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里宴席——十大碗

川北农村,民风粗豪,乡党若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必宴客三日,席上水陆杂陈,皆是大块文章。盛菜所用家什不是盘,用碗,名曰“十大碗”,即主菜十道。但“十”“石”同音,“石碗”乃猪牛之辈牲畜专用,盖“吃石碗”是骂人的言子,所以席上所备主菜,多是九道或十一道或更多。

所谓“宴客三日”,全程却多为四天,共计正席九次。首日,主人家起个大早,还没张贴好对联,近亲远邻们已陆续背来整扇猪肉、成筐鲜鱼活鸡、成堆的新鲜鸡蛋、豆腐、时蔬和葱姜蒜等等主食配料;下午,担任“总管”的族里长辈、掌勺上灶的“掌帽”大师傅、帮忙的三朋四友们上得门来,召开“预备会”。谁帮厨、谁传菜、谁支客、谁记情,商商量量之下一一敲定。然后,大师傅初显手段,一袋烟工夫就整治出一桌好菜——这,就是第一道席啦!

热闹了四天,乡里宴席,虽是散了,浓浓乡情亲意却偷偷地打了结,铭在了众人心头。

堂屋、廂房一贴上红彤彤的对联,喜气,就开始弥漫开来。

在幺师傅刀下,一只猪,变成了两扇,接着,会变成几大块,再接着,就会变成肉片、肉丸、肉丝…

女主人给帮工们分发“劳保用品”,每人计有:围腰一袭,袖套一双,毛巾一条和香烟一包。这些,是用后不还的

虽说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修了沼气池,但那只够平日家用,遇上大事,还是这些早已备好的干柴才能燃出烈火

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点击看大图

这些碗,来自好几家,所以大小、花色都不太一样。

以前,乡里宴席是不兴弄凉菜的,如今,已不可缺。这,也是与时俱进吧。

蒸菜出笼,大师傅还要加上一瓢高汤,存心让大家伙儿边看边暗暗地吞口水…

这就主菜之一,著名的“坨子肉”了,6—8厘米见方的肉墩墩,每坨没有半斤也有四两!当是时,余犹豫再三,终于举箸.颤颤巍巍夹起一块...味道如何?嘿嘿!打死我也不说!

另一道主菜——以自家老咸菜铺底,用三线肉做成的蒸肉。若再佐以蒸甑子饭,那滋味,简直就莫摆啰!

宴席已近尾声,只有最后一道“合汤”还没上了。你能否从桌上十个大碗中所剩菜肴的多少,大概猜出上菜的先后顺序?

这块“正宝肋”肉,被划成二、三斤的条条,是送给亲友们带回家慢慢享用的,名曰“礼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非遗图说:回族宴席九碗三行子
中国农村露天大宴席,热闹、实在,城市酒店无法给予的情怀
方言“和八铏”与鄂州菜的渊源
农村宴席俗称“八大碗”,是哪八道菜呢,还是八碗菜?
俗话说:“鱼到酒止”,你知道宴席的上菜顺序有哪些忌讳吗?
老妈做小酥肉,晋南八大碗之一,农村宴席必备之菜,入口香酥滑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