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天阳气生发,两件耗阳的事少做!学会这三招,帮你守住一身阳气!

时光飞逝,转眼已是立春时节。俗话说「春打六九头」,从立春开始,东风解冻,万物复苏,一个新的四季轮回又开始了。

此时节,阳气渐生而阴寒未尽,正处于冬春过渡期,不少人容易出现反复感冒咳嗽、鼻炎、手冷脚冷之类的症状,可能是护阳不到位。

冬藏转春生,护好阳气谨防藏泄失衡

《黄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阳气与人体的关系,就像太阳与天地万物的关系一样重要。人体内的阳气运行规律与太阳在自然界的规律一样,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传统文化中的太阳对于我们来说,夏季距离最近,冬季距离最远,在春分秋分之际成为一年中过渡期点,有着相对固定的弧形循行轨迹。

人体内的阳气同样也在四季中有相同变化,阳气在人体的上部和体表运行,以起到保护身体,抵御六淫外邪的作用,人们也由此总结出一套二十四节气养阳的原则:冬季阳气敛藏内收,春季逐渐开泄发散。

一般来说立春之后的长时间内,仍然受冬寒影响,温度没有显著提高,春意出现得缓慢,由此进入一个冬春过渡期。

过渡期内,因为温度尚未升高,身体的自然机制仍旧会把阳气敛藏在体内,但立春后自然之气(地气)开始开泄,春意初萌,仍会有少部分阳气顺应自然之气慢慢从身体一些薄弱部位开泄出去,容易出现一些腠理打开、藏泄失衡的表现。

因而过渡期就需要大家加强护阳、加固堤岸,防止那些阳气慢慢向外泄露。

当自身护阳不利,例如保暖不利、贪图生冷或是外感寒邪,一方面阳气从里向外泄露,另一方面外邪就容易从开泄之处侵袭人体,形成一些外邪伤人的表现。

过渡期护阳不到位,会有什么表现?

1
肺气循行受阻,反复感冒、咳嗽

肺脏居于高位,主一身之气,经口鼻与外界直接相通过,且肺脏娇弱,是属于身体薄弱位置之一。在过渡期内,寒意未退去,如果此时保暖不利,或外感寒邪,肺最先受邪,肺气循行受阻,就容易反复出现咳嗽、咳痰、鼻塞、流涕、咽痒、喉咙不适等肺系症状。

另一方面,肺主呼吸,每天的呼吸运动受到阳气中卫阳之气的保护,卫阳之气调控着腠理的开阖,在过渡期时候,春意初起,阳气的发散经过腠理这个通道是一点点、缓慢地向外打开的,间接形成了一个身体与外界相通的通道。

如果此时护阳不利受寒受冻,外邪侵袭时,外邪也会通过腠理钻入体内,使得病邪在内堆积伤肺致病,本身气虚者可能更加忽冷忽热、冷颤频频,日间自汗,日久或夜间盗汗等。

2
阴阳失衡,白天疲劳、夜间失眠

内经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阳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阳气在一天之内也有运行规律。

在白天和夜晚阳气都是行二十五周,一天在人体内走行五十次。阳气在白天行于三阳经,夜间走形于三阴经,所以说「一日而主外,夜间主内」。因此在白天适合活动,夜间就应该休息。

而在过渡期内春越浓,自然界开泄之气越重,阳气的扩散也随之外泄,对体质平和之人来说,尚在可控范围。

但对于本身阳虚质、气虚质的人来说,气的推动与调控作用较弱,三阳经主外的功能较弱,向外开泄的调控相对困难,容易造成阳气过于开泄的困扰,尤其白天稍微剧烈活动时,加速外泄,这些人就容易出现气喘吁吁,动则疲劳,两颊容易泛红、久动但四肢仍不温的阳气损害之症。

所以现在各大医都主张冬春季节适量温和运动,而不是一味提倡大动升阳的论点,就是怕在这个过渡期出现过于外泄阳气的现象。

到了夜间,气门乃闭,日落时,体表的阳气逐渐衰退,汗孔也开始闭合。阳气收敛在身体内部,阴气相应的在体表,形成阴阳平衡,人就进入平和状态,能够安稳入眠,但如果白天扰筋动骨活动过多,开泄过多,内敛的阳相对少,阳虚则相对内热,人就会藏燥,出现躁动、烦闷、口腹发干、失眠或多梦。

另一方面,过渡期外寒仍在,寒属于阴,外阴状态过重则形寒,如此时又不注意环境保暖,夜间就会出现四肢夜间发冷、甚至有外感寒邪的表证,同样的影响入眠,出现入睡困难,多梦,冷颤等症状。

3
寒邪侵袭,四末关节发冷

过渡期外寒仍在,对人体最直接的影响是寒邪直接侵袭体表,在身体薄弱关节之处最明显。

脖颈是头部与身体的交界通道且一般外露在外;膝盖是身体承重的承转轴合之处,周遭以骨头为主并没有过多肌肉脂肪等防护;手足是四肢身体末端,气血经络所到达的最远端的地方,相对来讲气血运行偏少偏缓。

因此颈、膝、手足是身体需要重点防护的对象,阳气开泄容易经由这些地方向外扩散,外邪也容易经由此地入侵。过渡期仍是寒邪当道,因此在这个时候会有很多老寒腿、颈椎痛或者风湿痛的人。

学会这三招,护好一身之阳

1
穿衣下厚上薄,谨防阳气外泄

护阳是过渡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减少体内阳气外泄。过渡期人仍是外寒为主,衣物不可骤减,身体的中间部位是脏腑集合也是是阳气相对集中的地方,尽量做到不露胸腰腹部。

一般来说,表寒入侵,阳气的上行容易被困于下肢,往往先体会到脚冷,下肢冷冻肝,当腰以下血液循环受到阻碍,还会腰膝酸软、疼痛麻木。因此这个时候的穿衣一定需要固护好身体中间,即常说的下厚上薄,不宜换得太快、脱得太早。

护好腰腹部,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暂缓短裤短裙外露皮肤的穿着方式,而上身略减则无大妨碍。老年人本身脏腑阳气相对减弱,则需要在冬季穿衣基础上,早晚同前,中午阳气稍旺,适量减衣,也不能衣着太厚逼汗外出,过汗时一是容易阳气随汗液外泄,二是腠理打开,外邪容易内钻。

2
泡脚,护阳助阳

到了夜间,体表阳气衰退敛于内,阴气外守而入眠。过渡期要更好的护阳,尤其是部分阳虚、气虚或是平素偏寒性体质的人,在睡前可以泡脚帮助更好的入眠。

泡脚时候的温度升高,加速气行血行,激发体内阳气,再次分布到脏腑四肢末端,减少藏燥感,体内阳气分布到位,能更快进入平和状态而入眠;另外体表的温度升高,可以缓解夜间外寒对人体的阴沉之性,减少形寒的影响,帮助入眠。需要注意的是泡脚结束时需要及时擦干水,做好保暖哦。

3
艾灸督脉,激发一身之阳

我们的腰背部是很结实强大的存在,但日常不当使用、损伤腰背部也容易成为外邪的突破口。尤其是寒邪湿邪的威胁,过度季节,如护阳不利,外泄过多,外寒一来,很多人就腰背僵硬,腰椎脊椎疼痛加剧。

这种情况,就一定要护好腰背部的督脉,督脉是阳脉之海,是全身阳气集聚和运行的中枢通道!五脏六腑的阳气要生发出来,关键部位就在背。

背部可以选择艾灸的方式。督脉灸是一种大灸疗法,其施灸面广、艾柱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及。借助督脉总督阳气的作用,激发、聚集出人体自身的阳气,将这种温热,外达体表、内温脏腑,传递到全身。

鉴于督脉灸是大面积的灸法,必须注意操作的安全,防止烧伤烫伤,有条件者建议到专业中医师或者康复师操作。在灸治的过程中如果患者感觉皮肤灼热,必须告知操作者,可在灼热部位加垫沙布块,避免皮肤烧伤。

督脉灸后全身毛孔开放,在灸后应该避免洗浴,避风,避免寒凉食物,使寒湿停留于体内,影响督脉灸效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入门(36)太阳病之伤寒与麻黄汤
《素问·五脏生成论》谓:“诸气者,皆属于...
“肾为之主外”刍议
秋季养肺,揉按这个穴位最重要!
中医论肺“主一身之表”9
每日一题(145):哪种物质,布散体表,又渗入血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