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暑至,万物荣华

大暑

每年7月22~24日,太阳位于黄经120�时是大暑节气,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大暑,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

“大暑天,三天不下干一砖”,酷暑盛夏,水分蒸发特别快,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期,旺盛生长的作物对水分的要求更为迫切,真是“小暑雨如银,大暑雨如金”。“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盛夏高温对农作物生长十分有利,但对人们的工作、生产、学习、生活却有着明显的不良影响。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大,更叫人感到闷热难当。

大暑三候

  • 一候腐草为萤

陆生的萤火虫把卵产在枯草上,大暑时卵化而出。古人误以为萤火虫是草木腐败之后化成的。不过萤火虫确实是大暑时节中的标志性动物,古人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描绘了大暑时节少女们扑虫嬉戏的画面。

  • 二候土润溽暑

大暑后,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溽暑,特指湿热的天气。民间有“大暑到,树气冒”的俗语,湿气蒸腾再加上太阳照射,有“大暑小暑,上蒸下煮”之说。

  • 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过后,容易出现强对流的雷雨天气。大雨会使暑热减弱,天气也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习俗

尽管大暑是一年中农业活动较为繁重的时节,但是人们还是不忘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忙里偷闲,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 晒伏姜

我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装入容器,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待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 烧伏香

大暑这天人们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求雨消暑。

  • 斗蟋蟀

大暑节气时,乡村田野蟋蟀最多,我国很多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 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吃热性食物。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广东地区吃“仙草”。

大暑养生

大暑是全年最酷热的时期,所谓“小暑大暑,晒死老鼠”。高温来袭,人体排汗多、消耗大,易感到心烦意乱、困倦乏力,没有胃口。度苦夏,除了要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多喝水外,更要注意饮食调理。

  • 防“情绪中暑”

按照中医“天人相应”之说,气候变化会引起人体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会产生心烦意乱、无精打采、思维紊乱等异常状态,这是“情绪中暑”引起的。为防“情绪中暑”,一旦火气上来,可以采用心理暗示和“心理纳凉法”等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

  • 补水宜喝粥

在大暑节气养生,首要是补水。此时节喝粥能补气清暑、健脾养胃。李时珍曾言:“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肠胃相得,最为饮食之妙也。”

  • 冬病多夏治

大暑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节,在《黄帝内经》中有“冬病夏治”的记载,故对于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痹症等阳虚症是最佳的治疗时机。

大暑诗词

在这一年中的最热时节,不妨随着古人的脚步,去寻找夏日中的一缕清凉。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

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

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

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

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

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

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六月十八日夜大暑》

宋�司马光

老柳蜩螗噪,荒庭熠燿流。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

月下濯寒水,风前梳白头。

如何夜半客,束带谒公侯。

《大暑》

南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暮热游荷池上》(其三)

南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来源:《中华二十四节气诗书》、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古诗文网、百度网、人民出版社读书会

编辑:杨兴兰(实习生)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暑,最后的夏天
大暑,夏天最后一个节气
夏天最后一个节气,你了解多少?
大暑 | 热气犹大也
今日大暑|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大暑:暑臻三伏最难熬,拭汗挥巾似雨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