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梨园光与影之《抬 花 轿》之二 | 王复兴


散文专栏 



梨园光与影之《抬 花 轿 》之二 

王复兴
1995年5月31日,我们主创人员第一次开会讨论了《抬花轿》的创意设想和音乐设计。拍摄场景分为三个部分:    1.戏曲舞台,虚景虚轿,重现舞台上虚拟性的抬轿、坐轿的程式化的舞蹈表演;2.实景真轿,选择开封清代的山陕甘会馆为外景地,里面有一座古戏楼,戏楼楹联写道:“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整体建筑韵致高雅,其木雕、砖雕是各种古代故事的会集,题材多样,惟妙惟肖,正好表现了官宦人家的生活场景;3.摄影棚内,王红丽着时装的化妆、演唱等现实生活场景。   


这样就形成了包括演唱者在内的不受时空局限,时空交错、亦真亦幻而又互相联系、重叠交叉的画面组合。它以周凤莲出嫁时坐轿和喜悦心情为结构线条:古式建筑、方砖甬道、实景真轿,新娘坐真轿,轿夫抬真轿的表演;戏曲舞台,无景无轿,王红丽与四轿夫配合一体,用夸张的程式动作表演坐轿、抬轿、颠轿、上下坡、耍盖头、扇扇子等情景;周凤莲的化妆、演唱、换衣服、面部特写等等,以上不断交替变换的画面有机组合,产生了虚实结合、欢快热烈、令人神往的艺术之境。它既保留了原戏中鲜明的中原文化特色和戏曲化的优长,又打破了舞台框架限制,展示了音乐电视节奏快、镜头短、景别跳跃、时空交错的特点。   


筹备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我们两次到开封山陕甘会馆实地考察,开封电视台也帮忙协调。会馆是文保单位,我提前到省文物局递交了拍摄申请,开来了许可证。如今会馆已升格为国家级文保单位,再去拍摄就不容易了,会受到更为严格的限制。   
9月9日,开始前 期录音,在录音棚见到刚从外地演出归来的王红丽,我吃了一惊,只见她风尘仆仆,满脸疲惫,脸上竟然还长了痘痘。 不禁埋怨道,“怎 么搞的?不知道马上就要拍摄了。”她也是一脸委屈,“天天忙于在乡下演出,劳累上火了。”柳导演劝她赶紧休息一段,并出主意让她到美容院用芦荟胶配上绿豆粉抺抺。 


10月7日,天高云淡,气爽风柔,在豫剧二八板和唢呐“百鸟朝凤"的欢快清亮乐声中,豫剧MTⅤ《抬花轿》,在开封山陕甘会馆正式开机。清代建筑的影壁墙、大殿都贴上了红喜字,府门挂了红灯笼、红绣球,从省豫剧三团借来的轿子被装饰一新,升降机和轨道也铺设到位,一派喜气洋洋的娶亲景象。王红丽盛妆出镜,脸上的痘痘也消了,光鲜亮丽如初。 
因为是实景拍摄,用上了轿子。李永明四个小伙子都是跳舞出身,做舞蹈动作干净潇洒,准确到位,哪里真地抬过轿?几趟下来,个个呲牙裂嘴,东倒西歪,躺到地上不肯动弹。李永明抚摸着肩膀对我说:“想着是来跳舞的,谁知道让俺们当轿夫!你看俺的肩膀都磨得又红又肿。”   
在开封实景地拍摄了两天。9日,我们又折回省电视台400平米演播室。这里被布置成一个戏曲舞台,原剧中的各种舞蹈动作,以及演员的化妆、穿衣、甩大辮、耍盖头等程式化表演,都在这里被多种电视手段予以强化、突出,重新包装加工。舞美和灯光,突出了喜庆特色和民间特色,运用剪纸、红灯笼、红喜字、绣球等营造气氛,色调以红黄色为主,浓烈鲜丽。 


为了丰富表现内容,扩大表现空间,音乐过门里,化用了陈素真大师《洛阳桥》中新娘“梳妆”的表演,新娘在出嫁前化妆时,不由自主地想像与新郎的交拜,于是在朦胧的画面中有了不断地更换嫁衣、甩辮子的舞蹈。这是原剧舞台表演中表现不出来的。   
为了突出、强化电视特色,对原剧中坐轿、抬轿、上坡、下坡、颠轿、耍盖头、换衣、甩大辮等完整的情节和程式,不表现其完整性、整体性,而是运用特技镜头,强化、突出其精采的片断、细节或瞬间。如花轿的颠簸、红盖头的旋转、新娘的喜悦等特写镜头,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拓展了戏曲电视的表现力。 
原剧戏曲化、舞蹈化较强,我们运用特写、升降、俯仰、移动等多种镜头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组织画面。在画面组合上,注重以动为主,动静结合,虚实交错,以一个完整的音乐节拍点作为画面的切换剪辑点,组成一个完整的音画统一、多变有序、音律完美、喜庆欢乐的画面结构。 
豫剧MTⅤ《抬花轿》制作完成后,11月3日率先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随后于11月8日在河南电视台播放。作为开创性的豫剧音乐电视,那鲜明突出的地方特色,与流行歌曲的强烈对比、反差,和它的新鲜、好听、好看,吸引了人们的关注,也带来了好评。出乎意料的是,在当年底举行的中国音乐电视大赛中,《抬花轿》从全国各地选送的140多首作品中破颖而出,获得了金奖。这也是河南省在历届大赛中获得的最好名次,算是为河南争了光,出了彩。颁奖仪式在1996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新年音乐晚会举行,当时还请了王红丽参加表演,后因节目超时临时被撤了下来,也是一个遗憾。在1996年河南电视文艺“大河奖″的评选中,《抬花轿》一举获得了特等奖、导演奖和创意奖。颁奖晚会上,王红丽作了精采表演,共同分享了这一喜悦与荣光。   

  

现在回想起来,制作豫剧MTⅤ,我们毕竟是第一次,是一个尝试,还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和不足之处。那一年获得金奖的大都是名家大腕,像毛阿敏的《同一首歌》、阎维文的《东方的太阳东方的月亮》、那英的《雾里看花》、郁钧剑的《母亲》、解晓东的《今个儿高兴》、张迈的《黄河源头》、殷秀梅的《共圆一个梦》、宋祖英的《十八弯水路到我家》、万山红的《公仆赞》、周燕泓的《又见茉莉花》、陈明的《远空的呼唤》等,我们能够忝列其中,还是占了老祖宗传统戏曲文化的光,占了豫剧的光。当人们追风尚赶潮流时,我们是土里刨金,向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藏里挖掘。土中出奇,土中见新,以土制胜。 


作者简介

王复兴,山东济南人。曾任河南省文联《河南戏剧》杂志副主编,《故事家》杂志、《武俠故事》杂志主编,编审,河南省文联委员,省民协副主席、省剧协理事等。与他人合著《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获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豫剧MTV《抬花轿》获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河南电视”大河奖”一等奖;电视专题片《戏迷的乐园》获广电部电视文艺”星光奖”一等奖、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先后荣获香玉杯艺术奖、省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省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

作者文集链接

王复兴诗词集选(1) 

遥忆少年登庐山 

王复兴诗词集选(2)

难忘的知青岁月(上) 

难忘的知青岁月(中)

难忘的知青岁月(下) 

走近常香玉(之一) 

走近常香玉(之二)

 走近常香玉(之三)

走近常香玉(之四)

王复兴诗词集选(3):郭亮村(外七首)

虎美玲演的三个闺门旦

梨园光与影之《寻梦》

梨园光与影之 《观戏潮 》

梨园光与影之《抬 花 轿》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南戏曲 河南豫剧 豫剧抬花轿
梨园春:豫剧《抬花轿》选段,唱腔没得说,韵味十足
梨园春最美男旦韩鹏飞演唱豫剧《抬花轿》,评委们听得如痴如醉!
豫剧名家谷秀荣《五世请缨》全剧欣赏【梨园戏曲·238期】
【戏友点播】锦绣梨园,精彩无限
河南戏曲豫剧曲剧越调等《梨园春少儿擂台精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