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桃核承气汤1,桃仁承气汤3,桃核均为桃仁。

《伤寒论》桃核承气汤由桃仁、大黄、桂枝、炙甘草、芒硝组成。5药合而共奏破血下瘀泻热之效,适用于伤寒表邪不解,随经入里,寒邪化热,与瘀血内结于少腹,瘀重于热的下焦膀胱蓄血证。该方被后世医家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属瘀血内结证的治疗,如精神分裂症、肠梗阻、盆腔脓肿、高血压等。


《温病条辨》桃仁承气汤《温病条辨》桃仁承气汤始见于《温疫论》上焦蓄血篇,后到清代由吴鞠通形成条文,得到广泛应用。该方由桃仁、大黄、芒硝、丹皮、芍药、当归组成。六味相配,共奏攻下泻热、凉血逐瘀之效,适用于温邪久羁,入于下焦,与血相结而见“小便自利,大便黑而易”的胃肠蓄血证。吴鞠通取方名为桃仁承气汤者,非合时俗,正是为了区别于《伤寒论》桃核承气汤之治疗寒邪化热,与瘀血结于下焦的膀胱蓄血证。该方在临床中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细菌性痢疾、阴道血肿、宫外孕等属瘀热内结者,每获较好效果。

《通俗伤寒论》桃仁承气汤由光桃仁、五灵脂、生蒲黄、鲜生地、生川军、元明粉、生甘草、犀角汁组成。其清热之力重于《伤寒论》之桃核承气和《温病条辨》之桃仁承气汤,加蒲黄、五灵脂可知其证之瘀结亦重于前二方。本方药力峻猛,具有清心凉血、祛瘀止痛的功效。适用于下焦瘀热互结之重证,证见谵语、小腹窜痛、带下如注、腰痛如折等。故非速通其瘀,而热不得去。


《校注妇人良方》桃仁承气汤方用桃仁、大黄、甘草、肉桂,上姜水煎,发日五更服。本方为《伤寒论》之桃核承气汤去芒硝,改方中的桂枝为肉桂,并减轻了大黄、桃仁的用量。故其药少力轻而缓。具有轻泻热瘀、扶正固本的功效。适用于妇人月经闭久,或产后余血未尽,或风寒滞瘀,久而不消,为积聚证,证见产后或病久、小腹急痛、大便不利,或谵语口干、漱水不咽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分清桃核承气汤与桃仁承气汤了吗?
中医古籍中的秘密:论血瘀与神志异常的关系
名老中医白长川教授论伤寒血分证
中医知识04方剂学59桃核承气汤(伤寒论):逐瘀泻热,下焦蓄血证
读经典活用经方:抵当汤
阳明蓄血证与常用攻瘀方的学习和体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