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认识静脉曲张,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

中医认识静脉曲张

中医认为, 静脉曲张属于中医学“筋瘤”、“脉痹、“湿疮、“臁疮”等范畴。“筋瘤”首见于《灵枢·刺节真邪》,日“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得反发为筋瘤”,阐明了筋瘤的病因病机。《外科正宗》云:“筋瘤者,坚而色紫,垒垒青筋,盘曲甚者结若蚯蚓”,阐述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

“臁疮”为慢性下肢溃疡,属“筋瘤”的后期并发症,在古代文献中还有“裤口疮”、“裤风”(《证治准绳》)、“烂腿”(《外科证治全书》)等名。臁疮首见于《疮疡经验全书》,谓“里外臁疮,三里之旁,阴交之侧生之者,……盖因湿热风毒相搏而至然也。”阐明臁疮的发病特点及病因病机。《外科正宗·臁疮论第七十四》云“臁疮者,风热湿毒相聚而成,有新久之别,内外之殊。

在“因邪致瘀”与“祛邪为先”的学术观点指导下,静脉曲张是因患者先天禀赋不足,筋脉薄弱,加之久行久立,过度劳累,进一步损伤筋脉,以致经脉不合,气血运行不畅,血壅于下,淤血阻滞脉络扩张充盈,日久交错盘曲而成。

日久类似瘤体之状。亦有因远行、劳累之后,涉水淋雨、遭受寒湿,寒凝血脉,淤滞筋脉络道而为病。淤久不散,化生湿热,流注于经络,复因搔抓、虫咬等诱发,则腐溃成疮,日久难收敛。


静脉炎(全称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血管的急性无菌性炎症。根据病变部位不同,静脉炎可分为浅静脉炎和深静脉炎。少数病人可有发热、白细胞总数增高等,患者常常陈诉疼痛肿胀。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创伤、手术、妊娠、分娩、心脏病、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及长期站立、下蹲、久坐、久卧等,较常见的是外科手术后引发本病。

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静脉炎)指浅静脉内的炎症及血栓。 身体的任何静脉均可发生静脉炎,但最常累及下肢静脉。

下肢静脉炎在中医上属于脉痹、血痹、恶脉、肿胀、筋痹、瘀血流注等症范畴,常见于中、老年人。

张氏医通

【病名】筋痹 《张氏医通》方—木瓜散

木瓜23克,狗胫骨50克,五加皮15克,当归15克,桑寄生15克,炒枣仁15克,人参15克,柏子仁15克,黄芪15克,炙甘草3克。



石室秘录

论筋病 论脉病

天师曰∶筋脉者,一身之筋,通体之脉,不可有病。病则筋缩而身痛,脉涩而体重矣。然筋之舒,在于血和,而脉之平,在于气足。故治筋必须治血。而治脉必须补气,人若筋急蜷缩,伛偻而不能立,俯仰而不能直者;皆筋病也。方用当归一两,白芍五钱,薏仁五钱,生地五钱,元参五钱,柴胡一钱,水煎服。此方之奇,在用柴胡一味入于补血药之中。盖血亏则筋病,用补血药以治筋,宜矣。何以又用柴胡以舒散之?不知筋乃肝之余,肝气不顺,筋乃缩急,甚而伛偻。今用柴胡舒其肝脉之郁。郁气既除,而又济之以大剂补血之品,则筋得其养而宽,筋宽则诸症悉愈矣。

血脉不足之症,任、督、阴阳各 经络不足,或毛发之干枯,发鬓之凋落,或色泽之不润,或相貌之憔悴是也。此等之症,人以为气之衰也,谁知血之竭乎,法当补其血。而血不可骤补也,须缓缓补之。当归一钱,白芍三钱,川芎一钱,熟地四钱,白果五个,何首乌三钱,桑叶七片,水煎服。此汤即四物汤。妙在用白果以引至唇齿,用桑皮以引至皮毛。用何首乌以引至发鬓,则色泽自然生华,而相貌自然发彩矣。此治脉之法,人亦宜知。

张公曰∶筋脉之治,予尚有二奇方传世。用当归三钱,芍药一两,熟地二两,柴胡一钱,白术五钱,肉桂一钱,白芥子一钱,水煎服。(〔批〕滋筋舒肝汤。)此方乃肾肝同治之法。筋虽属肝,而滋肝必责之肾。今大补其肾,又加之舒肝之药,而筋有不快然以养者耶。

脉治法,当归一两,白芍三钱,生地三钱,麦冬三钱,熟地一两,万年青三分,枸杞子二钱,旱莲草一钱,花椒三分,天冬三钱,水煎服。此方药味俱是补血之品,而又上走于面。久服自然两鬓变黑,容颜润泽矣,可与天师法并传也。

华君曰∶无方。乌须我有绝奇之方,世间方甚多,皆不能取效于旦夕。我之奇方,不须十天,保汝重为乌黑。熟地三两,何首乌三两,用生不用熟,用红不用白,用圆不用长,黑芝麻一两,炒,万年青二片,桑叶二两,山药三两,白果三十个,桔梗三钱,各为细末。不可经铁器,为丸。每日早饭后服一两,十日包须乌黑。乃余自立之方,治人亲验者也。

岐天师∶加花椒一钱。此方奇绝,华君不畏泄天机耶。



活血散瘀汤
川芎 当归尾 赤芍 苏木 牡丹皮 枳壳 瓜蒌仁(去壳)桃仁(去皮、尖)各3克 槟榔2克 大黄(酒炒)6克,
上药十味,清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药滓再煎再服。
主治:活血散瘀。治产后恶霹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男子跌打损伤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痈;及腹痛大便燥结者。亦可用以治疗委中毒,局部肿痛微硬,屈曲艰难。
 方中川芎、当归尾、赤芍药、牡丹皮、苏木、桃仁活血祛瘀,通调血脉;枳壳、槟榔破气消积,疏通气道;大黄、瓜蒌仁攻逐瘀结,润肠通腑。且槟榔、枳壳亦助大黄攻逐;归、芎、苏、芍之破瘀,得利气之品,则祛瘀之功益着。全方配伍甚佳。但究属攻破之剂,凡血虚无瘀者,切忌妄用。
《外科正宗》卷三

《中医外伤科学》:活血散瘀汤
归尾、赤芍、桃仁、防风、延胡索、黄芩、半夏、陈皮、川芎。水煎服。
活血化瘀。主一切新伤,瘀阻肿胀疼痛。
《中医外伤科学》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活血散瘀汤
苏木3至5钱,赤白芍3至5钱,草红花3至5钱,桃仁3至5钱,鬼箭羽5钱至1两,三棱3至5线,莪术3至5钱,木香1至3钱,陈皮3至5钱。
主治:活血散瘀定痛主浅层静脉炎,皮下瘀血(隔血症),及跌扑损伤,瘀血胀痛。
《赵炳南临床经验集》



《外科正宗》卷八:活血散瘀汤
川芎1钱,归尾1钱,赤芍1钱,苏木1钱,牡丹皮1钱,枳壳1钱,瓜蒌仁(去壳)1钱,桃仁(去皮尖)1钱,槟榔6分,大黄(酒炒)2钱。
水2茶钟,煎8分,空心服,滓再煎服。
主治:活血散瘀,破气消积,润肠通便。主肠痈;产后恶露不尽,或经后瘀血作痛;或暴急奔走,或男子杖后,瘀血流注肠胃作痛,渐成内疽,腹痛,大便燥者。委中毒,木硬肿痛微红,屈曲艰难。
《外科正宗》卷八


《外科正宗》卷九:活血散瘀汤
川芎1钱,当归1钱,防风1钱,赤芍1钱,苏木1钱,连翘1钱,天花粉1钱,皂角针1钱,红花1钱,黄芩1钱,枳壳1钱,大黄2钱。
水2钟,煎8分,食前服。便通者,去大黄,加乳香。
主治:活血散瘀。主臀痈。《外科正宗》卷九





石室秘录,

石室秘录,碎治法,瘿瘤;奇治法,瘿瘤;论消痞块(软治法)

瘿瘤不同瘿者连肉而生,根大而身亦大;瘤者根小而身大也。即瘤之中又各不同,有粉瘤,有肉瘤,有筋瘤,有物瘤筋瘤不可治,亦不必治,终身十载,不过大如核桃粉瘤则三年之后,彼自然而破,出粉如线香末,出尽自愈,亦不必治也。肉瘤最易治,用水银一钱,儿茶三钱,冰片三分,硼砂一钱,麝香三分,黄柏五钱,血竭三钱,各为细末。将此药擦于瘤之根处,随擦随落,根小者无不落也。物瘤则根大,最难治。不特而动。无故而鸣,或如虫鸣,或如鸟啼。必须用刀破其中孔,则物自难居,必然突围而出。后用生肌神药敷之,则瘤化为水,平复如故矣。此乃不敬神鬼,触犯岁君而得,病不可测,非理可谈,故吾《内经》不言,然世未尝无此病也。生肌散开后∶人参一钱,三七根末三钱,轻粉五分,麒麟血竭三钱,象皮一钱,乳香去油一钱,没药一钱,千年锻石三钱,广木香末一钱,冰片三分,儿茶二钱,各为绝细末,研无声为度。修合时须用端午日,不可使一人见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隔下逐瘀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治证
瘀血经方之八味活血汤组成:柴胡15克、赤芍15克、枳壳15克、生甘草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桃...
长寿秘诀--活血化淤膏
活血祛瘀剂之血府逐瘀汤
(科学用药)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和膈下逐淤汤的应用区别
血府、通窃、复元、膈下、少腹、身痛、活血逐瘀汤歌诀与方药功能主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