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甘肃省博物馆 彩陶 中国文明的初声

甘肃省博物馆 大地湾文化 宽带纹三足圛底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 大地湾文化 宽带纹三足圜底彩陶钵
 
      大地湾文化是中国黄河中游已知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老官台文化”,主要分布在渭河流域、关中及丹江上游地区,存在于约公元前6000年至5000年。大地湾文化内涵丰富、特征鲜明,既是中国率先使用彩陶的史前先民,又是西北地区最早产生的农业文化。因其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所以处处显露出原始的特征。

甘肃省博物馆 大地湾文化 彩绘符号陶片
        作为史前陶器发展史上一个巅峰时期的代表,从来没有任何一种史前艺术形式,像彩陶一样前后延续近6000年。彩陶是陶器的一种,一般指古代带有彩绘花纹的陶器。在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屈家岭文化、大汶口文化等文化和青铜时代的辛店文化等文化中都有发现。在陶胚的表面用黑、红色颜料画上有几何图形、花卉、动物纹样等花纹,烧成后,花纹附着器表,不易脱落。另有一种是陶器烧成后画形,彩易脱落,或称“烧后彩绘陶”。这些绘制于彩陶之上精美纹饰
随着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从最初简单重复的色彩涂抹,到对自然万物的象形描摹,最初发展为天马行空的写意艺术。变幻多姿的彩陶纹饰,是人类心智渐成的写照,也以独特的方式记录着中国史前文明从多元到一体的发展历程。
         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中华大地上,彩陶文明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先民们制作的彩陶,蕴含了不起他们对生灵和自身的独特理解。精美的彩陶纹饰或具体或抽象,或浪漫或神秘,共同勾勒出了一个无比璀璨辉煌的彩陶时代。
        提起彩陶,就不得不提到瑞典人安特生,1923年6月的一天,,兰州的某个集市像往常一样,人群熙熙攘攘,叫卖声此起彼伏。奔腾的黄河夹着着泥沙,从城市的中间穿流而过。这座位于历史上中原通往西西城必经之地的军事重镇,如今得益于偏处西北一隅,避开了军阀混战带来的纷扰与恐惧。身装洋装的瑞典人安特生,风尘仆仆穿棱在在集市间,忽然,他的脚步在一个卖烟草的摊位前停了下来,视线定格在一个盛放烟丝的绘彩陶罐上,目光中露出了欣喜。至此拉开了彩陶的寻找之路。从1923年1924年,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与他助手们,来到甘青地区寻找仰韶文化源头,却未曾料到,在这里他们先后发现了马家窑、半山、马厂塬、齐家坪、辛店、沙井等一系列著名的古文化遗址。在这些文化中除齐家坪以外无论新石器时代遗存,还是青铜时代遗存,都发现有精美绝伦的彩陶。彩陶也是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在甘肃境内,迄今为至出现了距今约8000年以来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彩陶,它经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四坝文化、辛店文化、沙井文化一直延续了5000多年,形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从今天开始,我将同大家一起开始一个中国彩陶文化之旅,希望大家喜欢!
 
甘肃省博物馆 庙底沟类型 彩陶权杖头
庙底沟文化遗址位于陕州古城南,距市区4公里,是一处原始氏族公社的村落遗址,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为河南省重点庙底沟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叶纹、网络双耳彩陶罐(也可将叶纹看成是麦穗纹、谷纹)
谷纹纹彩陶的起源与定居农业密不可分。当先明们告别了巅沛流离的生活,依靠稳定的农业收成有了固定的居所,彩陶才应运而生。在这件半山件半山类型的双耳壶上,颗粒饱满的谷穗被细致地描摹,寄托着绘制者对丰收有殷切期盼。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叶纹、网络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块纹双耳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 旋纹彩陶瓶
漩涡纹
对于水源的信赖,在人类历史上衍生了一个非常漫长的水崇拜时期。河流孕育了生命的希望,而洪水又带来了灾难,复杂的情感化作了多变流畅的线条,勾勒出阵阵涟猗、潺潺溪流和滔滔巨浪。而人类就是这样在历史长河的激流中,乘风破浪发展和创造着。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 旋纹尖底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 旋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 双耳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四大圈旋纹彩陶壶
四大圈纹与几何纹
前排右侧双耳罐上复杂而有序的双耳罐和它周遭彩陶上圈纹中的网格,是否让你想起了阡陌纵横的良田?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4000余年的马家窑文化中晚期,原始先民在黄河上游的台地上开垦出了大量的农田,而这一时期的彩陶上大量出现的四大圈纹,也为我们记录下了黄土高原上农业文明的曙光。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四大圈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四大圈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块十字圆点纹彩陶瓮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当彩陶的绘制技术已经进入了相当成熟的阶段后,先民们又开始运用塑形,使艺术的表达更加多元与生动。透过它们,我们仿佛能看见祖先真实的相貌。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红陶人面像
今天到此结束,明天我将重点介绍仰韶文化的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红陶人头像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今天我首先给大家介绍的是甘肃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仰韶文化时期的人头形器口彩陶瓶。1970年,它是在修整农田时出土,属秦安大地湾遗址河边台地仰韶文化中心区,1978年征集。
      器物出土时两侧器耳缺失,上腹开裂,小口,圆鼓腹、平底。器口为雕塑头像。短以齐额,双眼为镂孔而成,饰双耳,鼻梁挺秀。小嘴大眼,五官端正。整体纹饰由上而下为大体相同的三层图案组合,每层图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绘两个弧三角纹组成的圆圈,内填弧线与垂弧;另一部分由斜线、侧弧及凹边三角纹组成。别具一格的造型、雍容堂皇的装饰,似风华正茂的妙龄少女、又若衣着华丽的孕妇。也许寓意着先民们寄托繁衍的美好意愿,无论它是实用的盛储器还是供奉的祭祀品,都必定蕴含着诸多精神层面的深刻含义。这是我国史前艺术集彩陶、雕塑与造型艺术于一身的杰出作品。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 人头形器口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早期仰韶文化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宽带纹刻符彩陶钵

口径28厘米 高105厘米

1980年,秦安大地湾遗址222号墓葬出土.完整.口微敛,浅圆腹,圜底.口沿外饰一周黑色宽带,宽带上刻有“1”字形符号。渭河流域仰韶文化早期彩陶的宽带纹上常见此类刻划符号,如“|”“║”“+”等,据统计已发现有60多种。学术界普遍认为,此类刻划符号为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三角斜线圆点纹彩陶钵

口径15.2厘米,高9.2厘米

1980年,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完整,口微敛,圜底。口沿饰一条黑色细线,腹部为两组相同的图案:四个圆点中间绘两个斜三角。橙红色的陶地以黑彩描绘,色泽明丽、简约大气。

      仰韶文化,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以河南为中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青海,北到河套内蒙古长城一线,南抵江汉。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经河南省到山东省之间。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
汉族的先民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三角斜线圆点纹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彩陶碗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三角形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三角斜线方纹彩陶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早期文化 杯口红陶尖底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十字圆点纹彩陶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变形人面纹葫芦彩陶瓶

口径3.1厘米 底径10厘米 高26.5厘米

1983年,张家川县大阳乡阎家村遗址出土。完整,小口,大头,细颈,平底,器物造型酷似葫芦,黑色彩绘。颈部以上涂黑彩。中上腹一周3组纵向图案,由方格圆点,双线竖条纹分隔;主体图案以上下两组相同纹饰构成,弧形条带纹相连形成椭圆形空白,内填细长的垂弧纹,颇似张开的嘴巴,构图奇特,耐人寻味。葫芦瓶大多仅头部涂黑,如此大面积绘彩颇为少见。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猪面纹细颈彩陶壶

底6.8厘米 高20.6厘米

1981年,秦安王家阴山53号墓葬遗址出土。完整。小口,大头,细颈,折腹,平底。施黑彩,顶部绘4组对三角纹,上腹部一周绘连续的兽面纹,以空白圆和圆点分别表示眼睛和鼻孔,垂弧纹构成嘴巴。造型新奇别致,纹饰诡异古怪。亦有人将此称为猪面纹。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斜线纹盘口长颈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变形鱼头纹彩陶碗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三角纹圜底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叶形圆点纹彩陶钵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游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游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游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带流红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带流红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叶片纹彩陶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鱼纹彩陶大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鱼纹彩陶大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早期 鱼纹彩陶大盆 

口径51.2厘米 高14.8厘米

1978年,秦安大地湾遗址1号房址出土。基本完整,侈口卷沿,浅腹,圜底。黑色彩绘。口沿一周饰黑色带纹,上腹部绘两条变体鱼纹,虽已完全图案化,但鱼头、身、尾仍可辨识。鱼纹是渭河流域仰韶文化早期最为常见的标志性纹饰。在同一座房址中还出土有另一件形制、大小、纹饰基本相同的鱼纹盆。

 仰韶早期的主要文化特征简述如下:
    (1)遗址多选择在较宽阔的河谷地带,一般位于河边第一至第二台地。这里海拔低,土壤肥沃,适宜早期农业的发展。距离水源较近,生活方便。大地湾遗址发掘出一座较完整的村落,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史前先民和谐的生活场景。村落由壕沟围成椭圆形,中心部位是广场和一座大型房址,作为集会、祭祀的公共活动中心。中小型房址以广场为中心呈扇形多层分布,门向均朝向广场,是一座典型的向心式格局环壕式聚落;
    (2)房屋为半地穴建筑,除个别为圆形外,大多为长方形或方形。室内中部偏前处均设有灶坑,用于烧煮食物和取暖。有的房址近墙角处设有高出居住面的土床,作为睡卧之处。居住面一般用草泥抹成,灶坑周围的居住面上常置放饰彩的作为盛储之用的陶器;
    (3)陶窑较原始,火塘、窑室大多未完全分离,烧窑温度不会很高;
    (4)有集中的公共墓地。葬式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有少量的二次葬、双人合葬,盛行儿童瓮棺葬。大地湾发现有的葬具是彩陶钵或彩陶盆,扣置于瓮棺之上。在秦安、张家川的清水河流域的早期墓葬,多在左侧设一方形或圆形小坑放置随葬品。随葬品中经常出土完整彩陶;
    (5)陶器以细泥、夹砂红陶为主.器型以圜底、平底为多,少量尖底。典型器物有圜底钵、叠唇或卷唇盆、杯形口尖底瓶、葫芦形口尖底瓶、葫芦瓶、细颈壶、侈口鼓腹罐、弦纹浅腹罐、敛口瓮、尖底缸等,纹饰以绳纹居多,还有线纹、弦纹等。制陶沿用大地湾一期的模具敷泥法,同时大量使用泥条盘筑法,慢轮已开始使用;
    (6)陶制生产工具以陶锉、纺轮、陶刀居多,装饰品以陶环为主。技术较粗糙,纺轮、陶刀多为陶片改制,有的由彩陶片改制而成;
    (7)石器种类复杂,出现成套的农业加工工具,如碾磨石、碾磨棒、盘,同时还有专门用来研磨彩陶颜料的研磨石、研磨盘;
    (8)骨器种类丰富、形态多样,且数量众多,体现出狩猎经济仍占较大比重。其中骨笄、骨镞、骨锥为大宗。还有一定数量的角器和蚌器。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中晚期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中期文化 三角花叶纹彩陶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中期文化 三角花叶纹彩陶盆

口径39.3厘米 高15.9厘米

1978年,秦安大地湾出土。完整。敞口、撇沿,鼓腹,平底。口沿内绘弧形三角纹。沿外一周黑色宽带,宽带下又饰一周垂弧纹。腹部为六组花瓣,优美的弧三角构成花瓣,宽阔的弧线如兰叶般舒展于花瓣两侧,叶腋还饰以圆点。橙红美艳的陶底,饰以鲜亮如漆的黑彩,完美精致的构图、美仑美奂我的画面,无论是器形还是色彩,无一不在彰显史前陶艺大师超凡的艺术才能。

仰韶文化中期

仰韶文化中期遗存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甘肃的东部和中部,与早期相比范围明显扩大,呈西进态势,已越过华家岭直抵洮河流域及青海东部,但东部地区分布密度远大于中部地区。碳测年代距今约6000-5500年左右,文化特征与豫、晋、陕交界区的庙底沟类型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地域性特点越来越明显,当以大地湾遗存为其代表。

陶器以细泥红陶,夹砂红陶为主,平底陶器终于基本取代了圜底器,在史前文化中首次成为主流器型。这种重大改变是由于泥条盘筑的制陶方法完全取代了泥片敷贴法。中期彩陶数量明显增多,饰彩陶器多为红陶,器类主要集中在盆、钵、碗等饮食器类上,以盆形器最多。黑彩点绝大多数,但出现个别的红彩和白彩,有些彩陶施有白以或红色陶衣,更显艳丽。彩陶线条从早期的直线为主改为弧线,图案华丽精巧,富于变化,整体风格变得灵动潇洒。最为常见的基本纹饰是变化多端的弧形三角纹和回钩连纹,或称勾中圆点弧三角纹,著名学者苏秉琦先生认为这种图案表现的是玫瑰花和菊花花卉,圆点为花蕾,弯曲的勾叶是花瓣。回旋勾连纹正是这两类花冠的俯视效果。象生性动物纹较为少见,仅见有少量完全图案化的鱼纹。在豫晋陕交界区的仰韶中期常见生动的鸟纹,但甘肃及关中西部至今基本不见这类纹饰,更谈不是从早到晚的演这序列。这正是仰韶文化在甘肃的地域特征。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中期 鲵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中期 鲵鱼纹彩陶瓶

口径7厘米 底径12厘米 高38.4厘米

甘谷县西坪征集。完整。小口,平沿,颈部饰一周附加堆纹条带,圆肩,近直腹,平底,双耳。腹部绘一鲵鱼纹,圆圆的脑袋,大睁的双眼,唇张齿露,弯曲游动的身躯,两侧饰以肢爪纹,俨然一副娃娃鱼的真实写照。有人分析是人首蛇身,当作伏羲工形象,亦有认为是龙的原始雏形。以头部分析,的确具备人面的特征,但略显神秘或狰狞。无论如何,我们都可以借此领略彩陶的无穷魅力以及深厚悠远的意境。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中期 几何纹彩陶盆  

口径29.5厘米 高27.5厘米

秦安县魏店乡张度村出土。略残。敞口,深腹、平底。黑色彩绘。图案的巧妙之处在于弧三角纹形成的上下左右陶地形似花瓣纹。画面简单清晰,布局规整。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中期 重唇口红陶尖底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叶纹彩陶盆
  

仰韶文化晚期

最新的考古发现表明,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及中部,甚至发到青海东部、河西走廊东部一带。位于河西走廊东部一带。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黄花滩乡呈家厂遗址出土了饰弧三角网格、大锯齿纹的仰韶文化晚期平底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近两年在洮河上游的临潭县磨沟遗址的发掘中获得一批仰韶文化晚期遗存宝贵资料。这个 期是甘肃史前文化最辉煌的时期,遗址数量超过了早期的总和,尤其在东部地区,每个县都有遗址和遗物的发展。农业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先民不仅种植黍、粟,而且在庆阳南佐遗址还发现稻米。在秦安大地湾、庆阳南佐、礼县高寺头等中心聚落遗址相继发现大型礼仪性建筑,无疑证明这一地区文明因素逐步走向成熟,甘肃东部泾渭流域的仰韶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大地湾等遗址的测定结果,这个时期延续了五百年左右,约距今5500年-5000年。

这个时期,仰韶文化的彩陶开始走向衰落,甘肃彩陶的数量虽也呈下降趋势,但与中原地区相比,彩陶艺术却向更高阶段攀升。其具体表现为图案比中期增多,出现了如鲵鱼纹等十分独特的主题,装饰技法更为多样。色彩更为丰富,有黑红白三彩,黑彩居多。构图元素丰富,有圆点、圆圈或圆圈纹、漩涡纹、网格纹等。最常见的纹饰母题有弧边三角纹、圆点或圆圈纹、漩涡纹、网格纹及豆荚纹等等往往由几种母题共同构成连续的组合图案,还有独具特色的鲵鱼、蛙、犬等象生性图案。内壁绘彩的做法开始出现,该期彩陶的许多因素被稍后的马家窑文化继承和发展,比如后来成为马家窑到半山的最为常见的漩涡纹,其源头就始于仰韶文化晚期彩陶。

仰韶文化晚期即所谓的石岭下类型,但我们不主张使用这个名称,第一个原因,石岭下遗址始终未经正式发掘,过去归属于该类型的陶器主要是调查采集所得,以未经正式发掘的遗址命名,不符合考古学文化命名的原则。第二,目前所指石岭下的彩陶,以弧形三角纹为基础母题,以圆点、直线或弧线填充空白,形成图案,这是仰韶文化系统的特征。甘肃东部地区已有的发掘资料表明,师赵村、西山坪、傅家门等遗址的石岭下、马家窑类型的内涵均未超出大地湾四期即仰韶文化晚期的范畴。因此,我们主张以大地湾四期类型的命名来替代石岭下的命名。如果考虑到约定俗成的因素,仍然将这类遗存称为石岭下,也未尝不可,不过它不属于马家窑文化系列,而是仰韶文化系列晚期偏早阶段的遗存。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叶片纹彩陶盆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红陶瓦足鼎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变体鲵鱼纹彩陶瓶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文化晚期 变体鲵鱼纹彩陶瓶
馆 仰韶晚期文化 斗犬纹彩陶罐.
馆 仰韶晚期文化 斗犬纹彩陶罐.
馆 仰韶晚期文化 斗犬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杏圆网纹彩陶罐

口径12.5厘米 高32厘米

略残。侈口、长颈、鼓腹、平底。黑色彩绘。颈部为平行线;腹部绘网格椭圆、弧线、平行线及锯齿纹,线条洒脱流畅,构图简洁疏朗。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变体鸟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蛙纹彩陶壶

口径7.4厘米 高24.6

1982年,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残缺。小口、鼓腹。饰黑彩。图案为蛙纹,黑色的头部上,露出橙黄色的陶地,突出表现了两只圆圆的眼睛,圆胖的躯体绘网格,上肢伸展,陶壶的另 面同样以黑彩绘制了两个圆点引出的弧边三角纹。网格纹表示蛙身躯的画法一直延续到马家窑文化时期。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鲵鱼纹彩陶瓶  

口径5.6厘米 高18.7厘米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杏圆网纹彩陶罐

口径12。5厘米 高32厘米

略残。侈口、长颈、鼓腹、平底。黑色彩绘。颈部为平行线;腹部绘网格椭圆、弧线、平行线及锯齿纹,线条洒脱流畅,构图简洁疏朗。

武山县傅家门出土。完整。侈口、长颈、微鼓腹,双耳、平底。黑色彩绘。圆脑袋上勾画出一双眼睛及嘴巴,弯曲的躯体绘网格纹,呈游动状,或伸展或曲的肢爪使其更加生动逼真。器物造型与纹饰巧妙结合,堪为仰韶文化彩陶的上乘之作。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红陶人面像
 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5200年前) 天水市柴家坪出土 残高15.3厘米,宽14.6厘米。人像高颧阔面,眉微隆起,嘴、眼镂空成横条状,鼻呈三角形,两耳垂各有一穿孔。
甘肃省博物馆 仰韶晚期文化 陶兽头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格圆点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多层垂弧锯齿纹彩陶罐

  

半山类型因1924年发现于广河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4650年-435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中期。200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西民乐县六坝镇五坝村发掘了2座半山墓葬,说明半山类型已扩展到河西走廊的中部。半山彩陶比例较马家窑类型大幅提高,一般占彩陶的60%以上,广河地巴坪墓地高达90%,大型储藏器壶、瓮成为半山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些彩陶器体打磨光滑,胎体轻薄,器型浑圆饱满,图案富丽堂皇,纹饰疏密得当,色彩赏心悦目,不仅是甘肃彩陶艺术的巅峰阶段的重要元素。最为常见而极富特点的花纹母题是黑色锯齿纹带和红色条带相伴相依,勾画出四大漩涡或圆圈纹、葫芦网格纹、多层水波纹等图案,然后在主题图案中再填充辅助图案,形成多层次彩绘的装饰手法。其他纹饰还有菱形纹、网格纹、弧线纹和神人纹等。精品彩陶造型与图案浑然一体,造型艺术与装饰艺术达到完美结合,无论平视还是俯视,都能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方格网纹带流彩陶盆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圆点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圆圈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圆圈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平底带旋纹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平底带旋纹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旋纹带流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旋纹带流彩陶罐  

口径10厘米 底径15厘米 高32厘米

1976年,兰州市关庙坪1号墓出土。完整。小敛口、鼓腹,平底。小口周围饰三个錾,中腹部为两耳。黑红相间的条带于上腹部绘出6组漩涡纹、中腹部则为平行宽带纹。强烈对比的色彩、简约婉转的构图,尽显华美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旋纹带流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贝形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葫芦形网纹彩陶瓮
 完整。口沿斜线纹,形似葫芦的四组图案为主题。葫芦中绘网纹,周围间隙由柔细的线黑线同粗锯齿紧临相伴,共同托起红边菱形网格纹。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平行锯齿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平行锯齿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方格锯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格网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格网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葫芦形网纹单耳彩陶壶
 兰州市花寨子出土 高12.6厘米,口径6.6厘米,底径5.9厘米。壶口沿为一周锯齿纹,颈绘平行条纹及大锯齿纹,肩绘平行条纹,腹部饰网纹,间饰贝纹四组。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折带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折带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折带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折带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平行锯齿纹彩陶鼓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格纹彩陶盂
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4500年前) 广河县地巴坪出土 高10.2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7.5厘米。盂身施红黑彩,口沿外绘锯齿纹一周,腹部绘六组菱格纹,间饰锯齿纹。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菱格纹彩陶盂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单耳月纹网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单耳月纹网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神人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半山类型 神人纹彩陶壶
        半山类型因1924年安特生首先发现于甘肃省广和县洮河西岸的半山遗址而得名,距今约4500年(约4650年—4350年之间),分布在陇山以西的渭水上游、兰州附近的黄河沿岸到青海贵德盆地,及黄河支流湟水、大夏河、洮河、庄浪河、祖厉河、河西走廊的永昌、武威、古浪、景泰等地区.范围基本与马家窑类型相同,但已逐渐西移。1923年,安特生在兰州购买了一批出自洮河流域的史前彩陶器,主要是半山、马厂时期的。之后,他在洮河流域部分地区进行了调查、发掘,共发现史前遗址49处。根据调查,他在《甘肃考古记》中将中国西北地区的史前文化分为六期,从早到晚依次为齐家期、仰韶期、马厂期、辛店期、寺洼期和沙井期。他认为中国彩陶源于西方。后来经我国考古专家和古史学者根据不断丰富的考古发掘资料研究得出结论.纠正了安特生的“六期”说和“中国文化西来说”的错误观点.证明了中国彩陶文化不仅源于本土,而且具有东来西向的传播趋势。
    半山类型的房址为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门向东,室内有灶。在房子附近一般还有储存东西的窖穴和烧制陶器的窑址等建筑遗存。
    半山类型的墓葬发现较多,形制除常见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外,还有石棺墓。葬具有木棺。葬式以侧身屈肢葬和二次葬为主,其次为仰身直肢葬,还有一定数量的合葬墓。随葬品以彩陶为主。
    半山类型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半山时期的经济生活与马家窑时期基本相同,仍以农业为主,渔猎为辅。由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稳固的定居生活.制陶业相当发达,使彩陶艺术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彩陶出土量最高,有的遗址中彩陶占全部陶器的85%,最高达到90%。彩陶的造型美观,图案具有华丽精美的艺术风格,多以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纹饰以旋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花纹一般饰于器物上腹。器形丰富多样,形体匀称,高低、宽窄比例协调。大型贮藏器壶、瓮、罐等成为半山类型彩陶的主要器型,这也反映了农业定居生活的进一步发展。在半山期,鸟形壶开始出现,后期有所增多,其腹部有双耳,代表双翼,尾部由一小錾来显示尾翼。这一时期器型饱满凝重,曲线优美柔和,重心降低,最大径在腹部,直径与高度基本相等,器表打磨得很光滑,制陶技术有了显著提高。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彩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带圆点纹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罐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4000年前) 兰州市华林坪出土  高15.8厘米,口径5.8厘米,底径6.6厘米。该器口两侧各有一小耳,直颈偏口,腹部纹饰可分为四组:一蛙形纹、二圆圈中饰小网纹间折线纹两组、一圆圈内饰细网纹、下有一周垂弧纹,颈外饰菱格纹。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神人纹彩陶鸟形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旋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菱格圆点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X字网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复道折线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变体神人纹彩陶筒状杯

口径10厘米 底径9。7厘米 高12。3厘米

1973年,永昌鸳鸯池147号墓出土。口沿略残。大口、直腹、平底。口沿外单耳一个,下腹部有一錾。饰红色陶衣,黑彩。口沿内外绘大锯齿纹,之下为平行线纹;腹部以耳及錾为界,分为对称的两组图案,主体图案由纵横对称的粗条带构成,细密的网格纹填充其间。以网格纹及条带为母题,是马厂类型彩陶独到的表现手法。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内彩菱格纹彩陶碗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内彩菱格纹彩陶碗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线纹彩陶筒状杯
 折线纹桶状彩陶杯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距今4000年前) 永昌县鸳鸯池出土  高13.4厘米,口径6厘米,底径6.1厘米。红、黑彩。杯口沿内施横平行折线纹,腹部绘平行折线纹。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线纹曲柄彩陶罐
3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阴地折带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复道弧线纹彩陶钵
馆 马厂类型 圆圈网格纹彩陶鸟形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大锯齿纹单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回形网络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回形网络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回形网络纹彩陶壶
 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家窑遗址位于甘肃省临洮县洮河西岸的马家窑村麻峪沟口,1923年—1924年,瑞典地质学家兼考古学家安特生在甘肃、青海一带调查,其助手们在1924年发现马家窑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7年开始,甘肃省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多次调查,发现了马家窑类型叠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之上的地层关系。马家窑文化和马家窑类型均由该遗址而得名。
    马家窑遗址虽发现较早,但以其命名却是20世纪40年代的事。对马家窑文化的命名,以及是否将半山、马厂类型包括在内,考古界曾有过许多争议,到目前为止意见还没有完全统一。最早对马家窑遗址进行调查发掘的安特生,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存和广河的半山遗存合称为仰韶期或仰韶文化,为了与河南、陕西的仰韶文化相区别,也称之为甘肃仰韶文化。1944年—1945年夏鼐先生到甘肃进行考古工作,为了确定马家窑期与寺洼期墓葬的关系,发掘了临洮洮寺洼山遗址,认识到所谓甘肃仰韶文化与河南仰韶文化有颇多不同,认为应将临洮的马家窑遗址作为代表,另定名称,称之为马家窑期或马家窑文化。1961年出版的《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开始使用马家窑文化这一名称,并将半山、马厂类型归人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和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从以往发现的资料就可以看出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相承、相似的因素很多,关系密切。马家窑类型和半山类型,过去限于资料太少,认为它们之间的差异很大,因此,有人曾主张将马家窑类型单独称为马家窑文化,与半山——马厂文化分开。康乐边家林、兰州关庙坪出土的陶器,补充了马家窑到半山类型发展的中间缺环,这些陶器无论是器型还是花纹都有马家窑类型的一些遗风,而且还反映出了半山类型的一些特色,过渡性的特点非常突出,从而表明半山类型是从马家窑类型演变而来。
    大量的考古发掘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掘的重要遗址有东乡林家、临洮马家窑、广河地巴坪,以及兰州的青岗岔、花寨子、土谷台、白道沟坪与永昌鸳鸯池和青海乐都柳湾等20多处。1988年,临洮马家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评为“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
    马厂类型因最早发现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而得名,距今4000多年(4350年—4050年),分布范围与半山类型大致相同,只是更为向西,发展到了河西走廊的西端玉门一带。
    马厂类型是继半山类型后发展起来的文化类型,个别地方与半山类型同时并存,但主流晚于半山。马厂时期的居民以经营农业为主,在遗址和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制和骨制的生产工具。从大量出土的纺轮和骨针看,纺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马厂的器型大部分脱胎于半山类型,但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变化,增加了一些新的器型,最具代表性的是单耳带銮的筒状杯。这一时期陶器种类繁多,彩陶图案绚丽多彩。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和白陶。早期器表打磨较光,晚期只有个别的经过打磨,大部分未经磨光,器表比较粗糙。大量出现红色陶衣,也有少量的白色陶衣。纹饰以四大圆圈纹、变体神人纹、波折纹、回形纹、卦形纹、菱格纹和三角纹为主,构图松散。
    马厂类型的房址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有单间的,还有吕字形套间的与多元的套间房址。有半地穴式建筑,也有平地起建的,房址中间有一圆形灶。在房址内或附近有储存东西的袋状窖穴,遗址附近还有烧制陶器的窑址。
    马厂类型的墓葬发现最多,形制有长方形竖穴墓和凸字形墓两种,葬具有木棺和垫板。葬式有仰身直肢葬、侧身屈肢葬、二次葬、俯身葬和合葬墓。随葬品以彩陶为主。
    半山类型结束后,分两支继续发展。一支以青海省乐都县柳湾为代表,主要分布于兰州以西及青海地区,这一支最后发展为齐家文化。器型以壶为主,形体比半山类型瘦高,最大径上移,纹饰以变体神人纹和四大圆圈纹为主,图案结构变得比较松散。不仅纹饰简单,而且彩绘也变得粗糙,这是彩陶文化走向衰退的表现。
    另一支沿河西走廊向西北发展,以甘肃省永昌县鸳鸯池遗存为代表,逐渐演变为四坝文化,向西进人新疆中部,最后在新疆绝迹。器型以单耳筒状杯、侈口深腹盆为特色,壶和瓶很少,纹饰以回形纹、三角折线纹、菱格纹为主。这一支吸收了许多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
    这两支文化各自具有明显的特点,尤其在后期,文化面貌的差异更大。所以,笔者认为它们已不属于同一文化类型,而是两支时代相同、文化内涵不同,而又相互影响的文化类型。后者应从马厂类型中分出,另行命名,我们主张称之为鸳鸯池类型。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三角斜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四大圈十字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十字圆头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竖锯齿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圆圈网纹三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四大圈旋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四大圈纹网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四大圈十字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三角斜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带纹彩陶鼓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涡纹彩陶瓮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带纹彩陶筒状杯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折带纹彩陶筒状杯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条纹四錾彩陶碟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网纹提梁彩陶铃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编织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蛙开红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蛙开红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马厂类型 人面錾方折纹彩陶筒状杯

924年7月,安特生一行结束了洮河流域的考古工作,他派助手庄某到青海收购彩陶,庄某在青海省民和县一带收购到一批彩陶,随即在马厂了塬清理了两座墓葬,因这里的彩陶与半山不同,马厂类型由此得名。年代距今4350年-4000年左右,属马家窑文化晚期。2005年、200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兰州市红古工下海石、河西民乐县六坝村发掘了一批墓葬,获得了马厂类型的新资料。在五坝村墓葬中,主要遗存是典型的马厂类型,但共出“过渡类型”和齐家陶器。这时彩陶比例较半山下降,精美程度虽不如前,但图案纹饰却有许多创新与发展。由于贫富分化严重,一些大墓随葬品中彩陶数量急剧增多。彩陶成为权利和财富的象征。马厂类型彩陶又逐渐回归到单色黑彩,但却流行红色陶衣,红彩逐渐减少乃至弃而不用。器类较前复杂多样,纹饰图案多有创新。代表性纹饰有四大圆圈纹、神人纹、回形纹、折带纹、万字纹以及网络纹等,纹饰大多粗犷而松散,图案渐趋纷杂而抽象,透出些些神秘威严的味道。其中精细繁密的网络纹显示出陶工非同凡响的绘画功力。 马厂彩陶的许多元素被后来青铜时代的彩陶如四坝文化、辛店文化所继承吸收。回形纹、折带纹对文明时代的青铜装饰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齐家彩陶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菱格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竖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菱格折带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网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三角网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刻划纹红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复线三角纹交叉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方格网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蚕纹双联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菱格带纹圜底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菱格带纹圜底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弦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菱形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菱形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复道三角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交叉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复道三角纹圜底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竖线纹靴形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红陶人头像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红陶双足罐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红陶三足鸟形器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红陶刻划纹鸟形器
 甘肃省博物馆 齐家文化 兽首红陶铃
     齐家文化是位于相当现今中国甘肃为中心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名称来自于其主要遗址齐家坪遗址,1923年由考古学家安特生所发现。齐家文化不仅有制作和形制精美的礼器,如有装饰几何图形的玉琮,也有形制不规整、工艺粗糙的。如玉石壁等。在齐家文化遗址还出土了甲骨文,在庆阳境内先后发现了数十处齐家文化遗址。有一些器物的名称和用途也不十分清楚.
   齐家文化因1924年在甘肃广河齐家坪首先发现而得名。年代为公元前2000~前1900年。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共发现遗址350多处。居民经营农业 ,种植粟等作物 ,使用骨铲、穿孔石刀和石镰等生产工具。饲养猪、羊、狗与大牲畜牛、马等。制陶业发达,双大耳罐、高领折肩罐和镂孔豆等为典型器物。已出现冶铜业,有铜刀、锥、镜、指环等一类小型红铜器或青铜器。住房多是方形或长方形的半地穴式建筑,屋内陆面涂一层白灰面,光洁坚实。氏族公共墓地常位于居住区附近,流行长方形土坑墓,有单人葬,也有合葬,以陶器与猪下颌骨等为随葬品。出现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的成年男女合葬墓,其葬式是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子。这表明当时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女子降至从属境地。反映出当时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婚姻形态为一夫一妻制和一夫多妻制。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打破了贫富均等的状态,人类有了贫富差别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高下之分,男人在社会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时候便出现了阶级和军事民主制。墓葬反映了齐家文化中这些社会生活状况。
2 文化遗址
  古墓群 目前已发现的齐家文化墓葬共约八百多座。其中秦魏家的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其中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则位左,侧身、肢面向男性;在皇娘娘台的成年一男二女的三人合葬墓里,男性仰身直肢位于中间,二女分列左右,屈附其旁。这些合葬墓表明齐家文化中的婚姻状况已由多偶婚制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数富裕的人家中过着一夫多妻制的生活,同时也说明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而女子却降至从属和被奴役的地位。
  齐家文化中还存在以人殉葬的习俗,殉葬者都是奴隶和部落战争中的受害者。殉葬这一恶俗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差别与阶级分化。墓葬中随葬品的多与少也显示出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如皇娘娘台墓葬的随葬器物,陶器少者一两件,多达37件,玉石璧少的只有1件,多者83件。这种情况表明,首先齐家文化中以冶金业为主导的手工业在不断地增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也说明社会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将要崩溃,齐家文化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
3 文化命名
  齐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最早发现于古河州的太子寺,公元前300年左右大夏人活动的中心。据史载广河县在东晋十六国时设置大夏县,经历北魏、周、隋、唐,县址在今县城西北约5公里处。广河古称太子寺。太子寺有着各种神奇美妙的传说。相传秦王嬴政太子扶苏曾监军驻此修了座寺院,后来民间称太子寺。清设太子寺城州判。广河县东有洮河水环绕,西有大夏河、广通河,南接茂密的太子山森林。公元1924年,考古工作者在洮河西岸的广河县齐家坪惊奇地发现了旧石器时期文化,并命名为“齐家文化”。
  家文化玉器,早在上个世纪之初已伴随着齐家文化的发现而面世了。不过,比起对红山玉器、良渚玉器乃至石家河玉器、含山玉器来,对齐家文化玉器的认识与重视,似与这发现的历史和它应有的地位还很不相衬。
  齐家文化具有产生大量精美玉器的背景和条件。考古学上的齐家文化,为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早期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而得名。齐家文化主要分布在甘、青境内的黄河沿岸及其支流、陕西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宁夏部分地方,其年代在距今四千年前后。此前,学术界公认的文化特征主要有二,一是有一群独具特征的陶器,二是出现了红铜器和青铜器。今天,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还有一批独具特色的玉器,其内涵之丰富,品种之繁多,工艺之精美,令人折服。当为齐家文化乃至西北原始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齐家文化前面有丰富多彩、极富特色而历经一千多年发展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先民们的原始手工业不仅有制陶、木作、纺织和石器制造,而且生产了中国最早的青铜器;同时,还创造了陶祖(男性生殖器)、人形、动物形陶塑、陶制房屋模型和成组人物舞蹈绘画以及用墨笔书写的上百种符号等等。在马家窑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齐家文化,怎么不会比马家窑文化“更高、更强”呢!还因为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齐家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外均有十分丰富的玉矿,古人说的“昆仑玉”,今天我们说祁连山玉等,就在这里。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下,齐家文化先民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玉器,便是很自然的了。
4 文化范围  
  在齐家文化分布范围内,尤其甘、青境内,据了解,比起上述收藏的齐家玉来,近年还出土有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其器类在三十种以上。除了常见的品种之外,发现有许多新的品种。如礼器玉琮,除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素面纹琮外,还有竹节纹琮、弦纹琮,更有在琮的一端、射孔之上装饰有或牛、或羊、或熊、或虎等浮雕纹饰的兽首或兽面纹琮、人面纹琮或琮形器。兵器有戈、矛、刀、钺、戚,个别的兵器上还嵌有一枚或几枚绿松石;装饰品有各种玉佩饰、坠饰、发箍等。更有值得我们惊讶的是,在收藏家和古玩店里先后见到数件圆雕玉人立像,性别有男有女,尺寸从十几厘米到超过半米高不等,古朴而生动,有的雕像在各器宫部位嵌有多颗绿松石。这类雕像或许是作为膜拜的对象而制作的。还有各种多孔形器,许多多孔形器雕成扁平的鸟形、兽面形或鸟兽变形图像。众所周知,这中间的许多珍贵品,目前都收藏于各地的古玩收藏家手中或古玩店里。
  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玉材,主要是甘肃、青海本地的玉,还有新疆和田玉。有人估计大约是7与3的比例,即百分之七十是本地玉,百分之三十是和田玉。在齐家文化圈内的甘肃临夏----榆中境内的马寒山和酒泉等地,有墨绿色、艾青色、豆绿色玉材以及属蛇纹石鸳鸯玉和试金石类黑色石材。陇西的鸳鸯沟即出鸳鸯玉。齐家文化玉器中的工具类如斧、锛、凿等,便主要选用本地玉,一部分工具还直接选用接近石质或玉内含有较重石质的材料。但齐家文化玉器已有相当数量是由新疆和田玉制成。一般说来,礼器类的琮、璧、环、璜、钺、刀、璋等,都选择玉质滋润、色泽纯美的本地玉或和田玉。和田玉的发现与运用当早于齐家文化,但大量用来制作礼器和部分工具,当始于齐家文化。
5 时代及地理分布
  安特生发现齐家文化时,认为它是该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认为甘肃和河南的仰韶文化源自于齐家文化,但后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其在仰韶文化之后,大约在西元前2500年-西元前1500年。
  齐家文化的分布是甘肃省兰州一带为中心,东至陕西的渭水上游、西至青海湟水流域,北至宁夏和内蒙古,遗址有三百多处,除了齐家坪遗址之外,较著名的有甘肃永靖大河庄遗址、泰魏家遗址、武威的皇娘娘台,青海乐都的柳湾遗址等。
6 文化特色
  齐家文化的陶器以黄色陶器为主,且有刻创纹路,并常有绳纹。由粟类的以及陶器表面上布纹痕迹的发现,可看出耕织阶有发展,粟的种植被认为是受仰韶文化的影响,此外,大量动物骨的发现,可知动物驯养在齐家文化中较为重要。铜主要作为装饰,但铜的器物已经出现,且有铜锡合金(青铜)的器物。
  齐家文化的墓地与村庄在一起,大多数墓葬为单人,但亦有成年男女合葬,合葬之中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则呈蜷曲姿态,墓中大多有石器与陶器作为陪葬。此外,地面上发现类似于宗教建筑的石造建筑。
7 墓葬
  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私有制的产生,打破了贫富均等的状态,人类有了贫富差别以及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高下之分,男人在社会上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时候便出现了阶级和军事民主制。墓葬反映了齐家文化中这些社会生活状况。
  目前已发现的齐家文化墓葬共约八百多座。其中秦魏家的成年男女二人合葬墓,其中男性为仰身直肢女性则位左,侧身、肢面向男性;在皇娘娘台的成年一男二女的三人合葬墓里,男性仰身直肢位于中间,二女分列左右,屈附其旁。这些合葬墓表明齐家文化中的婚姻状况已由多偶婚制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只有少数富裕的人家中过着一夫多妻制的生活,同时也说明男子在社会上居于统治地位,而女子却降至从属和被奴役的地位。
  齐家文化中还存在以人殉葬的习俗,殉葬者都是奴隶和部落战争中的受害者。殉葬这一恶俗反映了社会地位的差别与阶级分化。墓葬中随葬品的多与少也显示出贫富不均的社会现实。如皇娘娘台墓葬的随葬器物,陶器少者一两件,多达37件,玉石璧少的只有1件,多者83件。这种情况表明,首先齐家文化中以冶金业为主导的手工业在不断地增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其次也说明社会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阶级出现,私有制产生,原始社会将要崩溃,齐家文化进入军事民主制阶段。

四坝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折线纹三矛形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菱格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竖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折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折线纹矛形钮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单耳彩陶杯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网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单耳杯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斜线纹带盖四耳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内彩蜥蜴纹豆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三角折带纹双足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彩陶鹰形壶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手纹羊头形把手彩陶方杯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网纹双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四坝文化 网纹双耳彩陶罐
四坝文化的具体介绍
 【发现及分布】甘肃山丹四坝滩遗址位于山丹县城南约5公里处的石沟河东岸。早在1948年,山丹培黎学校开挖水渠时偶然在这里发现一批陶器等文物。1956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黄河水库考古队开展考古调查.在此又采集到一批遗物。当年,安志敏先生撰文认为该遗址发现的两批陶器独具特色,以夹砂粗红陶为主,多饰浓重的彩绘且凸起于器表,既不同于马厂类型,也有别于沙井文化,应单独命名为四坝文化。当时未发现共存的铜器,所以推测该文化属新石器时代,但在后来正式发掘的各遗址中普遍出土铜器,因此,学术界才确认这是一支纯属青铜时代的遗存。
  197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在玉门火烧沟进行该文化的第一次正式发掘,清理墓葬312座,出土铜器200余件,陶器近千件,还发现有精制加工的金、银耳环以及玉器等。这次发掘收获颇丰,但令人遗憾的是资料至今未全面发表。
  198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吉林大学考古系联合对酒泉干骨崖、民乐东灰山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354座,出土陶、石、骨、铜、金、银、玉器等1 000多件,较全面地揭示了四坝文化的基本面貌,其中东灰山资料全面发表。特别引起农史专家感兴趣的是,东灰山文化层中采集到了完整饱满的小麦粒,这是我国境内最早的小麦标本。小麦起源于西亚,东灰山的发现表明至少在青铜时代我国已开始栽培小麦。
  2003年6月,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在酒泉西河滩首次发现了四坝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此前的发掘均仅限于墓地。据报道,截至目前,已发现房址50余座、窖穴60多座、烧烤坑350多座、陶窑5座、祭祀坑20多座,为了解当时人类居住、生活状况提供了新鲜资料。
  经过试掘的还有酒泉下河清的两个遗址,重点调查的有民乐西灰山、安西鹰窝树、玉门沙锅梁等遗址。
  四坝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中西部地区,东起山丹,西至安西以及新疆东部哈密盆地一带。目前,火烧沟遗址有4个碳测数据,东灰山遗址有1个数据,年代约为距今3900年—3400年。相当干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
  【文化特征】四坝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它的某些器型与彩绘图案和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较为接近,说明曾接受了它们的强烈影响。但三角形器盖、砷铜制品的大量存在,以及某些其他特点又与中亚文化接近。陶器质地较粗,多为夹砂陶,器形多样,以罐、壶为主,四耳带盖罐、腹耳壶是其代表性器物,有的造型较奇特。彩陶豆、方鼎、陶埙有强烈的地方风格。彩陶均施紫红色陶衣。彩陶比例较大,如火烧沟墓地彩陶超过半数以上,黑彩居多,红彩偏少,色彩浓重,有凸起感,既有烧窑前绘制的,又有出窑后绘制的,所以部分彩陶的彩已脱落。纹饰有三角纹、折线纹、条带纹、蜥蜴纹、回纹和圆点纹等。
  四坝文化的墓葬形制因地而异:火烧沟多为长方形竖穴偏洞墓,有单侧的生土二层台,葬式以仰身直肢单人葬为主;东灰山多为圆角长方形和长椭圆形竖穴土坑墓,多有头龛、脚龛或侧龛,无葬具,流行乱骨葬;干骨崖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积石墓,无龛,部分有木质葬具,流行乱骨葬和多人合葬。
  房址为半地穴式和平地起建式两种:半地穴式均为长方形,地面经硬化处理,并有1至数个烧烤坑和数个储藏坑;平地起建式房址较复杂,多为长方形。西河滩遗址还发现一座主室带三面侧室的“三室一厅”建筑。储藏坑和烧烤坑形制多样。陶窑为4座一组,窑室多呈圆形。
  四坝文化的一大特点是金属器物的大量使用。火烧沟墓地有312座墓葬,出铜器的达106座,干骨崖墓地出铜器的墓接近l/2,其中青铜数量超过红铜。铜器大部分由铸造而成,火烧沟出土的一件四羊铜权杖杖首为分铸,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分铸铜器。根据测定结果,四坝文化的铜器合金成分复杂,既有锡青铜和铅锡青铜,又有砷青铜以及其他合金制品。北京大学李水成教授曾经指出:四坝文化普遍发现砷青铜,这一特征与西亚、南欧 及北非的早期铜制品相同,反映出四坝文化有可能与外界存在某种 形式的联系。从上述情况看,当时的冶铜专业人员已掌握了采矿、 冶炼、制造和铸造成型等生产工艺,冶铜业更趋成熟。

辛店文化与沙井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双钩纹带流壶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变体鸟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蜥蜴纹彩陶罐 

 口径9.3厘米 高15.2厘米

广和县出土。口略残。敞口,束颈,圆折腹,平底,双耳。红黑彩,最醒目的是肩腹部一周绘四组蜥蜴纹,每组有2个蜥蜴,蜥蜴由2个菱形网格块相对而成,拖着长长的尾巴。躯体虽图案化,但四肢及尾巴仍可容易辨识。可见,蜥蜴是辛店文化先民很熟悉的动物。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双钩纹彩陶鬲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鸟纹涡纹单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鸟纹涡纹单耳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双耳涡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双大耳涡纹彩陶罐
完整。敞口,双大耳。饰红色陶衣,绘黑彩,整体色彩明丽。婉转优美的三角弧线或勾或连,变幻为典雅的漩涡纹。该器物造型优美,再配上彩绘,犹如锦上添花,美不胜收。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兽首人身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兽首人身纹彩陶壶
 甘肃省博物馆 辛店文化 兽首人身纹彩陶壶

 辛店文化:写照三千年前的羌人生活(介绍来源于网上)
  辛店文化因瑞典学者安特生1923年至1924年期间发现于临洮县辛店村而得名。当年安特生在辛店发掘了25座墓葬,清理了20座,在辛店村以北的灰嘴屲遗址也发现了同类遗物。1947年,学者裴文中在洮河、大夏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发现辛店文化遗存9处。解放后,考古工作者在永靖县发现辛店文化遗址86处。后在临夏马路塬、甘谷毛家坪遗址,发现了以圆底、鼓腹、绳纹为特征的另一类辛店遗存,学术界以最早发现地青海民和山家头将其命名为山家头类型。
    至此,辛店文化的发展序列和分布区域基本清晰,其范围主要在黄河、洮河、大夏河、湟水的交汇地带,向东可达渭河中上游。
    日前,记者踏访了最早发现辛店文化的临洮县辛店镇的辛店村骆驼崖遗址和石郭家村石家坪遗址,得以揭开该文化的“神秘面纱”。
 
辛店文化现状
 
    骆驼崖因其山形颇似骆驼而名,距离辛店镇政府北侧约500米左右,是当年安特生发现辛店文化的主要遗址点,现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了引人重视和纪念此地,近年来村民们集资修建了山门、台阶、小型的佛寺、庙观。离此不远处,便是绵延广阔的石家坪台地,据说就是辛店文化时期人类的居住地,发现有诸多灰层和墓葬。
    记者走访了石郭家村一户藏有辛店文化陶器的村民,据说曾经有人收藏有很多本地陶器,在附近开有私人展馆,后来搬到了兰州。以前该地村民均收藏有陶罐,附近山上陶器碎片也遍地皆是,但现在几乎鲜见。多年来文物贩子走街窜户,使辛店文物大量流失。
    记者拍摄了这位村民的藏品后,即赴临洮县城,就辛店文化采访了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吴保强先生。
    据吴副会长介绍,辛店文化出土地本名为辛甸,但因翻译有误,正式出版物的中文译为辛店,之后按照约定俗成,一直称为辛店文化。由于辛店文化分支类型较多,内涵较复杂,关于辛店文化的研究备受学术界关注。它在初始阶段并未划分类型,安特生当初的研究成果认为:辛店文化源于马厂类型,但早于沙井文化。经过学者们近数十年的努力,现已基本搞清了辛店文化的发展和分布,从现有状态看,整个辛店文化是从商代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
    通过对比研究,学者们发现辛店文化早期遗存与齐家晚期遗存有十分明显的继承发展关系,同时,辛店彩陶也接受了不少马厂类型彩陶的文化因素。另外,辛店文化的某些特征也被沙井文化吸收,足见彩陶文化的融合与分化呈现出的十分复杂的局面。
    辛店文化是西北地区一支重要的文化遗存,其遗址主要位于河谷两岸的台地上。房屋形制较单一,多为长方形半地穴式建筑,门道设在西边,呈斜坡状,在居住面中间有一圆形灶。辛店文化墓葬,主要是长方形竖穴土坑葬,还有长方形竖穴偏洞墓和近似椭圆形或三角形的不规则形墓。随葬品以陶器为主,还有铜器、装饰品等。
 
辛店文化特征
 
    吴保强副会长介绍说,辛店文化的陶器有两种有所区别的造型:一类器形浑厚,多是环底、凹底式,平底器少见;另一类器形显得较轻巧,以平底器为多,环底或凹式底少见。器形都是罐,口沿微翘,高顶,肩部较高,腹部以下束成小环底,略向内凹入,小罐口缘处附双耳,大罐腹部有两个对称的把手,最典型的器形是大口双耳罐和高颈双耳罐。
    吴副会长翻出图片资料,给记者做了比较详细的讲解。辛店文化的陶器中彩陶较多,以夹砂粒和羼有石英粒的细泥做陶坯,外表施黄色、紫酱色或白色陶衣,用黑色绘—由羊角纹演变而来的双勾曲纹,兼以太阳纹。这种纹样是辛店文化彩陶的特色纹样,接近甲骨文中的“羌”字。双勾曲纹的发展渊源是由一对相向的犬纹复合而成,左右两侧向上勾曲的纹样好像一对犬的尾巴向上卷曲,可以看作是古代羌人带有族徽意义的纹样太阳纹,具有寒来暑往、出没循环的寓意。有些陶器上绘着与畜牧、养殖有关的马、鹿、犬、羊的形象,个别陶罐上还绘有人的形象。
    辛店文化彩陶中有不同的花纹特征与组合形式,常见的图案花纹有宽带纹、双钩纹、三角纹、折线纹、涡形纹、十字纹、S纹等。临洮出土的彩陶壶,肩部两个回旋形的小钩子形纹左右对称展开,中间连接处隆起的部位又绘以小钩子形纹。小钩子形纹左、右部两个太阳纹相穿插而对称。彩陶壶颈部为一周回形纹,其下为并列的两条弧线纹,其上两带纹之间夹绘一周曲线折纹。这种特殊的纹饰组合形式究竟表示什么寓意呢?相对相连两个小钩子形纹与太阳纹组合,展示了太阳往复、寒热相对、互为依存的寓意象征。
    辛店文化彩陶中这种以宽带纹的变体,形式组合中以直观的女阳图像为象征,展示了季节划分和周年回归,是自然规律的意象。
 
辛店彩陶与羌文化
 
    吴副会长介绍说,辛店文化的分布都是古代羌人生活区。《括地志》一书中说“陇右、岷、洮以西,羌也”。《后汉书?西羌传》:“河关之西南羌地是也。”河关之西南应包括兰州西南部及青海东部地区。即黄河上游的洮河、大夏河、湟水流域。这些地区恰好是辛店文化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辛店文化彩陶经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1400-公元前700年。这一时期正是古代羌人在黄河上游活动最重要的时期。后来才向东向南迁徙进入四川。古文献中对这一时期羌人活动多有记载。《诗经。商颂》“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竹书记年》记载成汤与武丁时有两次“氐羌来宾”。殷墟卜辞中有关羌人的记载也很多。表明辛店彩陶的制造时期和古代羌人活跃的鼎盛时期在时间上是吻合的。
    古代羌人的经济生活以畜牧和狩猎为主。驯养的动物有牛、羊、狗、猪等,以羊为主。在辛店文化墓葬中,羊骨的数量往往数倍于其他动物骨骼。由于羊在古代羌人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因此他们将羊视为图腾崇拜物。辛店文化彩陶中有大量的羊角纹饰。
    据古文献记载,古代羌人曾有过火葬的习俗。《荀子?大略篇》“氐羌之虏也,不忧其系虏也,而忧其不焚也。”说明他们更担心的是死后不能被焚烧,灵魂不能上天。《太平御览?四夷部》“庄子曰:羌人死,燔而扬其灰。”在辛店文化墓葬发掘中,也出现过棺材内是被焚烧过的人骨骼,棺材外面随葬着辛店文化的典型陶器。
    辛店文化遗址中,曾出土过保存完整的骨笛,这种乐器被学者们认为就是羌笛。唐王之涣《出塞》“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马融《长笛赋》也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的说法。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吻合。
    现在四川羌人生活中使用和流行的纹饰,许多都能从辛店彩陶找到它们的祖型。由此推断,辛店文化的族属是古代羌人文化。

 甘肃省博物馆 沙井文化 倒三角折线纹圜底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沙井文化 倒三角纹圜底彩陶罐

口径13.7厘米 高24厘米

基本完整;口略残。敞口、斜平沿、斜直颈、圆鼓腹、双耳、圜底。施浅红色陶衣,红褐色彩绘。从口沿到腹部,三条平行的菱格纹条带将画面分隔为三层,每层菱格纹条带之间均由细长的三角垂线纹构成。特别称奇的是,个别三角垂线上,还绘以吊兰似的小草叶图案。造型浑圆独特、图案雅致清丽,别具一格。

 甘肃省博物馆 沙井文化 三角网纹竖线纹彩陶罐

甘肃省博物馆 沙井文化 单耳彩陶罐
口径8.5厘米 高12.5厘米 底径7.5厘米
1958年,民勤县沙井遗址出土。完整。敞口、粗颈、鼓腹、平底、单耳。通体红色彩绘。口沿饰平行线与折线纹;颈部绘平行竖线;上腹部为平行线及三角网格纹;下腹部涂红彩。

      沙井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末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甘肃民勤沙井,故名。时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东周时期。
    1923年安特生的助手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的民勤县征集到了一批彩陶和铜器,并在沙井东墓地发掘到陶器和铜器。1924年夏季,安特生结束了洮河流域的考古调查之后,为了寻找仰韶文化与青铜文化的缺环,又继续西行。在民勤柳湖村、沙井子、黄蒿井,以及永昌三角城等地进行了详细的考古调查,并在沙井南发掘了53座墓葬,出土彩陶双耳圜底罐等器物,其中的连续水鸟纹尤为独特,不见于其他彩陶文化。由于此前发现铜器,安特生将它列为甘肃远古文化“六期”之末,称为沙井期。岁月沧桑,安特生发现的这些遗址后来大多被流沙覆盖,地面无迹可寻。因此,之后的较长时间内沙井文化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1948年,裴文中先生带领西北地质考察队赴甘肃、青海考察,调查了民勤柳湖墩、沙井东和永昌三角城等遗址,新发现了一些同类遗存,并首次提出沙井文化的命名。1976年,永昌双湾乡尚家沟农民在三角城内挖掘灰土施肥时,发现了陶器、铜刀和铜镞等文物。武威地区文化部门曾先后两次派人到遗址现场进行调查了解,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1978年,尚家沟林业站为“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修建宿舍,在平整地基的过程中发现了蛤蟆墩墓葬,捡拾到青铜刀具和各种青铜联珠饰牌。直到1979年3月,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再次复查了三角城遗址和蛤蟆礅墓地,同年6月开始发掘上述两遗址,以及西岗、柴湾岗墓地,1981年11月结束全部工作,清理墓葬585座,出土陶、石、铜、铁等器物2000余件。这是沙井文化命名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发掘,为深入探讨沙井文化的内涵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曾在解放后在天祝董家台、兰州黄河南岸范家坪、杏核台,以及永昌鸳鸯池、永登榆树沟等地也发现了同类遗存。
     2001年永昌西岗柴湾岗墓葬发掘报告公开发表。多年来积累的资料表明,沙井文化的中心区域在腾格里沙漠的西部、西南部边缘地带,即武威、金昌一带,向东南延伸可达永登、兰州附近。据碳测年代数据表明,上限为距今3000年左右,下限为距今2500年左右,大体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春秋晚期。
     关于沙井文化的族属,近年来学术界多有触及。据史料记载秦汉之前的河西走廊居住着月氏、乌孙等民族,有学者认为沙井文化的分布范围与古月氏族的原住地相符,有人却与上述意见相左,认为该文化系乌孙族。
    文化内涵丰富:遗物有彩陶、石器、铜器和铁器等。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陶质较粗糙,均为手制,器型较小,多单耳罐、筒状杯和双肩耳圜底罐。彩陶以紫红色绘制图案,纹饰有三角纹、菱形纹、网纹、鸟纹等,纹饰多饰于器物的颈部和肩部,下部基本不绘彩。
沙井文化的房屋均为平地起建:呈圆形或椭圆形,门向东或东南,房内有灶、火塘和地炉。房屋附近分布有窖穴,为平底圆筒状。
沙井文化的墓葬排列密集:一般大墓位于墓地中心,小墓分散四周。墓的形制以偏洞墓为主,竖穴土坑墓次之,个别为单竖井或双竖井洞式墓。葬式多仰身直肢葬,头向东北。随葬品以铜牌、铜炮和铜刀等装饰品为主,陶器较少。铜器器型丰富,有铜刀、铜炮、铜连珠形饰、铜管、铜坠和铜铃等,形制多与鄂尔多斯青铜器相似。从出土物的器型和墓葬中殉葬的牛、马、羊骨看,强烈地反映出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以畜牧业为主,农业、手工业不占主导地位。
沙井文化彩陶文化:沙井文化是甘肃年代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也是我国最晚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它最后随着西去的驼铃声消失在沙漠戈壁之中。到此为止,甘肃彩陶文化便画上了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品中国史前陶器之“瓶”
中国国家博物馆:甘肃彩陶艺术展之精神家园
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类型彩陶
拙朴之美--中国古代陶器
走进甘肃省博物馆(三)彩陶
那些丑萌丑萌的陶器“表情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