化的沉沦,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城市文化建设、避免城市文化危机加剧,把文化遗产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把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到广大民众,对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文化建设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武山风云雷雨坛(2009.8)
武山县,把大县城开发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结合起来。为彰显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味,构建魅力县城,对风云雷雨坛古遗址投资保护。把祭坛作为一种地域文化来保护,把祭坛作为一处濒危文物来抢救,把祭坛作为一个特色景点来谋划,使其在现代县城建设中透射出古代文明的熠熠之光和现代文明的灿烂辉煌,为展示武山地域特色文化发挥其特有的作用,保住宁远古城最后一点遗迹,实属无量功德。
1.概述
武山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的天水市西北角,东界甘谷,西毗漳县,南邻礼县,北与陇西,通渭交界。介于北纬34°25′10″至34°57′16″,东经104°34′25″至105°8′3″之间,东西宽51.5公里,南北长59.5公里。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拨在1365-3120米之间,全县以渭河,漳河为界分为北部黄土梁峁沟壑山区,中部河谷川区和南部剥蚀山地。年降水400mm--500mm米左右,年均气温9.6 ℃,有渭河及支流漳河、榜沙河、山丹河、南河、聂河等主要河流。
武山地处渭河上游,这里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龙文化的故乡。从鸳鸯镇大林山发掘出土的“武山人”头骨化石证实,早在38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深厚的文化渊源,漫长的沧桑演变,众多的文物古迹,独特的自然景观,光荣的革命传统,纯朴的风土民情,给这块土地留下了丰实而瑰丽的文化遗存。
风云雷雨坛为古县城东门外的一土遗址。据考证,这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祭坛是武山县城现存的唯一古城遗存,是古宁远县城四大祭坛之一(原县南社稷坛、县西八腊坛、县北邑厉坛均已消失)。古宁远城遗址,经多次改造建设已经被毁,难觅踪影。作为唯一保存下来的千年古建筑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人文、艺术和科学价值。
2009年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夕,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做了《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的学术报告。单霁翔局长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保护”两方面进行了论述。他指出: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唯有保留下来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才能证明城市的历史绵延不绝,才能使城市永远焕发着悠久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因此保护好风云雷雨坛遗址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2.遗址现状2.1保存现状
武山县城东家坡村遗存的古城遗迹高13米,呈四棱柱形,共分三层,每层间均有大放脚,西、南两侧有登台坡道,上层仅保留南边墙体,墙体留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墙顶有垛口,根部有圆孔。
一层高7.6m,南北宽15.67m(东向面),东西宽15.62m(南向面);
二层高3.82m,南北宽8.37m(东向面),东西宽(南向面7.80m,北向面8.70m),二层根部距一层顶部台地边缘距离平均约3.90m;
三层墙体因人为破坏严重,墙体中间部分已经坍塌;墙体厚0.72m,东西向墙体西侧最高处为2.20m,东侧最高处为1.90m;南北向墙体东侧残存长为0.93m,残高1.02m,西侧残存长为0.39m,残高0.77m;三层墙体南向面距二层顶部边缘距离为1.50m。
风云雷雨坛远瞰(2009.6)
整座祭坛杂草丛生,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原始风貌,底层东边部分墙体剥落,顶层墙体毁坏严重,整体保存较好。沙土掩埋部分的墙体犹如新筑,结构严实,夯筑层次分明,轮廓走向清晰。
2.2工艺特点
风云雷雨坛依地形因地制宜规划建造。此坛城建造主要功能为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坛城平面为正面方形,分三层总高13米,每层墙体均有收分,南侧面设有人行走通道,可直接到达顶部。建造工艺主要采用当地粘土夯筑而成,在后期维修中采用土坯砌筑。
2.3主要病害
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文物本体发育的主要病害包括:表面风化严重、裂隙发育、墙体局部坍塌悬空、墙体根部严重酥碱和生物根系破坏等(图10~19)。
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下,坛城墙体的风化层厚度0.5~3cm,风化层土体松散,手摸即碎。风化作用使得文物本体的规模日益缩小,最终导致文物信息的缺失和毁灭。

裂隙发育的类型主要有风化裂隙、卸荷裂隙、构造裂隙等。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裂隙切割墙体,造成墙体发生变形外倾。同时,裂隙为风化提供了有利的通道,从而加剧了裂隙的发展,最终导致墙体坍塌。
历史上本体的坍塌多堆积于墙体底部,其坍塌造成该处轻微的悬空,为上部土体的继续坍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地震、人为活动、集中降水作用,导致北墙被不同走向的裂隙所切割,局部发生土体的坠落,给参观旅游人员的安全带来的隐患。
由于毛细水作用和可溶盐的结晶-溶解-再结晶作用,造成墙体的根部发生不同程度的酥碱,酥碱的结果是该处表层土体的剥落,最终造成根部凹进,严重影响墙体的整体稳定性。
由于墙体顶部、根部等位置植物根系等的深入破坏,造成墙体表面疏松,在外力作用下该处表层土体剥落。

墙体病害描述表
立 面
病害状况
照片
东立面
表面风化,上部多呈片状剥离,局部已剥落坍塌,中部较为破碎,基础风蚀凹进土体较为破碎,顶部两条裂隙作用切出一单独块体。上部杂草茂盛,导致土体疏松。有一裂隙自上而下发育,止于中部。
图1
南立面
底部人为破坏,西侧根部雨蚀坍塌、凹进,中下部有纵向裂隙发育,表面冲沟严重,顶部局部风化,表面呈片状剥离。上部杂草茂盛,导致土体疏松。
图2
西立面
约3米以上居民居住墙体紧靠遗址墙体,现已拆除,但人为影响比较严重,屋面后墙仍然保留(白灰层),遗址表面风蚀严重,上部呈大面积片状剥离,中下部呈蜂窝状剥离,局部人为影响坍塌,裂隙发育,顶部有杂草。
图3
北立面
东侧底部掏蚀凹进,东侧裂隙贯通遗址整个墙体,裂隙最宽处可达10cm,最深处有35cm,底部人为破坏严重,遗址表面风蚀严重,上部呈大面积片状剥离,中下部呈蜂窝状剥离,局部人为影响坍塌,裂隙发育,顶部有杂草。
图4

图1 东侧面现状图
图2 南侧面现状图

图3 西侧面现状图
图4 北侧面现状图


基础酥碱
根部坍塌

人为破坏
雨蚀剥离






雨水冲沟
顶部破坏现状

严重风化掏蚀
根部掏蚀凹进

贯通裂隙
生物侵蚀破坏
2.4病害成因分析
(1)风蚀
武山风云雷雨坛的风向以西北风为主,西北季风经常发生,风蚀在武山风云雷雨坛的各种病害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它自始至终都参与各种病害发生、发展,除了形成典型的风蚀地貌外,它也对其它病害起到加重作用。在武山风云雷雨坛,典型的风蚀形貌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蜂窝状、层状、大面积掏蚀等。蜂窝状即墙面被风吹蚀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在风沙的磨蚀与旋蚀作用下,垛泥墙面的西北面最为严重(见图)。由于地层岩性的差异,胶结差的地层容易被风吹蚀,形成典型的风蚀病害,层状风蚀病害主要发生在墙体雨水冲刷比较严重的范围内(见图)。大面积的掏蚀是墙基根部由于酥碱作用下结构变得疏松,在风的作用下墙基被掏蚀凹进(见图)。
(2)雨蚀
文物本体的雨蚀病害主要有三种情况:墙面片状剥蚀、低洼区浸水、冲沟。墙面片状剥蚀是在暴雨作用下土体崩解成泥流附着在墙体上,在强烈的干湿交替作用下形成泥皮(见图),由于风等外营力的作用,泥皮脱落,不同程度的墙面片状剥蚀,主要发育在墙体的西北面。
(3)根部酥碱
由于土体中含有较多的易溶盐,在水的作用下,墙体根部土体中的可溶盐尤其是Na2SO4发生反复的溶解收缩-结晶膨胀-再溶解收缩,土体结构不断疏松。主要分布在台地的中部和南部,在地势较低处的墙基较为发育,多见在生土墙基。
(4)裂隙发育
在长期的内外营力作用下,建筑物裂隙密布,主要表现形式是窑洞变形裂缝、卸荷裂缝、建筑裂隙。窑洞变形裂缝是由于窑洞的开挖,引起应力重分布主要有洞顶纵向裂缝(见图)和洞口变形裂缝(见图)。卸荷裂缝是前期墙体倒塌后的结果,裂隙造成墙体分布大量处于即将失稳的小块体(见图)。构造裂隙是新近构造运动的结果,裂隙规模大,往往切割整个构筑物,对文物本体的破坏性极大(见图)。
(5)局部坍塌
在长期外力和内部结构力重新组合转移的过程中,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土体颗粒之间相对较弱粘结力的范围内,土体在外力或自重作用下,逐渐失去内聚力形成贯通裂隙,在突然外力或长期自然力的影响下,局部卸荷坍塌。一般发生在根部。
(6)生物侵蚀
在生物生长过程中,生物根系逐渐深入,在生物生长周期内使得土体松软,失去内聚力的现象。
(7)冲沟
在强降雨过程中,雨水集中某一位置破坏土体之间的粘聚力,将土体颗粒带走,形成沟壑。






3
.价值评估3.1专家意见
修葺过程中(2011.6)
为准确判定风云雷雨坛的文物价值,县文物局邀请有关知名专家进行现场评估。经省文物局副局长廖北远、省人民政府参事、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郎树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历史考古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赵雪野,省文保处副处长王旭,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魏文斌等专家现场察看,查阅资料,根据古坛历史、保存现状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认定标准》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形成以下意见:
一、风云雷雨坛是武山历史发展的实物见证,我省此类古城遗址罕见,这是新发现定性的古代祭坛遗存,保存较好,应当做好保护工作;
二、古坛具有较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是武山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的见证;
三、古坛是研究古代祭祀文化的重要实证,这一点尤其难能可贵,要切实保护好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保护管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束后,立即申报省保单位,并开展有关历史方面的考证研究;
五、全面确认风云雷雨坛的价值后,加大对其保护利用力度。






3.2
历史沿革及历史价值
武山县县域文化底蕴深厚而内涵丰富,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曾称豲道、新兴、宁远等名,自东汉(188年)设立县制至今1800多年。现城关镇为宋崇宁三年(1105年)建县城城址,明洪武二年(1369年)初建城垣,成化、正德、嘉靖、万历、康熙、乾隆年间县城屡经增修,直至民国原貌依存。上世纪末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城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原有的城墙、古庙、老街、古宅均已荡然无存,唯一的古城遗存—南门洞也于2004年被毁,风云雷雨坛成了县城仅有的最古老遗迹。
图4 武山县县志上风云雷雨坛位置图

曾有人把该遗址说成是烽火台,也有人认为是宁远(武山县原称宁远县)古城东门遗址,众说不一。为弄清古城遗迹的来龙去脉,我们走访周围群众、退休老干部、武山县志编撰人员等进行调查,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予以查证,终于看清了古城遗迹的“庐山真面目”,它既非烽火台,亦非东城门,而是先人祭祀专用之“风云雷雨坛”。
古城遗迹所处的家坡村被铁路一分为二,以北旧称“坛坪上”,其名缘自建城时修筑的“风云雷雨坛”。依当时律例,建县城时必须同时建儒、释、道寺庙和四方祭坛,以求民安国泰、风调雨顺。
据此推测,“风云雷雨坛”为1105年前后所建,距今900多年。据武山旧址丛编《明·万历宁远志·文庙》残本记载:“风云雷雨坛,在县城东” 。《清·康熙宁远县志·上册》残本记载:“风云雷雨坛,在城东郊外,祭用春秋二仲上巳日。设三坛,风云雷雨居中,山川居左,城降隍居右,陈设与社稷同。古代祭祀风、云、雷、雨之神,以保风调雨顺,与城隍合祭”。风云雷雨坛为地方祭祀活动场所,类似于北京的天坛、地坛,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古坛虽然暂未定级,但做为千年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彰显着武山深厚的地域特色文化,具有极高的文物考古价值。据考证,这座保存较为完好的祭坛是武山县城现存的唯一古城遗存,是古宁远县城四大祭坛之一(原县南社稷坛、县西八腊坛、县北邑厉坛均已消失)。很多古宁远城遗址,经多次改造建设已经被毁。






3.3
艺术价值
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的武山风云雷雨坛遗址,城墙是以黏土夯筑的胶结材料,一层层夯筑成城墙的,最后再抹一层黄土作为保护层,做法与长城相仿。土坯垒砌的城墙适于雨水稀少、天气干燥的地区,屹立于中华大地已数百年,保存比较完好,实属不易。历史赋予风云雷雨坛生命的活力,蕴含着许多历史的沧桑与古老的文化价值。其中又流传着多少有关坛城的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可以说此类建筑遗存比较罕见,是武山悠久历史和深厚传统文化历史的见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武山县风云雷雨坛在独特的外观与构造、规模与效用以及营造技艺都是其它建筑所无法比拟的,不仅有着鲜明的建筑艺术特色,同时也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现着地方古老的建筑艺术特色和古老的民俗文化。也是迄今为止,在全国发现的最为完整的祭坛类土遗址。






3.4
科学价值
祭是国之大事,道之大统、礼之根本。早在夏商周三代就已认为 “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说文解字》解释“祭:祀也。”段玉裁注:“统言则祭祀不别也。”作为一个古老的国家传统,祭祀是其公共生活的一部分,并且把祭祀祖先列为国家第一等的大事,这就是公祭。这些祭祀的主持者要么是地方诸侯,天子派员参与;要么是天子本人主持的祭祀,如同现在的官方祭祀。把祭祀和战争作为国家最重大的事情,把祭祀看得比军事问题还重要。祭祀主要就是祭祖先和天地山川的神灵。所以祭礼在华夏文化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在《周礼》中的百官之首,最高的行政长官“宰”(即宰相)第一政务职责就是司祭,在儒家经典《礼记》中认为“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只有正确理解祭祀在中华民族传统中的重要性,才能使我们对于当代“公祭”与民祭(纪念活动)关系有一个基本认识,才能正确认识在黄帝陵公祭轩辕黄帝这几千年传统盛典的历史价值、历史意义以及现实意义。正如《礼记·祭统》所言“唯贤者能尽祭之义”。
风云雷雨坛是中国古代民族宗教信仰崇拜的产物,但目前对于祭坛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尚不充分。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拓宽研究领域,揭示祭坛与中国名族宗教信仰发展的内在联系,对于建筑学、名族宗教信仰及地方史和民俗文化等学科研究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它不仅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气魄,而且显示了当时当地先民们的智慧、高超的建筑工艺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
4.发现保护4.1发现过程
风云雷雨坛遗址作为罕见的古代土建筑遗存,经过多年的自然与人为因素的破坏,已经濒临危险。目前,西部大开发如火如荼,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物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积极推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工作的开展。风云雷雨坛遗址是众多文化堆积的历史遗存,对研究古代建筑、历史、施工技艺、祭祀文化等,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风云雷雨坛位于原316国道南侧的坛坪自然村之东北角上,东南西三面被农家院落包围,北临公路。2009年,武山县城北扩东延工作如火如荼,计划宁远大道东延。民居拆迁后,该遗址孤零零的处在了扩建后的着道路中间,依规划,属拆除对象。武山县文物局提出了保护遗址的专题报告,将这个多少年来不为人注意的历史难题摆在了决策者的面前。是拆除还是保留成了一个热点、难点问题,保留无疑要增大建设成本,且严重影响到道路线形的美观和通畅,拆除将有悖文物保护法规。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严峻课题,召开了四大组织联席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请有关专家学者进行考证。保留该遗址,既要变更道路设计方案,还要修改相关建设规划,关键是要增加建设成本,有人甚至认为阻碍了武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了武山城市形象,众说不一。“文物毁一件就少一件,不可再生,只能越来越少。”决策者最后确定还是予以保护。责成相关单位寻求保护方案。经多方联系,由敦煌研究院、西北地质堪查研究工程公司、西北市政设计院进行了保护方案设计,最后选择了敦煌研究院的文物保护方案,市政设计院的景观设计方案,县政府投巨资对风云雷雨坛进行科学保护。2011年4月28日,风云雷雨坛本体保护工程开始施工由敦煌研究院所属兰州河陇文化遗产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进行了保护修葺,至6月18日竣工。






4.2
保护方案概要







4.







2.1武山风云雷雨坛遗址赋存环境
风云雷雨遗址位于武山县城外东郊,地处昆仑—秦岭巨型纬向构造带,位于,东与天水甘谷县相连,西接陇西干旱区,南依礼县,北与通渭县为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南向北逐渐变缓。
遗址保护区域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纪(Q4al-ql)沉积岩层,卵石含量达到10%,最大粒径120mm,一般粒径10~50mm ,充填物为中、细砂、粉土及粘土。自上而下为2-9m厚的冲、洪积粉质粘土壤土;9-17m为砂卵砾石层,结构松散,无胶结,天然密度为2.15-2.4g/cm3;14~80 m为第四系(Q2)砾石层,微胶结;80m以下即为第四系(Q1)砾岩与第三系不整合接触,且区内无明显不良地质现象。
武山位于南北地震交汇地区,属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宁夏—龙山地震亚区,天水地震带。其北侧为西吉—海源—固原地震带,南部为松蟠地震带。历史上地震强度大、频率高,是一个极不稳定的地区。较大地震一般发生在深、大断裂带上,天水—武山断层带,受陇西旋卷构造控制,地震相对活跃期60至95年,相对稳定期为150至200年,目前正处在相对活跃后期,有发生中、大地震的可能。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标准,武山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0.2,地震动反映谱特征周期值0.45。
4.2.2保护方案设计原则
(1)此次设计为土遗址保护方案设计。
(2)本着文物保护“最小干预,最大兼容”的原则进行设计。
(3)遵循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加固的原则。
(4)“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和“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和原则;
(5)在保证遗址稳定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风云雷雨遗址本体及周边自然环境的工程干预。
(6)设计尽量采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保证文物环境的原始状态。
(7)工程实施过程中,应按照文物保护工程法规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考古调查。
(8)设计采用动态设计方法,严格按信息化施工要求进行。







4.2.3方案设计的目的
(1)查明风云雷雨坛遗址现状;
(2)查明坛址区域的赋存环境特征;
(3)查明坛城遗址存在的主要破坏因素及分布情况;
(4)查明遗址发掘区地形地貌;
(5)分析风云雷雨坛遗址稳定性及环境的影响情况;
(6)提出保护建议。
4.3保护方案


4.3.1表面防风化处理
研究表明,粉土中的粘土矿物经PS处理后,可使片状、离散、晶态的粘土矿物微观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一种致密的非晶态网状胶凝体,从而使其力学性能发生巨大变化。风洞模拟实验证明,土遗址土体样品经PS渗透加固后,其耐风蚀强度提高10~13倍。水中崩解实验证明,PS处理后的遗址土体耐水性也大大提高,使喷洒PS渗透处理后的土遗址有很好的防风蚀、雨蚀效果。玉门关、河仓城、西夏王陵、交河故城等土遗址的加固工程的实践,也证明PS表面渗透加固对土遗址有很好的防风蚀、雨蚀效果。
(1)PS渗透
渗透材料采用模数为3.8、浓度3~5%的PS浆液;注浆方式采用多次喷洒渗透与针孔注入渗透相结合;注浆透渗深度应超过墙面疏松风化层厚度,施工时应以实际的疏松风化层厚度为准;对墙面疏松风化层厚度小于20mm的部位,采用多次喷洒渗透加固方式,每次喷洒的间隔时间为2~3天,待第一次喷洒的PS浆液完全胶凝固化后,再做下一次喷洒渗透;对墙面疏松风化层厚度大于20mm的部位,采用一次喷洒渗透后,再进行针孔注入渗透加固方式;针孔注入注浆次序采用逐次加密的间隔注浆方式,排布密度要满足墙体表面渗透加固体能够互相衔接;单孔注浆扩散半径不能过大,以防止浆液未胶凝时注浆体的流变,在相邻部位达到初凝状态之前不得进行连续注浆;对局部墙面上因风蚀、雨蚀作用形成许多片状割离的小块,则采用小竹锚钉锚固与针孔注入相结合的工艺进行加固,竹钉可按间距100mm布置,竹钉断面尺寸5~8mm 、长100~150mm,可在针孔注浆后随即打入;
(2)表面协调性处理
完成PS渗透工作后,作旧采取用PS+C浆液,选用3%浓度PS溶液,水灰比采用0.76~0.85,采用喷洒工艺进行施工,施工完毕后,进行阴干,确保作旧的效果。


4.3.2墙体悬空面和坍塌区加固
对必须加固的生土和夯土墙体悬空面与坍塌区,采用土坯砌筑加固,土坯砌筑技术应谨慎使用,且记不能砌补过量,砌体与土遗址本体之间应充填密实;土坯采用与遗址土相近的粉土制备,含盐量≤0.50%,含水量≤3.0%,干密度≥1.70g/cm3;砌筑泥浆采用粉土加模数为3.8、浓度为5%的PS浆液拌制,水灰比0.4:1,砌筑体与文物本体应用锚杆连接以增强土坯砌补的加固效果。前期施作的土坯已经开裂破坏的,需要进行拆除,而后进行重新土坯砌补,以确保文物的长期稳定。


4.3.3裂隙加固
裂缝发育能造成墙体坍塌而严重毁坏遗址。因此对于墙体裂缝,特别是对可能造成墙体坍塌的墙体裂缝,应进行加固处理。墙体裂缝加固处理,采用锚杆锚固与裂缝注浆相结合的方法。
(1)锚杆锚固
根据裂隙切割墙体的规模、裂隙的形态特征、安全系数等因素可以选择木锚杆(包括白蜡杆和楠竹锚杆)和钢筋锚杆。选取的原则为:需要大体量的锚固木锚杆无法承担时,选用钢筋锚杆,其他一律采用木锚杆。
采用φ35~50㎜的木质锚杆,壁厚0.5~1.0cm的楠竹锚杆,含水率≤3.0%,单根锚杆杆体抗拉强度应≥10.0kN;锚孔采用螺纹钻人工钻孔,孔径50mm左右,孔深应比锚杆设计长度大100mm;孔钻好后,清除孔中虚土,注入模数为3.8、浓度5%PS浆液进行加固孔壁;孔壁固化后,注入PS-(C+F)锚固浆液,泥浆采用模数为3.8、浓度10%PS与粉土、按水灰比1:1.3~1.5配制;注入泥浆后应随即插入锚杆,待泥浆初凝时再次击入杆体,以保证杆体与孔壁锚固力;锚杆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单根锚杆的设计极限锚固力≥4.0kN/m。
采用钢筋锚杆时,根据实际加固的需要,可选择对锚和锚固(分自由段和锚固段)两种方式。根据锚固土体的稳定性需要,可以选择直径20~25mm的普通螺纹钢筋。注浆采用水泥砂浆,强度不低于M10,浆液水灰比0.4~0.5。锚板采用厚度10~20mm,边长100~200mm的正方形钢板。锚固的角度、间距、长度视具体加固情况而定。施作的工艺同木锚杆锚固。
(2)裂缝注浆
锚固后的裂缝必须进行灌浆填充,否则一旦裂缝中入渗雨水会导致土体软化,使锚杆失去锚固作用;另外,裂隙中不断填充沙土,或裂隙两壁长期风化,也会影响锚固效果。因此,锚固后裂隙灌浆填充的密实与否,是保证锚固作用的关键。裂缝灌浆前,先用模数为3.8、浓度5%PS浆液对裂缝口两侧喷洒渗透加固;然后用PS-(C+F)浆液进行封闭裂隙,PS-(C+F)浆液采用模数3.8、浓度5%的PS与粉土和粉煤灰、按水灰比0.4~0.5拌制,并沿裂缝按竖向间距500mm埋设直径10mm的塑胶注浆管;先注入5%PS浆液,渗透加固裂隙中充填的沙土、碎石和裂缝两壁,然后再进行裂缝充填注浆;裂缝充填注浆采用PS-(C+F)浆液、按自下而上的次序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时,当相邻的上方注浆管中出现浆液溢出时应停止注浆,并堵塞该注浆孔,再向上方的注浆管中注浆;若裂缝较窄小,可适当增大水灰比以减小浆液粘度,增大可灌性;充填灌浆完成并达到胶凝固化状态后,切割露出墙面的塑胶管,并用3%PS和遗址土调制的泥浆填充注浆孔,抹平作旧;施工期间对工作面应采取防晒措施,使加固体缓慢阴干。(注:F为粉煤灰,C为粉土;F:C一般为2:1。)


4.3.4锚杆锚固
锚杆可采用木锚杆、钢筋锚杆配合使用。木锚杆采用楠竹木质锚杆,杆长一般为2~6m,杆径φ35~50mm,壁厚0.5~1.0cm,含水率≤3.0%。单根锚杆杆体抗拉强度应≥10.0kN;锚孔采用螺纹钻人工钻孔,孔径50mm左右,孔深应比锚杆设计长度大100㎜;孔钻好后,清除孔中虚土,注入模数为3.8、浓度5%PS浆液进行PS静压注浆同时加固孔壁;孔壁固化后,注入PS-(C+F)锚固浆液,泥浆采用模数为3.8、浓度10%PS与粉土按水灰比1:1.3~1.5配制;注入泥浆后应随即插入锚杆,待泥浆初凝时再次击入杆体,以保证杆体与孔壁锚固力;锚杆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单根锚杆的设计极限锚固力≥4.0kN/m。
钢筋锚杆采用直径28mm的螺纹钢,长度根据加固的需要而定。成孔孔径90mm,注浆采用水泥砂浆,水灰比为0.4~0.5,砂浆强度不低于M10,钢筋锚杆每隔50~100cm设置隔离支架,隔离支架交错布置,采用直径8mm的钢筋,与锚杆焊接。锚杆锚板采用尺寸为100mm*100mm*10mm的钢板,与锚杆焊接。对锚杆锚板采取防腐处理,施工完毕后,进行复旧处理。锚杆应进行现场拉拔试验,单根锚杆的设计极限锚固力≥10.0kN/m。


4.3.5冲沟整治

顶面发育有不同规模的冲沟,对于规模大的冲沟且局部发生塌陷的地方,找到合适的持力层进行土坯砌补,砌补不宜过量,保持与崖体的原貌相协调,然后进行汇水区的表面平整,形成一定的坡度以利于排水。对于规模不大的冲沟,进行适当平整,汇水区表面整治,形成一定的排水坡度即可。

4.3.6防护围栏
由于遗址地处偏远,管理不便,为防止人类活动和动物的破坏,需要在遗址周围设置防护围栏。围栏设置在遗址外延2.5m的边界处,整体为正方形区域,一侧设门。防护围栏由立柱、围栏网片、连接装置等。立柱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高度2.1m,采用内径Φ34、外径Φ38的钢管,立柱间距3m为宜。立柱的安装必须牢固,下方采用混凝土底座,底座尺寸为400mm×400mm,厚度为300mm。围栏由Φ14的圆钢组成,高度1.5m,间距15cm,竖直平行于立柱横向排列,围栏的上部和下部各有一道40a*3mm的等边角钢横承,长度与围栏长度一致,单位长度为2m。各构件的连接采用焊接。所有材料均选用抗腐蚀性的材料。混凝土基础现浇并预留立柱孔洞,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门设置在西侧,采用单开式。最终复旧处理与遗址原貌保持协调一致。


4.3.7考古清理
修葺过程中(2011.5)
修葺后风云雷雨坛东面(2011.7)
为有效保护遗址体,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对文物本体进行考古清理工作。首先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同时考古发掘和清理的过程,又会提供许多遗址所处的环境状况的信息,这些信息是最直接、最具真实性的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松散破碎岩土体钻孔和注浆工艺
基于SH
混凝土剪力墙体钢筋在各种基础内锚固,大致分为直锚和弯锚两类!
什么是土钉墙,跟锚杆有什么区别?
锚杆支护与土钉支护的区别
常用挡土墙形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