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曾文安如何创作一棵超级古榕的新生

曾文安,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其作品曾多次荣获国内主要盆景展奖项。在 2013中国鼎(古镇)中国盆景国家大展,2014中国尊——中国盆景收藏家藏品国家大展,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作家国家大赛中担任评委一职。

以意聚气 方得始终——一棵超级古榕的新生

作品“聚云”取意于少年时期,在那火红的年代,一群热血青年,意气风发,奔赴福建闽北大山之麓参加兵团铜矿建设,群峰之间,苍松高耸,古木参天,层林叠翠,淙淙涧流,云聚雾绕,鸟兽其间。

作品选择榕树有其深意。榕树属于桑科的常绿大乔木,其树冠之大、枝叶扩展,令人惊叹不已。常言道,独木不成林,可唯有榕树能"独木成林",因其树枝上向下生长垂挂“气根”,柱根相连,柱枝相托,生生不息。

构思与创作过程

“聚云”榕树盆景改作于2002年春,将树干和树冠做了大的取舍。利用榕树愈伤力强、生长快的特点,对干体雕镂处理,使平直光滑的树干变得曲劲多姿。(图1~4)

▲ 图1 下山桩养坯已有数年时间,此为改作前的正面(上)▲ 图2 改作前的背面(下)

▲ 图3 改作后的正面(左)▲ 图4 改作后的背面(右)

经过两、三个月的培养,在新芽生长还未木质化之前(此时的枝条可任意弯曲变化,木质化后的新枝又脆又硬,做较大弯曲容易折断),在同一点位选取三、五枝条,剪去枝条上所有侧枝,用5、6号铝线象征性地捆扎成单枝造型,待生长至足够长度就可定型,作为第一蓄枝尾梢朝上培养(尾梢朝上可充分吸收阳光、通风、快速成长)。

三、四年后待第一蓄枝捆扎枝条已充分结合交融,粗度足够,可按蓄枝截干法锯掉多余的枝干。然后按照意象中成型后的空间构架,选留二至三个点位,继续开展二级枝的培养(方法同上)。

三级过渡枝也是如法炮制(由于多枝结合、芽点很多,可任意选择)。(图5)

▲ 图5 放养中的树相

四、五级过渡枝及收尾应该单技培养,剪扎结合,方显自然。(图6~7)

▲ 图6~7 五级过渡枝及收尾处培养后的效果

榕树乃常绿乔木,冠幅巨大,枝叶繁茂,其多余的弱枝由于常年见不到阳光是无法生存的,因此也就不能与其它落叶杂木等同对待(常绿树种脱衣参展其实是违背自然的)。榕树内部结构简单,如何撑起一棵比例合适的树冠而不至于单调乏味,只有在有限的几根主枝上力求粗壮、多变,各展风骨。(图8)

▲ 图8 遒劲多姿的树干

“聚云”的雕塑有意模仿太湖石“云头、雨脚、美人腰”造型。榕树在培养阶段生长迅猛,桩头随着枝干的粗壮而肥胖变形,可适时利用雕塑修改造型,局部敲击新嫩的皮层,达到皱、瘦、漏、透的艺术效果。也可利用局部气根修剪成粗细长短不一的气飘根,增添情趣,以隐喻闽北武夷山脉奇峰峻峭,沟涧流水,怪石嶙峋等一番景象,凸显自然(也可利用局部气根助养枝干,缩短培养时间)。(图9~10)

▲ 图9 镂空的树干

▲ 图10 改作于2018 年11月

作品在树冠的布局上大胆地打造出起伏变化多,弯曲幅度大的枝干和疏密相间的叶团,以表现群峰之间云聚雾绕的虚幻。以左实右虚的写实手法突出表现右边的大飘枝,利用近远法窥视远方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图11~15)

▲ 图11 树干左侧面(上)▲ 图12树干右侧面(下)

▲ 图13 飘悬的气根,别有风韵

▲ 图14 背面效果

▲ 图15 右侧大飘枝在培养中

总之,盆景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盆景艺术是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和谐统一,让人品味艺术、体悟人生。盆景创作应贴近自然、领悟自然,在尊重树种文化和特色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树种最原始、最具有内涵的美感,才有可能达到从盆景到树,从树回到盆景,也就是所谓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艺术境界。作品“聚云”结合古榕树的精神和特点,依托其豪迈的自然大空间框架,采用雕刻、缚扎等手段,辅以树木生长之力、自然化育之功,尽展古榕树线条粗犷多变的风格,意于不露痕迹地重现天地造化之功,重塑千年古榕树的丰姿。(图16~18)

▲ 图16 培养中的枝条

▲ 图17 培养中的左侧枝条特写(拍摄于2018 年10 月)

▲ 图18 培养中的右侧枝条特写(拍摄于2018 年10 月)

感叹于大自然之博大精深,实无法探究其一、二,更何谓高于自然乎!而今年近古稀,惜人生苦短,聚散离合,若云似雾。借此拙作,留下念想,以慰情怀。

目前,作品“聚云”仍处培养阶段,许多细节有待提高、完善,应协会及同好诚邀,谨以此作供探讨交流!(图19~20)

▲ 图19~20 培养中的古榕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榕树盆景制作技巧
榕树盆景瘦身术(一)
如何快速培育榕树老桩盆景的四种方法
中国盆景欣赏及制作技艺(二)
祖国风光(3539)东兴古榕部落
榕树制景三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