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岐黄专论 | 浮刺法的临床妙用与再思考(第189期)

医案集腋

浮刺法的临床妙用与再思考

比利时仁济医药中心 王仲彬


《灵枢·官针》首先强调了正确使用九针的重要性,并指出九针各具不同性能和适应症,接着又详尽论述了与“九变”、“十二经”、“五脏”相应的九刺、十二节刺、五脏刺的具体刺法和治疗病症。这是古代医家经过长期医疗实践而做出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这些理论和经验正是后世医家在针灸学术及临床上不断发展创新的理论源泉。

浮刺针法,为《灵枢》十二节刺之一。原文说:“......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由此可知,此条文就是阐释浮刺针法的理论基础。这也是今天拓展浮刺疗法的重要依据。而充分地理解《灵枢》浮刺的含义,必将有助于浮刺疗法的发展创新和临床运用。

 一、浮刺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技巧

(一)“傍入而浮之”是浮刺针法的理论基础。

“傍”,古代读作bàng,用作动词,意为:靠近;临近。或依靠;依附。可以理解为紧靠着病患处(进针)。
 “傍”,古代也可通假为“旁”字,读音páng,用作名词,意为:旁边;侧面。可以理解为在病患处的旁边(进针)。
上述两种理解,与经文原意相近,也契合后世浮刺针法的临床实践,故均可采用。

入:即刺入之意。而,递进连词,进而之意。

浮之:浮,用作动词,此处为使动用法,意为使之浮。之,此处用作代词,指针灸针。浮之,也就是使针灸针浮起来。

肌急:肌肉拘急紧张。而寒:因寒所致。寒性收引,寒性凝滞而主痛。

因此,原文的基本含义:所谓浮刺,就是傍着病患处或在病患处旁边进针,进而运针并使针灸针浮起来,以治疗因寒所致的肌肉拘急及疼痛证。

(二)皮下运针结合适当运动,是实现浮刺高效的关键技巧。

业已发现,浮刺针法结合摇摆捻转或苍龙摆尾或加肢体活动,是使针灸针浮起来从而达到止痛高效的必要技巧。也是浮刺效应之所以经得起重复的关键所在。

但临床上如何运针,才能实现浮刺效应呢?

根据有关针灸文献记载及国内外浮刺法的临床实践,摇针摆针、捻转提插、苍龙摆尾、调节气息、咳嗽叩齿、鼓腮皱眉、收腹提肛、弯腰扩胸、下蹲起立、活动肢体等动作,均可达到“使之浮”的效应。而意大利何树槐教授善用苍龙摆尾手法,主张每针可行手法300次。荷兰康力升教授则强调“摇摆捻转”的重要性。归纳一下,不外乎“针动”和“人动”两方面。所谓“针动”,指医者采用摇针摆针、捻转提插、苍龙摆尾等手法,让针灸针直接浮起来;也可在留针周围做些轻柔按摩或适量挤压等,让针灸针间接浮起来。而“人动”,则包括病人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主动运动含调节气息、咳嗽叩齿、收腹提肛、弯腰扩胸、下蹲起立、活动肢体等;而被动运动则指病人在医者或他人的帮助下,进行适当的肢体关节活动。

临床上还可视病情轻重和病患状态,将“针动”和“人动”两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让浮刺疗法的神奇效应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浮刺妙用举隅

(一)左膝外侧撞伤疼痛难忍案:

李先生,华人厨师,因左膝外侧撞伤后疼痛剧烈一天于2016年9月15日来诊。患者一天前在厨房工作时,左膝外侧不慎撞上不锈钢工作台锐角而致疼痛不已,难以坚持工作,步行时疼痛更甚,夜难安眠。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检查:患者左膝外侧下高骨处压痛明显,稍肿,诊为局部筋伤。因局部难以下针而试用浮刺疗法。取0.52mmX32mm浮刺针一枚,在左侧阳陵泉处进针,针尖朝向痛点,行皮下浮刺法,并采苍龙摆尾手法约100次,留针40分钟。浮刺后,疼痛大减,正常步行离开。预约次日再来,但病友爽约未至,令我对浮刺疗效生疑。不料几天后,该病友陪伴另一病友来诊时欣快告知:他的膝下疼痛,仅做一次浮刺,剧痛尽失,行走自如,堪称神奇。

(二)双手腕管综合征疼痛麻木案:某先生,比利时人,因双手麻痹疼痛,夜睡痛醒麻木两个月于2017年5月8日来诊。患者诉长期双手工作较多,以致双手掌心麻痹,屈伸不利,令人不适。近两月症状逐渐加重,双手及手指麻痹,甚至疼痛,夜间常常痛醒,抖动双手片刻,症状可稍减。现因双手麻痹疼痛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双前臂也时麻痛。检查:双手屈腕试验阳性,压脉带试验阳性,双腕横纹处稍肿胀,按之稍痛,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紧。诊为筋伤疼痛麻痹(双手腕管综合征)。采用浮刺针法,取0.52mm X 36mm浮刺针,分别在双侧间使、郄门穴进针,针尖对着远端行苍龙摆尾手法,并令患者活动手指,继而活动上肢,甚至走动甩手上举,下蹲起立等。留针50分钟。隔日一次行浮刺治疗。间或配合局部火罐、按摩,少量服用活血舒筋中成药。一次症减,五次症消。继续巩固三次而告愈。随访一个月未再出现麻痹疼痛。

(三)左侧髋外侧疼痛跛行案:某先生,波黑人,因左髋外侧疼痛跛行三天于2017年3月20日来诊。三天前突起左髋外侧疼痛,行走时更重,夜睡不能左侧卧。检查:左髋外侧触及有约30毫米宽50毫米长条索,压痛明显。舌淡红,边有瘀点,苔薄白,脉弦紧。诊为左髋外侧筋伤。先行毫针常规针刺术,取腰阳关、腰部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风市等。留针30分钟,并行拔罐走罐术。治疗后,病友反映症状没有明显缓解,局部仍然疼痛,行走仍然吃力。遂改行浮刺疗法。取0.52mm X 42mm浮刺针一枚在秩边穴进针,并在皮下透向环跳穴;另取两枚浮刺针在髋外侧条索上段进针,紧贴着条索并横卧在条索之上,并往远端透刺。三针均使用浮刺法,行摇摆捻转甚至悬挑凸浮手法,并让病友缓慢持续地做小腿屈伸运动等。约20分钟后,病人感觉疼痛逐渐减轻。起针后再做下蹲起立扭腰等动作约10分钟,尔后疼痛完全消失,触诊条索也变小变软。随访两周,疼痛未再复发。


三、关于浮刺针法的两点思考

(一)选穴与否,在何处进针。

关于浮刺针法的选穴,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有坚持遵循经络理论,循经取穴者;或取阿是穴(以痛为输)者;也有主张摆脱经络学说,在痛处旁边取穴者;或建议傍着病患处进针的;也有主张循着痛处另找患肌的;更有远近结合,经穴与阿是穴相结合者。实际上,这可能是对“傍入而浮之”的不同理解所致。如果把“傍入”理解为旁入的话,那么,旁在经络、旁在穴位、旁在反映点、旁在反映区,都可以接受。浮刺取效的关键,或许不在乎是否选穴及何处进针,而在乎能否让针灸针浮起来。众所周知,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只记载着160多个冠名穴位,而《灵枢·官针》论述的主要是九针、九刺、十二刺、五脏刺的运用原则,并没有对临床具体选穴加以注明。“师古而不泥古”,正是今天研读经典应该持有的基本立场。

(二)运针的层面和区域。

关于浮刺运针的层面,业界也有不同的见解:或在皮下脂肪层;或在疏松结缔组织层;或在分肉之间;或主张斜刺进针后横卧肌上;或主张可入浅层肌肉但勿入深层肌肉。临床实践告诉我们,要达到浮刺效应,必须大幅度运针。深入肌层,恐怕不容易运针,而且针感太强病人难以接受。因此,多主张是在皮下运针。不过,皮下的运针区域究竟有多大呢?如果把“傍入”理解为傍着进针的话,那么,可在患肌之侧傍着进针(平面上的傍),也可傍着患肌肌层进针(立体上的傍)。这样,运针的空间就可以界定为肌层与皮肤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在人体各部位宽窄并不相同,可以宽(如臀腹),也可以窄(如头额)。而“浮之”,既可漂浮悬浮之,也可凸浮上浮之。这种理解如能被接受,那么,浮刺运针层面、运针区域及具体浮法将更有规范,同时也解决了医者先寻痛点却在痛旁进针的矛盾。

总之,《灵枢》浮刺在近二十年里得到了创新和发展,不但浮刺针具得以革新,而且浮刺针法也得以拓展。临床上浮刺疗效更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浮刺针法业已创新为相当成熟的浮刺疗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本-黄帝内经-灵枢》卷之二官针第七。

[2]杨玉嫔,徐立,“浮刺结合青龙摆尾针法治疗筋结之体会”,《天津中医药》,2016年第1期。

[3]何树槐,“漫谈浮刺法”之一至之五,《纽约中医论坛》,2017.

[4]康力升,“《灵枢》浮刺与现代浮刺针灸”,《荷兰浮刺针灸学院(2017)第一期浮刺研讨班讲稿》。

[5]王仲彬,“浅论浮刺疗法”,《杏林论坛》总第172期,2017年6月。



校核 | 包克新


回复“1”查阅

 创刊词、征稿启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卧针”斜刺法浅谈
老针家传针灸治痛绝招——谢氏止痛四穴
针刺手法大总结!
针刺局部阿是穴腹部对应点治疗慢性腰肌劳损32例
条口透刺对肩周炎的疗效
【浮刺针灸疗法概述 】文/ 何树槐。纽约中医论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