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垂竹图|自古流传的竹情结,你是否已经忘却?

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亭亭玉立,不畏霜雪,高风亮节,自古至今多少笔墨为之渲染,那便是竹。

竹,蕴含中国传统文化,显露着人的品格。顽强的生命力、刚柔并进的做人原则、挺拔洒脱、正直清高、清秀俊逸的人格追求等,都可以在一株垂竹中得到印证。

中国人最早的竹情结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汉末魏晋间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他们襟怀坦白,与竹般同为谦谦君子。

竹,被誉为君子,被视为美德,为众多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并留下大量的咏竹诗和竹画,既是高尚的品格象征,也饱含衷心的民俗用意。

国画中的竹常以水墨形式表现竹的形象与气韵,画竹要“成竹在胸”,才能在运笔用墨时挥洒自如,明代张绅的《垂竹图》一气呵成,向世人展示着竹的神韵与气节。

字士行,一字仲绅

别号云门山樵、云门遗老,山东济南人

元末明初书画家,世居胶州

有文才,善谈辩

能书大小篆,精于书画鉴赏

善画墨竹

在张绅的《垂竹图》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赵孟頫笔墨技法的影响,由下至上竹丛已不见类似宋人双钩画法的痕迹,基本都是笔墨的浓淡干湿变化写成,枝叶洒洒落落,书卷之气盎然于画面,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气象。

所绘垂竹,形姿、“浓墨为面,淡墨为背”的画法甚似宋代文同,山石作小斧劈皴,具南宋遗意,竹叶运笔带书法味,受宋元文人画影响。绘出了竹的不屈不挠,也绘出了人的坚忍不拔,绘上了竹的宁折不弯,绘进了远方游子“竹报平安”的心愿。

群珍荟萃1:1还原张绅的《垂竹图》,除了意在将这幅极具艺术气息的古画带给普通大众,更多的是希望可以将竹之背后的高贵品格和美好祝愿也传递给大众,给世人内心一个寄托和祝福。

《垂竹图》

年代:1375年 明

作者:张绅

呈现方式:立轴 绢本墨笔

画心尺寸:168*57cm

装裱总尺寸:250*81cm

铃印:云门山道人

款识:洪武乙卯六月盛暑作此以散炎敲 云门老樵斋郡张绅识

细节展示

精装细节展示


人们常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见,竹之于人们的生活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存在。

然而,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在钢筋混凝土堆积起来的城市,许多人却无法为自己栽上那一株绿意盎然的君子竹。而我想,《垂竹图》大概就是那株能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为大家带来沁人心脾的艺术气息的君子竹。垂挂家中,既是艺术,也是生活,竹之美好象征和祝愿显露无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人民大会堂放了一朵巨幅荷花?
张大千 《江山晚兴图》
山水奇峰--中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大土三阳作品欣赏
画家孙宝元,第一个把崖柏用艺术语言创作的画家
李辉:远离与重建
松岩流瀑图——画家许吉尔艺术国画作品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