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考研——方剂学高频知识点之治风剂(二)

方剂学各论——治风剂(二)

(全国卷历年出题数:27道)

1.本章相关方剂的对比分析及鉴别应用——平息内风

羚角钩藤汤、镇肝息风汤、天麻钩藤饮均为平肝息风之剂。羚角钩藤汤清热凉肝息风之力大,主治肝经热盛,热极动风之证;镇肝息风汤镇肝潜阳息风之力强,并善引气血下行,多用于肝肾阴虚,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气血逆乱之头痛眩晕、目胀耳鸣、面红如醉,甚或中风者;天麻钩藤饮则兼有清热活血安神之功,常用于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头痛、眩晕、失眠。大定风珠为滋阴息风之剂,主治温病后期,热灼真阴,虚风内动之手足瘛疭。

2.具体内容

(1)平息内风剂

天麻钩藤饮

【方歌】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组成】天麻、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

【功用】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

【主治】肝阳偏亢,肝风上扰证。头痛,眩晕,失眠多梦,或口苦面红,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方义】

①天麻、钩藤平肝息风,为君药。

②石决明咸寒质重,功能平肝潜阳,并能除热明目,与君药合用,加强平肝息风之力;川牛膝引血下行,兼益肝肾,并能活血利水,共为臣药。

③杜仲、寄生补益肝肾以治本;栀子、黄芩清肝降火,以折其亢阳;益母草合川牛膝活血利水,有利于平降肝阳;夜交藤、朱茯神宁心安神,均为佐药。

【配伍特点】本方平潜补益合法,肝肾同治,以息风为主;清热安神相伍,心肝同治,以平肝为主。

羚角钩藤汤

【方歌】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凉肝息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组成】羚角片、桑叶、川贝、鲜生地、双钩藤、滁菊花、茯神木、生白芍、生甘草、淡竹茹

【用法】水煎服。

【功用】凉肝息风,增液舒筋。

【主治】热盛动风证。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甚则神昏,舌绛而干,或舌焦起刺,脉弦而数。

【方义】

①羚羊角咸寒,入肝经,善于凉肝息风;钩藤甘寒,入肝经,清热平肝,息风解痉。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清热凉肝,息风止痉之功益著,共为君药。

②桑叶、菊花清热平肝,以加强凉肝息风之效,用为臣药。

③风火相煽,最易耗阴劫液,故用鲜地黄凉血滋阴,白芍养阴泄热,柔肝舒筋,二药与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养阴增液,舒筋缓急,以加强息风解痉之力;邪热每多炼液为痰,故又以川贝母、鲜竹茹以清热化痰;热扰心神,以茯神木平肝宁心安神,为“清金平木”的体现,以上俱为佐药。甘草兼调和诸药,为使。

④综观全方,以凉肝息风为主,配伍滋阴、化痰、安神之品,标本兼治,为凉肝息风法的代表方。

【加减应用】若邪热内闭,神昏谵语者,宜配合紫雪或安宫牛黄丸以清热开窍;抽搐甚者,可配合止痉散以加强息风止痉之效;便秘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泻热。本方清热凉血解毒之力不足,运用时酌加水牛角、丹皮等。

【注意事项】若温病后期,热势已衰,阴液大亏,虚风内动者,不宜应用。

镇肝熄风汤

【方歌】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组成】怀牛膝、生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板、生杭芍、玄参、天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镇肝息风,滋阴潜阳。

【主治】类中风。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面色如醉,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眼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脉弦长有力。

【方义】

①怀牛膝归肝肾经,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

②代赭石之质重沉降,镇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气血下行,急治其标;龙骨、牡蛎、龟板、白芍益阴潜阳,镇肝息风,共为臣药。

③玄参、天冬下走肾经,滋阴清热,合龟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阴以柔肝;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过用重镇之品,势必影响其条达之性,故又以茵陈、川楝子、生麦芽清泄肝热,疏肝理气,以遂其性,以上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合生麦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壳类药物碍胃为使。

④全方重用潜镇诸药,配伍滋阴、疏肝之品,共成标本兼治,而以治标为主的良方。方中茵陈,张锡纯谓“茵陈为青蒿之嫩者”。为此,后世医家有的改用青蒿,有的仍用茵陈。从该书“茵陈解”及有关医案分析,当以茵陈为是。

【加减应用】心中烦热甚者,加石膏、栀子以清热除烦;痰多者,加胆南星、竹沥水以清热化痰;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山茱萸以补肝肾;中风后遗有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不能复原者,可加桃仁、红花、丹参、地龙等活血通络。

【注意事项】若属气虚血瘀之中风,则不宜使用本方。

大定风珠

【方歌】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仁,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息风是妙方。

【组成】生白芍、阿胶、生龟板、干地黄、麻仁、五味子、生牡蛎、麦冬、炙甘草、鸡子黄、鳖甲

【用法】水煎,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搅匀,分三次温服。

【功用】滋阴息风。

【主治】阴虚风动证。手足瘛疭,形消神倦,舌绛少苔,脉气虚弱,时时欲脱者。

【方义】

①鸡子黄、阿胶为血肉有情之品,滋阴养液以息虚风,共为君药。

②重用生白芍,干地黄、麦冬壮水涵木,滋阴柔肝,为臣药。

③阴虚则阳浮,故以龟板、鳖甲、牡蛎等介类潜镇之品,以滋阴潜阳,重镇息风;麻仁养阴润燥;五味子酸收,与滋阴药相伍,而能收敛其阴;与生白芍、甘草相配,又具酸甘化阴之功。以上诸药,协助君、臣药加强滋阴息风之效,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④本方配伍,以大队滋阴养液药为主,配以介类潜阳之品,寓息风于滋养之中,使真阴得复,浮阳得潜,则虚风自息。

【加减应用】若兼气虚喘急,加人参定喘;气虚心悸,加人参、小麦、茯神补气宁神定悸;若低热不退,加地骨皮、白薇以退虚热。

【注意事项】若阴液虽亏而邪热尤盛者,则非本方所宜,正如吴鞠通在《温病条辨》(卷3下焦篇)所说:“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

阿胶鸡子黄汤

【方歌】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蛎草,决明茯神络石藤,阴亏风动此方保。

【组成】阿胶、生白芍、石决明、钩藤、生地、炙甘草、生牡蛎、络石藤、茯神木、鸡子黄

【功用】滋阴养血,柔肝息风。

【主治】邪热久羁,阴血不足,虚风内动证。筋脉拘急,手足瘛疭,类似风动,或头目眩晕,舌绛苔少,脉细数者。

【方义】

①方中以阿胶、鸡子黄为君,滋阴血,息风阳;生地、芍药、甘草为臣,酸甘化阴,柔肝息风。

②钩藤协石决明、牡蛎为佐,取其介类潜阳,合用以平息肝木之亢;复用茯神木平肝安神,以加强其效。筋挛则络亦不舒,故用络石藤舒筋活络,均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合白芍酸甘化阴,舒筋缓急,用为佐使。

【配伍特点】本方以血肉有情之品合滋阴柔肝、镇肝息风之品,标本兼顾,重在治本,合而用之,成为养血滋阴、柔肝息风之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轮考点||方剂22 治燥剂
治风方之阿胶鸡子黄汤
平息内风剂——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大定风珠等
治风剂学习笔记
中药常用方剂1治燥剂2治风剂Microsoft Word 文档
阿胶鸡子黄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