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到大明通行宝钞这个结局,朱元璋的棺材板盖不住了!

众所周知,就是你知、我知、大家都知道的: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出现纸币的国家。

从此开始,纸币文化便生根发芽,逐渐向世界传播……现在回头看看,一张纸币,或许见证的就是一个王朝的兴衰。

纸币缘起

说到纸币,我们不得不提北宋时期。因为,真正意义上纸币的出现还要从北宋开始。那出现的原因呢?

1.当时的四川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

2.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

3.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

就酱,“交子”诞生了!

△交子

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业绩。

△至元通行宝钞 永银钱币博物馆藏

交子之后便是元朝,元朝也有纸钞,名曰:至元通行宝钞。这在《马可波罗行迹》第95章有明确的记载,至元宝钞在当时的欧洲也是可以使用的。

大明通行宝钞

但是,纸币被广泛应用还是在大明王朝。那么,大明王朝是出于何种目的发行“宝钞”的?老朱(朱元璋)一时兴起?

当然不是,有迹可循。清代乾隆年间纂修的《御批历代通鉴辑览》,里面说的很清楚。

在1375这一年,明朝廷又双叒叕要铸铜钱了,但尴尬的是,原材料不够了。怎么办?只好向民众伸手去要了,不惜让大家直接毁掉铜质器物。老百姓显然不乐意,况且他们一直保持了旧朝用纸钞的习惯。这个时候的老朱也没辙,只能顺应民意,下令让中书省印制大明宝钞。

就这样,在老朱的无可奈何之后,大明效仿元朝,正式加入纸钞行列,开始大肆制造纸钞。

至于,这个钞票长什么样呢?这个就必须请上明朝自己人了,毕竟他们天天用,天天看,天天接触,更有发言权了。所以,我们特意找来了明人胡我琨,让他告诉我们。

“……取桑穰为钞料,其制方高一尺、阔六寸,许以青色为质,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钞贯状十串,则为一贯,其下曰:户部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若五百文,则画钞为五串,余如其制而递减之。每钞一贯折铜钱一千文、银一两……”(选自胡我琨《钱通》)

可以说,这段话对大明宝钞纸钞的描绘极其详尽。其实,大明通行宝钞长能达到30厘米以上,宽能达到20厘米以上,是世界上票副最大的纸币,没有之一。

△大明通行宝钞 永银钱币博物馆藏

当然,彼时的防伪技术并不突出,只能用法律、用朝廷的威慑力,你们也看到了,纸钞上明确写着:伪造者斩。

钞票最大的为一贯,折铜钱一千文、银一两。其主要原材料则为“桑穰”,说人话就是桑树的第二层皮。当然,这个有一些争议,也有人说是将桑穰和废纸一起捣成,或与桦树皮兼用。

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大明通行宝钞正式“上线”。或许,这个时候的老朱怎么也想不到,宝钞的命运一波三折……

一张纸币,一个王朝

宝钞算是发下去了,老朱也倾一切可能资源来推广这个钞票。

幸运的是,在推行初期,一切都很顺利。老百姓也确实接纳了,而且用的还很开心,大有“货通天下”之势,毕竟这个东西(纸钞)比什么银子啊、铜钱啊方便的多,大家又不是傻子,好用肯定用,价值也一样。

然而,在统计学和金融学尚未发达的年代,国家财富和货币发行根本无法匹配起来。更严重的是,老朱的经济学常识几乎等于零,发行纸币的时候,他脑子里根本没有“准备金”这个概念,甚至印钞票印上了瘾。

所以,不管是有意或无意的,“超发”已经在所难免了。换句话说,大明通行宝钞贬值来的有些快。

本来按照老朱当初的意思,发行之初,一贯宝钞相当于一两白银。但是到老朱死前,一两白银却需要三五贯宝钞来兑换,这是他想破头皮,也想不到的结果。

问题是,更差的还在后面。永乐年间,宝钞继续贬值,快的连刹车都来不及。这个时候,十二两白银就能换一千贯宝钞;正统元年,即1436年,一两白银更是可换一千余贯宝钞。

对于早已升天的老朱来说,这又不得不说是个好消息。毕竟,他没有看到自己的“孩子”如此落寞,否则,怕不是要揭棺而起了。

也是在1436年,时任太子少保的黄福似乎也看不下去了,不得不奏请,以白银换宝钞,回收纸币。

景泰元年(1450年),朝廷一度下旨停止印制宝钞,但5年后又重新启用。到了成化(1465-1487)初年,一贯宝钞只能换取二文钱,与最初的一千文差之甚远,即使老百姓拿到手,也往往是置之不用(你们是认真的吗?)

整个明代,宝钞走走停停,身价时高时低。当然,总趋势是高开低走。

到了崇祯十六年(1643年),在安徽有个小伙子(桐城生员蒋臣)竟然谏言每年可发行三千万贯宝钞,每贯值一两白银,一年就可增加三千万两的收入;而户部侍郎王鳌永大人竟也认为每年应该加印二千余万贯“以蠲(juan)穷民”。

实在是想不通(老朱肯定也想不通),当时他们的脑子“塞”的是什么?在那个时候,大明通行宝钞的结局已经成了定数,正如即将落幕的大明王朝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藏品“大明通行宝钞”:纸币见证王朝兴衰
37 一种钱撩倒一个老中华
古人拿什么做货币?武侠剧中出手便是黄金白银的桥段都是骗人的
汪海岚:大明王朝的货币春秋
问价格就算不上英雄!古代大侠去餐馆真的都是扔下银子就走吗?
朱元璋先后发行了大中通宝、洪武通宝、大明通行宝钞等货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