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房良地区古代官办学校——官学
房良地区古代官办学校——官学
李增祜
根据史书记载,北京地区从西周燕国开始,就有政府办的学校,按周朝制度,这种学校称为“官学”。秦王朝“焚书坑儒”,既不立官学,又严禁私学。因此,这个时期北京地区无学校可言。以后历经汉、北魏、隋、唐、辽、金、元、明、清九个朝代。每个朝代在北京地区都设有各级地方官学。元代北京地方行政区划称大都路总管府,设有大都路学和州、县学。据《房山县志》记载,元至元三十一年(1295年),房山县建学宫,这是房山县最早的官办学校。明、清两代,北京地方行政区划称顺天府。当时的地方官学有府、州、县学。明万历六年(1578年),良乡县建学宫,从此良乡县才有官办学校。
房良两县的学宫,建筑布局与府学大致相同,只是规模较小。房山县学宫在今房山中学院内。良乡县学宫在今良乡中学北院。根据《房山县志》记载,房山县学宫的“明伦堂”在县城东街路南,即解放后县委会旧址。由此可以想象出房山学宫的一般规模了。元明清三代对地方学宫,曾多次修葺扩建。据《良乡县志》记载,明万历六年(1578年),知县洪一谟建学宫后,经清顺治十年(165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道光十六年(1836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和光绪三十年(1904年),先后六次不同规模的修葺扩建,这所地方官办学校才得以延续到清末。
房良两县的官学都设有学官主持学政。每县设“教谕”一人,“训导”二人。县学有学田,以其租入为经费。按明初规定,县学学田租入限定为六百石。县学学生名额规定为每县得招“生员”二十人。范围只限本县境内官民子弟经考试合格者。入学考试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级,三试皆中者才取得生员资格。清代俗称生员为“秀才”,凡未取得生员资格的读书人,不论年纪大小,都称“童生”或“儒生”。因此,清代称三级入学考试为“童试”。县试在县城举行,由知县主持。考期通常在二月。考生先向县衙礼房报名,并须有五人联保及一名本县生员(廪生)担保,方准应考。出身倡、优、皂隶之家及居父母丧者,不得应试。县试分四场或五场,考试内容为四书文、试帖诗、《性理》或《孝经》论等。一般首场合格即被录取,由本县造册送顺天府应府试。府试在府治北京城举行,知府主持。考期多在四月,各场考试内容与县试类同。取中后由本府造册送直隶学政,以应院试。院试亦在顺天府治举行,直隶学政主持(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称院试)。考试程序及内容与府试、县试类同。院试取中后即获生员资格。考中的生员由学政、府官根据考试成绩及其它条件分别选送到府学及各州、县学去学习。
元明清各代对官学的教授内容控制很严,生员学习什么课程都有严格规定。规定以外之书一律不准教授,即所谓“非圣贤之书,士子不得诵习。”根据规定,清代县学的教授内容主要为十三经、二十二史、《性理大全》、《通鉴纲目》、《历代名臣奏议》、《文章宗正》、三通、《大清律》以及四书五经等。
县学的生员分廪生、增广生、附学生三类。初入学者为附学生,修业一定时间后,经考试合格,方能逐步升为增广生和廪生。廪生、增广生的名额有限定,附学生则无。在学生员免本身徭赋,廪生并可每年从县府领取廪饩银若干两。家贫不能自给者,发给学田租谷。
为督促生员致力于学业,学内设有严格的考试制度,有月考、季考和岁试、科试两类。前者考核平日学习成绩,由学内自行,教谕主持。岁试每年一次,科试每三年一次,皆由直隶学政亲临主持。岁试以六等考核诸生并升降之:考列一等者,增、附生递升廪、增生,二等者给赏,三等者无赏罚,四等者受挞责,五等者递降一级(附生则降为“青衣”),六等者除名。科试主要决定生员科举资格:考列一、二等及三等前十名者,可应顺天府乡试,其余各等的升降赏罚,一如岁考。
明清两代官办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当时的国子监设在北京城内。县办官学得按生员资历(在学时间长短)贡廪生入国子监。名额为每岁一人,称“岁贡”。每三至五年不拘资历择优贡生员一人入监,称为“选贡”。县学生员与国子监贡生都要通过顺天府乡试,才能步入仕途。
房良地区的地方官学,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5年)建立,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颁布“废科举,兴学堂”的《癸卯学制》,共经历六百余年。这种学制为封建统治者培育了众多人才。据《房山县志》、《良乡县志》极不完全的记载,仅明清两代,两县通过科举考试就有五百零三人获取功名,过去历代王朝,重视教育建设,完全是为巩固其封建统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的官学与书院
贡生、监生、廪生,同样是秀才,因等级而地位和收入大不同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卷六十六
同进士出身
古代科举的庠生、贡生、监生、廪生、增生、附生、例生、童生各有什么不同?
山东大学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