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AT】伍兹贝格:打造更人性化的邻家医疗服务
 


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导致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大。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糖尿病病患和肥胖人口急剧增多,加之中国人对烟草有着根深蒂固的感情,中国吸烟人口已达到3.16亿人,导致癌症患者数量激增,这些都需要我们发掘更适合国情的医疗新途径。传统的医院以满足功能性需求为出发,很少考虑就医环境和医疗体验,但事实上贴心的就医环境和服务会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迎接挑战 

随着医院急诊科室及其他医疗设施需求的增加,医院交叉感染机率升高,住院时间延长,再入院率升高。此外,药品成本也持续提高,医院为了维持更多医疗专业人员需投入更多成本,这些变化都带来了多重临床挑战,也对现有医疗系统产生了深远影响。通常在一所传统的大型医院,患者与家人和朋友是相对隔离的,无法感受家庭的温暖。对医院运营者来说,患者更像一张列表上的数字,而在这种情况下,正面的治疗效果将难以得到实现。是否可以考虑重新设计医疗服务场所,让患者精神上感觉放松,同时又可以对现有问题产生更深远的影响?


逆转大型医疗机构中医疗服务日益集中的趋势可能是针对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行方法。大型医疗机构的专家治疗无疑是针对某类疾病的最佳方式,但仍然有许多常规的重复咨询更适合由当地的家庭式医疗机构提供。如果能够从大医院中剥离这部分功能,并将这些功能转移到更小型、更方便且更人性化的医疗机构中,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体验都将得到改观。


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基地鸟瞰


这种解决方案看似复杂,但其背后的逻辑并不复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鉴别极有可能需要重复就医或延长住院时间的服务,并将其嵌入当地社区医院中解决;2)打造能够提供温馨舒适、多姿多彩且令人兴奋的就医服务环境;3)利用这些设施作为当地医生的转诊服务以及大医院的过渡性护理;4)在一个便捷的地理位置向患者提供其需要的所有高品质医疗服务;5)相较于超大型临床医院,家庭式社区医院由于接诊严重病例的可能性较小,对医疗设备的需求也较低;6)为医疗教育组织提供交流或合作机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 如何造福社区 


家庭式社区医院给患者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病人不用长途跋涉去大型医院,常规病的预约看诊和检查将更加方便。当患者按预约到达医院,迎接他们的是一栋人性化的建筑,就医将在友好、平和的环境中进行,因此,一些压力与担心会被部分化解。


家庭式医院环境对医疗人员也有益处。平易近人的场所促使医护人员与患者形成更加亲密友好的关系,这种亲密关系无形中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有别于大医院的运作模式,在社区医院里,医护人员被认为是社区的一份子,这种身份认知会激发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促使其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


同时,由于社区医院承载了大型医院的部分功能,大型医院能够更加关注在特定领域提供专业服务,尤其在急性治疗和手术专业治疗方面发挥最大功效,手术团队、主要医疗设备以及急救设施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空间。


入口处效果


 3 设计新实践——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 


如何选定需要本地化的医疗服务是成功建设社区医院的关键。建设社区医院的目的在于最大程度地缩短患者的路程、节省时间、提供综合医疗,因此与“一站式服务”兼容的医疗服务成为最优选择。


除了针对医疗专家的建议,建筑师又能采取什么方式确保社区医院成为便捷而又受欢迎的就医场所呢?伍兹贝格凭借多年的医疗项目设计经验,将多方设计经验应用到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项目中,为当地居民打造出一座集医疗检查、治疗、康复为一体的社区医院。


与大型公立医院相比,社区医院虽然规模较小,但需要更精准的前期建筑规划。从选址角度

看,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紧临居民住宅片区,确保周边患者步行或短途驾驶就能到达,清晰的路牌指示方便患者可以迅速找到医院入口。医院布局采用交通分流,使行人、私家车、公共交通工具、医疗人员和运输车都能够无障碍进出该大楼,合理安排的交通流线确保货物、材料和废物运输最大化分流。医院大楼内部通道也大量采用被动寻路,避免患者沿着走廊寻路时产生“无穷无尽”的感觉。除此之外,设计师还运用彩色标志、特定主题的图标和示意图为该建筑的使用者提供道路指示,并建议将这些主题与医院预约过程相结合,如将有色编码预约卡与医疗设施所用的颜色相关联。


住院患者卧室设计理念


社区医院紧邻社区,因此建筑设计语言应汇集当地社区历史、文化和环境背景。在设计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时,设计师考察了基地周边具有当地区域特色的地形、色彩等特征,并将其融入建筑的室内外设计中。医院造型及立面设计灵感取自临近国家公园的自然地貌景观,以大地色为主的建筑外立面风格简洁,与周边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设计师利用新颖的现代设计手法打造这所社区医院,以艳丽的新型建筑形态激发人们的兴趣和热情,建造出一座令患者产生归属感的社区医院建筑,令社区住户以此为豪。


社区医院也因此不再是一个冷冰冰的治疗场所,而是一个让患者及其家人和朋友感到轻松愉快的康复地。除了考虑以建筑手法减少医院带给病人的压迫感,室内设计也沿用了这样的的核心理念。设计师运用自然光的主题,以暖色系及天然材料尽可能弱化传统医院环境给病人带来的负面感观;保持室内空间可见性与私密性之间的平衡,在开放区域酌情补充一些私密性设施;另外运用家具和其他设备强调随意放松的气氛。


病房室内效果


医院室外环境的塑造也不容小觑。设计团队认为,医院室外空间是治疗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场地规划及建筑设计过程中,中心花园和周边自然景观的可及性、视觉通透性是设计的主要考量因素。设计师尽可能引入自然景观,为病人提供对自然世界的视觉可达性,让他们可以随时感受到蓝天、庭院、树木、花卉。这样轻松的医院环境便于融入多种康复功能,方便患者在步行小路、社交空间、咨询室和休息区中进行治疗活动。运动有助于康复,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也提供了多处风景优良的场地,鼓励患者多下床、勤散步。


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的另一大亮点是医患之间的便利沟通。医院设备融合通讯技术,使患者更容易进行预约并与医护人员取得联系。设计师在等候区和人流动线示意图中特意嵌入通知、数据等信息,有意识地帮助患者保持思维活跃。当然,标识系统设计也考虑了精神疾病和失智类患者的特殊需求,为每个病区乃至病房都赋予了独特的主题、命名、颜色,方便病人辨识方向,从而减小其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的区域主题示意图和寻路策略


为了提高堪培拉大学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潜能,伍兹贝格在设计上强调空间使用的灵活性,尽可能减少不同尺度空间的数量,增加空间的功能选择。标准化设计和模块设计有利于空间实现多功能组合,在最少介入的前提下增加或拆除界墙,提供服务和出口点。设计师压缩了结构性地基的使用,为未来的建筑改造预留出更多可能性。同时,随着技术革新的加速,设计还充分考虑了数字医疗环境以适应未来的科技发展。在建造成本方面,通过精心测算,医院预计产生的材料成本与一所提供相似服务的急性治疗机构相比更为节省。未来,伍兹贝格及堪培拉大学将持续监测医院的运营成本,确保医院更加智慧、环保。


 4 结语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以及受诸如糖尿病和肥胖症等慢性疾病影响的人越来越多,我们需要改善获得有效医疗的途径,并确保其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中。对患者或社会来说,通过长途旅行进行日常就医从而迫使他们打破正常生活方式绝非好的做法,会导致健康问题被忽视,从而在未来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打造便捷且能融入当地社区的临床空间,可使患者有更好的就医体验,从而有助于康复。


康复中心效果


受人欢迎的临床环境也会使医疗人员受益,他们会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以及应得的治疗。医疗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加融洽,康复率提高,医疗人员也会更加满意自己的工作。人才吸引力和留存率也会随之提高,这将促使相关的医疗成本降低。


事实上,实施这样的社区医院并不需要过高的费用。如果合理分配资金,将投资花在刀刃上,医院的实际投入与建设一座标准医疗机构设施并无太大差异。但是,潜在的回报却是显而易见的。经过精心设计的以人为本的医疗机构能适应新兴需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相比医院更有家的温馨,这样的医疗机构将成为社区的高价值资产,不仅造福了社区人民和医务人员,也会将福祉辐射到更广泛的社会中。



Andrew Humphreys

英国注册建筑,在大型综合开发项目上拥有超过25年工作经验,尤其擅长医疗领域项目,包括大型医院设计、专业临床科室规划、科研实验室及社区设施设计。他深刻理解客户的需求并能提供高品质的设计方案,丰富的大型项目设计和管理经验使他能够游刃有余地带领跨专业团队共同工作,为客户提供严谨、创新的解决方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站门可罗雀 两三成门诊浪费
继北京后,上海等大医院将不设门诊、取消窗口挂号!分级诊疗来真的了
民营医院的医生和公立医院的医生有何不同
今年底,上海所有公立医院联网使用电子病历卡
河北将建立分级诊疗新模式 引导患者理性就医
阿童木打造与公立医院有明显差异化的医疗服务体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