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度决定人生格局

三国时期蜀汉大臣杨仪,文韬武略非常不错,深得诸葛亮信任。蜀中大部分人都认为杨仪是诸葛亮的接班人,杨仪自己也觉得能够胜任丞相之位。然而,诸葛亮在临死之前不是推荐杨仪,而是推荐蒋琬接替自己,原因在于杨仪的气度太小。

气度决定人生格局(资料图 图源网络)

杨仪有才,人尽皆知。建安年间,杨仪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后背离傅群前往投奔襄阳太守关羽。关羽任命他为功曹,派他为信使西行去见刘备。刘备与他谈论军事大计,议论政治得失,非常喜欢他,于是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及至刘备为汉中王,又升杨仪为尚书。后来,丞相诸葛亮任用杨仪为参军。

尽管杨仪有才,但此人的气度实在太小,好嫉妒同事,与同事的关系处理不好,经常和同事发生纠纷。刘备在世时,杨仪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为了调和杨仪与刘巴之间的关系,刘备只好把两人分开,将杨仪降为弘农太守。后来诸葛亮北伐急需人才,将杨仪带在自己身边,本以为自己言传身教能感化杨仪,却事与愿违。杨仪与诸葛亮手下的猛将魏延又结下梁子,两人的关系势同水火,好几次,魏延差点拿刀砍了杨仪。尽管诸葛亮多次从中调和,但还是于事无补。

杨仪处处打压魏延,弄得魏延英雄无用武之地,魏延曾提出建议,因长安守将夏侯楙怯而无谋,故愿自请精兵五千,由子午谷直取长安,并认为夏侯楙一定会弃城逃走。杨仪生怕魏延立功受宠,多次在诸葛亮面前说魏延之计太冒险。杨仪一说,其他人也跟着附和,诸葛亮也就答应了。魏延知道后,对杨仪与诸葛亮产生了怨气。

杨仪(资料图 图源网络)

诸葛亮死后,杨仪先下手为强,指责魏延谋反,乘机诛杀了魏延,他脚踏魏延的头颅骂道:“庸奴!你还能再作恶么?”随后诛灭魏延三族。

杨仪诛杀魏延后,自认为蜀中再也没人能和他抢丞相之位了。可结果出人意料,丞相的位置被蒋琬坐了。

杨仪机关算尽,结果大失所望,他常在同事们面前抱怨,说刘禅治国无方,蒋琬无能。甚至口无遮拦:“当初丞相刚刚去世之时,我如果率军投魏,就不会落魄到今天这种地步,真是追悔莫及啊!”

杨仪诛杀魏延,本来就引起蜀中高层的不满,魏延之后,蜀中无大将,蜀国也是一天不如一天。而且杨仪打算投奔魏国,更激起了大家对杨仪的反感。军师费祎把他的话秘密告诉给刘禅,杨仪也因此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到达流放地点后,继续上书诽谤,言辞激烈强硬,朝廷又下令郡府逮捕杨仪,以至于他自杀了。

杨仪之死,可谓咎由自取,且不说他与诸葛亮比胸襟,就与政治对手蒋琬相比,杨仪的气度也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有这么一个故事:东曹掾杨戏平素性情简慢,与人交谈,从不随声附和。即使蒋琬同他谈话,杨戏也是爱理不理。有人就挑拨蒋琬:“您与杨戏谈话他竟不回答,那是怠慢您啊。”蒋琬笑说:“人的心意不同,就像各人的面孔不同一样,当面顺从,背后议论,是古人所警诫的。杨戏想要赞同我,就有违他的本意;如果反对我,就显出我的不对,所以他只好沉默不语,这恰恰是杨戏表里一致的地方。”杨仪与蒋琬的气度孰高孰低,分晓必见。

企业家马云说:“气度是一种胸襟和风度,一个人的气度决定了他精神和事业的高度。”杨仪的失败就在于他的心胸狭窄。

(作者 罗春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蜀汉三大疑案。【三】魏延之乱
诸葛亮刚去世,刘禅就一口气杀了3位重臣,事后才知道他有多高明
魏延死亡之谜,诸葛亮临终前并无密令诛杀魏延,这两人才是关键
三国蜀汉后期,李严、魏延、彭羕、廖立等人之死,看诸葛亮的气度
历史上下令诛杀魏延的杨仪,最后为何落得了一个自杀身亡的下场?
蒋琬的气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