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法指导 | 高考历史选择题48分考前突破
[试题特征]
1
内容均衡

古代中国史4个、近代中国史3个、现代中国史1个、古希腊或罗马史1个、近代世界史2个、现代世界史1个。

(1)古代史:先秦、两汉、两宋、明清是重点,重视对政治与文化、经济与文化的渗透考查。

(2)中国近现代史:形成一些相对集中的命题密集区,如中国近代化、近代初期的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民国初期、抗战史、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

(3)世界史:对希腊民主制或罗马法的延展性认识;苏俄()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和国际格局调整等主干内容。

2
设置情境

(1)创设新情境:命题者站在更高的学科高度和更宽阔的学科视野审视中学历史教学,强调新材料的引用和新情境的创设,情境化已是高考命题的主流趋向。

(2)还原情境:主干知识常考常新,高考命题侧重于运用史料还原历史情境,考查考生对历史主干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纵观近年高考,突出了这一命题新趋向。

3
材料新颖

(1)新课标高考材料型试题一统江山,以材料为命题的主要依据,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表格材料被大量引入试题,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已成为历史高考的常态。

(2)高考命题者往往巧妙地将材料进行加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出现,材料中隐含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这也使得材料化的选择题立意高远。

(3)近年全国文综卷历史命题者还有意追求选择题选项在字数、句式表述上的一致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选择、判断的难度,凸显能力。

4
突出探究

从具体所涉及的考点看,全国卷重点考查的是历史学科主干而非教材主干。纵观近几年的试题,一些高频出现的考点如儒学演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明清商品经济发展、近代经济结构变动、19491966年新中国的建设探索、希腊罗马的民主法治、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苏联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美苏冷战等内容显然属于双重主干知识,既是现行教材的主干知识,又是学科主干知识。这方面的高考试题都体现了探究化的特点。

外戚专权、历代货币问题(南北朝货币使用、北宋交子)、土地赋役制度沿革(宋代田制)、经济重心南移、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北洋军阀统治、美国南北战争背景、新兴独立国家崛起与国际经济旧秩序(南北问题)等许多考点也属于历史学科的核心知识。

5
关注前沿

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把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强调鉴古知今,引导考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题干中大量出现的反映了”“反映出”“表明”“由此可见”“说明等指示词,凸显高考命题的两大出发点:一是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对现实与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二是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用历史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看待现实问题,明确自身的责任)

6
主流价值

(1)高考考查侧重点大多是积极、进步的内容,重点关注的是历史事件的正面影响,对消极、落后、负面的内容不会考查。

(2)许多试题往往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客观呈现和对历史事件的客观陈述,考查考生对时代背景、客观形势、主观目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与解释能力,正面立论多,定性评判少,如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等。而像国共内战、新中国民主政治的曲折发展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重大挫折之类的重大历史事件,命题者则基本采取回避的做法。

[解题技巧]
1
明确时空

时空素养既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同时,时空范围对解题起着规定性作用,它往往有助于排除与该时空条件无关的选项。

高考选择题中常见的时空信息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时间常以年月日、朝代、历史阶段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常以人物、著作、历史事件或提示性关键词等形式呈现;隐性时间容易被考生忽视,从而影响了解题正确性。

题干材料中的空间信息,如相关国家、区域、方位、具体地点等,往往也是选择判断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2
提取信息

在选择题题干材料的审读、诊断中,要特别注意材料的主干主语、关键词(对于关键词汇要充分理解它的内涵与外延)。此外,还要注意挖掘材料的隐含条件,厘清材料信息的逻辑关系,有时甚至是句式语气的把握,等等。当然,最关键的是对题干中新材料、新情境所包含的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透彻的审读、诊断,明确材料的主旨信息。

3
比较选项

选择题的备选项,除正确选项外,其他三项往往由错误项、无关项或干扰项组成。在四个备选项诊断中,应先排除错误项、无关项、干扰项,最后找出正确项。

错误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不符合史实的,如与题干的时空定位或人物、事件不符的。

②偏离材料主题或观点的,未能全面、深刻反映材料信息(甚至画蛇添足)的。

③以偏概全的。

④与设问角度或方向相背离,答非所问的。

⑤曲解材料信息,扩大内涵的。

⑥混淆概念、史实错误或偷梁换柱的。

⑦程度性表述过于绝对的(如“最早”“标志”“完全”“彻底”等,这类绝对化结论,除非是教材结论,否则往往是错误选项)。

⑧与题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选项(需要进一步结合题干中限制性条件,并通过对各选项的对比、斟酌,最后选出最深刻、最贴切的那个选项)。

4
关注问项

在题干审题中,问项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它关系到选择的角度与方向,关系到能否判断出正确结果。如由此可知”“这一论断(认识)”“它指的是等引导语,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所学知识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判断以及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再如反映”“说明”“表明等引导语,实际上是要求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透过材料现象来解释或认识历史事物的特征、本质或规律,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考查特点。如果是主要原因,则以找寻根本原因作为首选;如果是主观原因,则要聚焦在主观动机和目的上。

文章好看点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思路详解
2020年高考终极冲刺抢分秘籍
物理 全国卷Ⅰ/Ⅱ/Ⅲ卷2018与2019试题对比分析
2013年甘肃高考一诊考试:历史与新课程卷有差距
专家观点:2020年高考命题要求与原则
高考历史大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