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唯美的欧洲雕塑庭院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唯美的欧洲雕塑庭院(上)


 



 

 

        中西方雕塑审美差异在哪呢?

 

   西方的人像雕塑艺术自古希腊以来就以人体为主,西方的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转折,而中国古代雕塑强调神、气,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从这一点出发,促成了西方雕塑写实,而中国的雕塑写意的不同特征。

   形似(简称形),顾名思义就是在物象外形上肖似。但这一个含义在不同的环境下(中西、古今......)是不同的。在西欧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形似的地位是关系着雕塑的成败的。

   而在中国古代,形似的地位就微妙了一些。顾恺之是一个形神兼备的倡导。他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被后世千古引用。不仅表现在绘画中,还广泛表现在雕塑领域中。中国古代的动物及人像雕塑强调的是神采的神似,而忽视形状的雷同。因而,石雕的狮子表现的是其威严庄重,宗教雕塑投射在人们脑海中的往往是他们的表情神采而非动作姿态。神似是很难的。首先它不仅是对物象神韵的把握,在艺术作品中加入自己的感情,让艺术作品有自己的思想也是另一种神似。

 

 

 
 
 5
 

6



 7、8、9、 




1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 唯美的欧洲雕塑庭院(下)

 
标签:

二进大都会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中西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

   对比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而西方传统艺术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

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又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它结合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雕塑艺术的典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逻辑、概念而更长于悟性,这种所谓的"豁然贯通"、"点石成金",也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偏于抽象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文化特质。

  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形成了中国雕塑注重意向浑融,注重通过意向之后的表现,从而也形成了中国艺术注重营造意向的观念。这种偏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也造成了中西传统雕塑中最大的差异。

“美”是中西雕塑的共同追求,但“善”体现的是中国的“德”,是伦理性,而“真”体现的是西方雕塑的科学性与知识性。



6

7




10


11 点击查看原图












17/18



19/20


21


22

23


24



2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最?折?腾?中?国?人?的?证?件
奇石赏析 (花开两朵)
什么是幸福??每日禅话?237
[转载]简单实用的中风急救法
轻轻的呼吸??浅浅的微笑
走进自然?亲近自然?欣赏自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