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少年之六:村办小学复课了 | 王守安


   记叙
我的少年
回忆六:村办小学复课了

作者  王守安

1959年三、四月份,奶奶去世后不久的日子。大王庄村的小学门口燃放了一挂鞭炮,学校复课了。我终于第五次又走进了课堂。

大王庄小学门朝南,由东西两个跨院组成,四个教室,几间办公室,只有一至四年级的初小,每个年级一个班。因为那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农村人虽穷,子女却很多。大王庄是大村,分前街、后街和东花园三处,当时已有几百户人家,学龄儿童不少。加上周边村庄的孩子也来这里入学,学校的四间教室挤得满满的,每间一个年级,都有50名以上学生。

由于是集体办学,经费紧张,教室里的桌子、凳子都是用木板拼的,教师也多是附近村子里的具有高小、初中学历的农村青年,他们给学生上课是没有工资的,也和社员一样到公社食堂吃大锅饭。至于课程,因停课时间过长,怕学生跟不上,县里同意四年级学生实际学习城市三年级的课程,课本也是三年级的课本。我是在郑州读完三年级才返乡的,因此我们四年级那一班只我和班主任何老师各有一套课本,同学们都没有课本用,全凭上课听记。至于作业本,更是五花八门,有的穷孩子,甚至用废报纸裁裁,用针线缝到一起当作业本。由于办学条件差,学费每人只需交1元钱,还有不少人是让村支部开证明减免的。

我们班当时的班主任何老师是个挺英俊的小伙子,是我们东南边邻村何庄人,也是学校里唯一一个完中学历的回乡青年。他教学认真,关心学生,有时会把自己的饭食,分给一些饿得抬不起头的学生,因而在同学和家长中有很好的口碑。记得是开学的第一个月,何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让写一个英雄人物的小故事。我编写了的故事叫《民兵队长王振海》,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寇常常到我们平原村扫荡,村里的民兵队长王振海在掩护乡亲们撤出村子后,因子弹打光,不幸受伤被俘,日寇让他带路,他却把日寇带进了民兵埋设的地雷阵,炸死了几个鬼子汉奸,自己也光荣牺牲。由于是要求当时上交的课堂作文,没有任何参考,全是我凭空杜撰。当把作文交给何老师,何老师读完就激动地拍案叫好。当场让我在课堂上给大家朗读。下课后,又把我叫到办公室,将我和我的作文拿给校长和其他老师看,校长和其他老师也赞扬不已,认为我这个学生“了不起”、“前程远大”,简直让我受宠若惊。再后来,何老师还把这篇作文当成范文,在其他班也大讲特讲,我一下子就成了学校里几乎人人都认识的“小作家”。其实我觉得编这些小故事,在城市里的四年级根本不算什么,不少同学都比我编得好。而在乡下的小学校,我竟一下子成了“名人”,还当上了少先队的大队长。

还有一件跟何老师有关的事让我毕生难忘。那是一天放学后,我和小伙伴到村东头的池塘边割草。看到池塘中有小鱼游动,便脱衣下塘捉鱼,没想到鱼没捉到,人却一下子滑到了深水处,不会游泳的我被呛蒙了,喝了一肚子塘水,幸亏何老师回家从此处经过,衣服没脱就跳进池塘把我拖上岸。要不当年我这条小命早就还给故乡了。

农村学校学习条件的恶劣,直接影响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加上当时的生活水平糟糕,学生都是饿着肚子上学。学期下来一考试,老师学生都傻脸了。特别是我们四年级,因为考的是三年级的课程,县里要求考不及格的一律不能到公社办的小学上高小。可根据成绩,一大半人连50分也考不到,干脆就辍学务农了。虽然那时我的同学们也就十来岁的年龄,但你学习成绩差上不了高小,不务农也没有其他办法。而我由于本来就在郑州以优异成绩读过了三年级,下乡后又进行了复习,如今又再次重温,毫不费力考得了双百分,是我们公社所有初级小学独占鳌头的“状元”。

然而,我并没有到公社办的小学去上高小。因为那年随着郑州省政府建设工地的竣工验收和国家大型项目开封化肥厂的建设需要,父亲所在的河南省建二公司被整合为二、四两个公司。父亲被分配到省建四公司,需到开封东郊大花园参加“大会战”。于是,一个重新回城的机会出现了,我们家的命运也由此发生了转变。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胶东农村80后的记忆:自己村里小学的最后一批学生
【2022中国最美亲情文学大赛】展播:万宪凤
写给老师的心语
探访斐济村办小学
小学三年级学生作文
花儿与少年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