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可歌可叹的明故宫/阿光

可歌可叹的明故宫


        前些日子我和友人又去明故宫闲走,可每次来访都无法抑制的叹息,叹息这里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

远远地就听见那抑扬顿挫的单簧管或萨克斯管的乐声响起,那是一群退休老人和休假的游人在吹响他们心中的乐曲。

 
        提起午朝门公园的故事,那就要往后减去六百多年的荏苒光阴了。
      早在1366年朱元璋灭元后定都南京,曾经在这里修建了举世瞩目的大皇宫。

       朱元璋逝世后由于皇太子朱标早夭,由太孙朱允玟继皇位史称建文帝。
 

       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借口不服新皇的削藩政策,于1399年起发动所谓“靖难之役”,并在1402年攻克南京城,取其侄建文帝朱允玟的皇位而代之。朱棣在稳定皇位后于1421年将明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南京遂为“留都”。

      由于历代的战火,尤其是太平天国时在南京的激战,朱元璋当年故宫如今只留下一些烧不掉的石头和空荡荡的午朝门城池一座。1958年,明故宫辟为“午朝门公园”。

 
      这是午朝门的正南面。午门,我们在许多影视剧和小说中经常听说的“推出午门斩首”的说词,以为午门就是个屠杀犯人的杀场。但是据考证这也不是一个杀人的地方。

      其实午门是个皇帝颁布诏书的地方,是一个显示皇帝威严的地方。上朝时,有个别大臣屡屡不看皇帝脸色,上书说些不讨喜,或意见虽中肯,但皇帝不喜听的话,那就是挑战皇权了,是要受“梃杖”的。那时就要拉出午门去“打屁股”的。据说也有被杖毙的个案。但此地决不是专门处决犯人的地方。

  午门的北面。现在已经是一条小道,后来栽种的树木也长成材了。

这都是当年被毁宫殿的“石柱础”,这些建造宫殿要用的垫柱石应当是明故宫的“功臣”,但它们也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了,不过现在大概能算上“离休”的待遇了。

这一颗颗似印章的石料,也是当年皇权的象征。

大块石料上还有些许的文字,走近前去,已经很难辨认它们都曾说过了些什么。这已经是一部模糊的历史书卷了。

  当时这也是象征皇帝威仪的“五龙桥”。所幸经过修缮的石桥,它的券石还在。河沟里还淌着不算太清洁的流水。

       据说那块立着的石壁,就是“九龙壁”,我仔细也没有辨认出哪里有九条龙?不过看到上面的确有几只小鹿。我想大概皇宫倒了,龙们也就飞走了吧?

老人们在吹奏他们心中的曲子,曲调时而铿锵,时而忧郁,大概是在演绎明故宫旧时的辉煌,以及被毁时不堪一击的颓败伤残吧。

午朝门公园的对面,在遗址上仿建了一些明故宫的道路和建筑。

 
历史的路径总是像这条小路似的弯弯曲曲。
历史在给我们讲故事,历史也在教育着我们后来的人。       


作者简介

 阿光   退休医師。年轻时有过文学梦,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退休后就从闲游感受中写点"诗文",发一点自己摄影的原创图片自娱自乐和交流朋友。


紫雨轩书院是一个集文、诗、书、画、影为一体的原创平台,拥有多名国内外实力派多元知名艺朮家、诗词名家及最受欢迎的游记达人等,作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陶冶情操,雅俗共享,敬请大家关注!

每天更新,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宫记忆
北京----故宫之一:午门、太和门
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的明南京故宫有多大
【广东】李雨萱《故宫》指导老师:杨全威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范文一
明故宫(南京故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