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情操:汪岭小学记事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杨情操,湖北省天门市侨乡经济开发区汪岭村人,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颇爱好文学。现居南京,偶尔写点作文,记录一下本已逝去的年华,遥想再也回不去的童年,怀念梦里依稀可见的故乡。

汪岭小学记事

汪岭小学即汪岭学校,据说原来位于汪岭一二组的肖田家台,等到我上小学的时候已经搬到三四组聂嘎湾子南边,杨家新沟北侧的位置。杨家新沟从西往东流,是横跨在汪岭与朱店之间的界沟,架在杨家新沟的何家大桥是连接南北两地的新桥,沿何家大桥往北一两百米,就来到了汪岭小学。学校校门朝西,进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土操场,操场四周种着梧桐树,从校门进去几米,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水泥乒乓球台,台面中间有学生用碎砖头作了分割网。操场的南面有一个老式篮球框,水泥柱子做框杆,木板做的篮板,铁圈上挂着的球网也不剩几根须须。操场东侧是一排灌木丛,上学的时候经常能看到校长用剪刀哐哐的修建万年青。顺着灌木丛是一条南北方向的碳渣路,连接着南边的一排办公区和北边的几个教室。碳渣路再东侧是一小块菜地,种着四季家常菜。靠南边的一排办公区,从西到东依次是教师食堂、礼堂和教师宿舍等,靠北面一侧则是一至五年级的教室。

教室北面是一排窗户,窗户一开始是活动的,经常开关,时间一长,合页松了,窗扇变形了,窗户纸也破损了,窗户就关不严,等到了冬天,北风吹地呼呼响,教室里的小伙伴冻的直搓手。有一年,校长去街上扯了一大卷塑料薄膜,像是扣大棚的那种,比较厚实,老师裁剪成窗框大小,从外面直接用钉子钉在门框上,无论北风怎么吹,教室里都暖和多了。但窗户就不能打开,总有调皮的学生,放学后在教师外头用手指在在塑料薄膜上扣出洞,有一次我正好坐在那个有洞的窗户边上,真正体会到针尖大的窟窿斗大的风,吹的脖子都伸不开。

教室里,两人合用一张课桌,一条板凳,中间没有分隔线,记得刚上小学那会为了谁过界,谁占谁位置,吵得不可开交,后来换了座位才解决。夏令时睡午觉,一开始大家都是趴在桌子上睡,容易睡得手脚发麻,后来小学高年级,就改为一人睡桌子,一人睡板凳,轮换着来,但那板凳很窄,我躺在上面,一翻身总感觉要掉下去,午觉基本没有睡着过,但也不能讲话或是看书,否则值日生记下来,就有好果子吃了,午睡的那一个多小时,我安静地躺着凳子上,瞪个大眼睛,听着村里咯咯哒的鸡鸣声,汪汪汪的狗吠声,哞哞的牛叫声,有时候也会有听到豌豆八果锅锅烧火的叫声。

刚上小学一年级时,还有一点小曲折,我是1986年上的汪岭小学,那年入学的孩子特别多,一年级刚开学时教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才上了一个多月,有天早晨,第一节课刚开始,班主任周老师拿着一个花名册本子走上讲台,对着台下的学生说,你们这届人太多了,一会我点到名的同学明天就去隔壁幼儿园教室上课。是的,汪岭小学从1986年开始也收幼儿园了,之前幼儿园是在四队边上的大队礼堂里上,当时我也跟着家里涛哥鹏哥去上了几天,后来可能年纪太小,被幼儿园万老师劝退回家。在周老师开始点名时,我就有种不好地预感,会点到我的名字,果不其然,在点了十几个人名字后,真的点到我名字,一上午的三节课我都上的心不在焉,待中午一放学,我就哭着跑回了家,哭着跟爸爸妈妈说我想上小学,不想上幼儿园。妈妈说早点上学好,说XXX能上,为啥我们的不能上,爸爸不得已,只好找来他老同学帮忙说情,又请几个老师在家吃了饭,喝了顿酒,我才算真正上了小学,没有沦落到幼儿园。按我们小孩子说法,留级生都是屁,不屁怎么会留级呢,为了避免被人说成屁,这个小学一年级我也是非上不可,从此每天又可以跟小伙伴一起愉快地上学了。待到好多年后才发现,原来我生日在九月一号之后,把我放到幼儿园也是合情合理的。

印象中比较深的有两件事。一是送饭。学校都是走读生,不提供学生餐食,中午学生都是走回家吃饭。那时候乡下的土路,一到下雨就泥泞不堪,穿着套鞋在泥泞的土路上面走需要一些技巧,首先两条裤腿要隔开一些距离,迈开八字步才行,不然粘土蹭在裤脚上厚厚的一层;其次脚踩下去还要找好位置,潮湿路面最粘鞋,深水窝子容易漫套鞋,最好是踩在路面的草丛边;接下来步伐要稳,走的稍快一些,那泥巴甩到自己头上或小伙伴身上那是常有的事;最后还要学会边走边用脚超外侧甩泥,既不能甩在自己和同伴身上,也不能水窝子里,否则鞋上沾的泥越走越多,越走越重,直到腿都抬不起来。学校在整个汪岭村的最南面,我家在八组,属于村子最北边的斋公湾,距离学校算比较远,下雨以后回家之路是如此艰难,再加上下雨的时候,农村能做的农活比较少,大人们主要就是捉捉鱼、打打牌,所以像我们这些离学校比较远的学生,一般家长中午就会把饭送到学校,省的我们来回跑。

通常上午最后一节课还没有到点,送饭的家长就到了学校,三三两两聚在教室门口的走廊上躲雨聊天,更有心急的家长就趴在教室的窗户上偷看自家孩子上课,正在上课的老师会趁此机会提问一些学生,如果回答的好,一会饭可能就吃的神气。要是回答的不对,吃饭的时候免不得会被家长训几句。如果有家长来的迟,也会让其他同组先到的家长给捎个话,XXX,你爸爸一会送饭过来,你就先不要回去了。待下课后就可以正式开饭了,也能发现各家盛饭菜的家伙什也不一样,有的比较简单,就用两个碗扣在一起,有的条件比较好,会拿那种带盖子的铝饭盒,方方正正的,用帆布包装好拎到学校,有的还会多带一个带盖子的汤碗,吃完饭后还能喝上一口热汤。最洋气的饭盒属于那种几格的,一层装菜,一层装饭,一层装汤,算是饭盒中的保时捷了。我家的饭碗算是比较朴实,一般是用一个四大碗装着,饭在下菜在上,在上面反扣一个蓝边碗,我爸往怀里一揣就带来了,吃的时候饭菜带着体温,还没有凉。

二是春游。记得是三年级时候,学校组织过一次春游,参加的同学每人交十块钱,包含来回路费、午餐和门票等,那是第一次有机会出远门,跟爸妈磨了好久,毕竟那个时候,做一天小工也就十块钱左右,队里几个小伙伴都去,后来爸妈也同意了。出发前一天记得有个小插曲,我们两个年级学生在操场集合,聂校长给我们讲春游注意事项,其中有一条就是手脚头都不能伸出窗外,他还讲了一个案例,说有人坐车,把手伸出窗外,结果两车会车时距离太近,把手给撞掉了,学生听了都紧张起来。我当时比较好奇,问了一句,那人手捡起来了没有,顿时学生都乐了。待到春游当天,我们早早的来到学校,由学校老师带着从战备路一直走到了天岳路。那个时候去哪都是走路,包括去城关看电影,也是两条腿,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可真能走。在路口等了好一会,带着的干粮都吃完了才坐上了去京山的大客车。

第一次坐汽车,觉得什么都很新奇,车一直往北开,出了江汉平原,慢慢能看到一些小山丘,路两旁山丘上开满了红色的花,是红杜鹃,有老师议论起来,我一听,哦,原来这种花叫红杜鹃呀。来到空山洞景区,那些洞里的彩灯、小溪、石钟乳,与多年后宜兴善卷洞看的景点很像。在空山洞入口的石壁上,有个十八罗汉景点,老师们在议论,这个是肚子,这个是头,我也凑过去瞅了好一会,除了看到光溜溜的石头外,真想不到能与罗汉扯上关系,现在想来,应该是小孩子视野太窄了,根本就没见过真正的罗汉。逛完空山洞,老师带我们去饭店吃午饭,别的没记住,光记得小笼包了,那小笼包,一屉六个,小小的,白白的,还冒着热气,我们一桌几个小伙伴狼吞虎咽就干掉了两屉,这么多年过去了,光记得小笼包的白、香,都记不起来同一桌吃饭的小伙伴是谁。吃完午饭,下午又逛了京山县城的一个公园,有几个特别大的青蛙雕塑印象深刻,我们还爬上青蛙背上坐了一会,其他也就记不太清了。回来的路上,依然能看到那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好多年后,我又在玄武湖梁洲看到了成片的红杜鹃,但似乎又与小时候在春游路上看到的不一样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教育报》电子版
乡村回忆录 ||回忆我和小伙伴们,当年在五里堆小学时的童年生活
38军112师高炮团 - 我记忆起始的地方
劳动人民孩子的遭遇
我的子弟校
贫困山村小学里的生活 每天8小时走在上学回家的山路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