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神剂


黄连阿胶汤

【方剂来源】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黄连12克,黄芩6克,芍药6克,鸡子黄2枚阿胶9(另烊化) 先煎前三药,取汁,加入鸡子黄、阿胶搅匀,饮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滋阴降火,除烦安神。主治热入少阴,心中烦热;失眠,舌红苔黄燥,脉细数,或热病后期,余热未清,阴液亏损,虚烦不得眠。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头痛,牙痛,口舌生疮;又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胃炎,肠炎,痢疾,以及淋证,痘疹,喉痹等病症。例如:

(1)顽固性失眠 本方加生地,治疗18例,结果:服药3-12剂,均获近期治愈(《江西中医药》1984年第6)

(2)焦虑症 本方加玄参、五味子、夜交藤、麦冬、牡蛎,治疗42 例。结果,痊愈10例,显效23例,好转8例,无效1(《黑龙江中医药)1984年第4)

(3)情感性精神病 以本方加生地、菖蒲、胆星、半夏等为基础方治疗。结果;随症加减,调治3月而愈(《吉林中医药》1990年第4 )

(4)脏躁 治疗25例。结果均获显效(《北京中医》1985年第3 )

(5)头痛 本方加减,治疗9例。其中2例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果均获显效(《北京中医》1985年第3)。本方加藁本、荆芥、天麻等,治疗肌肉收缩性头痛。结果;服药2月而愈(《吉林中医药》1990年第4)

(6)牙痛 本方加肉桂、川牛膝、熟地、地骨皮治疗。结果:服药2 剂而愈,未再复发(《四川中医》1985年第10)

(7)口舌生疮 本方去黄芩,加生地、甘草,人中白、木通、桔梗,外用锡类散治疗。结果:调治半月而愈(《新中医》1990年第2)

(8)手足心发热症 本方加生地、酥鳖甲、白薇治疗。结果,服药15剂而愈(《四川中医》1985年第10)

(9)结肠炎 以本方加马齿苋、白术、防风、玄胡为基础方治疗。结果:服药14剂而愈(《吉林中医药)1990年第4)

(10)萎缩性胃炎 本方加川楝子、青木香、制香附、炙甘草、热地治疗。结果:服药半月而愈(《黑龙江中医药》1985年第5)

(11)胃溃疡出血 本方加乌贼骨、代赭石、白芨、北沙参、藕节、甘草、三七末治疗。结果;服药7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崔四川中医》1985年第4期)。

(12)肺结核大咯血 本方加牡丹皮、麦冬、百合、生地、白芨、炙冬花、杏仁治疗。结果:服药l剂,大咯血停止;后用抗痨西药继续治疗(《黑龙江中医药》1985年第5)

(13)血尿 本方加生地、山萸肉,小蓟、白茅根、黄柏、枸杞、陈皮、甘草治疗。结果,服药土5剂而愈(《四川中医》1985年第4)

(14)产后热痢、低热 本方去鸡子黄,加生地、白头翁、黄柏、地榆炭、乌梅、焦山楂、陈皮,甘草治疗。结果:服药5剂而愈(《四川中医》1985年第4)

(15)阳强遗精 以本方加盐黄柏、知母,山萸肉、锁阳等为基础方,治疗。结果;服药21剂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陕西中医函授》1986 年第6)

(16)阿狄森氏病 本方加白芷、菊花、苍术等治疗。结果:调治4月面愈(《吉林中医药》1990年第4)

(17)喉痹 本方去芍药,加玄参、生地、麦冬、甘草治疗。结果;服药9剂而愈(《黑龙江中医药》1985年第5)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少阴病阴虚火旺证。方用黄连、黄芩清心降火,除烦热,配以阿胶、白芍、鸡子黄滋补阴血,且防黄连、黄芩苦寒伤津之弊,泻中寓补,水火既济,心肾相交,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眠、口燥咽干、舌红苔燥、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凡脾胃虚寒、肾阳虚衰者忌用。

阿胶黄连汤(《通俗伤寒论》),即本方加生地黄组成,养阴清热力更著;主治血热心烦不寐,肌肤枯燥,咽干舌红,小便短赤,大便脓血等症。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伤寒保命集》黄连阿胶汤,由黄连、黄柏、阿胶、栀子组成,效,主治与本方同。

(2)《圣济总录》黄连阿胶汤,即上方加乌梅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止痢,主治热毒泻痢。

 

 

朱砂安神丸

【方剂来源】金·《内外伤辨惑论》。又名黄连安神丸、安神丸。

【组成与用法】朱砂(水飞,为衣)15,甘草16,黄连18当归8,生地黄4.5。除朱砂外,余药为末,汤浸蒸饼为丸,黍米大,再用朱砂为衣。每服 69,睡前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病情酌减,朱砂以不超过3为宜。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阴清热,镇心安神。主治心火亢盛,阴血不足,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胸中烦热,舌质红,脉细数。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癔病,抑郁症,又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盗汗等症。例如:

(1)神经衰弱 对不寐多梦,心悸健忘,精神恍惚者有效(《中国基本中成药》人民卫生出版社)

(2)经期发狂、产后久热等症 改丸剂为汤剂,随症加减,治疗经期发狂、产后久热、舌体灼热、背自汗出、胸痛等症,每能取效(《四川中医》1986年第9)

(3)盗汗 本品治疗出汗,夜半尤甚患者。每服9,日服3次,用栀子1O克煎汁送服。结果:服药5日病瘥(《河南中医》1983年第1)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阴不足、心阳有余之证。方用朱砂、黄连泻火清热除烦,重镇安神,合以当归、生地滋阴养血,既补又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惊悸怔忡、失眠多梦、胸中烦热、舌质红、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改作汤剂,临床如见阴虚为主,加重生地、当归用量,以养血滋阴;心火偏胜,加丹皮、栀子、连翘清心火;心悸易惊,加龙骨、牡蛎重镇安神。丸中朱砂含硫化汞,不宜多服、久服,以防汞中毒。此外,不宜与碘化钾及其他含碘、含溴化钾药物同用,否则,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医源性肠炎。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小儿药证直诀》朱砂安神丸,由麦冬、茯苓、山药、马牙硝、寒水石、甘草,朱砂,冰片组成,功能养阴清热安神;主治小儿心虚肝热,面黄颧赤,神志恍惚。

(2)《医学发明,朱砂安神丸,即本方加重生地黄用量,功效、主治与本方相同。

(3)《兰室秘藏》朱砂安神丸,由朱砂、黄连、甘草组成,功能清心安神,主治心火偏亢。

(4)《卫生宝鉴》朱砂安神丸,组成与本方同.剂量有增损,功效、主治同本方。

(5)《妇科玉尺》朱砂安神丸,由朱砂、当归、黄连、甘草、生姜汁组成,功能除烦安神;主治妊娠期阴虚火扰,烦闷不安,心悸胆怯。

 

 

清心丸

【方剂来源】清·《医学心悟》。

【组成与用法】生地黄120,丹参60,黄柏15,牡蛎45 ,山药45,酸枣仁45,茯苓45,茯神30,麦冬45北五味30,车前子30,远志30,上药研末,用金樱膏为丸。每服9,开水送服乙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功能清心安神,收涩固精。主治梦泄。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所致的遗精、失眠等症。例如:

(1)遗精 以本方加龙骨、芡实为基础方,可治疗遗精、滑精。如内热甚者,可加知母、黄连,腰酸者,加杜仲、续断。

(2)失眠 以本方加夜交藤、合欢皮为基础方,可治疗神经官能症所致的失眠、多梦。如伴心悸者,可加柏子仁、珍珠母,血虚甚者,加当归、白芍、女贞子。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遗精、失眠症。方用养阴清心之生地、麦冬,配以养心安神的枣仁、茯神、远志,收涩固精之牡蛎、五味子等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烦热、遗精、失眠、多梦或兼有烦热、舌尖红绛,为其辨证要点。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普济本事方》清心丸,由黄柏、冰片组成,功能清热泻火,主治遗精,心忪恍惚,膈热。

(2)崔丹溪心法》清心丸,由黄连、茯神、赤茯苓组成;功能清心安神,主治诸痛痒疮。

 

 

酸枣汤

【方剂来源】汉·《金匮要略》。又名酸枣仁汤。

【组成与用法】酸枣仁()18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 克川芎6克,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主治肝血不足,虚火内扰,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头目眩晕,咽干口燥,脉细弦而数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以及高血压病、心脏病等引起的心悸、眩晕、失眠、盗汗,又用于治疗遗精、鼻衄等病症。例如:

(1)眩晕、失眠症 本方加减,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心神经官能症、 高血压病、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脑外伤综合征等引起的眩晕、失眠症,疗效显著(《四川中医》1987年第12)

(2)脏蹂等症 本方加味,治疗脏躁、抑郁症、健忘、盗汗、遗精等症,效果满意(《上海中医药杂志》1989年第8)

(3)鼻衄 本方加五味子、龟板胶,治疗每于惊恐胆怯即鼻衄发作 者。结果;服药5剂而愈,随访3个月未复发(《陕西中医》1984年第 10)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肝血不足,阴虚内热证。方中酸枣仁养肝血、安心神,合以川芎畅气血、疏肝气,两者配伍,一酸收,一辛散,相反相成,更能发挥养血安神之效,又用知母养阴清热除烦,能缓和川芎 之辛燥,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眩晕盗汗、咽干口燥、脉细弦而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血虚甚者,加当归、龙眼肉,兼阴虚者,加生地、麦冬,内热口苦者,加栀子;盗汗者,加五味子。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酸枣仁汤,由酸枣仁、人参、桂心、知母、 茯苓、煅石膏、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主治霍乱吐下增剧,虚劳烦劳,奔气在胸中,不得眠;或发寒热,头疼,晕闷。

(2)《杂病源流犀烛》酸枣仁汤,由酸枣仁、远志、黄芪、莲肉、人参、 当归、茯苓、茯神、陈皮、甘草、姜、枣组成;主治肝胆不足,善恐。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大脑有催眠和镇静作用,能抑制其过度亢进和兴奋的神经细胞,使其有充分休息和调节的机会,促进兴奋和抑制恢复平衡。

 

 

天王补心丹

【方剂来源】明·《摄生秘剖》。又名补心丹。

【组成与用法】生地黄120,人参15,丹参15,玄参15 ,白茯苓15,五味子15,远志15,桔梗15,当归身 60,天门冬60,麦门冬60,柏子仁60,酸枣仁60,朱砂9-15,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9,空腹温开水或龙眼肉煎汤送下。亦可用饮片水煎服,各蓟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滋阴养血,补心安神。主治阴虚血少,心失所养,虚烦少寐,心悸神疲,梦遗健忘,虚热盗汗,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舌红少苔,脉细数。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精神分裂症,癔病,抑郁症,神经衰弱,也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性机能障碍,甲状腺功能亢进,低热,复发性口腔炎,荨麻疹,慢性结膜炎等病症。例如:

(1)心肌梗塞 本方用于心肌梗塞前综合征、急性心肌梗塞、心绞痛,能遏制和逆转病理过程,防止和减少心肌梗塞的发生,对急性心肌梗塞和心绞痛伴有心脏泵和电衰竭者,亦有良效。(《中成药研究》1982 年第5)

(2)精神病 本方加减,用于恢复期善后调理,或虚弱患者的先行调补及善后,治疗62例,结果:均获痊愈;复发患者,复用施治亦获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58年第6)

(3)失眠症 本方制成加味补心汤合剂,治疗76例。结果,有效 74例,无效2(《江苏中医》1959年第1)

(4)慢性荨麻疹 改作汤剂,随症加减,治愈4(《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第8)

(5)慢性结膜炎 本方改作汤剂,加减治疗。结果:服药10剂后,目红干涩畏光、视物不清、有异物感及午后心烦、夜多恶梦等症悉除(《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第2)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阴血不足,失眠、心悸之证。方由三才丸、生脉散加味而成,其中生地黄、玄参、天冬、麦冬滋心阴,丹参、当归身养心血,人参、茯苓补心气,柏子仁、远志、朱砂、五味子、酸枣仁安心神,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口舌生疮、大便于结、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改作汤剂,临床如见失眠较甚,加龙眼肉、夜交藤,心悸较甚,加磁石、龙齿;血虚严重者,加何首乌、白芍。脾胃虚弱、胃纳欠佳、腹满便溏、苔腻者,或湿痰留滞者,皆不可用。方中朱砂含硫化汞,有可能造成药疹。

补心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即本方加石菖蒲、甘草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相同。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l)《症因脉治)天王补心丹,由本方去朱砂,加黄连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相同。

(2)《世医得效方》补心丹,由本方生地黄易熟地黄,去朱砂,加菖蒲、茯神、炙甘草、百部、杜仲、金箔组成;主治烦热惊悸,咽干口燥,夜寐不安,梦遗健忘等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对由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实验性心肌梗塞具有满意的拮抗作用。对缺血心肌局部作用原理的探讨提示:(1)对血流供应的调节,(2)对乏氧的耐受性,(3)改善生化代谢.由此认为,本方对心脏供血不足可能具有特殊药理作用,可使失调的功能恢复至生理平衡为度,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塞前综合征及急性心肌梗塞是有益和适宜的。

 

 

养心汤

【方剂来源】元·《丹溪心法》。

【组成与用法】炙黄芪15,茯苓15,茯神15,半夏曲15 ,炒枣仁9,当归15,柏子仁6,川芎l5,炙远志6五味子6,人参6,肉桂6,炙甘草12,上药研粗末。每服9,加姜3片、枣1枚,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心宁神。主治心神不宁,惊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现代临床】常用于各种心律失常,失眠,神经官能症等病症。例如:

(1)心律失常 本方加北五加皮、鹿含草、磁石、琥珀等,治疗50 例。冠心病心绞痛,加三七、丹参;舌质红苔黄腻者,加苦参,风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加鳖甲、车前子、泽泻;心肌炎,加双花、板蓝根,高心病,加杞菊地黄丸。结果;治愈35例,显效8例,好转7(《天津中医》1985年第3)

(2)失眠 本方去肉桂,加淮小麦,可治心气虚、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气亏虚引起的心悸怔忡等证。方用人参、黄芪、当归益气养血,枣仁、柏子仁、远志、五味子滋养安神,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面色不华,气短乏力、心悸不安、夜寐不宁,为其辨证要点。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证治准绳》养心汤,与本方功用、药味相同,剂量有出入。

(2)《校注妇人良方》养心汤,即本方去黄芪,加黄芩组成,主治心血虚,惊悸怔忡,或盗汗少寐,发热烦躁。

(3)嚷傅青主女科)养心汤,由炙黄芪、当归、柏子仁、茯神、麦冬、人参、远志、川芎、五味子、炙甘草、生姜组成;功能与本方同,主治产后心 血不足,心神不宁。

 

 

柏子养心丸

【方剂来源】明·《体仁汇编》。又名柏子养心丹。

【组成与用法】柏子仁120,枸杞子90,麦门冬30,当归 80,石菖蒲30,茯神30,玄参60,熟地黄60,甘草 15,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9-12,临睡前温 开水送下。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心安神,补肾滋阴。主治营血不足,心肾失调,精神恍惚,惊悸怔仲,夜寐多梦,健忘盗汗等。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以及贫血,肾虚遗精,血虚肠燥便秘等病症。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营血不足,心肾失调证。方用柏子仁、茯神养心安神,配以熟地、枸杞子补肾养阴,心肾同治,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盗汗,舌淡苔燥、脉虚数,为其辨证要点。

脾胃湿滞、肠滑便溏者忌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倘有《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柏于养心丸,由柏子仁、远志、酸枣仁、五味子、人参、肉桂、茯苓、川芎、黄芪、当归、半夏曲、甘草组成;主治心血亏损,精神恍惚,惊悸怔忡,失眠健忘。

 

 

琥珀养心丹

【方剂来源】明·《证治准绳》。

【组成与用法】琥珀6,龙齿30,远志15,石菖蒲15茯神15,人参15,酸枣仁l5,柏子仁15,当归20,生地黄20,黄连10,朱砂10,牛黄3,上药共研细末,以猪心血和丸,金箔为衣。每服9,日服2次,灯心草煎汤送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心安神,清热除惊。主治心血不足,短气自汗,心烦口干,失眠健忘,善惊易恐,舌质淡红、尖生芒刺,脉细数等。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征等病症。

【应用要点】本方由定志丸合安神丸加减而成,主要用于治疗心血不足,虚热上扰证。方用人参、地黄补心气、养心血,黄连、牛黄清心火,合以朱砂、琥珀镇心安神,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短气白汗、心烦口干、善惊易恐、舌质淡红、尖生芒刺、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珍珠母丸

【方剂来源】宋·《普济本事方》。原名真珠丸,又名珍珠丸。

【组成与用法】珍珠母0.9,当归45,熟地黄45,人参 30,酸枣仁30,柏子仁30,犀角15,茯神(去木)15,沉香15,龙齿15,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服6-9,日服2-3 次,温开水送服。亦可改为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

【功效与主治】功能乎肝滋阴,镇心安神。主治神志不安,夜寐不宁,惊悸,眩晕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失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病症。例如:

(1)失眠 本方去犀角,加五味子、远志、夜交藤等,制成丸剂,治疗100例,结果:显效19例,好转63例,无效18(《吉林中医药》1986年第2)。。

(2)植物神经功能失调 本方加减,治疗50例。头面烘热、五心烦热较重者,加地骨皮、银柴胡3心慌、易惊较重者,加紫石英、琥珀,胸 中烦热、急躁易怒者,加炒山栀、竹茹;兼有阳虚者,加附子、肉桂,兼有气滞血瘀者,加香附、月参。结果:显敛(自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7 例,进步(主要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21例,无效2例。对显效与进步患者观察半年以上,未有复发(《湖北中医杂志》1084年第3)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肝阳偏亢、阴血不足而见神志不安诸症。方用珍珠母平肝镇心为主,配以酸枣仁、柏子仁、茯神、龙齿加强其安神定志之功,又配熟地、当归、人参滋阴养血益气,标本兼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惊悸、失眠、眩晕、舌红苔薄、脉弦细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肝阳上亢偏盛者,加石决明、生牡蛎、灵磁石,阴虚潮热,五心烦热者,加麦冬、玄参、地骨皮等。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杂病源流犀烛》珍珠母丸,由珍珠、麝香、人参、熟地黄、当归、酸枣仁、柏子仁、犀角、茯神、沉香、冰片、虎睛、朱砂、金箔组成,功能镇心安神,开窍定惊,主治心虚血少,肝虚邪袭,头昏目眩,惊悸不安,夜不安寐。

(2)《上海市药品标准》珍珠母丸,由牛黄、胆星、天竺黄、槟榔、银柴胡、木香、雷丸、琥珀、朱砂、胡黄连、鸡内金、珍珠、神曲组成,功能清热镇惊,化痰消积;主治小儿风热痰迷,惊悸不宁,甚或惊风抽搐,亦用于内伤食积,伴有发热不安之症。

 

 

二丹丸

【方剂来源】金·《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组成与用法】丹参45,熟地黄45,天门冬45,朱砂(为衣)6,远志15,人参15,菖蒲15,茯神30,麦门冬30,甘草30,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6-9。空腹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益气养阴,安神定志。主治健忘失眠,心悸怔忡。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等病症。

【应用要点】本方由三才丸合定志丸加味而成,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不足,致心怯善恐、虚劳健忘之证。方用人参、熟地、天门冬、麦门冬益气养阴,合以丹参、远志、菖蒲、茯神安神,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健忘、舌红苔薄白、脉虚数,为其辨证要点。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医学发明》二丹丸,即本方去菖蒲组成,功效、主治与本方相同。

 

 

滋阴宁神汤

【方剂来源】清·《杂病源流犀烛》。

【组成与用法】当归10,白芍10,熟地黄10,茯神10白术10,远志10,酸枣仁10,川芎6,人参6,天南星3,甘草3.黄连3,生姜3片。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益气养阴,清心化痰,除烦安神。主治心烦,怔仲,失眠,低热,盗汗,痰多,倦怠乏力,不思饮食,颧红口干,苔腻舌质红,脉细数。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结核病,贫血,低热等病症。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气阴两虚,阴虚内热证。方用四物汤养血,人参、甘草等补气,合以酸枣仁、远志安神,气阴双补,阴阳并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烦失眠、低热盗汗、口干痰多、倦怠乏力、舌红苔腻、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失眠较甚,加夜交藤、柏子仁、合欢皮,心悸怔忡,加龙骨,琥珀,低热,加白薇、银柴胡;痰热,天南星改胆南星,加天竺黄、贝母。

 

 

定志丸

【方剂来源】唐·《千金要方》。又名小定志丸、定志小丸,改汤剂,名定志补心汤。

【组成与用法】菖蒲60,远志60,茯苓90,人参90,上药共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日服3次。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益气养心,定志益智。主治心气不足,痰浊阻窍,症见心怯善恐,惊悸健忘,夜卧不安,甚则忧愁悲伤,语失伦次,喜笑发狂等。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又用于治疗中风舌强不语,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遗精白浊等病症。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气不足致心怯善恐、心神不宁证.方用人参、茯苓益气养心,合以菖蒲、远志定志宁神,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惊悸恍惚,心怯善恐、夜卧不安、健忘、舌淡苔薄白、脉小弦,为其辨证要点。

胃溃疡者慎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定志丸,组成同本方,以朱砂为衣。

(2)(儒门事亲》定志丸,由本方加柏子仁、酸枣仁组成,主治惊悸。

(3)《医学入门》定志丸,由本方加琥珀、郁金、朱砂组成,主治痰迷心膈,心气不足,惊悸怔忡,恍惚健忘。

(4)《证治准绳》定志丸,由琥珀、茯神、远志、人参、白附子、天麻、天门冬、炙甘草,酸枣仁组成,主治惊风已退,神志未定。

(5)《杂病源流犀烛》定志丸,由本方加茯神、白术、麦门冬、朱砂组成,主治心伤神怯而恐,或心肺俱伤,喜笑不休。

 

 

孔圣枕中丹

【方剂来源】唐·《千金要方》。又名枕中丹、孔子枕中散。

【组成与用法】龟板 龙骨 远志 菖蒲 上药各等分,共研为末。每服l-2,水或酒送下。也可改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功效与主治】功能补心肾,宁心潜镇安神。主治心肾不足,心悸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又用于治疗小儿遗尿病,梦游症,多动症,学习障碍症等。例如:

(1)神经衰弱 治疗心肾不足引起,症见失眠、心悸、健忘、多梦、神志不宁等,有一定疗效。

(2)小儿遗尿病 本方加覆盆子为丸,治疗小儿遗尿病有效(《湖北中医杂志》1988年第5)

(3)梦游症 本方加莲子为丸,治疗小儿梦游症有效(《湖北中医杂志》1988年第5)

(4)多动症 本方加磁石为丸,治疗小儿多动症有效(《湖北中医杂志》1988年第5)

(5)学习障碍症 本方加益智仁为丸,治疗小儿学习障碍症,有效(《湖北中医杂志》1988年第5)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肾不足之证。方用龟板、龙骨育阴潜阳,菖蒲、远志定志开窍,宁心益智与潜镇安神并用,以交通心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不安、失眠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妙香散

【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名辰砂妙香散。

【组成与用法】麝香(另研)3,煨木香75,山药(姜汁炙)30,茯苓30,茯神30,黄芪30远志()30,人参15,桔梗15,炙甘草15,朱砂(另研)9,上药研为细末。每服6,温酒调下。

【功效与主治】功能益气宁心,安神镇惊。主治心气不足,惊悸不安,虚烦少寐,喜怒无常,夜多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等。

【现代临床】可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胃神经官能症,也用于治疗淋证等病症。例如:劳淋 本方合五苓散或吞服威喜丸,可治疗心劳致淋,症见小便滞涩,尿意不尽,小腹微胀,腰痛缠绵,痛甚及尻,心悸短气,困倦乏力,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或数(《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气不足致心神不宁证。方用人参、黄芪补气,远志、茯神等安神,麝香醒神,标本兼顾,安神与醒神并投,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惊悸不安、少寐盗汗、饮食无味、头目昏眩、舌红苔薄白、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孕妇忌服。

王荆公妙香散(《奇效良方》),由本方去麝香、木香、山药、黄芪、桔梗,加龙骨、益智仁组成;功能养气宁心,安神涩精;主治梦遗失精,惊悸郁结。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剂来源】汉·《金匮要略》。又名甘麦大枣汤。

【组成与用法】甘草90克,小麦30克,大枣10枚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和中缓急,养心安神。主治脏躁证,精神恍惚,时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精神分裂症,癔病,神经官能症,神经衰弱,癫痫,百合病,梅核气,夜游症,月经不调,更年期高血压,妊娠头痛,产后发热、出汗、惊悸、失眠,小儿遗尿,夜啼,夜游,气厥,癫痫,病毒性心肌炎,心绞痛,心律失常,心悸怔忡,脑血管硬化,脑干损伤,胃痛,胃炎,便秘,腹泻;又用于治疗关节痛,颈椎综合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病症。例如:

(1)女性更年期忧郁症 本方加白芍、枣仁、丹参,百合、麦冬治疗。结果:服药2 0剂即瘥(《辽宁中医杂志》1981年第6)

(2)男性更年期综合征 以本方加石菖蒲、远志、炒枣仁、白芍、朱砂为基础方治疗。症见愁容发呆,坐立不安,疑遭迫害,扬言要上告或寻死。结果:调治1月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内蒙古中医药》1986 年第2)

(3)精神分裂症 本方加野百合、生地,治疗146例。其中117例加小剂量氯丙嗪,平均用药16.8天。结果:痊愈11例,显效44例,好转46例,无效45(《上海中医药杂志》1982年第9)。本方加龙骨,牡蛎,治疗79例。其中62例加小剂量氯丙嗪。结果:痊愈5例,显效23 例,好转34例,无效17(《浙江中医杂志》1982年第6)

(4)癔病 治疗27例,结果:痊愈24例,显效2例,进步1(《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8年第1)

(5)神经官能症 治疗屡觉气息欲绝年余,每日发作一至数次者。结果:服药10余剂,脉缓,气息如常而愈。本方加珍珠母,治疗欠伸不寐患者。结果:服药6剂而安。本方加通关散吹鼻,治疗坐如泥像患者。结果:服药数剂面愈。(《福建中医药》1987年第5)

(6)神经衰弱 本方加百合、知母,治疗100例,结果:显效28 例,有效64例,无效8(《江苏医药·中医分册》1976年第1)

(7)百合病 本方加百合、沙参、知母、麦冬、五味子、茯苓治疗。结果:服药32剂得愈(《赵锡武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8)汗证 本方合生脉散加味治疗。患者每于黎明前当胸一片津津汗出已2年,伴心悸气短、胸闷健忘、失眠多梦、倦怠乏力。结果;服 药3剂后,诸症锐减;后加重剂量为丸,早晚空腹各服10,又服20余剂病愈。随访3年未复发(《四川中医》1989年第8)

(9)闭经 治疗2例。1例闭经11年,服10剂月经来潮,另1例闭经5年,服25剂来潮(《新中医》1984年第4)

(10)妊娠头痛 本方合温胆汤加减治疗。结果:服药2月,基本治愈(《浙江中医药》1979年第6)

(11)产后精神病 本方为主,配合针刺合谷、神门、足三里等穴,治疗3例。结果均愈(《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4)

(12)小儿遗尿症 本方加桑螵蛸、益智仁、菟丝子,治疗28例。结果均愈。复发2例,再用仍效(《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3年第1 )

(13)小儿夜啼症 本方加蝉蜕、吴茱萸,一般服药1-2剂可愈(《浙江中医杂志》1965年第11)

(14)小儿夜游症 本方加菖蒲、丹参、合欢治疗。结果:服药9剂病愈(《辽宁中医杂志》1984年第11)

(15)小儿癫痫 本方加紫石英、天麻、天竺黄、钩藤、僵蚕治疗。结果:服药25剂后,面青、手掣、眨眼、口角困动等症状消失(《中级医刊》1985年第1)。本方加丹参、钩藤、蝉蜕、白芍等,治疗癫痫小发作患儿。结果:服药5剂,小发作停止,再服上方合六君子汤调理,获愈(《浙江中医杂志》1984年第3)

(16)小儿气厥证 本方加柴胡、香附、白芍治疗。患儿1岁,症见性情暴躁易惊易哭,继则气厥不语,面唇青紫,肢体瘫软,须急救良久始可苏醒。结果:服药3剂获愈,未再复发(《北京中医》1985年第4 )

(17)小儿脏躁证 本方加白芍、酸枣仁、黑木耳治疗。患儿半岁,体质素弱,乳食不佳,症见惊哭不已、手足抽搐、两目上窜、黑睛全无、昼问较甚、入夜反静。结果:服药6剂,恢复正常(《北京中医》1985年第 4)

(18)心律失常 本方合炙甘草汤治疗。结果:结代脉完全消失(《新医药学杂志》1978年第1)

(19)脑血管硬化并震颤麻痹症 在先以益气、温阳、柔肝之品获初效后,再予本方加附子、干姜、茯苓、党参、鸡血藤治疗。结果;服药5 剂后,病情即趋稳定(《浙江中医杂志》1981年第1O)

(20)急性胃炎 本方加淡附子、干姜、党参、茯苓治疗。结果:服药3剂,痛瘥吐止寐安,又服5剂,诸恙悉平(《浙江中医杂志》1981年第10)

(21)便秘 治疗因脾弱传输不利致习惯性便秘者,获愈(《蒲辅周医疗经验》人民卫生出版社)

(22)关节痛 本方合玉屏风散治疗。症见全身关节痹痛,步履困难,全身皮肤有蚁行感,痛麻交作,心悸。结果;服药50剂,基本治愈。(《浙江中医药》1979年第6)

(2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 本方为主,治疗血小板显著减少、出血时间延长、有出血体征患者20例。合八珍汤加减,补养气血,合栀子厚朴汤,除胸腹烦满;加连翘、紫草,清热解毒,内热炽盛迫血妄行者,加用犀角地黄汤。疗程最短30天,最长154天。结果;痊愈18 例,显效2例。本方为主,治疗血友病。结果获佳效(《中医杂志》1964 年第7)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脏阴不足、心脾受损之证。方用甘草甘缓和中,小麦兼养心肝,大枣健脾补中,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神情恍惚、悲伤欲哭、心烦不宁、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失眠,加酸枣仁、远志,心悸烦乱,加青龙齿、磁石、五味子,汗出,加煅牡蛎、碧桃干;口干欲饮,加天冬、麦冬、生地、玄参;气虚乏力,加党参、黄芪,精神错乱,加生铁落、生大黄、黄连、石菖蒲;阴虚火旺,加黄柏、知母、生地。

长期服用大剂量甘草,有可能引起浮肿、胸中满闷,故久服须控制剂量。高血压患者甘草用量宜小。

加味甘麦大枣汤(《妇科辑要》),即本方加芍药、紫石英组成;功能镇纳浮阳、缓急;主治同本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加百合等,具有升高外周末梢白细胞的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并对环磷酰胺所引起的毒性反应一小鼠体重和健康状况的下降。有明显改善作用。

 

 

百合地黄汤

【方剂来源】汉·《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百合7枚 地黄汁1升 水煎百合,兑入地黄汁,再煎温服。地黄汁可改为50-100毫升。

【功效与主治】功能清心安神,滋,阴养血。主治百合病神志恍惚。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癔病,神经衰弱,神经宫能症等病症。例如:

(1)癔病 本方加枣仁、茯苓等,治疗45例,结果:治愈23例,明显好转11例,好转8例,无效3(《陕西中医》1980年第4)

(2)不寐 本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患者夜不能寐1周,伴头胀、口苦、咽干、不能饮食等症。结果:服药3剂后,每日能睡Z小时,续进 6剂,每日能睡6小时(《辽宁中医杂志》1990年第8)

(3)面肌痉挛 本方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患者面部肌肉发紧,伴多梦、失眠,病由情绪不佳所致。结果:服药6剂后,自觉面部肌肉发紧减轻,继服20剂,病愈。(《辽宁中医杂志》)t990年第8)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百合病。方用百合、地黄甘凉清涧,养心安神,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热病余热未解、神志恍惚、欲食不能食、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为其辨证要点。寒湿内盛者忌用。

 

 

珍合灵片

【方剂来源】现代·《上海中成药临床实用手册》。

【组成与用法】珍珠层粉 灵芝 甘草 上药共研细末,制成片剂。每服3-4片,日服3次。

【功效与主治】功能养心安神。主治失眠心悸,心律失常。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官能症所致的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病毒性心肌炎、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引起的心律不齐及心动过速等病症。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失眠、心悸。方用养心安神镇惊之珍珠层粉,配以强壮养心安神之灵芝,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多梦、失眠、心律失常,为其辨证要点。

 

 

磁朱丸

【方剂来源】唐·《千金要方》。原名神曲丸,又名千金磁朱丸。

【组成与用法】磁石60,朱砂3 0,神曲120,上药研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日服2次,开水送下。

【功效与主治】功能重镇安神,潜阳明目。主治心肾不交,心悸失眠,耳鸣耳聋,或视物昏花,舌红苔燥,脉细数。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癫痫,精神分裂症,癔病,躁狂症,忧郁症,又用于治疗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高血压病等并发耳目之疾。例如:

(1)神经衰弱 治疗长期失眠、健忘、多梦、头晕目眩者,有效(《中国基本中成药》人民卫生出版社)

(2)白内障 治疗4172眼。其中老年性44眼,先天性6眼,并发性18眼,外伤性4眼。结果;视力增进4 o眼,维持不变32眼,以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最好,有效率达70(《中华眼科杂志》1957年第1 )

(3)瞳孔散大 治疗2例。结果均愈(《江西中医药》1956年第 11)

(4)青光眼 本品治疗,有改善睡眠、增进视力作用。与补养升提药合用,对保持视力效佳(《上海中医药杂志》1959年第2)

(5)癫痫 本方加南星、半夏、代赭石、全蝎、蜈蚣、白芍、甘草等,制成丸剂,每丸15,治疗30例。每服1丸,日服3次,疗程90天。结果:停止发作半年以上23例,发作次数减少、每次发作间隔3个月以上 4例,无效3(《吉林中医药》1981年第2)

(6)精神疾患 治疗24例。其中精神分裂症10例,癔病7例,焦虑症1例,精神运动性癫痫3例,躁狂症、忧郁症、反应性精神病各1 例,结果:痊愈13例,显效3例,好转6例,无效2(《北京医学》1981 年第2)

(7)糖尿病并发症 与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同用,治疗糖尿病并发白内障、雀目、耳鸣耳聋等有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肾阴不足、心阳偏亢之心肾不交证。方用磁石摄纳浮阳,朱砂镇心安神,两药合用,能使水火既济,心肾交通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悸失眠、耳目不济、舌红苔燥,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

属阴虚火旺者,可与六味地黄丸合用。

 

 

生铁落饮

【方剂来源】清·《医学心悟》。

【组成与用法】生铁落6 0,天门冬9,麦门冬9,贝母9 ,胆南星3,橘红3,远志3,石菖蒲3,连翘3,茯苓3,茯神3,玄参4.5,钩藤4.5,丹参4.5,朱砂1 ,先将生铁落煎汤,取汁煎余药,饮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镇心坠痰,安神定志。主治痰火上扰的癫狂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狂躁型精神分裂症,癫痫等病症。例如:

(1)狂躁型精神分裂症 如痰多,可加礞石滚痰丸送服;阳明燥结者,加生大黄、芒硝等(《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癫痫 本方去麦冬,天冬、玄参、朱砂,加炙蜈蚣、僵蚕,合白金丸等,对癫痫大发作的控制,有较好的疗效。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痰火所致的神志不安、错乱、狂躁证。方用铁落、朱砂、茯神镇心,安神定志,合以贝母、胆星、橘红清化痰火为其配伍特点。临床以神志错乱、渴喜冷饮、少食不眠、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为其辨证要点。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黄帝内经素问》生铁落饮,用单味生铁落水煎服;主治郁怒伤肝而癫狂者。

(2)(景岳全书》生铁落饮,由生铁落、石膏、龙齿、茯苓、防风、玄参、秦艽、竹沥组成,主治痰火热狂。

 

 

交泰丸

【方剂来源】明·《韩氏医通》(原书有方无名,(四科简效方》定此名)

【组成与用法】黄连30,肉桂5,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1.5-2.5,下午、晚上各服1 次,或临睡前1小时服。也可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交通心肾,安眠。主治由心火旺、肾阳虚所致心烦不安,下肢不温,白天困倦、晚上不能入睡,舌红无苔,脉虚数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症;又用于治疗心悸,虚劳,遗精。遗尿,抑郁症,精神病等病症。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肾不交证。方中黄连清心泻火以制偏亢之心阳;肉桂温补下元以扶不足之肾阳,两药相合,相反相成,以交通心肾,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心烦不安、下肢不温、失眠、舌红无苔、脉虚数,为其辨证要点。阴虚不寐者忌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脾胃论》交泰丸,由炮姜、巴豆霜、人参、肉桂、柴胡、川椒、白术、炒厚朴、苦栋子、茯苓、砂仁、炮川乌、知母、吴茱萸、黄连、煨皂角、紫菀组成;主治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沉困懒倦。

(2)《增补万病回春》交泰丸,由黄连、枳实、白术、吴茱萸、当归尾、大黄、神曲组成;主治胸中痞闷嘈杂,不思饮食,大便坚。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在心火旺、肾阳虚患者的尿CA和尿17-OHCS 的排泄量中发现;心火旺患者24小时尿CA含量高于正常,肾阳虚患者 24小时尿17-OHOS含量低于正常。对324小时尿CA高于正常,而尿17-OIcICS低于正常的患者应用本方交通心肾,随着症状的改善,患者的24小时尿aA含量和尿17-OHCS含量均趋向正常,提示黄连泻心火的部分药理作用与降低尿CA有关,肉桂温肾阳的部分药理作用与提高尿17-OHCS有关。此亦即本方作用机理。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方剂来源】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桂枝30克,炙甘草60克,煅牡蛎60克,龙骨60克,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温通心阳,镇惊安神。主治心阳内伤,冲气上逆,烦躁不安,心悸怔忡,多汗,不眠,脉浮或结代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失眠,眩晕,遗精,带下,又有用于治疗盗汗,遗尿,眼肌痉挛症等病症。例如:

(1)失眠 本方加石菖蒲治疗。患者失眠年余,夜梦纷纭,头晕耳鸣,心悸多汗,脉微数,舌淡无苔。结果:服药3剂而安(《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

(2)眩晕 本方加干姜、附子、白术治疗。患者心悸肉困,虚汗淋漓,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象虚数,左关弦劲,右关无力。结果;服药3 剂,晕定汗收(《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

(3)遗精 本方加芍药治疗。患者16岁,遗精半年,症见夜难成寐,精神疲困,面色黧黑,头晕心悸,四肢无力,舌质淡胖,脉象浮虚。结果:服药6剂而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

(4)带下 本方加乌贼骨、炮附子治疗。患者带下淋漓2年不愈,舌质胖嫩,脉微无力。结果:服药10剂,带收脉旺;20剂痊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

(5)遗尿 本方加白芍、大枣、益智仁、巴戟天治疗。患者5年来夜夜尿床,每于精神紧张或疲劳过度,甚则一夜遗尿3次。结果;服药 5剂,遗尿即止;继服3剂巩固,随访半年未复发(《新中医》1986年第 7)

(6)眼肌痉挛症 本方加白附子治疗。患者左眼睑跳动3月不愈。结果:服药2剂而愈(《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第1)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心阳内伤、烦躁心悸,以及火逆证下后,误用温灸之症。方用桂枝扶助心阳,炙甘草补虚益气,配以龙骨、牡蛎重镇安神,全方复阳安神,培本固脱,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冲气上逆、心悸怔仲、多汗、不眠、脉浮或结代,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失眠,加酸枣仁、石菖蒲、远志;气虚,加党参、黄芪;伴阴虚者,酌加生地、麦冬;寒甚,加重桂枝量,也可酌加干姜、熟附子等。

 

 

牡蛎散

【方剂来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与用法】黄芪30克,麻黄根30克,煅牡蛎30克,上药共研粗末。每次9克,加浮小麦30克,同煎饮服。亦可用饮片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固表敛汗。主治体虚,卫外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病后、产后体虚,外科术后,肺结核,以及其他慢性疾患出现的自汗或盗汗。例如:自汗、盗汗 本方加减,治疗28例。其中属于病后者18例,手术后者8例,新产者2例,结果:痊愈20例,其中自汗4例,盗汗10例,自汗兼盗汗6例;基本痊愈5例,其中盗汗3例,自汗兼盗汗2例;自汗减轻1例;无效2例,均是盗汗(《福建中医药》1966年第3)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自汗、盗汗。方用牡蛎、麻黄根收敛止汗,佐以黄芪益气固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体质虚弱,卫阳不固,自汗、盗汗,为其辨证要点。为加强疗效,本方可加煅龙骨、糯稻根、瘪桃干等。

临床如见气虚自汗,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阳虚汗出,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阴虚盗汗,加干地黄、白芍养阴止汗;血虚多汗,加熟地黄、何首乌以滋养阴血。若大汗淋漓不止,见有亡阳虚脱者,本方力缓,殊非所宜。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千金要方》牡蛎散,由牡蛎、白术、防风组成,主治卧即盗汗. 风虚头痛。

(2)《太平圣惠方》牡蛎散,由煅牡蛎、人参、白术、白芍、茯苓、麻黄根组成;主治伤寒脉软弱,神气羸劣,虚汗不止。

(3)《世医得效方》牡蛎散,由牡蛎、麻黄根、黄芪、知母、浮小麦组成;主治诸虚不足,及新病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即甚。

 

 

赤石脂禹余粮汤

【方剂来源】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赤石脂()30克,禹余粮()30克,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涩肠止泻。主治泻利日久,滑泄不禁。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也可用于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阴道炎,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1)久泻 本方加干姜、石榴皮、罂粟壳、芡实,可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引起的久泻不止。

(2)白带过多 本方加煅牡蛎、乌贼骨、党参、炒白术,可治疗妇女白带过多。

(3)月经过多 本方加党参、黄芪、熟地、石榴皮,可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引起的月经过多。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虚寒性泄泻。方用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的赤石脂,禹余粮,二药功效基本相同,相须为用,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久泻、带下、崩漏,伴面色萎黄、舌淡、脉虚无力,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体倦乏力、气短等气虚证者,可加党参、黄芪、白术,形寒、肢冷、腰膝酸软等肾阳虚衰证者,加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面色晦滞、舌有瘀斑或舌质暗红、脉弦小涩者,加蒲黄、五灵脂、当归.川芎。 凡急性泄泻等实证,不宜应用本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赤石脂所含硅酸铝对胃肠粘膜有吸附和保护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磷、汞、细菌毒素、异常发酵产物及炎性渗出物,并能覆盖肠粘膜,具有吸着性止泻作用,故可使肠胃粘膜的局部炎症得以缓解.禹余粮则含有氧化铁及镁、钾、钠、磷等多种矿物质。

 

 

桃花汤

【方剂来源】汉·《伤寒论》。

【组成与用法】赤石脂24,干姜6,粳米30,取赤石脂一半,与干姜、粳米加水同煎,米熟后,倾出汤汁,调入另一半赤石脂末,分两次饮服。

【功效与主治】功能温中涩肠止泻。主治久痢,腹痛,便脓血,滑脱不禁,舌淡白,脉迟弱或微细。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痢疾,也有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宫颈炎等病症。例如:

(1)慢性阿米巴痢疾 本方以淮山药易粳米,并加龙骨、牡蛎、生地榆、秦皮,治疗4例。结果;服药35剂均见效,继以健脾和胃法调理1周而愈(《广东中医》1959年第4)

(2)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本方由炮姜炭易干姜,淮山药代粳米,加乌贼骨、白芨、田三七、甘草,治疗虚寒型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一般服药2-3剂后均止血(《闽东医药》1975年第1)

(3)宫颈灸 本方合四神丸治疗。结果:服药2剂,白带大减,再服3剂,带下消失,改用附桂地黄丸调理而愈(《新中医》1973年第5 )

(4)慢性痢疾 本方治疗结果:服药2剂而愈。(《江西中医药》1959年第10)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久泻久痢。方用赤石脂涩肠止血,合以干姜温中、粳米和胃,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久痢不愈、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迟弱或微细,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手足厥冷、脉沉微者,加附子以温肾,腹痛者,加白芍、桂枝、炙甘草以缓急止痛,泄泻不止,加党参、煨肉豆蔻益气固脱,或与真人养脏汤合方加减。 本方重在温涩固脱,如属湿热下痢,不宜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主药赤石脂主要含硅酸铝,对炎症状态的胃肠粘膜有保护作用,既可减少异物的刺激,又可吸附炎性渗出物,故有助于炎症之缓解,且能吸附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对慢性菌痢及慢性肠炎的恢复亦甚有利。干姜可促进消化液分泌以增进食欲。配伍和胃之粳米后,使全方具有保护胃肠粘膜、收敛止泻及止血的综合效用。

 

 

驻车丸

【方剂来源】唐·《千金要方》。

【组成与用法】黄连180,干姜60,当归90,阿胶90,上药共为细末,以醋烊阿胶为丸。每服9,日服3次,米饮汤送服。也可用饮片作汤剂,各药用量按比例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清热养阴止痢。主治久痢伤阴,便血,或有滑脱不禁,或泻下不畅,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菌痢,慢性肠炎,过敏性结肠炎等病症。例如:

(1)痢疾 本方合黄连阿胶汤,去干姜,治疗阴虚痢。患者症见痢了赤白,日久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脐下急痛,虚坐努责,恶食,发热烦渴,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腻或花剥,脉细数,有一定的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便血 本方治疗湿热蕴结肠道所致的便血,日久不愈,湿热未尽而营阴已亏者,有一定的疗效(《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应用要点】主要用于治疗久痢伤阴,时有便血之症。方用黄连清热治痢,合以当归、阿胶养阴和血,并佐干姜温中止血,为其配伍特点。

 临床应用以泄泻不止、舌红少苔、脉细数,为其辨证要点。临床如见久痢不愈,脓血粘稠或下鲜血,烦渴,舌红绛少津等阴虚证者,可加炒白芍、熟地炭、麦冬、山药。

凡急性痢疾、泄泻,或慢性痢疾、泄泻而证属脏腑虚寒者,不宜应用。

 

 

四神丸

【方剂来源】明·《内科摘要》。

【组成与用法】肉豆蔻60,补骨脂120,五味子60,吴茱.30,上药均研细末,另用生姜、红枣煮熟,取枣肉和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9,日服2-3次,温开水或淡盐汤送服。也可改用饮片作汤剂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减。

【功效与主治】功能温补脾肾,涩肠止泻。主治脾肾虚寒,久泻或五更泄泻,不思饮食,食不消化,或腹痛,腰酸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等症。

【现代临床】常用于治疗功能性腹泻,各种慢性肠炎,慢性结肠炎,肠结核等病症。例如:

(1)五更泄泻 本方加减,治疗20例,结果:痊愈16例,显效4 (《新中医》1977年第1)。本方合附子理中丸、桃花汤加减,治疗 30例。治疗期间注意饮食,避免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食物。大便正常后,以理中汤合参苓白术散调理。结果:临床治愈。(大便正常,1年以上未复发)22例,显效(大便正常,3月内未复发)3例,好转(症状减轻,停药1周后又复发)5(《湖北中医杂志》1985年第6)

(2)过敏性结肠炎 治疗患病9年,日泻2-3次者。结果:服药 20天,大便成形;续服1O天,大便正常,腹痛亦止。停药观察1个月,疗效巩固(《上海中医药杂志分1965年第10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教你如何治疗失眠,花很小的成本,却很实用
孔圣枕中丹
治疗失眠中成药的选择
安神方之天王补心丸
镇心安神方剂(收集整理)
健忘安神包及其制备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