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庖丁解牛: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解构传统教育模式

庖丁解牛:用“互联网÷教育”的思维解构传统教育模式

陶华坤

世上许多问题并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取决于一定的条件。要有超越数据的视野与胸怀,教师是大脑的变革者,管理重制度构建与操作程序设计:体现全面全员全程特点,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它孕育了人们长期坚守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1.教育评价难在它的混沌性。

混沌是自然的法则,秩序是人类的梦想。混沌不等于混乱,教育的混沌性反映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教育过程的复杂性是认识和思考教育问题,制定解决教育问题的依据。教育短期是可以预测的,在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是不可预测的,为学习者构建个性化学习环境是变革教育的途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理想色彩”,其“理想”的由来:

第一,目标与现实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是任何真正的改革所必须的,否则改革便蜕化为改良或常规工作的延续。

第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目标并非仅仅是近期目标,在某种意义上,部分目标是对基础教育发展做出的远期规划,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发展的方向,特别是由精英主义教育转向大众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更加需要明晰的发展方向。

第三,众所周知,当一种思想、文化或制度形成并完备之后,它便开始逐渐进入到封闭的状态,进而走向消极和僵化。

第四,改革并非只待“万事俱备”之时方能够进行,当现实问题日益突出需要对此做出反应时,或当主要条件基本具备时,改革便可以进行,这与人们不会等到有了鞋子才开始走路同理。

2.对传统行业元素“解构+重塑”。

什么是“解构+重塑”?简而言之,就是先破而后立,秩序再建的过程。撕碎一个时代,解构出其本质的优秀元素,加上催化剂去重塑另一个时代,释放出行业增长潜力。互联网时代,人们接触得更多的是理性认识,借助互联网,人们可以完成从认知,分析,判断,选择,执行和反馈的系列过程,使我们仅仅认识事物的概念,而非内容本身。这也使得人类认识将更多地依赖于理性到理性之间的解构和重构。

就教育主体的思维方式而言,要从感性沿袭向理性引导转变,树立三种意识:系统观、策划观、重构观。如,高质量是集团化办学的生命。集团化办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优质学校是集团化校际联合的核心,要承担更多的组织协调的重任,要由“贴牌”向“贴心”转变,由输血向造血提升。构建优质学校群,组建教育集团,创设“动车组”,不仅有火车头的牵引,更要让集团校都有发动机,实现大家不同,大家都好。

互联网最本质的特征是基于共享的连接,实际上互联网对教育中知识与知识的连接,知识与知识人的连接,乃至知识人与知识人的连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还带来一种新思维、新精神,具备互联网思维与互联网精神远比使用互联网本身更重要,让我们共同过一种秉承“合作、共赢、共建、共享”互联网精神的生活!

3.将教育从考试中解放出来。

一座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教育体系都围绕高考升学目标来运转是教育的悲哀。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帮孩子准备标准化考试不是教育他们的唯一方式。评价是为了确定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考试跟评价的关系:考试是一种事实判断,但是评价是在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

故事。有记者访问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科学家回答:“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要谦让,吃饭前要洗手……”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工具,是可以量化的知识;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素养是“浸润”出来的,是在长期宽容的、开放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中熏陶出来的,正所谓“养之有素”。

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以“文”化人而非以“识”造物。学校育人应立足于治学,但治学须首先服务于育人,所培养的人必须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学校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素养、能力和责任,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成为一个成熟的人——他能了解自我、探索自己生活的远大目标。大学当重视提升学生的个人力量,培育善良、合作、同情及如何把眼前的世界建设得更美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创客教育和STEAM教育到底是什么?
教育教学理论基础知识试题
从知识体系走向能力体系
王志东:没有纯粹互联网思维 只有商业思维
大数据背景下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探索
为什么互联网改变不了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