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现代科学撞上了中华传统文化(之七)——万物因何生而必死

人尽皆知,万物生而必死,无一例外,这是宇宙间亘古不易的铁的规律。
为什么呢?摆在人类面前,无数次的反复发问,代代如梗在喉,困扰非常,然而直至今日的现代科学,也都无能为力,递不上来有力的令人信服的答卷!

对于宇宙间万物为什么生?为什么死?现代科学解答不了,因为现代科学起源于西方,自其诞生就先天不足,再患小儿麻痹,见物不见人。可是几千年前的易老庄却早就明白的告诉人们,那不是别的原因,而是道物运化的结果,道就在万物中,道有万物才生而存在,道无万物毁亡。为什么不将道物留住呢?因为在顺向运化过程中,道物必然不断耗损,万物中的道总有被耗尽之时,所以必死!
生命之物如此,无生命之物也如此,所以老子曰“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待到无道无德,万物也便不成其为物,灰飞烟灭,不再存在了。


关于生死《老子》五十章里有精彩表述:“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出即动,道物开始运化;入即静,道物运化终结,化无所化自动进入不动状态。这是说道物动化所以有万物生,道物不能运化不动而静了所以有万物死。十有三即十三,指四肢九窍十三件,它们随生而来,随死而去,而死却恰恰就是它们不断活动的功劳与结果。四肢九窍为什么动?死亡为什么是动的结果?


“以其生生之厚也”,人的本性是自私,有幸得生之后绝不会满足,还将有许多更高的期求,欲壑难平,贪婪至极,这就是人类!因此那十三件东西就必加紧活动,甚至超负荷运转,被搞得疲惫不堪,没有清宁之日了。
因为十三件东西的活动,是必须消耗道物的,活动得越多越激烈频繁,道物耗损也就越多,最后道物消耗罄尽,所以死亡便很快到来。


庄子》论述的生死及其理就更多了,如:“汝身非汝有也,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天地即是指道,人的生与人的形体都是道物运化结果。如:“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昭昭、有伦指形质万物,冥冥、无形指道。如:“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如:“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等,不能尽举。


现代科学尽管发现了微观粒子,但是并不明白它们与万物关系,更不明白什么运化,因此不知生死缘由是毫不奇怪的。其实,现代科学再稍稍前进一步,这层窗户纸便被捅破,许多宇宙奥秘也即展露于人们面前,故谓“现代科学撞上了中华传统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水结晶实验看中华传统文化
预测生死术
以科学态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毁灭,新生!万物皆有生死,到底是谁掌握了这个规律?
(原创)《天地“新说”》内容提要
命理生死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