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起老春耕

清明前后,按惯例正是乡村男女老少忙春耕的时候。但看眼前,除了青郁郁一片片拔节孕穗的小麦,就是白蒙蒙一片任凭你怎么看都不感到那么受用的塑料大棚。过去农村热火朝天闹春耕那熟悉而亲切的独特景致已荡然无存。深深的失落中,不由得就想起了逝去的老春耕。

春耕,本无老少、新旧之分,“老春耕”一词是我一时杜撰。今天,虽然春耕也存于乡村生活,偶见于新闻媒体,但与过去却大不相同。因为农业科学的发展,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现在的春耕,只剩下“春”了。“耕”也随耕牛、棉花、春玉米的出局变了样,人牛混杂一起拉犁拉耙的高强度劳动,已被在大棚里摆弄反季节蔬菜所代替。

这样的春耕,农活的确是减少了许多,轻巧了不少。但未免显得冷清、无趣,总不如老春耕来得热闹、有人气。

每想起老春耕,心里便溢出杂存的五味。

男女劳力附着耕牛,在深耕后经过一冬分化的土地上,拉着犁耙在劳作。背着长绳,伸长脖子使劲往前挣。除到地头转向时直下腰,其余都倾着身子朝前奔。

拉犁拉耙的人,藏不得奸,使不得滑。出没出力,就看你肩上的绳子绷得紧不紧,身子是不是往前倾,各人心里都清楚。

庄稼人,都实诚惯了,哪个也不愿投机取巧。姑娘媳妇,为能干男劳力的活而暗自称豪;男劳力的内心,谁都有为妇女多抗一份力的善举。

打着赤脚,穿着单鞋的男女,踩着“嚓嚓”作响的坷垃地,犁耙后腾起的土尘,如大漠扬起的狼烟。

习以为常的苦累,没有压垮乡亲们。大家在汵汵汗水、气喘吁吁中,笑语不断。有人因用力过猛打了个趔趄,立即有人喝牛似的大喊一声:“哪踩?”引来一阵笑声;到地头,有人一不留神忘了停下,身后又是一声大喊:“哇!”(叫牛停下),各人又是一阵会心的大笑。有人“后门”松,漏了个屁。“怎么,裤子撕了吧?”一句幽默,缓解了一群人的疲劳。

稍事歇息时,人们就边在沟坡、地头或坐或躺。妇女趁机摸出鞋底,纳上几针,家里踢跳蹦纵的孩子要鞋穿呢。男人抽烟扯闲话,有人脱鞋拨弄出垫脚的泥土。有的鞋被坷垃碴破,绽了针线,漏出脚趾,就边跷起腿悬空晃荡着说:“这下真成了张大丫她妈——张大嘴了”风趣的自嘲引得男女开怀大笑。有的脱下胶鞋,一股呛鼻的酱黄味,四处飘散,大家也都心照不宣,默然接纳。

坷垃朝天的地,经过人牛劳作,变得又细又匀,再被一锨一耙整理成一垄一垄大小划一的棉花格,就像大手笔的示意图;春夏时,长满绿苗的田块,又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天然水彩画;秋风送爽的时候,田野开着洁白的棉絮,如飘拂的云朵,展现眼前的又是一幅喜人画面。

在那普遍拮据寒薄、衣食不足的年月里,乡村人的生活更艰苦。但面对苦日子,乡亲们依然洋溢着向上的生命激情,始终以乐观的心态,伴着牛马,在祖祖辈辈生息的土地上,从容悠然地把酸涩的日子过得不乏笑声。

我从学生到先生,参与春耕劳动尽管不多,但每一次劳动,都从身体的疲惫中收获满满的心灵感受。

看那跋涉在黄土地上使劲拉耙的牛,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明亮的大眼睛溢满赤诚和温顺。拴着绳子的宽大鼻子上,渗出露珠似的汗滴。我对体恤人性的它们,长年累月吃的是草料,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就那么不声不响地帮人创造劳动价值、营造美好生活。这无私的奉献精神何等高尚啊!

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用不停的劳作去收获快乐,从中感悟生活与生命美好的豁达,我更从心底敬佩!

我也常在心底渴盼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那时,农民将不再干笨重的粗活、累活,可尽情享受休闲农业的惬意;牛也得到彻底解放,在田边沟旁,甩着尾巴,悠然食草,在“哞哞”的叫声中伴着夕阳晚归。

今天,这曾在我憧憬中期盼的诗意画面已经实现,但现实却变得半是欣然半是残酷。

老春耕的艰难苦涩,被全新的农业现代化代替,机械化解脱了农民的繁重劳动。可那为农民耕田耙地,打场拉车,为农业生产做出大贡献的耕牛,却以兔死狗烹的悲剧收场……

我又想起逝去的老春耕,想起劳苦乐观的乡亲,想起劳作一生的耕牛,心里说不上是什么滋味。2020.04.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耕春种,乡村的符号
70年70个瞬间丨农业改造,松江这样做(内有大量珍贵老照片)
耕牛
【专栏特刊】王本强| 春耕节(西藏)
【洞庭作家】雷莉莎 忆那些年的"双抢"
老翁七十犹强健,没膝春泥夜叱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