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惜余纷固群书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也。


(图片来自百度)


午近了,该说说《楚辞》、屈原了。


中国历来的文脉,文学源头。有两条。一是《诗经》,一是《楚辞》,孔子爱诗,“不学诗,无以言。”他懂文字功夫的强处,妙处。所以大量搜录民间诗歌,选其中出类拔萃之作,编订成集,共305篇,始称《诗三百》。“经”这个称谓,是后世加上去的。(古时只有官方朝廷认可的指定书目,才可以称作“经”。)


《楚辞》,也是后人的定名。楚,乃楚地,战国七雄之一。辞,乃诗歌作品。楚辞起于楚歌,先有歌,后有诗人落于文字,写成辞赋。诗人是屈原,中国第一位大浪漫文学家(诗经纪实,写情爱,心理,风俗,不及楚辞纯粹在情绪上高飞)。如果以性格而论,《诗经》阴柔,《楚辞》阳刚。中国的民族观、思想观,所谓国魂、民魂、人魂,追根溯源而去,都以诗经 楚辞为宗。文学与民族,与时代的关联,是暗流涌动的。


父老有言:亡楚者秦也,亡秦者楚辞也。秦灭六国文字,灭不掉楚辞。文学、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改朝换代 江山易主可以泯灭,维多利亚女王看得到这点:一部莎士比亚就可以使大不列颠永不亡国。楚国的雄性,楚人的烈性,得天独厚,如此才孕育大诗人(屈原)、大英雄(项羽),还是李清照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正宗楚辞,共十七篇,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九辩》《招魂》《大招》《惜誓》《招隐士》《七谏》《哀时命》《九怀》《九叹》《九思》。  单论文学性,我以为《九歌》为最上乘,屈原叙当时神鬼之间爱情,又对宇宙、世界、人生逐步探索,以文学表现,以艺术寄托,九歌纯粹表达诗人情感,写外界事物,取材当时楚国祭歌,但加入自己的私货,各种神怪一经他下笔,立竿见影,见屈原自己的影,但不动声色的表示出性格,实在高超,我少年时读《少司命》,看到“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不懂。后来生离死别见多了,一下子懂了。不但懂了,并且感叹屈原把神性写出人性,可见他心中灵明,高于神、仙、鬼、怪,又敢质问宇宙,出世间,又回到世间。诗人一定都有这种穿越性的本领。


九歌虽好,但《离骚》真视自我的皇皇气度,实在够气派。全篇三百七十多句,无所不出,无所不入。他亮身份,摆造型,举止投足间,气度雍容,令人不可逼视。离骚又怪在以香草佳人打比喻,但浑然一股阳刚气,楚辞以这《离骚》《九歌》两篇最佳,不想全看的,单看这两篇,也极好。(诗三百,真正好的,也不过三十)。


实话讲,在楚辞上,我常一手吸收《九歌》,飘逸,出脱,对人对世,要有这点超越。又一面吸收《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铮铮铁骨,千年之后,依稀仍见诗人峥嵘风貌。


屈原永垂不朽。

楚辞万寿无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木心:中国诗人,要说伟大,屈原最伟大
中国古代评价最高的五首诗
蒋勋:端午忆屈原,众生安康
耳边历史(64)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资料
端午时节话屈原(三)上下求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