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与大疆创始人师出同门,现在这位女博士创业在做的事情更酷……
在石金博看来,公司前两年算是野蛮生长,用比较瘦弱的身躯承担了很多事情,现在要做一些减法,让团队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日后就能够做最正确的选择。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佳
编辑|马吉英 头图来源|被访者
要不要做口罩机?今年2月份,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石金博一度有些犹豫。不做,口罩机的生意实在是太好了,相当于“坐家里收钱”;做,疫情过后订单怎么办?团队怎么养?更重要的是,那些因为疫情需要上机器人提升自动化的客户,谁来负责呢?
斟酌之后,她决定不做。现在来看,她觉得这是疫情期间最正确的决策。
2011年,几位“数学控”博士引用了一个数学概念,创办了这家名为“李群”的公司。因为看到东莞制造业发达,团队便决定在这里落户,主攻食品、3C、新能源和日化行业的轻型工业机器人。
创业前,石金博取得了香港科技大学的博士学位,师从世界顶尖机器人专家李泽湘,和大疆创始人汪滔是同门。因为不想把机器人做成一个冷冰冰的东西,石金博从希腊神话中获得灵感,为公司的机器人起了Apollo(太阳神阿波罗)、Athena(智慧女神雅典娜)这些名字。在她看来,“机器人也应该被赋予人的智慧、人的能力,去解决大量产业工人正在做的事情”。
石金博的第一桶金来自苹果。公司刚起步时,研发的产品未能引发关注,一时陷入困境。那时苹果恰好要找一个项目的工业机器人合作伙伴,给iPhone手机做天线的自动化测试。
石金博觉得要抓住这个机会,她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那段时期她负责代码编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从自学编码到完成两万多行代码编写用了一个半月,终于如期交付样机,赚到了100万。
2013年,公司又一次面临危机,团队负责人离开,需要一个新的CEO。在一帮工科男的世界里,石金博个性开朗,更善于沟通,无论是在部门之间传达技术团队的语言,还是给客户翻译机器人的语言,她都是最合适的那一个,“那就站出来干呗”。
但编码可以速成,管理上的挑战却不容易解决。起初因为不懂或者心虚,如果员工做得不好,石金博甚至都不敢直接表达出来,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长时间,每发生一件事情,她都要及时反思怎么能做到更好。
后来石金博逐渐意识到,归根结底还是要打破自己。公司有许多技术人员,有时候可能更固执,不太会去交流、沟通,而她能做的就是建立起一种沟通机制,理解别人,然后再去调整自己的思考、表达方式。
当年石金博没有选择学术,而是走上了创业这条路。对于创业者来说,焦虑和挫败感不可避免,“但每隔一段时间,都能对自己有一个新的认知。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业务越来越有把握和信心的状态,会让我觉得人生很踏实,这样来看,创业这件事还是挺酷的”。
以下为石金博接受《中国企业家》的采访整理:
细化颗粒度
疫情期间,我觉得自己做的最正确的决策就是没有盲目上口罩机。
受疫情影响,公司原来预期的订单出现了延迟,现金流方面,2、3月份业务几乎没有任何输出,公司一直是在纯花钱。
最开始有客户找到我们,提出想买口罩机,我第一反应是没有做过,就建议他去找懂口罩工艺、做过口罩机的人买。后来需求旺盛,我发现周边所有做自动化的朋友几乎都跳下去做口罩机了,每天朋友圈里面讨论的也都是这些。
因为在自动化行业,很多公司第一季度会有一个调整期,原有的一些订单计划会延迟,企业要养活团队,必须得做点什么来赚钱。
说实话,开工之后我也犹豫了,因为口罩机的生意实在太好了,相当于“坐家里收钱”,我就让团队先做工艺测试,结果发现生产效率很难做到每分钟100~120个口罩,要想做好也不容易。
另一方面,我相信疫情终归会结束,全国人民不可能靠口罩生活,疫情过后,市场怎么办?订单怎么办?团队要怎么养?不是说挣完了钱今年就不干了。
更重要的一点,因为疫情,很多行业需要上机器人提升自动化,如果大家都去做口罩机,这些客户谁来负责呢?所以我就拒绝了这个项目,相当于阶段性地遏制了一下自己的欲望。如果我孤注一掷要做口罩机,相信也做得出来,说不定也赚钱了,我觉得没有任何一件事情一定是对或错,但是选择了就不要纠结,往下走就对了。
于是为了使公司更好地运转下去,我们在两个方向上做了调整。
第一,经过市场分析,调整了我们商务投入的策略,加大了对于日常消费品的投入,比如医药、食品这些行业,以后无论疫情怎么变化,食品、药品都是刚需。但对于消费电子这一类,行业可能出现了一些变化、衰减,我们就会考虑和别人合作的方式。
第二,在教育市场做了很多创新,我们会分析疫情会改变哪些人的生活?这些人需要什么?所以很快投入了新的团队做研发,推出了针对学校场景下的校园环境智能防护系统。李群在技术方面一直有积累,早在2018年我们就把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的重要领域,2019年经过沉淀加速了这方面的布局。
整个公司第一季度很难签到什么订单,要靠纯花现金流养团队,但还得为全年的研发生产备货,此外还有涨价、货期等问题,这对我们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
为此我们把自己的颗粒度进行细化,讨论每个部门怎么定义盈利模式,让大家都有经营的概念,这样每个人都会知道自己的使命所在,就能把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
经过努力,4月份公司已经开始有一些批量订单了,有两款新发布的机器人对订单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我的焦虑也能缓解一些。
做减法
这次疫情对创业公司来说不一定是坏事,我们前两年算是野蛮生长,长得很快,所以整个公司的管理能力相当于是用比较瘦弱的身躯承担了很多事情,现在有了第一季度的冷静,正好稍微做一些减法,让团队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日后就能够做最正确的选择。
业务方面,我们也在做减法,以前行业火的时候,希望能多把握市场机会。但现在,涉及到项目风险,我们就会直接告诉客户有几套风险方案,把它量化,对方认可才会继续合作。
做减法的前提其实不是去减东西,更多是保证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情,只要启动,我都要想明白能不能做好。
创业9年,我设立的目标是要通过自研的机器人、产品或技术,可以实现持续盈利,我希望赚的是长久的钱,而不是眼前的利益。
因为这样的目标,前面两年我一度压力很大,团队要成长,还要对投资人有交待。2015年我们拿到明势资本和红杉资本3000万元A轮融资,之后2016年赛富基金领投了B轮数千万美元,2018年又完成粤科金融集团、天鹰资本的亿元级C轮融资。
公司做工业机器人,投入高,而产品研发本身就有风险,没人能保证一定会成功。
我们所处的行业也在一直发生变化。“机器换人”的概念很早就被提及,2015年李群独立设计并交付出全国第一条全机器人自动化月饼包装生产线,和香港美心月饼、广州酒家达成合作,我们的机器人每小时能分拣包装2000盒月饼,节约了近80%的人工成本。
随着工业发展,劳动力红利降低、人们对产品需求日益提高,以及同质化竞争等因素,这些都会让传统的低端制造遇到挑战。
而今年的疫情,一方面有点雪上加霜,另一方面,又催发了某些领域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原有的市场格局在不久之后可能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但眼下,对公司而言,最大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更好的盈利。可能我年轻时会很要强,这个想做那个也想做,但现在状态不一样了,哪怕是一件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我也会很自信,不会惧怕那种不确定,也不会那么患得患失,因为我清楚地知道我能做到什么样。
我们现在就处于刚要迈上另一个新台阶的状态,要么登上去,也许也会掉下来,但有随势而变的心态,我觉得就能应对种种不确定。
本文为中国企业家杂志原创,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欢迎关注中国企业家杂志,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AI动态周刊·科技战“疫”专刊(0207-0225)
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李泽湘: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优质创业土壤
欢迎来到中国硅谷:松山湖边的机器人梦想
中国传奇教授李泽湘,正在批量制造独角兽
创业者要连续占对坑儿,方能成功:微孚智能张政揭秘水下机器人CCROV诞生记
【珠三角巨变】系列:东莞鞋都,变为机器人之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