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今庸治脾虚湿盛,湿盛则泻,积久必滞,苓桂术甘汤化载

 医案二

张某,女,时年34岁。腹泻3年,间或便结。诉初因寒冷饥饿致肠鸣,饱食晕腥食物后,渐觉腹中雷鸣,脘腹饱胀,随即腹泻,1日10余次,每次腹痛即泻,泻下急迫,泻后痛止,服止泻药可暂安。此后时而肠鸣、痛泻发作无时,尚有时暂愈,仍时时腹中隐痛,溏泻日4~6次,偶泻止后,大便反结。如此反复,屡治不愈。见舌红苔白,脉弦缓。此因寒温失调,饥饱不均,伤及脾胃,故泻利发作。喜在年少,后天之本虽伤,先天之本未损,生机尚旺。

治法:拟健运中阳,佐以活血调气为法。

处方:方用苓桂术甘汤化载:白茯苓15g,桂枝9g,白术12g,炙甘草6g,当归9g,炒白芍9g,煨葛根9g,桔梗6g,陈皮9g,防风6g,山楂炭9g,2日1剂,水煎,1日2次,温服,连服4剂。

二诊:服上方后,痛泻偶作,守上方去当归,加黑姜炭、小茴香各6g。

三诊:上方服5剂后,痛泻未作,饮食如常,腹中无所苦,为巩固疗效,守上方加炒黄连炭为丸,以善其后。

按:综观李今庸所拟之方,乍看用药似乎平常,仔细思之,可谓匠心独运。盖痛泻日久,脾胃必伤,中阳不振,寒湿相因,运化乏力,积滞内生湿盛则泻,积久必滞,如是则痛泻与便结交替出现,乃虚中挟实之证。若纯用补虚之品,又恐其壅塞;只投消伐之剂,必更伤脾胃。李今庸以苓桂术甘汤化气通阳除湿,加葛根升津止渴,焦山楂消积,合用陈皮理中宫之气滞;当归、白芍益血中之虚损,使气机畅通,血液充盈,桔梗、防风乃宣发肺气,使治节行令,大肠传导有制。本案因辨证准确,配方有度,选药恰当,故获速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老中医》学中医,翁泉海名声大振的“古开骨散”到底是个怎样的方?】
千古进补第一方!现在开始用 秋冬百病消
陆渊雷医案--疝气
血证关键在脾胃--李可学术思想探讨之四
补气解晕汤
[转载]重新认识补中益气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