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雅安博物馆
 

 

 


 

 

 



 

 

 
 

边茶藏马  



 

 

 

 


 

 


 
 

 

     “乌黑的汉茶,乌黑的茶垛,高过青衣江边绿色的山坡……”一曲优美的《汉之茶》唱出四川雅安悠久的茶文化。曾经背夫高歌、马蹄铃响的茶马古道上如今已换了天地:游客穿梭,生态旅游区罗布,农庄、酒店、餐馆遍地开花,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正在这蜀西之地兴起。
雅安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的所在地。公元前53年,蜀农吴理真在蒙顶山首开人工植茶先河,由此而发展到全国和世界,吴理真因此被称为“茶祖”,世界茶文化也由此发源。
    茶马古道同丝绸之路一样,是我国西部自古以来对外交往的商贸通道。它肇始于唐代茶马互市,但千百年来,其功能延伸已远远超出单纯贸易范围。历史上,茶马古道前端起始有两条路线:一条在云南,一条在四川。四川茶马古道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由南北两条支线通向西藏地区。雅安边茶从唐代开始传入西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一直是藏族人民喜爱的饮用品。雅安与西藏接壤,两地间容易发生沟通和交流,从最初的简单以物易物,到后来便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以茶易马”和“茶土交流”,使得从四川雅安到西藏拉萨之间逐渐形成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古代商道。
    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雅安的茶叶就经四川茶马古道(雅安段)运到大渡河以西,这条当年的牦牛道就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茶道。而雅安,既是茶马古道川藏线的起点,也是最早向西藏输入茶叶的原产地。宋代时,官府曾在雅安设立“茶马司”,清代更将雅安指定为专为西藏生产茶叶的基地之一。
    2011年2月份有《雅安日报》关于茶马古道的报道,如今,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县新店镇的长春村仍然保留着一座古建筑,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兴盛场面。它就是始建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的“茶马司”。据了解,“遣官以主之”,专司茶马互市事宜,茶马司是宋以来专管茶政机构所在地。当时名山茶马司属成都府路统领,办理筹集边茶上缴成都府路,同时承担了名山县和百丈县“名山茶”筹措和以茶换马事务。鼎盛时期,达到“岁运名山茶二万驮”(每驮50公斤)之多。占官方统筹总数的一半以上。
   在天全县始阳镇新中村六组老街边,至今还保留了清代官方储藏边茶的仓库。据了解,该仓库正是当时储存边茶的仓库。现在该建筑只存梁柱,但从整体结构来看,仍可见当时的气势之恢宏,规模之大。在新建成的雅安市博物馆中,专门陈列了“茶马古道”主题。这是民国时天增公茶号遗址上原址拆下的砖瓦复原而成的。事实上,雅安不仅有全国独有的茶号遗址,而且不止一处。
   雅安茶马古道还有着特有的背夫文化。据《雅安日报》的报道,茶马古道是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是以川藏茶马古道、滇藏茶马古道和青藏茶马古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这些交通网络中,唯独只有雅安是以人力运送方式为主的一条古道。“冰崖雪岭插云霄,骑马西来共说劳,多少贫民辛苦状,为从肩上数茶包。白发老人十岁童,淫淋雨汗满云中,若叫富贵说休养,也应开门怕晓风。”这是清朝诗人所写的《过相岭见负茶有感》,字字珠玑,记录着大相岭的古道背夫艰辛的历史。

 金戈铁马    

 
 

雅安博物馆 战国 青铜铖

 雅安博物馆 战国 带鞘青铜剑
 
雅安博物馆 鉞
 
 雅安博物馆 战国 鱼形柄青铜剑(1978年宝兴县西沟石棺墓出土)

雅安博物馆 战国 鱼形柄青铜剑(1978年宝兴县西沟石棺墓出土)这剑造型很优美,特喜欢。
 
战国 青铜斧 

雅安博物馆 战国 铜箭镞 

战国 青铜戈 

战国 青铜戈 

 战国 青铜戈

雅安博物馆 战国 青铜戈 
战国青铜戈从“杀器”到文物的沧桑岁月
   青铜兵器是古代青铜器收藏中的一大门类。“国之大事,在戎与祀”,在青铜时代,战争频繁,为了获胜,当时的贵族毫不吝惜珍贵的青铜,铸造了大量的兵器。虽然经历了战争的消耗,但仍然遗存数量很多。青铜戈便是其中的一种。  
    在雅安市博物馆二楼的展厅内,收藏了几件战国时代的青铜戈,虽有些残旧,但却少了一分“杀气”,多了一分历史的沧桑。
  戈古人最具杀伤性武器之一  
  “这三件青铜戈分别是从荥经县文管所和宝兴县文管所移交到博物馆的。”市博物馆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市民讲解道,青铜戈是中国青铜时代最主要的常用格斗兵器,横刃,青铜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长柄冷兵器,也是车兵作战用的一种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斗兵器,在古代战争中能够大范围内挥击,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具有极强的杀伤性,尤为适宜于在战车上进攻时使用。  
  “青铜戈,是先秦时代中国特有的一种兵器,有勾、啄、揕三种杀法。”市博物馆副馆长郭凤武说,勾杀即用戈的下援钩击;啄则是用戈的前锋刺杀;揕是用戈的上援击杀。关于戈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镰刀类工具演化而来。
    “在青铜时代,戈成为军中必备的主要兵器。”郭凤武说,在商朝,青铜戈的使用极为普遍。
  
  从兵器看成语的演变  
  “青铜戈是古代格斗兵器中最典型的代表。”郭凤武说,有了青铜冶炼技术,中国古代兵器从此由石器时代的兵器进入了青铜时代的兵器,这种青铜制作的兵器形状类似现在的镰刀,由戈头和柄组成。戈头由青铜铸造,柄多为竹、木制作。  
  郭凤武说,在今天,很多与戈有关的成语仍在沿用,“大动干戈”、“同室操戈”、“枕戈待旦”、“反戈一击”等,有着悠久历史的青铜戈在先秦冷兵器时代作为主要作战兵器逞威疆场,时至今日,仍然是战争的代名词。在博物馆里收藏的这些青铜戈,既是了解古代战争史的一个途径,也是今人以史为鉴,避免战争的参照物。
  
  独特的青铜兵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长期进行着争霸战争。”郭凤武说,各国为了称霸,先后进行内政改革,加强实力。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除仍带有西周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外,也显示了一些新的特色,那就是带有地方文化特征。战国时代虽然有了铁器,但绝大部分兵器和一部分工具,仍旧用青铜制造,传统的礼器也用青铜制造。  
  “在古代军队中,戈是装备到每一个士兵的必备兵器。”郭凤武说,从夏朝开始,一直到周朝,戈存在于整个青铜时代,直到战国时期,青铜戈才开始被铁戟所取代。  
  “一开始铁制兵器非常珍贵,多为贵族所有,青铜兵器仍然是普通士兵的常备武器。”郭凤武说,“到了战国晚期,随着铁兵器的使用增多,青铜戈便逐渐被淘汰了,而戈这种盛行于青铜时代的兵器,到了西汉以后便已绝迹。”  
  在历史的进程中,曾经伴随着古代军士驰骋疆场,帮助古代帝王开疆拓土的戈,最终抵不过时代的发展,当铁制兵器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戈,这种一度称雄战场的兵器,也无法阻挡自身被淘汰的命运。当烽烟消散,和平降临,泛着冷光的戈被将士们遗弃在角落里,随着历史的尘埃掩埋地下。千百年后,部分幸存的戈,已不再杀气腾腾,布满全身的铜绿锈蚀了锋锐之气,只留下一段段风云传奇供今人研究。

 

雅安博物馆 战国 山字格青铜剑 

雅安博物馆 战国 成都铭文青铜矛2(1986年荥经县同心村墓群出土)
 
雅安博物馆 战国 成都铭文青铜矛(1986年荥经县同心村墓群出土)

 汉嘉神韵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箱村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箱村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羊上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羊上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羊上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羊上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羊上石兽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羊上石兽 (博物馆里未见着有多的说明)

 

 拍时没注意其说明,看似一小石棺的模样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墓门(芦山县)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墓门2(芦山县)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墓门3(芦山县)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镇墓俑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镇墓俑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镇墓俑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刻镇墓俑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马(1991年芦山县升隆乡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石马(1991年芦山县升隆乡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石刻 画像砖上的阙
 
雅安博物馆 东汉 永初元年十月作纪年铭文砖 

 雅安博物馆 汉 千万岁吉语砖

雅安博物馆 汉 牧牛画像砖 

 雅安博物馆 汉 牧牛画像砖

 雅安博物馆 汉 牧牛画像砖

 雅安博物馆 汉 牧牛画像砖

雅安博物馆 唐 观音像
 
 雅安博物馆 唐 伎乐吹笛石刻(芦山县)

巴蜀文化之光

雅安博物馆走坪 遗址 大渡河文化

  雅安博物馆 石器
     雅安,四川省地级市,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15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雅安先秦时代就已纳入中央政府管辖,两汉文化历史底蕴丰厚,近代更留下了"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的壮丽诗篇。
   雅安是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新兴的旅游城和四川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有"雨城"之称。 
雅安的历史简述 
战国时期,在秦惠文王更元9年(公元前316年),秦灭蜀,置蜀郡。在本区开青衣道,置邮传。继后,羌人沿青衣江徙入雅安,是为青羌,即青衣羌国故地。战国后期(公元前222年),秦灭

楚,迁楚遗族严道(庄道)入蜀.立严道县(治所荥经)。隶属蜀郡,这是雅安最早的建置。

西汉武帝元鼎6年(公元前111年),改置沈黎郡(治所今汉源),辖严道县(王莽时改名严治,今荥经、雅安等地)、青衣县(今芦山县)、徙县(今天全始阳镇),旄牛县(今汉源九襄镇)等地。

武帝天汉4年(公元前97年)撤销沈黎郡合并于蜀郡,设置西部都尉府,一治旄牛,主管外羌(今汉源-带);一治青衣,主管汉民(今雅安、芦山一带)。

东汉安帝延光元年(公元123年)改蜀郡西部都尉为蜀郡属国,辖县未变。灵帝时(公元168年)改置汉嘉郡(治所今芦山),领辖4县,并包括今甘孜州大部及凉山州一部分。

晋初仍汉嘉郡,成汉又分置沈黎郡。东晋后汉嘉郡废,县迁地侨置。南北朝时政权荒废,公元347午后战乱不已,变革纷繁,本区建置之县,大多迁徙,附设于外地州郡。这一时期的建置辖属变化很大,公元348―552年间,本区政权荒废200多年。

西魏废帝2年(公元553年)平蜀以后,始移民垦殖,设蒙山郡(治所今雅安多营),领辖始阳(县治今雅安多营),蒙山(今名山蒙阳镇)2县。周武帝天和3年(公元568年)改蒙山郡分置黎州、沈黎郡。

隋仁寿4年(公元604年)废郡置雅州。炀帝大业3年(公元607年)废雅州置临邛郡,领有芦山、名山、始阳(州治)等县。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推行州、县两级制,复雅州,领4县(芦山、名山、严道、百丈)。武德3年(公元620年)增置荥经县。玄宗开元三年(公元758年)复为雅州,领5县,即严道(今雅安雨城区多营乡)、芦山,名山、百丈(今名山百丈镇)、荥经。这期间由于唐王朝国势日盛,疆域日扩,为了巩固其统治和对外扩充,还设立了黎州(洪源郡)都督府,辖汉源(今汉源县清溪乡)、飞越(今宜东乡)、临溪(今名山茅河乡)等县。同时还设立了若干军镇,如灵关镇(兵镇,今宝兴灵关乡)、始阳镇(兵镇,今天全始阳镇)和川镇(兵镇,今天全县城)等,加强了这-地区的军事部署。在连年战争中,雅州已成为重要的军事、交通要道。为了对边地民族招抚内附,还设立了50多个由少数民族首领管辖的"羁摩州",以便对少数民族的治理。

五代时(公元934年)于雅州增设永平军节度使和碉门安抚司(今天全城西)。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公元1008-1016年),雅川治所,由今雅安多营坪迁到苍坪山麓(今雨城区)。

元宪宗8年(公元1258年)雅州属嘉定府治,并增置天全招讨司(今天全县城和始阳镇),统属陕西行省吐番本部宜慰使司管辖。

明代地方政权实行府、州、县3级制。雅州辖芦山、名山、荥经。州治在今雨城区。

清初仍为雅州。雍正7年(公元1729年)升州为府,雅安属上川南道,辖名山、荥经、芦山、天全、清溪、雅安6县。在此期间,清庭正式收缴了天全高、杨二土司印信封号,实行改土归流,结束了760余年的土司统治。

民国初年(公元1913年)废州、府设道、县,当时的雅安,芦山、名山、天全、荥经、汉源6县,均属建昌道辖。1924年废道,1935年设四川省第17行政督察察区,治设雅安县,辖雅安、天全、芦山、荥经、汉源6县和穆坪设治局(今宝兴县城)。1939年西康建省[1],本区改设西康省第2行政督察区直至解放。1951年改称雅安专署,并以汉源、越西、冕宁各一部分新建石棉县。1955年撤销西康省,本区归划四川,并将名山县和泸定县划属本区,次年(1956)又将泸定县划归甘孜州辖。1981年改称雅安地区至2000年,管辖雅安、名山、荥经、汉源、石棉、天全、芦山、宝兴8市、县共21区、14镇、179乡。


雅安博物馆 汉 陶灶(2006汉源桃坪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四足双耳羊头纹陶罐2(1990年宝兴县陇东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四足双耳羊头纹陶罐2(1990年宝兴县陇东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商周 双联腹陶罐(1979年汉源县大瑶石棺墓出土) (2)

 雅安博物馆 商周 双联腹陶罐(1979年汉源县大瑶石棺墓出土) (2)

 雅安博物馆 东汉  陶肥猪(1965年芦山县芦阳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陶肥猪2(1965年芦山县芦阳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悬山顶干栏式陶房(1984年芦山县芦阳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辫索纹盘口陶壶(1987年芦山县芦阳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陶公鸡(1984年芦山县芦阳镇出土)

雅安博物馆 东汉 陶子母鸡(1986年荥经县牛头山出土)

  雅安博物馆 宋 朱雀

雅安博物馆 东汉 摇钱树座
 
雅安博物馆 东汉 摇钱树座
 
雅安博物馆 东汉 摇钱树座
 
 雅安博物馆 东汉 摇钱树座
 
 

 雅安博物馆 宋 玄武(雨城区文物管理所)

 雅安博物馆 宋 睡狮形瓷枕(1978年汉源县大田乡出土)

 雅安博物馆 宋 影青釉执壶(芦山县文物管理所)

雅安博物馆 宋 黑釉花口瓶(石棉县文物管理所)
 
雅安博物馆 宋 酱黄釉弦纹梅瓶
 
雅安博物馆 宋 名山款梅瓶

雅安博物馆 明 珐华蒜头瓶
 
雅安博物馆 明 珐华蒜头瓶
 
雅安博物馆 清 渔樵耕读青花瓷瓶
 
雅安博物馆 明 影青釉蒜头瓶

雅安博物馆 明 影青釉狮钮盖三足炉(雨城区)
 
 雅安博物馆 明 影青釉狮钮盖三足炉(雨城区)

雅安博物馆 明 青花结带绣球纹瓷碗 

雅安博物馆 明 青花缠枝纹瓷盘 

 雅安博物馆 元 至正七年置青花盖罐

 雅安博物馆 明 青花海马纹三足筒炉

雅安博物馆 唐 双耳短流壶(汉源)
 
 雅安博物馆 明 都纲桑儿结藏铭象牙玺(1975年宝兴县硗碛乡出土)

 雅安博物馆 明 船形瓷枕(1988年汉源县皇木镇墓葬出土)

雅安博物馆 清 雅州印印章 

杨君石兽 


 
 
 
 

 

 

 




 

 


汉代陵墓石兽,是指两汉时期列置于帝王陵园及贵族、豪强墓园及其神道两侧的大型圆雕石刻兽类。作为汉代墓葬空间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揭示汉代丧葬礼仪和丧葬叙事模式重要的实物材料;作为体现汉代造型艺术风格与精神的物质遗存,也是是我们研究中国早期艺术形式和图像传统最佳的选择。
   所以,本文在对汉代陵墓石兽考古学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一些专题性的研究,初步了解和认识中国陵墓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及其所体现的丧葬习俗、宗教观念与社会状况、历史背景;了解中国早期艺术形式与图像样式的形成动因及其所体现的文化因素等问题。
   汉代陵墓石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自西汉武帝茂陵霍去病墓前石兽的设置开始到新莽时期。遗存集中于甘陕晋地区,以霍氏墓诸石兽为典型代表。这一时期石兽的设置及艺术风格,比较随意且简练、质朴,反映了当时石兽制度尚未正式形成时的一种状态。
   第二阶段自东汉建国(公元25年)至东汉安帝时期(公元107-125年),为陵墓石兽制度正式形成的初期阶段。主要分布于关中地区、河南的洛阳及周边地区以及受关中影响的四川成都地区。这一时期,不但高浮雕、镂空雕等技术开始应用,而且具有显著西域文化特征的狮型兽及天禄、辟邪开始流行。
   第三阶段自东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期至灵帝时期(公元168—189年)。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安徽等,其中以河南洛阳、南阳、许昌等地的石辟邪最为典型。这一时期,大型圆雕技术基本成型,镂空雕、透雕及细腻的打磨工艺都等到充分应用。
   第四阶段为汉代陵墓石兽制度的尾声,从东汉晚期少帝、献帝时期(公元189-220年)至西晋早期(公元260年前后)。主要分布于四川、重庆、河南三地。以四川雅安高颐墓及芦山县石兽群中融合狮虎特征的有翼神兽最为典型,反映了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来自西亚的石雕艺术的题材及形式的深刻影响。
   在汉代陵墓石兽的区域分布上,主要有以下四个区域:鲁中、南与皖西北;豫中、南与冀南;甘陕与晋西北;川、渝地区。这几个区域石兽各具特色,如鲁中、南与皖西北地区石兽表现出方正、平直的特征;豫中、南与冀南石兽汉代墓前石刻中最为精美、典型;甘陕晋地区则是中国古代陵墓石兽最早的发祥地区;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川渝地区石兽,出现时段最晚,但延续较长,题材类型非常丰富多样,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传承关系。
   汉代陵墓石兽制度,是随着中国墓葬观念的发展,较为规范的陵寝制度的成型,陵墓附属设施的建设而出现的。东汉明帝“上陵礼”的实施及朝野间“祠堂祭拜”的流行,帝王陵墓设立神道,通过对宫苑建筑形制及仪仗护卫的仿效,开始在陵园、墓前列置石人和石兽并形成制度。这一制度,虽然一度衰落,在南北朝时期又为当时统治阶层所继承,并为中国古代陵墓石刻制度奠定了完善的规制基础。
   在汉代陵墓石兽中,尤以东汉时期有一类带有羽翼的神兽特别突出。其中,第一型为半月型翼石兽,仅见于中原地区,主要以洛阳、南阳为中心的区域内。这类半月型羽翼,在先秦青铜器上已现端倪,体现了来自北方草原民族的斯基泰艺术就与中国传统青铜器纹样相互融合的影响。而且说明南朝翼兽的艺术渊源来自中原,其传播路线有可能是洛阳-南阳-襄阳-建康。第二型为长条型翼石兽,以四川、河南较为密集。从图像特征上反映出较为明显的受帕提亚艺术所带来的希腊化文化因素的影响。
   从对陵墓石兽所体现的赞助人的观察,了解其墓主人身份、地位等问题。反映了东汉后期政治状况的特殊环境,也认识到汉代豪强大族经济是东汉时期政治经济的典型特征。同时,汉代陵墓石兽上,留下了一些石雕工匠及其作坊名称的题铭。通过其研究,发现各地石雕工匠所处地域经济、文化状况不同,艺术标准及技艺水准的不一致,导致了各地艺术品所呈现不同的面貌和地域差异。在一定区域内,则又表现出雕刻技法与艺术风格的一致性和传承性,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区域艺术特色。而通过石雕工匠的流动与其艺术作品的商品化,也促使了地域风格和石雕技艺在各区域间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可能。
 
    汉嘉古风,在南方丝绸路上吹拂了几千年。
    巍峨神兽,屹立2000余载,不减昔日风采。
    东汉神兽,昂首阔步,向人展示一段传奇。
    12月21日,青衣江畔的市博物馆的一楼右侧大厅内,解说员陈天娇正在向参观者介绍馆内的汉代石刻,其中的石兽,让参观都很感兴趣。
    秦汉时期,中央在蜀郡设置地方政权,其中芦山地区有着重要的郡县治地位。汉代时期,芦山文化发展最杰出代表应首推石刻艺术,芦山石刻的大量出现,应在东汉时期,芦山现存汉代石刻都是这个时期的作品。
   “这些石兽是出土于芦山县的东汉石刻,我们博物馆陈列了五只。”陈天娇介绍说,“目前,东汉石刻全国仅有20余具,雅安就有13具。芦山汉代石刻在中国汉代文化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96年,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来川作文物鉴定,芦山九具汉代石兽,除一具石兽胚,其它都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博物馆底楼右侧大厅内,屹立着五只汉代石兽。位于大厅最里面的一支断臂石兽尤为引人注目。
    “这只石兽名叫开明兽。”陈天娇说。 
    
雄伟气势与曲线之美 
    跨步前行、昂首、挺胸、曲腰、垂尾……
    张口吐舌,威猛凛然,信心有举踵欲奔的庞然气势。
    有的头上有双角,独角、无角之分,肩上有翼,有的头似狮、似羊,形态各异。
    威猛凛然而又神秘莫测,虽然历经1800余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栩栩如生。
    五具石兽中,有两具已残缺,其余三具石兽都保持着这样的姿态。  
    开明兽,体态雄健浑厚,气宇轩昂,静中有动,柔中带刚。
   舌舔上颚,下颌处有一撮胡须。在其它石兽面前,既显雄伟,又展示着它俏皮的一面。     
    每一具石兽呈“S”形,展示出它独特的“曲线之美”。
    立于馆内,站于石兽中央,能感受到石兽拙扑雄浑凝重的风格中,显示出威严凶猛的气质和静中则动的神秘色彩。
    著名美学家王朝闻先生认为:“芦山汉刻,叹为观止”,誉为“汉魂”。
    立于开明兽面前,两翼仿佛徐徐而动。
    开明兽两肋收拢的翅膀象征一种向上飞升的理想。一股扑面而来的汉代古风,让参观者入了迷。
   据介绍,开明兽是有翼神兽的一种,有翼神兽在中国古代文物中是一种使用材料很广、流行时间很长的艺术主题。
   开明兽虽断去左前臂,但同样难掩它当年的气势和曲线之美。  
    “有专家看了开明兽后说,它是'东方的断臂维纳斯’。”陈天娇说。
    历史的长河流淌至今,石刻文化光辉灿烂,石刻艺术风采四溢。
    据介绍,目前市博物馆正在做开明兽缩小版的复制品,以满足参观都收藏之心。

镇墓神兽
    开明兽以及其它石兽在古代有何作用?
    “这些石兽是墓前的神兽,用作镇邪避邪,还可以带领墓主人升天之用。”陈天娇解释说,“东汉时期,一个完整的墓葬包括阙、碑、神道、石兽、墓等五部分。”
    石兽是古代陵墓前之装饰物,盛行于汉代,以后历代都有,以显示陵墓的威严。  据相关史料记载,汉代陵墓石兽常见的有麒麟、天禄、辟邪,头像虎、羊等动物的形象。
    石兽都分列在陵墓前的所谓“神道”上。排列石兽分为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等六种,石兽体积很大,雕刻庄重精细、造型生动有力,都表现出恭肃的神态。《封氏见闻记》也说:“秦汉以来,帝王陵寝,有石麒麟,石辟邪、石马之属,人臣墓有石人、石虎、石柱之类。”
    东汉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生前崇尚奢靡,死后还相互比较厚葬,大家相互学习,以致成为当时一种墓葬风气。相关工匠在墓室内进行大量的精雕细刻,表现各种故事题材的内容,布置豪华。
    在墓前的神道上设置护墓石兽等作为仪卫,以此达到驱逐邪恶,保卫墓地,炫耀豪贵浮奢,壮其威势的目的。
    对于芦山的东汉石刻“国宝”,相关考古学者在经过考证后认为,芦山为中国古南丝绸之路及茶马古道必经之地,拥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仅古墓数量就难以计算。
    大量出土的芦山汉代石刻,证明芦山地区文化积淀特别深厚。这里,历史上不乏有识之士,如樊敏、王谋等就是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担任过巴郡太守。石刻本应为身份显赫人士所享,加上东汉末年提倡厚葬,这都为芦山多石刻创造了必要条件。
   既然是墓前的镇墓神兽,那么开明兽的墓主人是谁?
    据芦山县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很多石兽都是芦山的不同地方收集而来,根据目前的相关考古资料,关于开明兽的墓主人还没有定论,希望更多爱好考古的学者或是专家前来考证

开明兽留下的谜团
    仔细观察,参观者会发现,开明兽脚下踏着一个东西,而它的尾巴也断了?
    那么,开明兽脚下所踩何物,尾部是人为断之,还是天然而成?
揭秘1:脚下所踩何物?
    开明兽的左前掌,踏着一物,但因年代久远,所踏之物已经风华,无法辨认。   
    在古代,石兽,意在祈求吉祥,保佑平安,神道两边所列的动物自然也都是威严和正义的化身。而在民间,蟾蜍是五毒(蝎子、蛇、壁虎、蜈蚣、蟾蜍)之一,是邪恶的化身。
    据相关考古资料表明,雌性石兽一般前爪踩蟹,雄性前爪踩蟾蜍。
    “因此,据相关考古专家分析,开明兽所踏的可能是蟾蜍。”陈天娇说。
  
  
揭秘2:石兽缘何断尾?
    仔细观察开明兽的尾部,会发现有一截突出的部分,而地上石座上,还有一截卷曲的断尾。 
    东汉(公元25年——220年)石刻距今约1800余年,在它们守护墓主人的过程,是否因为年代久远,慢慢风化,而自然断尾?
    有考古专家分析,因为这开明兽是作为镇墓神兽,也就是墓主人在阴间所用的座骑,因此,工匠们在制作时,可能有意将石兽的尾部断开,以示与其它石兽(如城门石兽)的区别。
    但也有人持反对观点,因为在其它地方的陵墓前出土的石兽,并没有断尾。那么,断尾作何解释?
    “开明兽的尾巴是自然断开,还是有意为之?这些不解之谜还等待着众人前去考证。”陈天娇说。
揭秘3:关于开明之名的猜测?
    开明兽为何名为“开明”,与“开明王”是否有关?
    “开明”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开明兽是昆仑山的守护神。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说,巨大的昆仑有九道门,守门的就是开明兽,它们具有相当勇猛的性格,身体象巨大的老虎,有九个头并且长着人脸,但是表情肃穆,始终瞪大眼睛环视昆仑,不让任何异常生物进入昆仑,保护了昆仑的和平安宁。
    作为镇墓之用,选择开明兽立于墓前神道上,无可厚非。然而,在芦山铜头峡附近的山脊,有一处被称为古蜀国“开明王城”旧址。
    “开明兽”是否与“开明王朝”(约前666——前316)有关?
    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冯文宏认为,《山海经·海内南经》是一篇图说,图上的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样的动物,所以只能理解为以此为族徽的部落。而此部族存在时间约在夏朝时期(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部族的活动地域在以岷山、九顶山为中心的地方。   
    冯文宏认为,古蜀开明王朝与九头兽的“开明”部落相距将近2000年,不可能有传承关系;而且开明王朝已经在使用“巴蜀文字”,迄今发现表示族徽的图像文字中,并没有九头兽的形象,所以他们之间也不存在亲缘关系。
    他认为开明王朝采用这一称号,既有远古蜀地古族的渊源,又能表明开明蜀国愿意接受中原文化。
    芦山县出现"开明兽",也证明着古蜀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陕西之最
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
溯源 14 观墓笔记
从吕不韦戈到蚕纹蝉纹兵器:成都市博物馆藏青铜铁兵器
芦山文脉 千古明月照耀的青衣容颜
霍巍 | 四川东汉大型石兽与南方丝绸之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