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论文专练:近代时间标准化
185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改革历法。新历法称“格列高利历”,最初只在法国、意大利等天主教地区采用,其后300余年间逐渐成为世界通用的“公历”(见下表)。
格列高利历大事记
到17世纪末
一些新教国家如德意志、荷兰纷纷放弃宗教抵制,改用格列高利历。
1752年
出于准确计算时间、尤其是外贸交往的需要,英国最终采用格列高利历并推广到其殖民地和自治领。
到19世纪末
格列高利历成为整个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从19世纪70年代起
格列高利历扩展到非基督教世界。1873 年和1875 年日本和埃及成为最早接受格列高利历的非基督教国家。1912年,中华民国宣布采用公历。
当今
公历为各国普遍使用,但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依然存在。在中国,农历和公历并存,传统节日还是以农历为准。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穆斯林的节日都按伊斯兰历计算。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
论题示例:
近代以来时间的标准化反映(推动)了全球化;近代以来整体世界逐渐形成;西方国家主导近代全球化;经济、政治变革推动社会生活变迁;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全球化与多样化不是矛盾对立,而是协调统一;文明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并存。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方历法演变史
公元前和公元后是如何划分的?公元1年,是我国的哪个朝代?
俞金尧 洪庆明 ▎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微课| 学术论题: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被“抛弃”的农历:中国农历为何被公历取代?
历史上经历过几次双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