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故宫博物苑典藏珍品,那些曾经出现在电视剧中的后妃首饰

故宫博物苑是世界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皇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故宫里有上百万套藏品,大多是明清两代的皇家收藏。除了帝王的服装和配饰,大约就是后宫妃子的首饰最为引人注目。在故宫之中,单单是后妃的服侍就有两万多件,饰品更是琳琅满目,即便时过境迁,我们依然能想象这些后妃们华丽奢侈的宫廷生活。

参观者对后妃首饰的趣味和熟悉感,大多还是来源于近两年制作精良的热门清宫电视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那些在电视剧之中经常出现的故宫典藏后妃首饰。

头饰

说到头饰,首当其冲就是朝冠。皇后在大型祭祀或者庆典时必须身着朝服,朝冠也是必须穿戴的。皇后的朝冠一般分冬夏两种款式,冬天的朝冠以熏貂制成,而夏季的朝冠则是用青绒制成的。无论是冬季还是夏季的皇后朝冠,都要配备相当繁复奢侈的装饰品,除了最中央的金累丝凤,顶端的东珠,还有珊瑚、青金石、猫眼石等宝石。金累丝凤是整个皇后朝冠最为华丽的地方,凤身以金丝交缠而成,翅膀上全部镶嵌点翠。

周迅的皇后朝服虽然十分精致,但是细看朝冠的金累丝凤,还是少了当年的大气奢华。

钿子是满族皇室女子特有的头饰,是根据她们平时的发型所设计的凉帽形式的装饰品,所以在一些一般的正式场合,钿子会用来搭配礼服来佩戴。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基本上是以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然后以银丝或者铜丝塑成造型,镶嵌点翠和珠宝。钿子的制作过程相当繁复,颜色绚烂且华丽大气。

现在的清宫剧已经开始从早期的夸张大旗头渐渐转变过来,对于钿子的仿制也是相当具有还原性。

金约是后宫妃嫔常用的额饰,一般是在穿着朝服时,为了约束头发而专门设计制作的首饰,相当于我们现在人用的发箍。乾隆朝规定,不仅仅是后宫的妃嫔,就是朝中大臣的妻子在出席正式活动穿着朝服时,也要佩戴金约。一般我们看到的清宫剧之中,能将金约还原的还是极少的。

耳饰

在耳饰方面,满汉之间的融合是比较明显的。清朝允许汉人保留自己原来的耳饰,到了清朝中期之后,耳饰的式样开始相互借鉴更加相似。清朝人将耳环和耳坠都称为耳钳,传统上,满清的女子一般是一耳三钳,也就是一只耳朵上带三只耳钳的意思。

就材质上来说,清朝前期,后宫妃嫔流行东珠。东珠即为东北地区产出的珍珠,始于满清兴起之地,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是弥足珍贵的。一直到了清朝后期,后妃们才开始渐渐接受其他的材质,琉璃、法郎之类的,也会用在耳饰上。

对于满族女子一耳三钳子的传统,其实并非是最近的几部电视剧才注意到的细节。以前的《孝庄秘史》《康熙王朝》和《寂寞空庭春欲晚》都真实还原,而且普遍上都使用了珍珠作为材料。

领约

领约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首饰,相当于现在的项圈。清朝对于领约的等级划分是比较严格的,相对于金约而言,领约更早被详细规范到官府制度之中。

领约一般为金制,镂空圆形,但并不闭口,圆环上镶嵌着珠宝,开口处则垂下两条绦。上面的宝石种类和数量都是区分皇后和其他妃子的不同之处,除了皇后之外,贵妃、妃、嫔等都是佩戴同样的领约。

《延禧攻略》的领约注意到了东珠,还原度很高了。

朝珠

清朝皇室对于朝珠的喜爱还是源于对佛教的信仰。清朝规定,朝珠必须是一百零八颗,所以朝珠并非是身份象征和装饰品这么简单,它本身就是从佛教的念珠之中发展过来的。

在清朝的规定之中,无论是臣子还是后妃,都可以在正式场合佩戴一条朝珠作为项

饰。但是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佩戴什么材质的朝珠还是有规定的,后宫嫔妃也不会始终只佩戴一种款式的朝珠。

我们在博物馆之中看到的朝珠大多使用东珠、青金石、翡翠等等清朝皇室喜好的传统材料,但是偶尔也能看见具有佛教色彩的蜜蜡、菩提子之类的珠子。因为东珠对于满清来说极为珍贵,所以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可以佩戴。另外,除了材质之外,穿朝珠的绦也是有等级规定的,明黄色的绦只有皇太后、皇帝和皇后才能使用。王爷一般使用绿色,而大臣一般使用石青色。

《如懿传》这张照片,就朝珠而言还是十分清晰的。皇后使用东珠朝珠,而其他的妃嫔使用的质地不一。

手串

手串其实是念珠的衍生,一般后妃拿来做装饰作用,也会随手把玩,有的时候也作为压襟。《延禧攻略》这部剧火了之后,十八子手串也跟着大火起来。

(翠十八子手串及碧玺珠翠手串)

指甲套

清宫女子的指甲套对于网友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虽然我们看来有些奇怪,但是对当时的清宫女子来说,指甲套能让手指看起来更加修长纤细,而且还能保护指甲。

清宫女子流行留指甲,所以只要是不用做事儿有人服侍的妃嫔,基本上都会佩戴。指甲套的佩戴没有什么标准,也没有特别的等级之分。有的后妃只佩戴一两个,有的十个手指都习惯带上,有的左手戴右手不带,反正都是比较随意的。

指甲套一般是由黄金制成的,有的也会用银制镀金,极少部分会用黄铜制成。佩戴一个纯金的指甲套在手指上本来就是一件比较受罪的事情,何况是十个手指头全部带上。所以指甲套也成了清宫后妃特有的装扮象征,从侧面也体现出后宫女子的审美趣味。

一般清宫剧都会将指甲套这个特征体现出来,因为现代人和古代人的审美差异,长而尖的夸张指甲套反而成了反派或者主角黑化后的标志。也许对于这种奇特的装饰品,大家觉得新奇的同时也觉得诡异。

从故宫典藏的这些珍品之中我们可以看出,清宫后妃们的饰品虽然大部分有着满清女子的特色,但大部分都在与汉族的交流之中出现了融合和变化,很多新饰品也是随着对汉族制作工艺的继承发展而出现的。随着故宫文化的新生,“故宫艺术”已经渐渐成为设计师的新宠,电视剧中也尽量还原。但是无论是设计还是还原,都不能以简单的元素堆砌为基础,否则便一直停留在肤浅的认知之上。

参考资料:

《故宫博物院·故宫藏清代后妃首饰图典》,故宫出版社

橘玄雅——《旗人女性首饰》,故宫出版社

王珂——《金簪银钗探遗珍》

赵紫薇——《清朝满族宫廷首饰纹样的审美意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宫后妃的首饰(一)耳饰
甩大牌珠宝十条街 剧中那些绝美首饰令人垂涎|首饰|故宫|点翠
故宫里的娘娘都戴什么珠宝?来开开眼界!
大清国,皇室首饰
清朝妃子为何会戴指甲套?除了美观之外,还能方便皇帝
美轮美奂 清宫后妃精美的珠宝首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