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治平的“墨牡丹”


刘治平“墨牡丹”惊艳沈阳迎春国画展












 
       牡丹是国画家最喜欢画的题材,但也是最难画的,因为能够在万紫千红中独享雍容是极难的一件事。但是在立春日当天(2月4日)开幕的“风雅意韵——刘治平迎春国画展”,却给赏画之人带来一种别样的感受,尤其是那四幅形态各异的“墨牡丹”更是成为了展览中的焦点,而这种打破传统的创作技法也成为了绘画界关注的热点。

  关东岭南感国画之美

  看刘治平的作品,让人对大自然的美妙充满了向往,他的大山大水中,既有关东的粗犷与豪迈,也有江南的婉约与秀丽。刘治平告诉记者,其父曾是沈阳颇有实力的山水画家,自幼受到家庭氛围熏陶喜爱绘画。十几年的军旅生涯,不但锤炼了刘治平求实、质朴、刚毅的性格,也让他的骨子里渗入了岭南的灵动、秀丽和精致的品性。而岭南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等人的艺术熏陶和点拨,也使其绘画技艺大有长进。回到沈阳后,刘治平又得到了山水画名家卢志学的指点,笔墨技巧逐渐成熟。刘治平说,关东的壮美和岭南的秀丽,早已融入了他的灵魂中,让他能够在创作中信手拈来,两种自然风光与风格的交融,逐渐形成了他兼融南北画风、清新自然、雅俗共赏的风格。

  潜心艺术悟国画精髓

  对于国画“墨牡丹”的创作,刘治平表示他是经过多年实践,把创作与环境、季节、湿度等诸多因素相结合,同时采用传统的“没骨画法”、现代的堆积法以及书法的中锋用笔等手法,使得作品不落俗套又别有韵味。像白桦林的创作,刘治平说他在作品中加入了气的变化,实际的白桦林中是没有的,这样的意象的介入就是为了表现其内在的精神。

  师古而不拟于古,效法自然而不类于自然,刘治平可以说是悟到了中国画的本质,把深远的意境融于作品中,在沈阳第一次办展览就如此轰动,这恰恰是刘治平潜心艺术追求的主要原因,而他的这份钻研精神同样是画坛难能可贵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画家管墨成——写意花鸟画国画牡丹创作视频及作品欣赏
唯美田园山水国画作品欣赏
【签约艺术家】李醒韬:创新的基础是做足笔墨功夫
袁赤峰:探寻写意水墨新程式
中国画——国画牡丹作品创作视频详细步骤讲解
广州画院举办首任院长艺术文献展:致敬先生 激励后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