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题方法】杨华:老杨谈全国卷那些事儿---图表数据类选择题(11)
【教师简介】
杨华,山东省日照实验高级中学高级教师,日照市高中历史教学能手,日照市高中历史学科兼职教研员,被日照市人民政府嘉奖为“日照市课程改革先进个人”,2008年开设历史博客“翱翔在历史的天空下”至今。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名师精讲】           
【题型特点】
图表数据类选择题,即以图表(表格数据图、曲线数据图、柱状数据图、饼状数据图)作为载体,借助于具体数字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并进行分析概括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解题技巧】
1.“三看”
①看图表头及出处:确定历史事件、现象及历史时期
②看图表中的项目:数据信息的时间、空间、数量的变化(升降)
③看图表中的数据:观纵横变化并综合分析表格中的有效信息所反映的现象
2.“四注意”
①注意围绕数据而展开的描述性的语言
②注意时间变化与数据变化的关系
③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特征
④注意分析数据变化的原因
具体操作:
曲线数据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柱状数据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表格数据图“纵横驰骋看变化”
饼状数据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老杨谈全国卷那些事儿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
表1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黄  彬
国学生,干练有才,上海招商局创办时,章程皆其手订。
朱纯祖
监生,幼时孤苦伶仃,学习米业,中年创设朱丽记花米行。
姚光第
南邑生员,感于地方贫瘠日甚,就其家设机器轧棉厂。
表1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川沙县部分名人大多参与了工商业。这说明当时出现了士与工商合一的趋势,冲击了传统强调士农工商分立的社会结构,故选B项;材料“创设朱丽记花米行”说明是从事工商业,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部分士人参与工商业说明是儒家的义利观念受到冲击而非被抛弃,排除 C项;材料只是提及部分名人从事新式工业,不能反映整个经济状况,且无法说明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排除D项。
【答案】B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
表1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 (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际产量
1.45亿
1.15亿
3.9亿
3.35亿
2500万
1230万
蔬菜与瓜类
4700万
1300万
表1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解析】由材料得出1970年煤钢的生产目标基本实现,但肉、蔬菜瓜果关系民生的产量远未达到预期,可知斯大林模式下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衡,凸显了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指标而非经济政策,排除B项;赫鲁晓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农业,而勃列日涅夫改革将重点放在工业上,排除C项;1970年正值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苏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没有改变,排除D项。
【答案】A
【选择题】——往年汇编
(一)表格式:纵横驰骋看变化
【命题特点】历史表格用准确的数据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某一领域的变化。由于表格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文字叙述并容纳了大量的历史信息,颇受命题者青睐,应引起我们重视。
【解题思路】一要注意判断表格由哪些历史要素构成,尤其注意时间、空间;二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的关系,弄清表格所反映的问题和内涵外延;三要注意表格中各组成部分数量的变化,进而判断表格所反映历史事物的变化原因、表现特征及其影响等,获取历史信息。
1.(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D根据材料可知“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除河朔型藩镇外,其他类型藩镇在防御地方割据、守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利于延续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上缴赋税,且朝廷财政收入并不依赖藩镇,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材料未反映藩镇之间攻伐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中河朔型藩镇掌握了官员任免权、财政权和军权,拥兵自重,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2.(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25)表1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表1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解析】B 根据材料可知从北宋至南宋,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人数比重由三分之一以上增至一半以上,这主要是宋代科举制的发展为无贵族身份的平民子弟能够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故B项正确;世家大族即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士大夫家族,产生于察举制,兴盛于九品中正制,衰落于科举制。材料反映了宋代宰相中世家大族的比重降低,说明其影响减弱,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宰相的来源情况,未提及宰相职责、权限的变化,故C项错误;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其功能加强而非弱化,故D项错误。
3.(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31)表2  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
年份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交通运输业
商、饮、服务业
1982
29.28
74.92
5.38
9.58
17.01
1988
23.28
773.52
95.58
372.55
623.23
表2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
【解析】A材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发展领域呈现多元化,农业类企业减少,而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增加迅速,这说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助于吸收大量劳动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条件,故A项正确;城乡一体化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变化的过程。材料只反映出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未体现城乡联系,故B项错误;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乡镇企业的多元化发展情况,未涉及工业结构的变化,故D项错误。
4.(2018·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34)表31929~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变化表(单位:%)
时间
类别
1929~1930年
1930~1931年
煤业
-12.3
-19.1
金属矿业
-6.6
-18.3
制造业
-7.2
-11.3
据表3可知,当时美国
A.最低工资标准失效                B.产业结构迅速调整
C.经济危机不断加深                D.政府财政支出锐减
【解析】C材料反映了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到1931年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持续下降,说明经济危机不断加深,故C项正确;美国工人最低工资标准是在1933年罗斯福新政中实行的,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美国部分行业工人周工资的下降幅度,未涉及产业结构调整,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的高低与私营企业主有关,与政府财政支出无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
5.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解析】D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工业革命期间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根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故C项错误。
6.(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6)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解析】A一般来说,自耕农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材料中100%的农户拥有土地,且占有130亩以下土地的占91.4%,据此推测,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项正确;占有131~300亩的农户为7.2%;占有300亩以上的农户为1.4%,说明土地集中现象并不严重,故B项错误;唐代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且材料无法判断当地是否实行过均田制,故C项错误;材料只有土地占有信息,没有产量、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因此无从计算和推断“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故D项错误。
(二)饼状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命题特点】饼状图主要用来显示某一历史事物的总体或内部结构及变化,能够较直观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其中用百分数表示的是相对数值而不是绝对数值。
【解题思路】要审清图例所表示的内容,正确判断图表的构成及其所隐含的变化与趋向,根据通过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来分析变化情况,并依据所学知识进而联系设问综合分析,进行解答。
7.(2018·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5)图8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联合国成员中,非洲国家的数量和比例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明显上升,而这些国家多为第三世界国家,这说明第三世界发展壮大,故A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1945到1965年联合国成员国中欧洲国家数量增加,但未反映欧共体成员增加,故B项错误;联合国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材料反映了联合国成员变化情况,与世界贸易无关,且参与世界贸易的,不仅有主权国家,也有特殊地区,故C项错误;经济区域化是指地理位置相邻、相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追求互惠多赢。材料并未体现经济区域化,其趋势加强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
8.(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图5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解析】C 从图中比例比重看,1965年时,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日本相对较少,而到1995年时,其他工业国、拉美和非洲有所减少,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无多大变化,亚洲发展中国家和日本所占份额相对增多,这正是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体现,故C项正确;1995年世贸组织已经建立,故A项错误;“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最为典型的是美国,但图中美国的贸易量并未增加,故B项错误;20世纪50、60年代,欧共体、日本崛起和不结盟运动兴起,促使世界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渐明显,故D项错误。
(三)柱状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命题特点】柱状图是建立在数据表格的基础上,以宽度相等而高低或长短不等的柱(条)形来反映数值大小及数量间变化关系的历史数据统计图。它既能对比地反映不同历史事物间的变化,又能整体反映某一历史事物的发展趋势或规律。命题者抓住这个特征命题,以此考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判断推理等能力。
【解题思路】解答柱状图类试题的关键是读图,判别数、线变化,确定信息内容,即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题干的设问,结合设问规定的作答要求,对判断分析的材料信息进行全面而有效的提取。
9.(2018·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图6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解析】A根据材料可知16至18世纪欧洲向美洲贩运奴隶的数量大幅增加,奴隶贸易作为欧洲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之一,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故A项正确;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故B项错误;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荷兰、英国等国纷纷走上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尤其英国,通过武力扩张、殖民战争等占领和扩大殖民地,到18世纪下半叶,殖民地范围包括各大洲,是当时最大的殖民帝国,故C项错误;黑奴贸易是为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而不是因为开采白银的需要,故D项错误。17世纪,随着美洲种植园经济和金银矿的开发,欧洲国家确立了“非洲服务于美洲”的总政策,“总政策”主要体现为向美洲贩卖黑奴,黑奴贸易弥补了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进一步促进了美洲种植园经济发展和矿山开发,故D项错误。
10.(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A从图表可以看出,在“一五”计划(1953~1957)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的增长率大大超过英、美两国,这是因为中国在原有工业基础薄弱情况下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而军备竞赛等促进了重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且急躁冒进出现于1958年后的“大跃进”期间,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四)曲线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命题特点】曲线图是利用曲线的升降起伏变化来反映历史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律的统计图。它非常直接、直观地反映历史发展轨迹和基本趋势图,和表格类图表试题一样减少了不必要的繁琐的文字叙述并容纳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常被命题者应用到试题中,也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解题思路】此类型数据图主要通过曲线来表示某一历史事物发展的轨迹和趋向。解答此类曲线图型试题时要注意从不同时间段内曲线的升降变化去分析其中所包含的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判断。
11.(2007·全国卷文综·21)图6反映的是1956年~1965年间我国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就本状况
【解析】B从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是十年探索时期。根据图中所示曲线可知其产量自1958年开始下降,1960年开始逐渐上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1961年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泛滥,工农业比例失调加剧,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1960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到1962年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由此可以判断图中曲线描述的是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故B项正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高中历史图表类选择题做题方法
全国卷选择题专项指导与训练:图表数据类
【优质投稿】由2017年全国卷新变化看图表数据类试题
政治学习:审清题目要求答好政治图表题
Excel怎么创建智能图表
原数据改100遍,相应生成的图表也要重做100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