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颐和园里的奇石
   在颐和园里,不但有巧夺天工的建筑、闻名于世的奇珍异宝,就连园中举目可见的石头也别有情趣。
    与颐和园东宫门遥遥相对的仁寿殿是皇帝勤政的地方,殿前正中有一高丈余、气势宏伟的太湖石,人称鸡鸣石。当年这块石头曾矗立在畅春园康熙皇帝寝宫清溪书屋前,它具备了瘦、皱、漏、透的特点,是康熙下江南时发现的心爱之物,建畅春园时特地把它放在了自己的眼前。鸡鸣石之名从何而起呢?这就要从《杨香武三盗九龙玉杯》说起,杨香武因不满绍兴黄三太的张扬,从畅春园盗走了皇帝的宝物九龙玉杯——这玉杯本是缅甸进贡的,杯底刻有九条蛟龙,平时龙伏在杯底,一旦斟满酒九条龙即像是浮出水面款款游动,因此深得皇帝喜爱。第三次盗杯时,以第三天五更鸡鸣为时限,杨香武约其好龙张德盛藏身于太湖石旁,用口技鸡鸣麻痹了皇帝和侍卫,终于再次盗走了玉杯,那块太湖石因此得名鸡鸣石。1860年畅春园被英法联军的大火烧毁,鸡鸣石也隐身于乱草丛中,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修清漪园时,才被移到了颐和园里。
 
  
                   太湖石,人称鸡鸣石,又称寿星石
    从仁寿殿西行不足百米就是慈禧太后寝宫乐寿堂,堂前有一块巨石“青芝岫”,又名败家石。它是明朝万历年间太仆寺少卿米万钟在房山石窝村发现的,欣赏之余便请工匠从石窝村往北京的勺园里运,勺园即今天北京大学内的勺园,是米万钟个人建造的私园。因巨石重过万斤,只能在冬季打井取水泼冰为路面运输,消耗太大,运到良乡时财力不支而作罢,落了个败家石之名。清乾隆时,一次皇帝到河北易县的西陵去祭拜雍正陵,回京时路经良乡,一眼看中了这块奇石,立刻命内务府造办处搬运此石,正逢建造清漪园,就把它放在了园内,赐名“青芝岫”。
                              “青芝岫”又称“败家石”
    颐和园内最有观赏价值的奇石,是昆明湖东岸玉澜堂前的“子母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光绪皇帝成了阶下囚,冬季被囚禁在四面环水的瀛台,到夏季慈禧避暑时就被囚禁在玉澜堂内。巧的是玉澜堂门前有一对守门石,形状似一雄一雌,虽然终日相望却是冷眼相对,宫内的太监们便说雌的是慈禧、雄的是光绪,娘儿俩就像一对冷冰冰的石头,“子母石”就这样传开了。
 
  
                                  子母石
    在排云殿佛香阁前,两旁排列着十二块形状各异的石头,有的像龙,有的像虎,有的像牛,这就是有名的十二生肖石。这些石头原本不在这里,而是来自畅春园,其命运和鸡鸣石一样,1860年以后在荒草堆中栖身几十年,直到光绪朝重修清漪园时为讨慈禧的喜欢,才把它们搬到这里,成了颐和园一个著名景观。
      十二生肖石:(未按顺序)
  
   
  
  
   
  
   
  
   
  
   
  
相关联接:
颐和园的母子石
             ——关桂林
    颐和园的玉澜堂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因晋朝诗人陆机的诗句“玉泉涌微澜”而得名,其位置临近昆明湖,凭窗西望,水天空阔。乾隆曾有诗云:“又俯西窗蜃,湖天上下空。只观铺镜影,辽待迭纨凤,暖起浮霄朦,宽栖度岁鸿,温言冰上冱,澜意满其中”。
    玉澜堂后经两次劫难,被毁于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后为光绪皇帝在颐和园的寝宫,建筑别致,环境幽静。它东临上朝处理政事的仁寿殿,西北靠近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后有光绪皇后隆裕居住的宜芸馆。但是,如此幽美的皇帝寝宫,在慈禧临朝执政的后期竟成了天子的监狱。
    在玉澜堂正门外有一对守门的石头,高约2米,是极普通的两块岩石,左为钟乳石,右为角砾灰石,石体既无形又无纹理,质粗平淡毫无生气,但却是慈禧太后命人特意从静宜园(香山)移来的。此两块石头何以成为“事件石”?这里有一段曲折生动的故事。传说此二石绝非园林造景之置石,乃慈禧太后以“母子”之情为喻,而告诫光绪所立的二石。光绪初登帝位时年仅5岁,慈禧借此垂帘听政,至光绪十三年皇帝亲政时,慈禧仍控制朝政,并握有任免大臣的权力。而光绪血气方刚,是一位想有一番作为的青年,同时又受其师翁同和的影响,拟摆脱慈禧的控制。光绪二十一年,满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光绪受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思想的影响,欲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慈禧察觉此举后,惧怕变法推行会威胁她的统治地位,特意在光绪的寝宫门前设置了这两块石头,称之“母子石”,欲以母子之情牵制光绪,并明确告诫光绪不能摆脱她的控制。
    189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戊戌变法,朝廷官员中分成以光绪为首的变法维新派和以慈禧为首的守旧派。这场斗争波及朝廷内外、全国上下,而斗争的主要场所就在颐和园。
    光绪在多次听取改良派的意见并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于1898年6月11日颁布“上谕”,宣布变法的政治纲领,又陆续颁布数十道改革诏令,这对慈禧为首的顽固派来说无疑是一颗重型炮弹。慈禧立即进行反击,用她的权术策划种种阴谋,于9月21日的清晨发动政变,发布“上渝”说光绪有病请太后再次“训政”。她废除了变法法令,下令逮捕康有为、谭嗣同等改良派,囚禁光绪于中南海的瀛台,后又转移到颐和园的玉澜堂。这时的玉澜堂已完全改了模样,前后左右修了砖墙,门口有太监站岗,封闭成一座监狱。光绪完全失去了行动自由,御膳也一落千丈,“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
    现在的玉澜堂已基本恢复了皇帝寝宫的面貌,但是为了使中国历史上的戊戌变法留些实物,现在东西配殿的暗墙仍然保持原样,使这座古建筑更具有了其历史文化的韵味。“母子石”原封未动,作为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丰富、生动和思考。
本文摘自《中国电视报》2008.12.1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皇家园林之颐和园(五):幽禁光绪皇帝的玉澜堂
把一辈子活成了阴影的悲剧皇后
颐和园(导游)
颐和园内的这几块大石头,个个有来历
颐和园内“镇园之宝”不可错过,每一块石头都是传奇
趣游颐和园(三)仁寿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