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支撑桩钻孔入岩和清渣有什么好的判定方法

支撑桩钻孔入岩和清渣有什么好的判定方法

如果没有地质图,入岩的判别是比较困难且风险非常大。通常的做法就是判别渣样,但对没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或者监理来说,看渣样就等于看天书,是件很可笑的事情。
  如何比较准确的判别地质分层呢,一般的做法是:
  1:大桥特别是主墩的群桩,一定要逐根钻探,其他位置至少要逐墩钻探,不能有侥幸心理。如果设计或业主没有提供逐桩地质图,那就要靠承包人经验了;如果承包人没有经验,就要靠老天爷照顾了。
  2:开孔时,先开有地质图的桩基,因为有地质资料的位置地质情况不会有错误的。钻孔时逐层保存好地质渣样,作为以后其他桩基的对比渣样,从而确定地质情况。
  3.如果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一定要补钻,探明情况在做决定。没有人是先知先觉,敢贸然确定下边是不是孤石或地质夹层。
   关于清渣:
   个人以为还是反循环好,大直径、超深孔一定要配合空压机。
   测孔深,一般还是用测绳吧。做为支撑桩,请完了没有,首先要知道你钻孔到什么位标高,停止钻进的时候一定要亲自测孔深,这是作为一个工程师必须的,请完后,用测绳,手感是很明显的,很舒服的感觉。
1、检查渣样的裂隙面粗糙程度以及硬度还有颜色,一般的弱风化的渣样的色相纯度是比较高的,裂隙发育不是太完全,渣样岩面比较粗糙,当然要看什么地质情况,有个参考最好。当然要看你的经验,接触多了,最好有人工挖孔桩弱风化的渣样对照,我也碰到沿山体碰到孤石误判的情况。
2、施工的打桩记录也可以参照,毕竟弱风化冲击时间要长一些。当然有些队伍经常会要求提前终孔情况,小心点,所以打桩记录水分大一点,我不太敢相信。
3、支撑桩好像是沉渣5CM吧,图纸要求不会这么底吧》呵呵,一般泥浆比重控制好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反循环更好办,我们正循环都比较干净,测锤手感还是月很大区别的。

不同领域的桩基对沉渣厚度的规定是不同的,主要看执行那个规范: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在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渣厚度对于端承型桩不应大于50mm;对于摩擦型桩不应大于100mm;对于抗拔、抗水平力桩不应大于200mm。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GJ041-2000)中规定:摩擦桩沉淀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对于直径≤1.5m的桩,≤300mm;对桩径>1.5m或桩长>40m或土质较差时,≤500mm。支承桩的沉淀厚度不大于设计规定。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中规定:浇筑混凝土前桩底沉渣允许厚度为:摩擦桩不应大于300mm,柱桩不应大于100m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冲孔灌注桩常见质量事故及预防措施
端承桩与摩擦桩的四大区别,不知道别说你会桩基施工
冲击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解,不懂的快来看!
桩基监理实施细则
专家答疑│桩基施工技术专家答疑整理18问
事故缺陷桩的处理与防治,事故临头不麻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