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滕义和教授治疗颈性眩晕验案举隅

滕义和教授治疗颈性眩晕验案举隅

滕义和教授为黑龙江省著名中医骨病专家,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痛。现将其治疗颈性眩晕的验案三则介绍如下。

1.肾阴不足髓脑空虚

周某某,男,52岁,教师。患者于20081020日,晨起突感头晕,颈部僵硬,不能活动,颈部转侧加重,伴有恶心,步态不稳,欲倒之状,双手托下颌来诊。当时患者项强颈斜,屈伸不利,颈椎56压痛(+),位置性眩晕试验(+),舌质淡,脉细弱。CT示:颈曲变直,C56间盘后突,钩椎关节增生,其椎间孔变小;脑CT未见异常。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动脉供血不足。诊断:颈椎病一椎动脉型,中医辨证为肾阴不足,髓脑空虚。治宜滋阴补肾,填精益髓止晕。处方:熟地黄509,山药259,枸杞子259,山茱萸259,川牛膝209,鹿角胶109,龟板胶109,菟丝子209,天麻259,石菖蒲259,葛根2597剂,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1027日二诊,药后头晕减轻,脉仍细弱,加太子参209,炙甘草1597剂。113日三诊,诸症悉除,嘱劳逸结合,定期复查。

按:颈椎病一椎动脉型,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该病人因长期低头伏案,筋脉失养,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所致。方中重用熟地黄益肾滋阴;葛根善治颈项强痛,共为君药。山茱萸养肝滋。肾;山药补脾益肾;枸杞子补肾养肝;龟板胶鹿角胶二胶峻补精髓,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补阴中配伍补阳药,取“阳中求阴”之义,均为臣药。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天麻、石菖蒲宁心安神止头晕,俱为佐药。葛根引药达颈同兼引经药为使,合而成方。二诊时该患者脉仍较弱,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太子参、炙甘草以益气养血复脉。

2.气血双虚脑失所养

杨某某,男,68岁,患者于2008125日因头晕目眩,颈痛手麻,酸软无力,持物脱落,改变体位时头晕加重,来诊时面色萎黄,舌淡少苔,脉细数。曾在某医院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诊为眩晕,证属气血双亏,脑髓失养。治宜补气活血,通络养脑。选方补阳还五汤(黄芪50g,当归20g,赤芍15g,川芎15g,地龙15g,红花15g,桃仁15g)14剂。121g日二诊眩晕手麻消失,面有喜色,随访半年病未再发。

按:患者年老体弱,耗伤气血。古人有“无虚不作眩”,近人有“无瘀不作眩”之说,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说。肝藏血,肝阴虚则无力推动气血上承于脑,致脑髓失养,而头晕目眩。中医学辨证为气血双亏,髓海空虚。治疗时考虑到“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补阳还五汤为气虚血瘀而设,故该病例,证药相符,效如桶鼓。

3.寒凝项背颈脉痹阻

姜某某,女,38岁,职工,患者20081110日,因感受风寒,颈强项痛,上肢麻凉,屈伸不利,伴有头晕目眩,恶心呕吐,当向左侧转头时眩晕加重。颈椎45压痛(+),椎间孔压缩试验(+),左臂丛神经牵拉试验(+),舌淡苔白,脉沉紧。DR示:颈椎生理曲度消失,间隙狭窄,其椎体边缘增生,椎间孔变小。诊断为颈性眩晕,中医辨证为寒凝项背,颈脉痹阻。治宜祛风散寒,宣痹止晕,拟独活寄生汤加葛根汤化裁。其处方:葛根25g,桂枝15g,白芍25g,独活15g,桑寄生15g,秦艽15g,防风15g,川芎15g,当归15g,熟地黄30g7剂,日1剂水煎早晚服。117日二诊头晕颈强消失,脉弦细,舌质淡红,见效不更方,以善其后,连服3周,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颈性眩晕属于中医学中“痹症”、“眩晕”等范畴,该病系由感受风寒引起。《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后世医家认为,皆因体虚,腠理空虚,易感风寒,颈脉痹阻,气血上运失畅,脑络失养,而头晕目眩,眼花耳鸣。老师采用独活寄生涿加葛根汤,二方合用,以达祛风逐寒止项强,养肝补肾通络止头晕之效。二方相辅,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攻补兼施,效果益彰,诸症自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中医祖传偏方-治疗颈椎病特效
珍贵的用药心得——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葛根汤加减治疗
颈椎病辨证
《高手过招》系列:颈椎病
葛根二藤汤椎动脉型颈椎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