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天祥忧思过邵伯(扬州江都)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中进士第一名,后任刑部郎官,知瑞、赣等州。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著有《文山集》。

德祐元年(1275)元军南下,南宋小朝廷如惊弓之鸟,不知所措。当时任地方官的文天祥,自捐家产,组织义军万余入卫临安(今杭州)勤王。翌年,他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后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赴元营谈判,正义凛然,慷慨陈词,毫无卑颜屈膝之色。元军将他扣留,强行押送北上,于德祐二年(1276)二月十九日到达京口(今镇江)。

文天祥

二月末的一天,文天祥及其幕客杜浒等11人乘元军看守麻痹,连夜从京口脱身北渡真洲(今仪征)。当时江淮一带名义上仍属南宋,真洲安抚使苗再成感佩文相,建议他联络江淮之师,从侧后反攻,则元军必败。而扬州制置使李庭芝却听信所谓文天祥降元的谣言,竟下令要斩杀文相。真州守将左右为难,无奈只好告之实情,并礼送文相出城,北上赴淮。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文天祥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可谓百感交集,有口难辩。他只得忍辱辞行,日夜兼程,一路东行,途经扬州,于同年三月初四天明时到达邵伯镇高蓬村。

眼看不能再冒险前行了,为了隐蔽和休息,文天祥带着众人来到附近一个积满了马粪的土围子。他们早已体力不支,身心交瘁,什么也顾不得了,扒开马粪,用衣服摊地,和衣而卧。此时,一队元军骑兵从土围子后面走过,马足踏地声,箭筒撞击声,声声入耳,分外清晰。众人屏住呼吸,紧贴壁根,唯恐被发现。正在这危急之中,突然间风雨大作,元军迅即离去,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头条号:江都史话 原创作品)

中午过后,众人发现不远处有座古庙,挨到黄昏时分,待外出寻找粮食的人都回来了,方进入庙中。在一老女乞的帮助下,他们勉强弄了一点吃的,住了下来。

此时,文天祥心头思绪万千。回想这几天一路走来,昔日繁华的古镇历经战火,已是人烟稀少,田园荒芜,满目疮痍,就连那运河也变成了细流,失却了往昔的活力。如今面对敌人的追逼,同僚的误解,山河的残破,身世的沉浮,不由得追昔抚今,思深忧远,油然吟出《过邵伯埭》一诗来:“今朝车马地,昔日战争场。我有扬州鹤,谁存邵伯棠。一湾流水小,数亩故城荒。回首江南路,青山断夕阳。”诗中既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又有壮志难酬的怅恨;既有中兴南宋的信念,更有誓死抗争的决心,读来令人感慨潸然。

邵伯埭

是夜,文天祥体力严重透支,实在走不动了,众人只能用箩筐抬着他前行。在过路樵夫的帮助下,文天祥等行至高邮,乘船东达泰州,再辗转从通州取海道入闽。文天祥与张士杰、陆秀夫等汇合,坚持抗元,后失利被俘,拒绝投降,于至元二十年(1283)一月九日英勇就义。

过邵伯镇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正如文天祥后来在《指南录后序》中所写的那样:“其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究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然而,即使这样,文天祥仍矢志不移,“生无以救国难,死犹以厉鬼以击贼”,表现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他的《过邵伯埭》诗也与其一同为世人所传诵。

(朱 海流 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王敕封过的寺祠-法华寺(扬州江都邵伯镇)
亲近江都
毛川《柳风集》面世
扬州江都:大运河畔邵伯镇
楹联故事:恢复兴建的邵伯巡检司衙门联(扬州江都邵伯镇)
网眼看运河-江都邵伯龙虾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