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广要,咳喘,小青龙汤,真武汤,杏子汤,生脉散,二母二陈汤

咳喘
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之,使气上而不下,逆而不收,冲击膈咽,令喉中淫淫如痒,习习如梗,是令咳也。甚者续续不已,连连不止,坐卧不安,语言不宽,动引百骸,声闻四近矣。咳之由来,有肺寒而咳者,有停饮而咳者,有邪气在半表半里而咳者,虽同日咳,而治各不同也。停饮而咳者,小青龙汤所主,为水饮与表寒,相合而咳者,真武汤所主,为水饮与里寒,相合而咳者,又不可不知也。咳为肺疾,治之必发散而可矣。而又有不可发汗者,经日咳而小便利者不可发汗,发汗则四肢厥逆冷;又日咳而发汗,踡而苦满,腹中复坚。《明理论》
肺主气,形寒饮冷则伤肺,故其气逆而上行,冲冲而气急,喝喝而息数,张口抬肩,撷身滚肚,是为喘也。伤寒喘者,有邪气在表,气不利而喘者,有水寒之气,射肺而喘者,各不同也。经曰:喘而汗出者,与葛根黄芩黄连汤以利之;汗出而喘者,与麻黄杏子甘草汤以发之,二者如何而然也。且邪气内攻,气逆不利,而喘者,有因喘而汗出,见其邪气在里也,虽表未
解,未可和之。若邪气外盛壅遏,使气不利而喘者,虽汗而喘不已,见其邪气在表也,虽经汗下,亦可发之。此亦古人之奥义。伤寒止于邪气在表而喘者,心腹必濡而不坚,设或腹满而喘,则又为可下之证。经曰: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为因满胀而喘矣。又或邪气内盛,正气欲脱,气壅上逆,亦主喘也。经曰:直视谵语,喘满者死。又汗出发润,喘不休者,此为肺绝;身汗如油,喘而不休,此为命绝,皆为不治之喘也。同上。O并节录。
治伤寒四日,因下后大渴,服冷药过多,喘急者,阴盛故也,宜服小青龙汤方。
于仲景原方中,加杏仁,入生姜,煎服。《圣惠》0节录。
杏子汤,治一切咳嗽,不问外感风寒,内所伤生冷,及虚劳咯血,痰饮停积,悉皆治疗。
人参半夏茯苓细辛干姜芍药甘草官桂五味子各等份
上吹咀,每服五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锋,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易简》O今去人参不用。
石顽治里医吴佩玉次女,伤风咳喊,先前自用疏风润肺止嗽之药不应,转加呕渴咽痛,求治于余,诊之六脉浮滑应指,作半夏散与之,三啜而病如失。或问,咳嗽咽痛而渴,举世减禁燥剂,而用半夏辄效,何也?曰:用药之权衡,非一言而喻也。凡治病必求其本,此风热挟饮上攻之暴嗽,故用半夏桂枝,以开通经络,迅扫痰诞,兼甘草之和脾胃,而致津液,风痰散而
营卫通,则阳痛燥渴自已,设泥其燥渴,而用清润,滋其痰湿,经络愈壅,津液愈结,燥渴咽痛,愈无宁宇矣。《绪论》
加减泻白散,治烦热胸膈不利,上气喘促,口干或咳者。
桑白皮二钱 橘红 知母 贝母 桔梗 甘草各一钱半,地骨皮一钱 细黄芩 瓜蒌仁去壳,各一钱五分。
上用水二盅,煎至一盅,去渣温服。《蕴要》○按:此本出《宝鉴今法青皮,加贝母、瓜蒌仁。又泻白散,本是《小儿方诀》方,用桑白皮、地骨皮、甘草三味。
蒌贝养营汤,治解后痰涎涌甚,胸膈不清者。
知母 花粉 贝母 瓜蒌实 橘红 白芍 当归 紫苏子
水姜煎服。《温疫论》
因发汗时,汗出如水漏下,还复汗少,喘促不止,脉促而按之濡者,合当汗而解,脉促而汗之,实者死。若脉浮,手足微厥,面垢唇青,昏愦而喘者,阴阳未和,尚阻升降,宜服顺阴阳,五味子汤。○按:此主证可疑。
麻黄半两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 杏仁 橘皮 生姜各一分,大枣七枚
叹咀,水三升,煮七合,去滓,通口服一盏,未瘥再作二三服。手足厥甚者,厚衣护其厥。《总病》
《活人》五味子汤,治伤寒喘促,脉伏而厥,于本方去麻黄。O《人门》名加味生脉散。

凡伤寒大下后,气虚发喘,目反脉微者,急用上党人参五钱,甚者一两,水一盅半,煎至半盅,服之喘定生,不定死。《明条)
阴证发喘,尤为恶侯,斫丧之人,肾气上乘,而用肾气丸,杂以黑锡丹,导火归元。然多不救,加以动息摇肩,戴眠直视,汗出,厥逆者,立毙。大抵邪雍上盛,正气欲脱,必至喘满。《结论)
有病后气虚,不能接续,非喘也,乃气短也。方书,用大剂生脉散,少佐陈皮二母主之。然此乃急症,须大剂八味加人参两许,方效。《西塘感症》


杏子汤
处方:人参(去芦)、半夏(汤洗七次)、茯苓(去皮)、芍药(去粉)、官桂(去皮、不见火)、乾姜(炮、洗)、细辛(去苗)、甘草(炙)、五味子(去苗),各等分
来源:出(易简方)。
制法:上俰咀。
功能主治:治一切咳嗽,不问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及虚劳咯血,痰饮停积,悉皆治疗。
用途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半,杏仁去皮、尖,五枚,姜五片,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服。或感冒得之,加麻黄等分。如脾胃素实者,用罂粟壳去筋,碎,以醋淹、炒、等分加之,每服添乌梅一个煎服,其效尤验。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备注:若呕逆恶心者,不可用此。一法去杏仁、人参,倍加麻黄,添芍药如麻黄之数,乾姜、五味子各增一半,名小青龙汤,入治久年咳嗽,痰涎壅盛,夜不得睡,仍专治脚气喘急。此方虽有麻黄,既有官桂,不致於发汗,服之不妨。一方如麻黄、甘草、杏仁、五味子、茯苓等分,橘红倍之,尤为切当。又一方用紫苏叶、桑白皮、麻黄、青皮、五味子、杏仁、甘草等分,生姜七片,乌梅一个,煎服。久年咳嗽,气虚喘急,皆得其宜。二方中有麻黄,有汗人不宜服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易简方》:杏子汤
【处方】 人参 半夏 茯苓 细辛 干姜 芍药 甘草 官桂 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 上药哎咀。
【功效与作用】 温补肺气,化饮止咳。治外感风寒,内伤生冷,痰饮停积,咳嗽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30毫升,杏仁(去皮、尖,锉)5枚,生姜5片,煎至135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如感冒得之,加麻黄等分;如脾胃素实者,加罂粟壳(去筋膜,细锉,以醋淹,炒)等分。
【摘录】 《易简方》


生脉散
所属分类:補益剂
功效主治:气阴两伤,肢体倦怠,气短懒言,口干作渴,汗多脉虚;久咳伤肺,气阴两亏,干咳少痰,食少消瘦,虚热喘促,气短自汗,口干舌燥,脉微细弱;或疮疡溃后,脓水出多,气阴俱虚,口干喘促,烦躁不安,睡卧不宁。
组成:麦冬、人参、五味子。
方剂出处:《医学启源》卷下。
药材配方:五味子,人参,麦冬,

二母二陈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二。
 【组成】知母 贝母 半夏 白茯苓 陈皮 甘草
【用法】水煎服。
【功用】润燥化痰止咳。外感燥痰,喘咳短气,时作时止,咯痰难出。

半夏散,
所属分类:固涩剂
功效主治:少阴病,咽中痛。
组成:半夏(洗)、桂枝(去皮)、甘草(炙)各等分。
方剂出处:《伤寒论
药材配方:桂枝,甘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喘满
运用经方治疗肺癌顽咳三案 作者:张霆
厚朴药证
原创 ▏古今常用药对汇聚
半声干咳、一咳就尿、咳吐泡沫痰、感冒就咳、咳而上气、咳嗽清嗓、水鸡声,都有专方专药,学会了你就了不得...
伤寒论条文学习心得: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