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聚焦:高考改进 改进高考

聚焦:高考改进 改进高考


陶华坤

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其改进和完善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与时俱进:高考改革不可能得到一致掌声
高考改革:怎么改?优化考试内容:针对不同学科,结合实际需求,对考试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聚焦核心素养,增加对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考察,减少记忆性知识,考察学生综合素质。
1.渐进改革:考试科目改革2+1+x
高考新设计:12(语文、数学)+1(文综或理综)+x(特长学科或技能语文和数学150分;文综150(英语55、政治55 历史40)、理综150分(物理60、化学40、生物30、地理20分);x特长学科或技能150分总分600,用原始分录取;2考试时长:2.5小时;(3考试内容改革原高考方案中合理的部分继续使用。渗透哲学核心素养申论思辨PISA国际学生能力评价思想、情景化命题难度系数调整为0.60~0.65
2.强化阅读理解,降低英语权重。
降低英语权重。世界上说英语的人最多,45个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英语,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讲英语。英语应成为一门技艺,一个工具,回归语言用于交流的功能。高考是高利害、高风险、高竞争考试,其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都非常大,是选拔人才的“双刃剑”。高考改革不可能得到一致掌声,更没有十全十美的政策,因为高考本身存在一系列的两难问题,有些问题甚至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案。
3.确保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改革力戒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朝令夕改式的运作模式,也需防止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方案。高考改革是为了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选择权利和机会。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曾说:“我们不会走旧路,要改进大家觉得不满意不科学的地方;我们也不走错路,因为这会影响一代人,决不能允许发生颠覆性错误;我们也尽量不走弯路,留下很多后遗症。”

二、研究高考:将核心素养落实到高考命题中
高考聚焦铸魂育人,夯实信仰之基;紧扣时代脉搏,培养时代新人;彰显五育并举,引导全面发展。
1.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习。
核心素养教育针对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综合素质教育造成的学生负担过重,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质量标准的具体化。核心素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发挥高考的引领作用,探索“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考查模式,教出、学出和考出所学知识和现实世界的联系,以适应学生终身发展之需要。
2.让测评发生在知识生成或应用状态的情境之中。
强化对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做事过程的测量和评价,从注重考查学生记忆、理解的结果到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探究过程、做事过程的发展水平。试题任务所要驱动的不是单纯的记忆和理解,而更应关注思考、探究、做事的开启、过程和结果。增加人文、科技等内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考点”必须“生长”在产生和应用知识的“土壤”中。
最好的教学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探究性和指导学生做事。牢记:任何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的特色其生命力都是有限的。教学应走向以问题解决为出发点,走向在做中学、用中学为导向的能力培养,走向更加关注观念领悟的深刻性、迁移性,走向更加看重学习过程的教学。将引导教学作为高考的核心功能,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

三、核心价值:高考是科学选拔人才并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高考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维系社会稳定的“减压阀”。高考改革任重道远,受制于各种因素和众多利益相关方,改革必然是持续的和渐进的过程。
1.为何考?考什么?怎么考?
高考回归教育的原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问:教育究竟为了什么?美国深受苏格拉底“产婆术”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教育是一个“接生”的过程,人们接受教育是为了寻找“原我”以不断完善自身。美国教育固化了美国的阶层,中国教育为阶层流动提供了阶梯。中国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重视教育,崇尚进取心,吃苦耐劳。中国是一个相信“读书改变命运”的社会,它一贯高扬进取、奋斗精神。
2.怎么改?“变”一直是高考的重要特征。
高考“劣根”。引导学校实现从“成绩教育”到“创新教育”的转变。高考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高考评价体系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作为考查内容,回答了高考“考什么”的问题,高考“怎么考”的问题。高考“怎么考”对高中“怎么教”具有反拨作用。
3.改出公众期盼的“素质”?
高考为了什么?如何体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些教育根本问题。高考命题遵循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成长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使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素材,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合理呈现试题情境,设置新颖的试题呈现方式和设问方式,考查学生完成开放性或探究性任务的能力。增强试题的应用性、探究性、开放性,把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高考报告(2024)》: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
高考试题评价 |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加强物理学科素养考查——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评析
教育研究 | 高考从“考知识”转向“考能力”
教育部度关于高考的导向性指导意见
核心素养时代,高考作文怎么考?
3 1 2模式下的新高考命题理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