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贯众

贯众

 贯众为陆生蕨,状茎粗壮直立,丛生,革质,单数一回羽状复叶,小羽片呈镰刀状披形,边缘有细锯齿,叶柄细长密被褐色细毛,它粗犷中不失雅致,颇具粗中有细的风韵,常被养花者作盆栽欣赏,同属盆栽的还有全缘贯众、刺齿贯众等。

学 名Rhizoma Cyrtomii Fortunei

中文名称: 贯众

别 名荚果蕨小贯众昏鸡头、小金鸡尾

科 属: 铁角蕨科贯众属

来源: 本品为蕨类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Blechnum orientale Linn.的干燥根状茎。

性味和功用 苦、涩,微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血痢,肠风便血,血崩,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驱蛔虫和蛲虫,热毒疮疡。常用量510克。驱虫、清热毒用生品;止血用制炭品。

乌毛蕨的根状茎又可作饮水消毒剂用。

功用: 归肝、胃经。清热解毒,止血,杀虫。用于风热感冒,乙型脑炎,痄腮,血痢,肠风便血,血崩,带下,产后血气胀痛,驱蛔虫和蛲虫,热毒疮疡。

性味: 苦、涩,微寒

《本经》

【异名】扁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药理作用】贯众品种较多,药理试验时大多未作鉴定。

驱虫作用

粗茎鳞毛蕨,即东北贯众,根称绵马,含粗绵马精49.17%,可作欧绵马的代用品,驱除绦虫。欧绵马能麻痹绦虫,应用历史已很长。国内报告,贯众(品种未经鉴定)在体外对猪蛔有效。粗茎鳞毛蕨还能驱除牛肝蛭。其复方煎剂对牛片形吸虫病及阔吸盘吸虫病有治疗功效。

抗病毒作用

上海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株、亚洲甲型病毒)在鸡胚试验上有强烈抑制作用,在小鼠(滴鼻法)试验上也有效。但作用较弱。此抗病毒作用与其所含鞣酸有关(14.5%)。陕西亦报道,贯众对流感病毒的甲型(PR6)、亚洲甲型(57-4)、乙型(Lee)、丙型(1233)、丁型(仙台)均有抑制作用。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细胞的组织培养上,也证明贯众对479号腺病毒3型、72号脊髓灰质炎型、44号爱可9型、柯萨奇A9型、柯萨奇B6型、乙型脑炎(京卫研1)140号单纯疱疹等七种有代表性病毒株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欧绵马的水煎剂也有抗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

抗菌作用

江西、湖南、广东报道,当地贯众有某些抑菌作用,但效力不强,农村中作饮水消毒或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据称,对皮肤真菌也有些抑制作用。

对子宫的作用

煎剂及精制后的有效成分对家兔的离体及在位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收缩增强,张力提高。粗茎鳞毛蕨注射液对豚鼠(0.10.7毫升。每毫升相当生药50毫克)、家兔(O.81.3毫升)的离体子宫有显著的兴奋作用,运动频率及紧张度均增加,振幅减小,大剂量呈现强直性收缩;但换洗后,仍可恢复正常。蛾眉蕨贯众对子宫作用不甚明显。据报道,贯众与拳参等组成的"止血净",外用有止血、镇痛、消炎作用。

【炮制】贯众:用清水稍浸,取出,早晚各洒水一次,润软,切片,晒干。贯众炭:取净贯众片炒至焦黑色为度,喷洒清水,放凉。

【性味】苦,凉。

《本经》:"味苦,微寒。"

《吴普本草》:"神农、歧伯:苦,有毒。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一《经》苦,无毒。"

《滇南本草》:"性寒,味咸涩。"

《陕西中草药》:"味涩、苦,性寒,有小毒。"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苦甘,温。"

【归经】入肝、胃经。

《本草新编》:"入阳明胃经,亦入心、肺。"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本草撮要》:"入手太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

《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

《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

《本草图经》:"止鼻衄。"

《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

《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

《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

《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

《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涂。

【宜忌】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孕妇慎用。

《本草经集注》:"藋菌为之使。"

《药性论》:"赤小豆为使。"

《本草经疏》:"病人虚寒无实热者禁用。"

《云南中草药》:"孕妇忌服。"

【选方】治蛔虫攻心,吐如醋水,痛不能止:贯众一两,鹤虱一两(纸上微炒),狼牙一两,麝香一钱(细研),芜荑仁一两,龙胆一两(去芦头)。上药捣细罗为散。每于食前以淡醋汤调下二钱。(《圣惠方》贯众散)

钩虫病:一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四两,槟榔、鹤虱各半斤,霍丸四两;二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六斤,陈皮一斤;三贯众三斤,黄荆叶二斤,蜂蜜七斤,槟榔、榧子各半斤,雷丸三两,鹤虱四两。各方制法,均是各研细末,充分和匀,先将蜂蜜熬至滴水结块为度,搅拌药粉,放在清洁捣臼里捣二千杵左右,制丸。每丸潮重二钱五分左右。均在晚饭后一至二小时服,十至十二岁,一次服四丸;十三至十六岁,服六丸;十六岁以上服八丸。(《浙江医学》2(9):3841961)

治钩虫病:贯众三两,苦楝皮、山紫苏、土荆芥各五钱。煎汤,成人-次服用。(《中医杂志》(3):31959)

解一切诸热毒,或中食毒、酒毒、药毒等:贯众、黄连、甘草各三钱,骆驼峰五钱。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冷水调下。(《普济方》贯众散)

治疮疹出快肥红:贯众一两(拣,洗净,焙干),赤芍药一两,甘草半两,川升麻半两,枳壳(麸炒,去穰)半两。上为末。每服-钱,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快斑散)

预防麻疹:贯众五钱,银花五钱,鬼灯笼三钱。水煎服,连服五剂以上,每日服一剂。(《陆川本草》)

预防流行性感冒:一贯众每天三钱。水煎,分二次服,儿童酌减。(湖北《中草医药经验交流》);二贯众三钱,南瓜蔓一尺。水煎服,可连服三日。(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贯众二两,雄黄三钱,生明矾八钱。放入饮水缸内,作饮水消毒用,七天换一次。(《全展选编。爱国卫生》)

治年深咳嗽,出脓血:贯众、苏方木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服,日二服。(《圣惠方》)

治久咳渐成劳瘵:凤尾草为末,用鱼鲊蘸食之。(《圣惠方》)

治暴吐血嗽血:贯众一两,黄连(去须)年老者半两、年少者三分。上二味捣罗为细散,每服二钱匕,浓煎糯米饮调下。(《圣济总录》贯众散)

治吐血成斗,命在须臾:管仲二钱(净末),血余五钱(烧灰),侧柏叶(捣汁)一碗.上将药末两味、入柏汁内搅匀,于大碗内盛之,重汤煮一炷香时,取出待温,入童便一小盅,黄酒少许,频频温服。(《万病回春》管仲汤)

治鼻大衄:贯众根为末,水调服一钱匕。(《本草图经》)

治肠风酒痢下血及鼠于痔出血、血痔:贯仲二两。去芦头,烧灰存性,用瓦合地上去火毒,为末,入麝香一字研匀。米饮调服二钱。(《普济方》经效散)

治血痢不止:凤尾草根五钱。煎酒服。(《濒湖集简方》)

治肠风便血,久痢下血水,妇人崩淋沥血,并积年白带:贯众一分(酒漫一日,连须并内肉,俱切碎,曝干,微炒),黑蒲黄、丹参各减半(俱酒洗,炒)。共为末。每早晚食前白酒下。(《本草汇言》)

治妇人崩漏:管仲同米炒。每服二钱,酒、醋下。(《海上方》)

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对消化道出血、尿血、小量咯血亦有疗效:贯众炭一两,乌贼骨四钱。共为细末,打片,加阿胶一钱,每片0.5克。每日三次,每次八片。(《教育革命简报》1:331972)

治崩漏血色紫而有块,少腹胀痛,脉沉,有瘀血者:贯众、五灵脂各三钱。均炒黑研末。用水冲服。(《中医杂志》(6):2241961)

治产妇恶露淋沥,体倦面黄,食少恶寒,昼夜不寐,惊悸汗出:贯众(醋蘸炙干)为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妇人良方》)

(21)治漆疮:贯众,治末以涂上,干以油和之。(《千金方》)

(22)治便毒肿痛:贯众,酒服二钱。(《多能鄙事》)

(23)治火烧疮:贯众煅灰,和香油调涂,止痛。(《岭南采药录》)

(24)解轻粉毒,齿缝出血臭肿:贯众、黄连各半两。煎水,入冰片少许,时时漱之。(《积德堂经验方》)

(25)治骨鲠:缩砂仁、甘草、贯众等分。上捣为粗末。如一切鲠,以绵裹少许含之,旋旋咽津,久则随痰出。(《普济方》缩砂散)

【临床应用】贯众品种较多,各地临床报道,大多未经鉴定。

预防感冒

将贯众制成冲剂内服,每人每次12(相当于生药9),每周2次。预防服药观察306人,观察期间发病者占12.02%,而对照组340人中发病者占33.2%。亦可用贯众3钱、桑叶1.5钱煎服,每天1次,每周连服2天,共服3周。服药者671人,发病者占3.56%;对照组649人,发病率为8.32%

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内服粉剂或片剂,成人每次2克,10岁以下1克,1岁以下0.5克,每周服药1次,连服2周。在4764人中检出健康带菌者(咽拭培养阳性)59例,按上法服药后,复查均转为阴性。以后每月再按上法服药2周,经3个月后再次复查,仍为阴性。

治疗胆道蛔虫病

用贯众、苦楝根皮各75(15岁以下儿童每次每岁各5),水煎两次,煎液混合浓缩成100毫升左右,空腹时1次顿服,连服2日。病情急剧者可日服2次,连服2次后须间隔12天再服,以防中毒。除便秘者外,不必服泻药。观察34例,服药26次,症状、体征消失者30例,显著减轻者4例,所有病例均在服药后14天内连续排出蛔虫。

用于收缩子宫

用粗茎鳞毛蕨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原药1克,行肌肉注射或子宫颈局部注射,重症剂量加倍。治疗产后出血、流产后出血、人工流产、剖腹产及葡萄胎手术共48例,有效率91.6%。一般在用药后10分钟左右出现明显子宫收缩,随即流血减少直至停止。另有报道用乌毛蕨制成注射液,轻症2毫升(相当生药5),重症4毫升,肌肉注射,应用于人工流产及产后流血52例,均在注射后35分钟出现明显的子宫收缩,无一例失败,且注射后无任何副作用。

此外,不少地区曾用贯众配合苦楝皮、紫苏、土荆芥组成复方,治疗钩虫病,但疗效差异极大。

【名家论述】《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之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

《本草经疏》:"贯众,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热气诸毒。苦以泄之,亦兼有散之之义,故破症瘕。苦寒能除风热,故止头风。金疮出血后必发热,泄热散结,则金疮自止。"

《本草汇言》:"贯众,杀虫化症之药也。前古主腹中邪热结气,故时人用为杀虫化症,皆属腹中邪热湿郁结气也.苏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血不止,亦取其气味苦寒散结热耳。但性寒气燥有毒,如病人营虚血槁,肝肾有火,并阴虚咳嗽人,不可加用。"

《本草正义》:"贯众,苦寒沉降之质,故主邪热而能止血,并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湿、寒以泄热之功也。然气亦浓厚,故能解时邪热结之毒。《别录》除头风,专指风热言之,凡大头疫肿连耳目,用泄散而不遽应者,但加入贯众一味,即邪势透泄,而热解神清,不独苦寒泄降,亦气之足以散邪也。故时疫盛行,宜浸入水缸中,常饮则不传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则解毒之功,尤其独著,不得以轻贱而忽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绵马贯众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
中药材:绵马贯众
6.贯众
贯众 解疫毒。
贯众《神农本草经》师承笔记
《本草纲目》故事:解毒驱虫的贯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