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体热是实热,阴虚是虚热

体内为什么会有湿热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月生则热。”《素问·玉真要大论》:“热者寒之。”分表热证、里热证、虚热证、寒热证等。

先天阳盛是主因

中国文化中有“阴”和“阳”的概念,中医尤其讲究这个。“阴”是指有形的、冷的、暗的、静的东西,具体到人体,就是血、精、津等。

而“阳”是指无形的、热的、明亮的、动的,具体到身体,则是器官、组织的功能,也称为“阳气”。

在阴和阳之间,中医乃至多数中国人都更重视阳,也就是更重视人体的火力。

火属阳,是一种有形无迹的热力,具有急、烈、炎、热的特性。《温热经纬》中记载的“土遇之而焦,金遇之而熔,木遇之而焚,水遇之则涸,故《易》曰,燥万物者,莫暵于离”,已充分说明火的特性。

根据“火曰炎上”来看,火具有的温热、向上、升腾的抽象特点,这也是它有助于新陈代谢的最大原因;人体的脉、五脏的心、五官的舌、形态的笑、情态的喜也都属于火;

生理功能所表现的正常体温和热力属火;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说“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病理过程所反映的亢进现象也属火。

人体讲求阴阳平衡,阴虚阳盛就会导致体内生热,大多数体内有热的人都是先天阳盛导致的。

补品吃太多,慢慢变体热

过多的肉类,过浓的牛奶、过甜的饮料、过分脱水才变得更香的零食都相当于给身体进补,食物过于精良就等于进补,进补过度就会导致身体上火。

饮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气候和季节来做相应的调整。本身体质偏热的人,就不适合吃一些热性的食物。同样,炎热的夏天,人本来就容易感受火邪,这时候就适宜吃一些性平和或者凉性的食物

另外,食物的烹调方法也会对食物性质有所影响,油炸、煎烤,吸收了油和火的食物,都是容易导致体内环境偏热的。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体热是实热,阴虚是虚热

中医认为,内热中可分为虚、实两类。

实热多源于阳气有余,或邪郁化火等,其病势较急,病程较短,胃肠、心、肝胆多实火,表现出牙龈疼痛、咽喉干痛、口舌生疮、口渴口苦、大便干结等症状,青壮年多易出现;

虚热多源于精亏血少,阴虚阳亢,虚火上炎,其病势较缓, 病程较长,多表现为肺、肾阴虚症状,比如出现燥热、盗汗、口热干燥不欲饮、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症状,老年人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易出现。

治疗原则是实火宜泻,虚火宜补

辨别内火中的实火与虚火不能简单化,具体到某一个人的实际情况更为复杂。

比如有的人也许饮食不消化造成积滞,郁而化火,但是他的身体素来虚弱,这就是虚实夹杂的一种情况;反过来,有的人也许几天未休息好,过度疲劳,阴虚火旺,但是他的身体素来强壮,这也是虚实夹杂。

这时治疗要补泻兼施。可见,对于“上火”,切不可不管内火外火、虚火实火统统投以清泻降火之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肺阴虚证和心阴虚证鉴别
谷万里‖上火有虚实,教你来辨识
春季为什么总是上火?吃什么才能防止呢?
甘温除热证治初探
肺阴虚—干咳,心阴虚—失眠多梦,同为虚热证,调法却不同
从零开始学舌诊5-舌色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