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偶尔“放纵” 成就生活激情
“放纵”自己,或者偶尔做些“越轨”的事,实际上是对心灵的滋养。尝鲜带给我们的是高昂的情绪,自由的感觉,无尽的创造力,让我们有着非比寻常的印象。偶 尔“放纵”一下自己吧,绝对有着积极的结果。想一下,如果你从不“越轨”,而只沿着一条既定道路走下去,你怎么可能知道错过了更美好的风景呢?

  珍妮,28岁,是一家培训公司的掌门人。迷你公司,加上珍妮只有5个人,但她毕竟成为了4个员工的米饭班主,责任不小。珍妮为此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早上起床要练习英文口语——为了拿到外企的订单;晚上回家要读管理书籍——为把小公司做大做好准备。

  28岁的珍妮虽然有着少女的面庞,却闪烁着深邃的眼眸——她在一单一单的生意中被迅速催熟,有着掌控好自己每一步的自信。然而,生活对于珍妮来说却少了点惊喜——她今天就能预见到一个月后的自己在哪里,做什么。

  一天,珍妮和几个大学同学在一家泰国餐厅聚会,做了全职太太的小丽突发奇想,向大家提议:“我们为什么不去泰国吃最正宗的泰餐”“好啊,马上办签证。”“我也这就向老板请年假去。”其余的两个同学热烈响应,她们的目光都转向了珍妮。“我想做出最理智的决定,看看我的公司还有什么事情没做完,但是那天我喝了点酒,哦,美妙的酒精让我非常兴奋,我也表示坚决赞成。”
  一周后,四个人踏上了飞往普吉岛的飞机,她们不仅享受到了最正宗的泰餐,而且在热辣辣的阳光中尽情戏水欢笑。“这是我做公司以来最开心的几天。”

  从泰国回来以后珍妮继续“放纵”,她买了全套的滑冰用具,业务不忙的时候就溜到冰场驰骋一番。“这让我想起了童年的快乐,我上小学的时候还得过全校的滑冰冠军呢。”

  当然了,如果你想更加放纵自己,但又没有危害其他人,也值得尝试的—只要你想好了,而且肯付出代价。心洁,在28岁这年做出了突然的决定,不再呆在设计院里做一名建筑工程师,而是去画画,她说:“当建筑师只是妈妈的梦想,我为了讨好她而努力地做了这一行。可是我发现,只有在画油画时我才能得到最大的快乐。

  在从建筑师转行当画家,卖出第一幅画作的5年间,心洁卖掉了自己的房子,失去了交往2年的男友。“我妈妈恨不得把我撕碎了!”她说。但是,她最终可以靠画画和卖画让自己过得很快乐。

  越轨成就精彩生活

  你感叹自己的生活像一杯白开水?那只能怪你自己,既不是朝九晚五的工作约束了你,也不是没有足够的钱来娱乐。而是,你让自己的想象力沉睡了。是的,创造不平凡生活的能力你有,你一定有!只是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沉寂。

  想想你高中的时候,是不是没经过父母同意,就和同学偷偷跑到郊外游乐?尽管会被父母痛骂,但你还是在那趟郊游中找到了成长的快乐,看到了自由天空。

  可长大了,你要做“对”的事情。逐渐地,你觉得呆在某个框框里最舒服,比如下班回家赖在沙发上最舒服,而不是参加某个交友俱乐部去见陌生人。但是,你想过吗,这种循规蹈矩的舒服,让你的潜能一直沉没下去,造就了毫无生气和见识的你。

  你又要反驳了:我想扮演一个好职员、好女友的角色,行为就不能太离奇!哈哈,我说让你“越轨”,但不代表让你“离奇”。越轨可以有很多种,就算你有了老公,在工作中又结识几个哥们,下班一起吃顿饭也不算过分吧!你去发廊把短发接成长发总可以尝试吧!

  没准在这些“越轨”事件中,你发现自己除了可以做娇柔的妻子,还可以做豪爽的红颜知己;长发飘飘后你多了些古典风韵。
  Tips

  为自己安排一次国外自助游,在会议上一改沉默的形象主动发言,遇到了怦然心动的男人微笑示意,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过程。刚刚做这些没把握的事情的时候,你一定不太舒服,但是正是这些“新鲜事”可以让你更清楚地知道你是什么人,你可以成为什么人。
  出其不意地过每一天

  如果你每天都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我叫你土妞一点也不过分,因为你的世界太小了,身边只有那几个人,那么点事,你的眼界就此被局限。又要争辩了:责任在身,为人妻,为人母,不守点规矩怎么成?呵呵,别把责任当成你死气沉沉的挡箭牌。谁说孩子妈只能一头扎在家事上?可是,即使偶尔把孩子扔在家里自己出去逍遥也似乎总有点不对劲。那当然了,做些非比寻常的事情,必定要离开你的心理“舒适区”。你开始感到焦虑,但是,这不意味着你做错了,这是你必须面对的感觉。

  心理学家还要告诉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那就是如果你斗胆做过一次,那么第二次、第三次就来得很容易,久而久之你就不用刻意去这么做,它已经成为了你的生活习惯。

  而且,成功的人总是有出其不意的手法。林是我们杂志行业的翘楚,她拍的图片总有意想不到构思——她总能选到让人惊叹的场景来拍摄。当我问到她的秘诀的时候,她给我讲了她刚出道时候的遭遇:“我想去一个公园拍一组服装大片,你知道我通过正规渠道要办多少手续吗?文化局、文物局、消防队如果把这些手续办完,至少需要一个月,完全错过了我的截稿日。后来我索性直接带着摄影师和模特去那个公园拍摄。我走进公园以后一直提心吊胆,生怕有人把我们赶走,但是,居然没有人注意到我们!”后来我想通了一个道理:有时候取得谅解远比得到允许容易的多。也就是那次,如果有工作人员赶我们走,我就会想尽办法让他原谅我。这可比正常办拍摄手续简单。”

  其实很多我们习惯的做事方式并不是最合理的,也不是最好的,只是原来我们这么做了,没惹出什么麻烦,所以这种方式就延续了下来。现在每做一件事前你不妨问问自己,还有不一样的更好的办法吗?训练一下你的思维广度哦!

  留下记忆,不是麻烦

  但是,请注意即使是最轻微的“越轨”也可能带来巨大的麻烦。尤其在你没有深思熟虑好利害关系前贸然行动。云是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孩子,但是她已经失业一年了,这也因为她的一次“越轨”。云原来是业内一家著名企业的总裁秘书,她的甜美,她的细致都让总裁分外受用。但不幸的是,去年金融风暴来了,总裁秘书必须换人!云的薪水实在太高,占了公司太多预算。于是,总裁痛下决心换一个便宜的秘书。临走那天,云冲进总裁的办公室,歇斯底里地喊道:“你知道吗,我早就不想伺候你这个笨蛋了!”云的这一声怒吼颠覆了她柔美的形象,也破坏了她的职业前途——她的“英雄事迹”很快在业界传播开,没有人愿意雇用一个泼妇。

  如果你的“越轨”伤害到别人,也伤害了你自己,那么你矫枉过正了!但是如果你的“越轨”无人喝彩也有点麻烦,这需要你在亲友中自我吹嘘一下。当你对这件事情投入了越多的情感,它就能给你留下越深刻的印象。就像30岁的淼淼一直铭记着5岁的生日:“原来妈妈一直坚持送我上幼儿园。在我5岁生日的那天早上,妈妈突然提出不送我去幼儿园了,原来她已经请好了假,要带我去游乐场。那是我最快乐的一个生日。”多少年来,淼淼把她5岁生日的礼遇讲述给很多亲友,并不断回味着其中的惊喜,乐此不疲。

  淼淼总是重复妈妈的一句话:除非你玩点新花样,不然每天都过得很平常。

  这是真的,心理学家也说:喜欢冒险人会有更精彩的生活。
  颠覆规则极至版:

  改写规则可以渗透在生活中的每个小细节中:上班换个行车路线,香水换个香型只是也可以来点猛料:完全颠覆规则,彻底地过“我”的生活。

  生活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

  何文:1982年出生的美眉。她接受了最规矩的教育,但是她的思维没有被规矩,可以扭转乾坤般地选择面对生活。

  何文的title很吓人:两个公司的CEO!

  可是,她之前的生活是这样的:为了一个稳妥的未来,在家人的安排下,很规矩地进了一所规矩的学校——军校,并学着规矩的专业——公共关系学。完全的军事化管理。大学报到第一天,她被迫剪掉了一头飘飘长发。大一的前半学期不准离开学校半步,后来逐渐宽松了,也是几个星期才能出来放几个小时的风而已。每天的生活像学校的板报一样规整有条。那是一种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的规矩生活。

  许多人,被规矩后会害怕离开规矩的生活,那会让他们更加不安和恐惧,虽然他们对现状并非十分满意。因此,毕业后大部分同学为了稳定留在了军队,过着无忧而看得见未来的生活。而天性喜欢玩的文文,一直有个愿望:周游世界。于是,毕业后她抛弃了规矩和安定,来到了北京。投了数份简历后,她辗转进了一家旅行社。非科班出身、豪无工作经验的她,在做第一个单子时,令公司损失了2万多,而这几乎用了她一年的工资来偿还。即使这样,她依然乐观地为自己的梦想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几年后,她和好友有了自己的旅游公司。一个梦想周游世界的女孩开始为别人周游世界忙碌了。

  这时也许你会为她松口气,以为她可以安定下来,踏实地周游世界了!可是,她却说:“梦想不是唯一的。尤其是当第一个梦想实现后,就会发现梦想原来有很多,一个梦想带着另一个梦想,层出不穷。而生活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地生活。只是大部分人可怜巴巴地怀着第一个梦想就遗憾终生了,临了还会很有感触地说:梦想不是用来实现的,是用来梦想的。”现在,文文的梦想就是垄断北京的会展市场,2010年北京车展文文也会是其中的参与者呢。
  颠覆欲望规则,过自由生活

  李洋:1980年帅哥,身份复杂,思想丰富,生活简单,淡薄物质。

  想概括李洋真地很难。他学平面设计,毕业后做室内设计,曾经的梦想跟我们大多数人没两样:做个商务精英,每天电话不断,西装革履地穿梭在5A级写字楼间,一副成功人士的派头。而他也的确短暂地过过这样的生活,只是身处其中才发现,那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是一种桎梏。他勇敢地选择了离开,接着,又过上了人人羡慕又不敢选择的生活:不上班也可以赚钱,自己接活。那时每个月的收入有几万块。只是,他没有关注银行账户数字的积累,住什么房开什么车子。

  这时,他开始痴迷户外运动。“这种感觉很适合我。我可以持续这种生活状态么?”于是,赚几个月钱后,就出去旅行,而且从来都不是短期旅行,基本上 1~6个月。但他不会因为中断收入而中断旅游。倒不是因为年轻什么都可以,而是因为他这样定义旅行:旅行是把失去的心找回来,这种旅行回来后的状态是终身受益的。在喧嚣浮躁中,我可以瞬间把自己内心的东西调动起来。许多人去了很多地方没有明白旅行的意义,那不是旅行是旅游,只关心去哪里,吃什么,看什么,大脑被各种新鲜事物刺激着。这些都是很尘埃的东西,甚至只是为了攀比,为了谈资,为了完成旅行目标:一年我去了多少国家,还有什么地方没去过。旅行不是这样的。应该静下来认识自己。所以,旅行一个人最好。若是一帮人,心思会转移到别人身上,大家就是吃喝玩乐八卦聊天。

  2005年,他的另外一个心弦又被拨动:用影像说话,我要用它大声说出我们生活的状态。他说。摄影又成了他旅行之外的一个精神养分。现在,他接设计活完全是为了抚养这两个精神项目。他要把有效的精力投入到摄影中,收入自然直线锐减,但是,他没有丝毫的焦虑,他认为“快不快乐只与知不知足有关,不是多少的问题。暂时无收入可以少花甚至不花。去东南亚旅行4个月走了4个国家,我才花了一万两千多!纵有千间广厦,夜眠不过几尺。我们太多人的想像力都被账户数字给规避掉了。不管是减压还是娱乐,都在用消费的形式而不是用心。比如与其说我们看电影不如说是消费电影,因为很少有人关注从电影中学习到什么自己能改变什么。最后消费变成消耗和摧残,精神被物质榨干。”

  问他:摄影是很烧钱的哦,总是需要不断更新配置。“摄影与相机和胶卷都无关,而是内心,要用心打开眼睛。”
来源:《健康之友woman'sday》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存旧文档--我要周游世界
十岁前给孩子立下这些规矩,想不成为学霸都难!!!
规则造就习惯,习惯成就自律!
十岁前一定要给孩子立下这些规矩!!!
为什么打破陈规之前我们需要领会这些规矩呢?
微笑生活,成就梦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