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23年后成顶级科学家,坚称:我是中国人
userphoto

2021.02.10

关注

美国作家爱默生在《保守党人》中说过:“我们也许有偏见,但是命运并没有偏见。”

在冥冥之中,命运之神已然编写好每个人的命运。自出生起,每个人的命运就是注定好的。对于既定的命运,有的人会抱怨自己命不如他人,但就像爱默生说过的“我们也许有偏见,但是命运并没有偏见。”因此,命运并非不眷顾自己,只是时机未到。


所以,命运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人生的不同,有的人一出生就是荣华富贵有的人却是面临被抛弃的命运,虽然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是却能成为自己命运的设计师。曾经,有一个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妻收养,在23年后成顶级科学家,并坚称自己是中国人,他就是李忆祖。

一、“中国人的孩子”

在20世纪30年代末,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无数百姓在战乱之中流离失所。在颠沛流离之中,许多孩子因为父母去世或走散而成为孤儿,其中就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孤儿,他就是李忆祖。

与大多中国孩子不同的是,李忆祖是一个有着金发碧眼的孩子,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外国人。这样一个身世未知的孩子流落异国他乡,他的命运注定是曲折的。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之下,李忆祖不得不随着逃难的百姓四处流浪,为了充饥他只能通过乞讨来获得生存的机会。幸运的是,在李忆祖乞讨之时遇到了一对中国夫妻,他们在看到可怜兮兮的李忆祖时顿时萌生了怜爱之心,之后他们将他带回了家中。从这时起,李忆祖的命运也在悄然改变。


回到北京之后,这对夫妻带着李忆祖来到了他们的家,看着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独在异国他乡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温暖。起初,这对夫妻对李忆祖关怀备至,虽然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对于李忆祖也是同等对待。

后来,一个生活在中国的外国老妇人看到李忆祖之后,也表示自己想要收养他,只是这对夫妻对李忆祖已然有了感情因此他们还是决定自己抚养他长大成人。再后来,李忆祖就是他的养父母为他起的新名字。

就这样,李忆祖在养父母的抚养之下,慢慢长大成人。值得一说的是,在这个家里,李忆祖感受到的是养父母真诚的爱和兄弟姐妹们的照顾,身世对他来说也不那么重要了。

在养父母的培养之下,李忆祖也像其他同龄人一样上学,接受教育。心怀感恩的李忆祖更是十分争气,他非常努力的学习,最终在23岁时他以出色的成绩从中国地质学院毕业。


事实上,当李忆祖毕业以后,他也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名顶级科学家。

二、不畏困难,成为顶级科学家

在1961年,李忆祖顺利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他也被分配到北京工作,要知道,能在经济发展快速的北京工作不亚于是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李忆祖却毅然放弃了大好的机会而选择到偏远的新疆地区工作。

对李忆祖来说,能在北京工作虽然是大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他更想追求自己的理想。偏远的新疆更适合他进行地质勘察研究,只要能有机会发现中国的地质地貌,就能填补中国的地质研究空白,实现自己的理想。

最终,李忆祖的养父母也对他的决定表示支持和鼓励。于是,李忆祖带着心中的理想来到了新疆开始工作。在刚到新疆以后,李忆祖作为156煤田地质队的一员,跟随队伍一起进行煤田地质普查。这份工作注定是不易的,在新疆工作期间,李忆祖与伙伴们一起餐风露宿、踏遍天山南北。


他每日便是开着越野车到新疆的各个地方去勘察,还曾涉足到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因为新疆地区的地域广大,每次出任务的时间跨度都是很大,短的是几个月,长的则要按年计算的。而在任务期间,生活条件已然是非常艰难的,风吹日晒、饥不果腹便是最好的写照,晚上甚至连一个睡觉的帐篷都是奢侈,常常是席地而眠。

在新疆的20年间,李忆祖几乎踏遍了整个新疆地区,写下了厚厚的一叠勘察笔记,这上面记载了新疆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矿产和生物资源……这些资料无疑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为新疆后续的资源开采工作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大大助力了煤矿资源的开采工作。

也正因如此,李忆祖逐渐从一名研究成长为了一名优秀的地质专家李忆祖之前,地质界对于对新疆地质方面的研究是极度缺乏的,而李忆祖在这数十年间所积累起来的对于新疆地质的研究是不可估量的,可谓新疆地质界的“泰斗”了

除了对新疆地质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外,李忆祖亦是为中国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地质人才。


教书育人,热爱中国的“中国人”从上世纪80年代初,因为李忆祖在地理学、勘探学上的知识储备已经十分丰富了,于是上级安排他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教学工作。

此后,李忆祖先后在乌鲁木齐中学、乌鲁木齐市教育局中从事地质理论方面的工作。在1998年退休后,李忆祖则是受邀担任了新疆科技大讲堂专家组成员,并负责教授新疆地区学生知识。

众所周知,新疆的基础设施和教育水平是要落后一些的,李忆祖心中深知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他不能让偏远地区的学生们因为教育水平跟不上而学不到好的知识。因此,他总是认真地准备教授的内容,用最生动的方式让学生们喜欢、理解知识。

李忆祖虽然教授的是地质学,但他总是会多方面涉及其他的知识,他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全方面地发展,也希望学生们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在新疆教学的9年时间中,李忆祖每天都重复着一样的工作:备课、授课。当然,在课余的时间,他也会竭尽所能地帮助当地的孩子,他走尽了底层的社区,去给没办法上学的孩子们义务讲课。


在这9年里,李忆祖义务讲课五百三十多场,听课的人数高达27万人……在与当地人们接触的过程中,人们也常常问起李忆祖是不是外国人,因为他的外貌并不是中国人的模样。每每这个时候,李忆祖总会认真地告诉他们:“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虽然他的相貌让他受到了许多异样的眼光,但他并不放在心上,他只想用自己的行动来报道养父母和国家的养育之恩,他也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他同样热爱国。

小结:

回顾李忆祖的一生,命运多舛的他流落异国成为外国弃婴,所幸他遇到了一对中国夫妻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长大后,奋力追求理想的李忆祖毅然选择放弃在北京工作的铁饭碗来到了新疆工作,在他不畏困难下最终成为了一名顶级科学家。

虽然李忆祖是一个外国人但是在中国落地生根的他却至始至终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中国人,这份真情实属令人感动!

所以,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因此,在被命运困住之时,我们应该不畏困难这样才能迎来风雨后的彩虹,愿每个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参考资料:《保守党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3年前中国父母收养一个外国弃婴,23年后这孩子成中国顶级科学家
北京夫妇收养白人弃婴,长大后成为顶级科学家,并用一生回报中国
1961年,中国夫妇收养一个弃婴,23年后,成为我国顶尖科学家
中国夫妇收养外国弃婴,23年后孩子成科学家,为中国奉献一辈子
白人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多年后成顶尖科学家,坚守新疆60年
中国夫妇收养白人弃婴,46年后成地质学家,李忆祖:我是中国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