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今庸,历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李今庸临床医论医话

历节病
“历节病”这一病名,首先见之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而未见于《黄帝内经》和《难经》中。惟《灵枢·寒热病》所载“骨痹,举节不用而痛,汗注,烦心,取三阴之经补之”之文,颇似论述历节之病,然他篇所述骨痹则又与此历节病不相涉矣。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谓“历节病”的“发病原因”,乃“肝肾先虚”而又“饮酒汗出当风”或“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所致。其“病历节疼痛不可屈伸”而为寒盛者,治以乌头汤;其“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而为关节肿热黄汗者,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用知母,正以清热消肿也。此《金匮要略》赵开美本“身体魁赢”一句,元刊本及《脉经》卷八第五作“身体魁羸”。身体、指上“诸肢节疼痛”的“诸肢节”,即肢体疼痛的大小关节。魁赢,叠韵字,谓高大不平。身体魁赢:则谓人体发病时肢体各关节肿大高起而不与其上下部位相平也。魁凛、魁赢,字异而义同。徐筛本作“身体魅赢”,魁乃“魁”之读文。俞桥本作“身体尫羸”,尫,义训,“瘦弱”,不体现历节病的临床证候特征,当为浅人妄政,不足为据。

在隋代,历节病的成因,《诸病源候论》补充了“血气虚而受风邪”“风历关节与血气相搏交攻”说。《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三说:“夫历节风著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变成癫病,不可不知,古今已来,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提出了历节发病的“风毒说”。骨节蹉跌,谓骨节参差不齐,高低不平,今之所谓“骨节变形”也。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第一说:“夫风毒之气,皆起于地。地之寒暑风湿皆作蒸气,足当履之,所以风毒之中人也,必先中脚,久而不差,遍及四肢、腹、背、头、项也,微时不觉,
痼滞乃知。”又说:“风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进一步论述了历节病是由外邪风毒先中于脚或先中手足十指而延及身体“诸肢节疼痛肿大”而成的。故治疗历节病,古人创立了多个解毒药方,例如:
(1)《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三载:》“犀角汤,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方:犀角二两、羚羊角一两、前胡、栀子仁、黄芩、射干各三两,大黄、升麻各四两,豉一升。上九味,(口父)咀,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2)《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第三载:“排风汤,主诸毒风邪中所中,口噤,闷绝不识人,及身体疼烦,面目暴肿,手足肿者。方:犀角、羚羊角、贝子、升麻各一两。上四味,治,下筛为麓散,以水二升半,内四方寸匕,煮取一升,去滓,服五合。杀药者,以意增之。若肿,和鸡子傅上,日三。老小以意加减之,神良。亦可多合用之。”
(3)《外台秘要·历节风方一十首》载:“延年…又疗历节风流入腰脚,方:独活六两,玄参四两,犀角屑、升麻各三两,生地黄切三升暴干,豉三合煎,鼠粘根切三升。上七味,持筛为散,服方寸匕,饮汁下,日二服,加至二三匕。忌生姜、蒜、面。”
《备急千金要方》卷七第五中,还载有“卫侯青膏”。一方,亦治“历节疼肿,关节尽痛”。方中有“莽草”“野葛”“巴豆”“藜芦”等大毒之品,还有“乌头与半夏”“藜芦与细辛、人参”相反之药同用,正取其“以毒攻毒”也。
历节病与痹证相似而有异。痹证之病于关节者,多在肢体之大关节,而历节病则痛在肢体诸小关节。人们多谓此“历节病”为今之“类风湿性关节炎”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肢体关节疼痛,总结10个实用方
经方辨治痹证四则 作者:毛德西
《备急千金要方》对《金匮要略》辨治历节病之继承与发挥
裴正学重用川乌、草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乌头汤。(古方学习)
历节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