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兜铃药材炮制、配伍减毒”全是骗局
所有的“马兜铃药材炮制、配伍减毒”全是骗局,减毒非常有限,完全不影响杀肾(2013-04-19 00:29:14)
转载▼
分类: 马兜铃酸肾病事件 
在比利时中草药肾病20周年、中国“龙胆泻肝丸”事件10周年之际。当年发现马兜铃酸肾病的范赫维根医生等欧洲医生、科学家组成一个豪华研究团队,对二十年来的相关文献、病例作了一项基于证据的回顾研究。结论是马兜铃酸可致肾衰、致癌症。大多数患者一旦被确诊,快速进入终末期肾炎。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血清或尿液标志物等无创检测手段。没有已知的治疗药物能扭转或延缓AA诱导肾病进展。 首席作者,Graham Lord教授表示:在中国和印度,数以百万计的人继续暴露在马兜铃酸草药的重大健康风险中。也许最重要的是,加强草药的监管(即禁用)可以帮助消除这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
然而,中国中医专家却信誓旦旦:“含马兜铃酸中成药对多数人安全”“可安全食用”  【昨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专家表示,马兜铃酸作为一种中药本身是具有毒性的,但通过两种办法可以使其毒性减弱和消失。  该专家介绍,马兜铃酸在从植物到饮片的炮制过程中,通过一些办法可以使其毒性减弱或者消失;另外,在组方的时候,药剂专家也会考虑用其他药物减弱和制约马兜铃酸的毒性。“单纯吃这种中药肯定是有毒的,但含在中成药里,有其他成分制约它的毒性,使用这种药物是安全的。”】
中医专家说的“炮制、复方配伍让马兜铃科药物毒性减弱或者消失”,到底有没有道理?
各类学术数据库上都有不少为关木通、龙胆泻肝丸洗地的垃圾论文;一部分就是以各种雷人炼丹术方式对马兜铃科药材进行各种所谓炮制、复方配方减毒。这些中国中医大师就一次次的在政府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科研”经费支持下,装神弄鬼,为关木通招魂,为“龙胆泻肝丸”洗白。
综观这些炮制、复方配方减毒实验,总结起来,就是 
长时间煎、煮、炒制、蜜炙...这些炮制方法也许是可以破坏部分毒素,或让毒素水解,但减毒有限,最多也就是减少40~50%,不影响杀肾。
复方配伍时,其他成方的化学物质也许在水煮时有一定可抑制马兜铃酸溶出效果,但也有效,依然不影响杀肾。
很多实验设计很烂,关木通配个成分,水煮N个小时后跟关木通原液比较?怎知是长时间煎煮水解的作用,还是所谓“复方配伍”的功劳?
雷人的巫术式减毒原理:【关木通性味苦寒,伤阳气”,“附子性回阳救逆”,阴阳相济】,【关木通渗利亦易伤阴,脑灵片滋阴之作用,恰恰能制约关木通的渗利伤阴之性。】
所谓复方配伍可能带来更大伤害,如张伯礼的【炮附子对关木通减毒】引入乌头碱会对病人造成心脏毒害;【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颗粒剂】里的细辛除对马兜铃酸添砖加瓦以外,更可能能因黄樟醚、挥发油而造成肝损伤。
没有科学方法及手段的中医是没办法发现中药隐藏的长期毒性,能做的仅是利用各种炮制手段,削减部分毒性,不致于发生急性中毒而已;这种捣鼓术已做了两千年。然而马兜铃酸完全不一样,无论多低剂量的马兜铃酸的摄入,都会引起不可逆的肾损伤,在肾内形成马兜铃内酰胺-DNA加合物导致肾小管损伤和肾间质纤维化,这种加合物物质性质稳定、难以降解,在肾内长期存在。随着马兜铃酸摄入的增多,肾损伤的增加,等到检测出马兜铃酸肾症状,或诱发癌症,已是无可挽回。
传统中医有很多坏习惯,比药材怪异是其一,象鲁迅幼时奉名医之命去找“原配的蟋蟀”;比用有毒药之量大是其二,普通中医“细辛不过钱(3g)”,我如果给病人开了30g,病人还不死,我就比别人更牛,为避免病人挂掉,其决窍就是吩咐病人熬上几个小时,破坏毒素或水解;再如当代“原教旨”中医火神派李可、李阳波、刘力红等,凡病人必上大剂量附子,也是加甘草熬上几个小时。古人没有检验手段,自然不会知道正常煮药与熬上几个小时之间,同样到达治病、致病的量,其有效成份是不是相当;今人,非不能,实不为也。
张伯礼说过:“中药的炮制方法的确很关键,比如马兜铃可用来治咳,但一般要蜜制,蜜制之后其酸毒可减90%,但实际操作中往往不能按规范进行。” ~~能否有数据证明“炼丹式”炮制过程就能精确的减毒不减有效成分?如果10g蜜炙马兜铃可以治病,按张院士信口开河的减毒比例,是不是1g生马兜铃也刚刚好发挥同样功效?即使是这样简单的问题,现代中医也不会去思考。再举个旁证,乌头有剧毒乌头碱,历来中医就是装模作样的炮制一番,现代检测技术证明,长时间熬制可使部分剧毒的双酯型乌头碱水解后生成毒性较低的乌头原碱,这样中毒阈值当然升高,但怎么证明“药效”是由水解后乌头原碱,还是残留的乌头碱、次乌头碱贡献?中医说不清。有一种针剂叫“乌头注射液”,就是“生川乌/生草乌”提取物,为什么就不水解?因为这垃圾针剂利用的就是乌头碱麻醉镇痛作用,而现代针剂工艺可帮助其精确控制其有效成分的剂量,当然不用那么费劲水解。

一言蔽之,中医界、中国药监为了中医药的苟活,从没把人命当回事。
其实他们不明白,他们越不要脸,这个产业就会死得越快!
怎么就不去想想那些因马兜铃酸而在痛苦中永远消逝的无辜生命,还有那些在一直痛苦中的马兜铃酸肾病人,还有更多的一旦出生在中国,就难免面临“马兜铃酸暴露”的年轻生命?跟国际社会一样,永久禁用全部马兜铃科草药就那么难? 
脑补一场景,老中医院士拎出两罐马兜铃汤,往其中一个药罐一边加火,一边添加附子、黄连、蜈蚣、土鳖虫、....,几个时辰过去,从两罐里分别滔出各一碗,让博士助手用HPLC测试一遍。
然后很高兴地宣布: 
看,经过减毒处理,马兜铃酸含量较原液减少44%; 
来,干了这一碗采用“阴阳相济”文化结合先进科技熬就的【减毒马兜铃汤】!
你是不是就欣欣然的喝下这杯“德高望重”中医院士熬就的【减毒马兜铃汤】?

==========================================================
含关木通复方及拆方短期给药对小鼠肾脏的毒性影响
马红梅,张伯礼,天津中医学院中医药研究中心,《中国药学杂志》 2002
采用含关木通复方及拆方短期给药方法,观察小鼠给药前后体重、血尿生化及肾组织学变化,目的是判断关木通及其复方是否有肾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结果提示:关木通及含关木通复方有肾毒性,而白木通则无肾毒性,因此临床上以白木通代替关木通,可能会避免关木通肾毒害的发生。
含关木通复方对小鼠血肌酐上升的影响不仅与关木通有关,可能还与细辛、吴茱萸及组方配伍有关;含关木通复方对小鼠血尿素氮显著降低的影响则与关木通无关而可能与桂枝、细辛及组方配伍有关,提示该方可能对肝脏也有一定影响;吴茱萸对小鼠血红蛋白轻度降低和血尿酸显著增高的影响提示该药可能对血液和肝肾有一定影响;桂枝对小鼠血尿酸降低的影响则可能与该药的解热镇痛作用有关。但上述变化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张伯礼研究结果是,只要含关木通都能造成肾损伤,无非50步对100步;无马兜铃酸的白木通不会造成肾损伤,囧;加了细辛成分,还损肝,~~是因为细辛含黄樟醚、挥发油的原因?】

==========================================================
炮附子对关木通减毒作用的初步研究
马红梅、张伯礼,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草药,2002年第4期
现已公认关木通有毒,但关木通中毒的防治尚无良策.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木通项下注明:有毒.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忌服。但关木通临床广泛应用,误用或潜在中毒的危险在所难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选择适当方法对关木通进行减毒增效。我们从有关文献中受到启发,根据中药配伍炮制增效减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首次提出并初步证实用炮附子对关木通减毒的研究思路。
炮附子对关木通减毒研究的理论依据:关木通性味苦寒,误用易伤阳气,阻碍气化.临床出现一系列阳虚阴盛征象;附子性味辛甘大热,功善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热除湿,主治一切阳虚阴盛之证。选用附子救治预防误用关木通所致的中毒病证.深合其苦寒伤阳,阻碍气化,阳衰阴盛之病机。
相关实验证实:附子与关木通按3:l比例共煮时,溶液中乌头碱含量减为原来的42%。提示:关木通和炮附子在一定的配伍比例范围内,可相互减毒,但其确切机制尚不清楚。
【这篇论文说明张院士“不盲从”西方的“全禁马兜铃科植物”,而是认为关木通临床广泛应用,误用或潜在中毒的危险在所难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选择适当方法对关木通进行减毒增效。
药理:“关木通性味苦寒,伤阳气”,“附子性回阳救逆”,阴阳相济;得马兜铃酸肾已够悲哀的,还要冒乌头碱中毒,损伤心脏的风险。
PS.这个实验设计得太烂,附子与关木通分别与本草圣药“解一切毒”的母猪屎共煮数小时,也能水解减毒啊!】

==========================================================
复方配伍减轻关木通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丁英钧,赵玉庸,河北医科大学,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
目的:比较单味关木通及其复方龙胆泻肝丸、导赤散对大鼠产生的肾毒性反应及严重程度。方法:大鼠分剐给予含关木通4g/kg·d的关木通水煎液、龙胆泻肝丸水液、导赤散水煎液灌胃12周,测定相关肾功能指标并对肾组织进行形态学检查。
结果:龙胆泻肝丸与导赤散对大鼠造成的肾脏损害较单味关木通为轻。结论:复方配伍能够减轻关木通肾毒性。
关木通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中、重度空泡变性或颗粒变性,大量坏死,部分管腔变薄,间质水肿,部分可见轻、中度纤维化,肾小球无明显病变或轻度系膜增生;两复方组可见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颗粒变性。部分坏死,管腔变窄,肾间质轻度水肿,部分可见轻、中度纤维化,肾小球无明显病变。
【无非75步对100步】

==========================================================
龙胆泻肝汤中关木通配伍的肾毒性研究
张娜, 谢鸣,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中关木通配伍与大鼠肾损伤的关系。
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 17.5g/kg) 组、龙胆泻肝汤去关木通( 11.5g/kg)组、单味关木通( 6g/kg) 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 前三组分别含关木通6gkg 给以相应方药水煎液灌胃, 连续12 周, 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于给药第4、8、12 周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肾功能及尿生化指标。
结果:单味关木通( 6g/kg) 和含相同剂量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给大鼠灌胃12 周, 均见有肾损伤表现, 其中龙胆泻肝汤组损伤较单味关木通组轻; 去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连续给大鼠灌胃12 周,未见肾功能明显损伤。
结论: 实验剂量的关木通可引起肾损伤, 龙胆泻肝汤的肾毒性与方中关木通配伍相关, 复方配伍对关木通的肾损伤可能有一定的减毒的作用。
依照中医方剂学理,龙胆泻肝汤为泻火祛湿之方,方中在重用大队苦寒燥湿药味的同时,佐用当归、生地滋阴养血以防渗利太过,甘草甘温补中以防苦寒败胃,当归、生地、甘草在方中主要配伍意义是监制方中苦寒药之毒副作用。本实验结果也为该方佐制配伍意义的认识提供了一定的现代理解。

==========================================================
关木通及其不同配伍的龙胆泻肝汤中马兜铃酸A 的含量测定
许刚,谢鸣*,张娜,北京中医药大学,
目的:探讨含关木通的龙胆泻肝汤及有关配伍的减毒机制。方法:采用HPLC 法测定关木通及其龙胆泻肝汤不同配方的制剂中马兜铃酸A 含量。
结果:关木通甲醇提取液;关木通水提取液;龙胆泻肝汤;去除当归、生地、甘草的龙胆泻肝汤中马兜铃酸A 含量分别为0.1936mg/ml、0.0627mg/ml、0.0324mg/ml 和0.0454mg/ml。
结论:龙胆泻肝汤全方中马兜铃酸A 含量明显低于单味关木通和去除当归、生地、甘草的龙胆泻肝汤方,提示龙胆泻肝汤全方相对较低的肾毒性与其水提过程中马兜铃酸A 溶出减少有关,方中佐使药味当归、生地、甘草的配伍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
复方配伍减低关木通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李春香等,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中医杂志,2006
目的:观察含关木通的传统复方导赤散对大鼠的急性、慢性肾损伤,探讨其配伍、剂量、用药时间与关木通肾毒性的相关性。方法:用关木通、导赤散水煎液,分别以关木通每日69/kg、12 g/kg、24 g/kg不同剂量给大鼠连续灌胃7天(急毒实验)和每日49/kg连续灌胃给药12周(慢毒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形态学变化;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方法检测单味关木通药液、导赤散药液及导赤散拆方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
结果:关木通各剂量组均有导致大鼠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作用,且与剂量、用药时间呈正相关;复方导赤散配伍对大鼠造成的肾功能及肾脏形态学损伤均较单味关木通轻,且随剂量、用药时间的合理调配而肾毒性显著降低。复方导赤散药液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明显低于单味关木通药液组。
结论:复方导赤散配伍具有减低关木通肾毒性作用;复方导赤散配伍和/或竹叶分别具有减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溶出量作用。
【没测定各实验试剂的马兜铃酸浓度,也可能其它成分影响马兜铃酸的溶出,但还是不影响溶出部分杀肾】

==========================================================
HPLC测定关木通配伍前后马兜铃酸A煎出量的变化
蒋晔,河北医科大学药学院,华西药学杂志,2007
比较关木通配伍前后马兜铃酸A含量的差异,探讨龙胆泻肝汤配伍的合理性。
结论关木通在龙胆泻肝汤中配伍以后可以降低马兜铃酸A的煎出量。
结果表明,复方配伍的龙胆溜肝汤中马兜铃酸A的煎出量较关木通药材单煎液明显降低,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复方配伍理论豹合理性。

==========================================================
脑灵片对关木通减毒作用的初步研究
毛晓春,张掖市药品检验所,中药材,2008
关木通的药用标准虽然已被取消,但其中所含主要毒性成分马兜铃酸的解毒一直是许多专家致力解决的问题。
结果表明,关木通与脑灵片共煎后,马兜铃酸A含量降低了49.73%。可见,脑灵片可以明显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
脑灵片主要成分:黄精(蒸)、淫羊藿、苍耳子、麦冬、红参、远志(制)、酸枣仁(炒)、五味子、枸杞子、鹿茸、龟甲(醋制)、茯苓、大枣(去核)、熟地黄、鹿角胶

【原理】关木通导小肠郁热,通下焦热淋,主治湿热下注、小便淋沥涩痛、膀胱热结、气化不利或心火上炎、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以及湿热痹痛等症。湿热之邪极易伤阴,同时关木通渗利亦易伤阴。故需配伍养阴药,使邪正兼顾。
肾阴为一身阴津之根,脑灵片既补气血,养心肾,补已伤之阴液,又滋补肾阴,增强正气,能防阴液之再耗。其滋阴之作用,恰恰能制约关木通的渗利伤阴之性。因而脑灵片能够降低关木通利水伤阴的副作用。】

==========================================================
马兜铃提取条件的优化以及炮制减毒的研究
刘美凤,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系,《广州化工》,2011
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药材粒径、加水量、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4个因素对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提取效果的影响。运用HPLC测定炒制马兜铃与蜜炙马兜铃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结果表明马兜铃的最佳提取条件为粒径lcm^2,加水22倍量,煎煮2次,每次1.O h。马兜铃炒制和蜜炙均可降低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的含量,蜜炙使马兜铃酸A的含量降低了51.77%,减毒效果明显优于炒制(19.85%)。
【“蜜炙使马兜铃果的马兜铃酸A的含量降低了51.77%”,参考SFDA药审中心的各药材AA含量数据,降到关木通的水准... 当然不影响杀肾。】

==========================================================
不同炮制方法对关木通减毒存效作用的比较
张春红等,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10期
目的:比较各种炮制方法对关木通减毒存效作用,选择最佳的关木通炮制方法.方法:以关木通生品及各炮制品中马兜铃酸A、齐墩果酸及常春藤皂苷元含量为指标,比较了5种炮制方法(醋炙、蜜炙、姜炙、碱制、盐炙)减毒存效效果.结果:生品、醋炙品、蜜炙品、姜炙品、碱制品、盐炙品中马兜铃酸A含量分别为0.27%,0.13%,0.15%,0.20%,0.14%,0.18%;
【依然不影响杀肾。】

==========================================================
黄连配伍降低马兜铃酸A含量的研究
吴建红等,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
通过检测关木通、广防己不同药物配伍组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探寻降低肾毒性的最佳配伍组。
结果(1)与关木通组(0.1830mg/L)比较,木通茯苓组、导赤散+当归组、导赤散组、木通栀子组、木通黄连组和导赤散+黄连组的马兜铃酸A的含量分别:0.1706、0.1402、0.1219、0.1195、0.0778、0.0442和0.0265mg/L。
(2)与广防己组(1.683mg/L)比较,广防己生晒参组、广防己肉桂组、广防己茯苓组、广防己生晒参肉桂茯苓组、广防己黄连组和广防己生晒参肉桂茯苓黄连组的马兜铃酸A的含量分别为:lI 6830、0.4960、0.3930、0.3700、0.2930、0.1760和0.0520mg/L。结论配伍黄连后,马兜铃酸A的含量能显著降低,黄连与关木通、黄连与广防已是减毒的最适配伍。
结果表明:(1)在药与药的配伍中,与关木通组比较,各组马兜铃酸A的含量依次为关木通组>木通茯苓组>木通栀子组>木通黄连组;与广防己组比较,各组马兜铃酸A的含量依次为广防己组>广防己生晒参组>广防己肉桂组>广防己茯苓组>广防己黄连组。
本研究方药配伍对关木通、广防己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在于探索药物配伍增效减毒作用及药物的最佳搭配。黄连减毒作用对含有马兜铃酸类化合物的马兜铃、青木香、寻骨风、天仙藤和朱砂莲等药物是否有同功之妙,其减毒的机理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依然不影响杀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肾伤肝强致癌的这种中药,为什么中国人还在吃?
网上流传,吃龙胆泻肝丸损伤肾脏,中医为你揭秘不为人知的原因
补肾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龙胆泻肝丸是伤肾祸根,还是调肝良药?
3种中草药被禁用!有肾毒性还致癌,这些中药要慎用
马兜铃酸的肝肾毒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