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渡舟,六经为病传变。邪气是有传经的
伤寒实习录—六经为病传变(刘渡舟)
       六经为病不外正邪斗争的进退变化,然正气有强弱之分,邪气有微甚之别,因而就有传经与不传经的问题。

      一般地讲,凡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属于邪盛而病进;若正气抗邪有力,能拒邪外出,由里出表,或由阴转阳,属于邪衰而病退。但是决定是否传经,在于正气的盛衰和治疗、护理是否得当,其中尤以正气的抗邪能力为先决条件。
       辨病邪传变,对治疗和预防都有现实意义。其辨认方法,正如论中所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接着仲景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他说明了分析传经与不传经,要从其脉证变化人手,而不是按六经顺序自然发展人手,更不是日传一经,以日而计传经为目的。

     邪气传经的形式,归纳起来约有三种情况:

      1、一般传经  如太阳之邪或传阳明,或传少阳。
      2、表里传经  如太阳之邪,内传少阴;或少阳之邪,内传厥阴等。
      3、越经传  太阳之邪,不传阳明、少阳而传于太阴等。一般传经以外,若其人脏气不足而又有“直中”之说。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阳明、少阳而开始发病即见少阴证候,就叫做“直中”。这主要由于阳气虚衰,抗邪无力,邪气长驱直人而直接中脏,所以,它以上的传经之病更为严重。
    传经以外,还有“合病”与“并病”。合病与并精的情况,据丹波元坚说:“合病并病者,表里俱病息也。方其感邪,表里同时受病者,谓之合病。表先受病,后传于里,而表犹在者,谓之并病。合病则剧,并病则易,此合、并之略也”。以上丹波元坚的话,突出说明了“合病”与“并病”的各自特点。由上述可见凡两经、三经同时发病,不分先后次第的叫“合病”合病多为原发。
     合病共有四种:分为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少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
      若一经之病未愈,继而另经之病又起,而有先后次第之分的叫“并病”,并病多为续发。
     并病有两种:分为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

      三阴经病虽无合病、并病之称,然确有其实际的内容,这里就不多谈了。



刘渡舟讲伤寒例,病邪是有传经的

其不两感于寒,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37)

   

     张种景写“伤寒例很有层次和章法由浅人深,叫人读之而不乱,而且很好记。这一条还是接上文第36条。第36条告诉我们两感病虽有危险性,但并不是都致死。若治疗不及时,出现了“水浆不入”、“不知人者”,才是危险的征亮如果不是两感即第37条接上文,“其不两感于寒”,也“更不传经”,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不乏“伤寒没有传经,伤寒哪有传经啊,传经都是你们后世给当注加上的”的言论,但作者对伤寒没有传经也拿不准,他没有读到“伤寒例”,“伤寒例得很明自:“更不传经”。因为他不承认经,自然会说不传经,于是把人的想弄乱了“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这些不都是传经吗?第37条“更不传经”,就是告诉有传经的。伤寒学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张景明确说过有传经,那气是由外面内发展的,是有次第的。我们前面学过:“伤寒之病,逐目加深以施方治是由钱人深,能排出日期来的,一二日三四日五六日”。这个并不绝对,但的,传经是必然的,故不学“伤寒例”会闹出很多无谓之争。它不两感于寒,不传经,也“不加异气者”,也没有另一种邪气所伤只是因为得了一种感冒病,一种伤寒。如果又受了一种邪,那就是又受了一种异气。“异”就不是一种气了,是两种邪气,在后面还将讲到。


       如此一来,“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这就是《伤寒论》的置七以上自意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天特限自”,这个就合了,太阳病的病期到七日衰,是因为七日是个来复期,叫”七日来复”“来复”这个话可能出自《易经》。因此,中医不论是内科,还是外外科的时都日为一个阶段正气来复,邪气退却故头少个不用治疗,头痛就轻了,上面说的太阳病“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可能七天以后来复,病又好了,“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歇”就是体息、取也有止的意思,即发热不往上头涨,有点往下退,不发展了,就是见好了,举个例子发热的病人家里都非常若急,一到下午就发热,又是39℃、39.5℃了,第二天下午再看一看,还是38.5℃,但是没烧上去,再一天又减下去一点,这就是说邪气有点退却了,“身热少歌”“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即微微能听见东西,不太聋了,这是由于它的经气通了,邪气就要退了,是好现象。
 

       “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肚子不胀满了,恢复正常了,“则思饮食”,就愿东西了。“十一日少阴病,止否,已而也止”就是不受喝水了,有别于之前口燥舌干而渴的症状,但是舌还干。因为“舌干”和“耳聋微闻”都是病邪退却,不是一下子就好了,他好了十分之六,还有一点病,不是完全恢复了虽然渴止了,但是舌头还有点干;虽然是耳朵聋了,他现在又微微听进点了,这是病渐好了,有了好的苗头,故“已面嘴也”“已而”当“随即”讲,就是随即就打喷了,这之前的少阴病不衰,就没有喷嚏可言。口干、口渴,随着邪气衰了,渴也止了,说明津液阴气有点恢复了,虽然他舌还干,没有完全都好,但是随着他就要打喷,出现了阳气通达的现象。“嚏者人气也”,天上叫打雷,人这叫喷喷不能慢慢地打,要像雷一样,这是暴气像阳,雷气也,故喷嚏是属阳的。这就是说少阳之气通畅了,由下往上通畅了。以前是被热邪闭郁住了,现在病好了,退了,阳出邪退。打喷嚏能够治病,有很多病打个喷嚏就好了。过去北京有老道开了个“常春堂”,用避温散往鼻子里拧,因为里面有冰片,使它很刺激,病人打两个喷,自然就把温邪给避了。老中医过去到别人家看病,因为害怕传染,进门时会先在鼻子上头抹点这些。有的病人鼻子总发干,打两个喷嚏,鼻子里流水了,阳气就通了,病随之就好了“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以前是“囊缩”,缩”和纵”不一样,纵”是放纵,也就是缓和了,不那么拘谨了,“少腹微下”,小肚子的紧张微微地下垂了,就是不那么剧烈了。三阴三阳六经之邪都有点减轻了,“大气皆去”,最大的那么个邪气都去了,故“病人精神爽慧也”,身体也轻了人也就精神了,病就是好了。


      第37条是承上文面言的,病中有重的,有轻的,也有好的。判断病人是否痊愈,需要知道疾病加重、预后不良,以及往好的方面发展等情况。往好的方面发展,是正气恢复,邪气退却,要有个时间的观念,看看他的症状有没有一点减轻,如“耳聋微闻““渴止舌干”等等。观察出病要好的苗头,才能知道他的病愈。这个是很重要的,做医生的做到胸中有数,知道病是轻是重,是要好还是没好,要头清亮,胸有成竹,然后才能够给人家决断疾病。因此,好的医生可以先知,所谓,就是能够看它的苗头,了解它顺逆的情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经辨证如何入门.六经辨证口诀和总结. 中医六经辨证常用吗 ?六经辨证的技巧
上条微博说了说病因,我再接着说说传变 传变是《伤寒论》学问里的一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18
黄帝内经 第四十八讲 《素问.热论》
伤寒阐要编
【每日一诵】伤寒论第7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