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肢水肿是心衰的前兆吗?真武汤,益气温阳,利水消肿



第九十二方——真武汤

少阴十九1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不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茯苓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  附子一枚 炮,去皮,破八片,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五味、干姜、细辛,敛肺降逆,所以止咳。

若小便利者,去茯苓。茯苓利水之剂,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利缘脾阳之败,去芍药之泻脾,加干姜以温中。

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为半斤。生姜降胃逆而止呕吐也。

二三日不已,以至四五日,寒水泛滥,土湿木郁,风木贼土,是以腹痛。土湿而木不能泄,故小便不利。湿流关节,淫注四肢,故沉重疼痛。寒水侮土,故自下利。凡此诸证,为土病不能制水,有水气停瘀故也。其人或肺气冲逆而为咳,或木能疏泄而小便利,或土湿木郁而小便不利,或胃气上逆而作呕者,皆缘水气之阻格。真武汤,苓、术,泻水而燥土,生姜止呕而降浊,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乙木之风也。

1  少阴病,二三日不愈,以至四五,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阴盛脏寒,寒水泛滥,而水气内停也。治则扶阳,温脏寒而泄水气,真武汤主之。一有小便不利,则知脏寒而生水气也。

   其人或咳,此是水阻而气逆,肺气不降也。或小便利者,此是土湿木郁,木能疏泄,水有泄路,不会内停,只是寒盛。或小便不利,此是木陷,不能泄疏,水无下泄之路,则内停为水,水气泛滥也。或呕吐者,水阻而气逆,脾陷而胃逆也。真武汤,温燥脾肾,通利小便,泄寒水之旺。

2   腹疼,小便不利,四肢沉重,自下利者,此是脾症湿寒。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阴盛脏寒,寒水泛滥,土湿木郁也,腹痛者木贼也,小便不利者,水无下泄之路,则生水气也。四肢沉重,此是脾家湿盛之象,湿流关节,浸注四肢,故沉重疼痛。

    太阴一,太阴之为病,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也。利者,脾气之下陷,清阳不升,寒生于下。湿寒郁塞,木气不舒,侵克脾土,故时自腹痛也。本条腹痛自利,皆是脾病湿寒,因于少阴脏寒,寒水泛滥也。附子温少阴脏寒,茯苓泄太阴之湿盛。脾气升则水气化,小便自利,水泄有路。

3   若咳者,加降逆敛肺之药。若小便利者,去利水之茯苓。若下利者,此是脾陷,去芍药之酸寒,加干姜之升陷。若呕逆者,去附子之温下寒,加生姜之降逆。

4   为什么去附子,有点看不懂?不去茯苓,不也能行。大概就是能精简,就不多用。经方之路,大道至简。附子汤与真武汤,大概的区别就是附子汤扶阳,真武汤泄水。阴盛脏寒,则附子汤,脏寒生水,则真武汤。此寒水泛滥者,还是苓桂术甘汤有病理,土虚湿寒,则气虚不能行水,水停阻气,气逆则眩晕,气虚不能泄水(土湿木郁),小便不利,则为水邪泛滥。制水者,土也,反土者,水也。

论:本案加减法,有一个左升右降理论,在里面。加减法其它的理论,还看不懂(如上)。

下利者,脾家虚陷,去芍药之酸寒,加干姜之升陷。芍药本来就是疏木升陷的,因为下利,去掉之后,从升木改为升脾,升脾则加干姜。

若小便利者,水有泄路,不会内停,只是脾肾阳虚脏寒,而不是水气泛滥,无须茯苓泄水。此仍是附子汤之义。此为升陷止利。

若咳者,且胃之逆也。加五味子,以助肺敛降逆,细辛降下焦之浊阴上冲,干姜温中以关门,交济阴也。

呕者,去附子温脏寒,而加生姜,降逆止呕,降胃关门。附子能温下寒,却不能降逆止呕。呕者脾陷之胃逆也。此为降逆止呕。

5  《医学衷中参西录》:呕者,去附子倍生姜,以其病非下焦,水停于胃,所以不须温肾以行水,当温胃以散水,且生姜功能止呕也。张拱端曰:少阴为阴阳气血所资生,其生由下而上,以结少阴全篇之义。经云,少阴为枢,是言少阴之阴阻水火循环相生,以少阴为枢纽也。其阴中潜阳,阳中潜阴,上火下水是其体,水火相衔是其用,于卦为坎离,于人身属先天后天,造化寄在坎离,故又为阴阳所资始,气血所资生,而其资始资生,悉由下而上,犹水气腾而为云,云行雨施,而后品物流行也。


筋惕肉瞤,是指体表筋肉不自主地惕然瘛动。这种情况通常是因为过汗伤阳、津血耗损、筋肉失养所致。成无己认为,发汗过多会导致阳气虚弱,筋肉失养,因此会出现惕惕然而跳、瞤瞤然而动的症状。对于过汗阳虚者,可以使用真武汤进行治疗;而对于血虚者,可以使用四物汤进行加减。

太阳三十二2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太阳入阳明去路。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也。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太阳入少阴去路。

    营性发扬而寒性固涩,伤寒营欲发而寒闭之,故脉紧而无汗。卫性敛闭而风性疏泄,中风卫欲闭而风泄之,故脉缓而有汗。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寒热无汗,脉证悉同伤寒,此卫阳素旺,气闭而血不能泄也。卫气遏闭,营郁热甚,故见烦躁。大青龙汤,甘草、大枣,补其脾精,生姜、杏仁,降其肺气,麻、桂,泻其营卫之郁闭,石膏清神气之烦躁也。盖气欲闭而血欲泄,血强而气不能闭,则营泄而汗出,气强而血不能泄,则营闭而无汗。营热内郁,外无泄路,是以脉紧身痛,寒热无汗,而生烦躁。异日之白虎、承气诸证,皆此经热之内传者也,早以青龙发之,则内热不生矣。

  若脉微弱而汗出恶风者,中风之脉证如旧,而阳虚阴旺,不可服此。服之汗出亡阳,则四肢厥逆,筋惕肉瞤,为害非轻矣。盖四肢秉气于脾胃,阳亡土败,四肢失温,所以逆冷。筋司于肝,肝木生于肾水而长于脾土,水寒土湿,木郁风动,故筋脉振惕而皮肉瞤动。真武汤,苓、术燥土而泻湿,附子温经而驱寒,芍药清肝而息风也。

1  太阳中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大青龙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以真武汤救之。

   太阳中风,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此是表虚的桂枝汤证,不可以表实的大青龙发表。大青龙有麻黄六两,服之则汗出亡阳,四肢逆冷,木陷风动,则筋惕肉瞤,此为大逆,以真武汤救之,附子回阳救逆。

太阳九十六3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阳虚之人,发汗过多,土败阳飞,则头目眩晕。风木动摇,则心悸肉瞤。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寒土湿,木郁风生,是以悸动。根本摇撼,则悸在脐间,枝叶振摇,则悸在心下。振振欲擗地者,风动神摇,欲穴地以自安也。木郁风动,原于土湿而水寒,真武汤,生姜降浊而止呕,苓、术泻水而燥土,芍药清风而安振摇,附子温肾水以培阳根也。真武汤,治少阴病,内有水气,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呕者。

1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擗地者,此为汗出亡阳,经阳失归,所以仍发热。经阳离根,所以头眩。木气不升,所以郁冲而心悸。真武汤,附子温少阴之内寒,以敛阳浮之外热,茯苓,白术泻水而燥土,生姜降胃而敛阳,芍药补营弱之虚,疏木而息风。水暖土燥,阳回木升,营发则表和。

2  发汗之后,病解不热,反仍发热者,头眩身动,知为亡阳也。对比大柴胡汤,伤寒发热,汗出不解,汗后仍发热者,心痞呕作,知为经腑合病也。

1水肿——赵明锐医案

肾阳虚水肿,可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以及心、肝疾患等病的后期。证见水肿不消、面色萎黄、手足厥冷、舌质胖淡、苔薄白、脉迟细等一派虚寒脉证。此为病久,肾阳虚衰不能温化水气,致三焦气化不行,水湿潴留,不能排出,当是之时如用峻烈的利尿逐水剂,不唯无效,反而可挫伤肾气,促使病情恶化。用真武汤以温阳利水,为扶正祛邪之法。

典型医案:王某,男,50岁。三年前患周身浮肿,经内科诊断为急性肾炎,经过治疗,证状基本消失,后遗尿中反复出现蛋白(+++),有时下肢轻度浮肿,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喜热怕冷、腰疫腿因、脉沉迟而弱、舌淡、苔白等证。如此反复三年之久,虽累经治疗,但终未彻底治愈。给真武汤为主配合丸药,用一个月以后,浮肿消退,尿蛋白(+),又服此剂丸药用一个月以后,诸证悉除,尿蛋白(-),其后一直很健康。

按:本例患者,患急性肾炎,经治疗,临床症状基消失后唯患者尿中蛋白反复出现,三年来以中西药品治疗未愈。结合当时患者的自觉症状和脉、舌,全是一派肾阳虚之象,因而用真武汤以温补肾阳。又考虑到病程已久,非朝夕可以取效,宜缓缓收功。故不用汤剂,而用真武汤为主制成丸药久服,逐渐使肾阳复振,气化正常,水湿得以排泄。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疗法。服药共两个月之久,彻底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经方发挥》

论:尿蛋白,就是乳糜尿证。肾炎浮肿,脉沉迟而弱,此肾阳虚,土不制水也。

少阴十七,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折者,以下焦有虚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黄师解:制水者土,土郁则克水,湿热郁蒸而小便黄者,土色之下传也,土败阳亡,不能制水,故小便色白。

2水肿——赵明锐医案

赵某,男,49岁。周身浮肿二年多,经服消肿、利尿之中西药品,浮肿即好转或消失,但时隔不久,仍然复发,而且肿势愈来愈重,再服消肿利尿之剂,作用不大,经内外科多次及多方面的检查,找不出致病原因。

患者重度水肿,腹大如釜,小便点滴不利,稍进伙食即感胸下宿痞不适。脉沉迟无力,舌淡而胖,薄白苔。诊断为脾肾阳虚,不能化水,而致水湿潴留。当以温阳之法,缓缓图之。以真武汤为主,连服十数剂,浮肿基本消退,后以此方配制丸药,服三个多月,再未发作。《经方发挥》

论:寒水泛滥,土湿木郁,不能疏泄,故小便不利,水无下泄之路,内停外溢,而侵阳络,故见浮肿。水停而阻气,胃气不降,则胸下宿痞。脉沉迟无力者,沉为太阴阳虚之湿盛,迟为少阴脏寒而水旺,无力者,阴中寒盛而无生阳也。真武汤,利小便以泄水,温脏寒以扶阳。

《金匮》水气二十一: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本案真武汤,就是利小便之剂。小便不利,是如何逆走皮肤的?水气七:沉则络脉虚,伏则小便难,虚难相抟,水走皮肤,即为水矣。也就是小便难,则水不渗于膀胱而逆走皮肤,即为水矣。积水无下泄之路,盛满莫容,则避实而走虚,游溢于经络而浸于皮肤,必然之势也。

3水肿——黎庇留医案

同乡左朝东之女,正月患脚痛,余断为风湿相搏,与以甘草附子汤。四月时,夜有叩门者,问之,左氏女也。见其面貌手足,似甚丰满如水肿,心颇疑之。询前此脚痛之症,谅健复久矣,答曰:“未也,畏服药,遂因循于兹。”既诊,云:“周身皆肿,乃有水气也。”以大剂真武加桂枝 嘱其多服勿断。嗣服40余剂,获愈。《近代名医医案医话》《中医火神派医案全解》

论:水寒则土湿,水湿之邪,其性下润,则流关节,甘草培土,附子扶阳而泄水,不敢服药,则寒水泛滥,盛满莫容,逆走皮肤,则发全身水肿。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或“固阳汤,过度输液,出现下肢或太溪至三阴交一带水肿

例如,最近流感多发,不少朋友都在医院输过液,发烧、感冒之类的,输液见效挺快的。
但是,也有不少人因为过度输液,出现下肢或太溪至三阴交一带水肿。
从中医来分析,这是脾肾阳虚,不能气化水湿,水液积聚而成。
我常建议他们停止输液,或服用有温阳利水作用的【真武汤】,同时用药渣泡脚,水肿常可迅速得以缓解。
除此之外,在生活中,我们常见有些人,特别怕冷、怕风。
即使在大夏天,也穿着长衣长裤,甚至头上还要戴顶帽子,一点点微风,都会感到寒气刺骨。
另外,他们通常小肚子也是凉凉的,不怎么出汗,经常口干,却不想喝水,但凡喝一点凉水,可能就要胃疼了,日常脸色也比较苍白……
这些都是典型阳气不足的表现,需要祛湿!
因此,这类人也特别适合用【真武汤】来调理!
说了半天,这真武汤究竟什么来头?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或“固阳汤”,出自医圣张仲景之手,记录在经典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中。
我们从分析它的方名,你就能推导出它的功效了。
为什么会叫“真武”?
“真武,主北方水也,坎为水,而一阳居其中,柔中之刚,故名真武。”
简单来说,真武就是指真武大帝,他是北方镇水的神,一龟一蛇居焉,共主水火之权,能降龙治水,解决水患。
以“真武”命名,便取其祛湿之用。
因北方多寒,而治寒便要用温热之药,主温阳、利水。
所以,【真武汤】的组方其实很简单,只用到了五味药,分别是茯苓、芍药、生姜、白术以及附子。
在这个配方组合中,【真武汤】的功效非常直接:
上能助脾阳,以减少水湿的生成,断绝湿气产生的根源;
下能温肾阳,以气化和小便的方式,帮助排出体内多余水湿,避免湿聚痰生。
肾阳是先天之本,脾阳是后天之本,当身体阳气足够,才能抵御寒气。
所以,我认为,真武汤是名副其实的祛湿经典方。
下面我跟大家详细讲讲这个组方。
“真武汤”的病理机制为阳虚水泛,土湿木郁。
清代黄元御曰:“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乙木之风,生姜降浊而止呕,苓、术燥土而泄湿也。”
可谓一语破解了医圣制真武之真谛!
附子和生姜,是大辛大热之药,一味补肾助阳,一味温补脾胃,驱散寒邪的同时,又能化气行水,把体内的寒邪、湿气通通化掉。
附子是非常的热,它被谓之为“扶阳第一要药”,可以补一身之阳气,尤其擅长补脾肾阳气,以化气行水,兼暖脾土。
附子可以把脾肾的阳气鼓舞起来,这样身体多余的水分就被气化掉了,这就是“温阳化湿”。
并且,不管哪个地方寒凉,附子都可以到那,“可以通行十二经”,把寒气从脏腑筋骨里逼出来。
生姜,性味温和,有着很好的辛散之性,吃了以后会冒汗,同时把体内的寒气随着汗液一同带出。
很多人受了风寒,头痛鼻塞,吃饭没胃口。喝上碗姜汤,风寒一散,头痛就好了,鼻塞也通了,而且还挺开胃。
生姜既能帮助附子温阳散寒,又能协助茯苓散水湿。
白术和茯苓,它们是一对健脾老搭档,能够帮助脾胃的运化功能恢复正常。
白术是健脾祛湿的高手,它通过加强脾脏的运化吸收功能,来达到去除水湿的作用。
茯苓的性子很平和,不温不燥,却能让藏匿在脏腑经络里的湿气通过小便排出体外。
芍药,总的来说,它有两个作用:
一来,是能利小便,可以将湿气引入膀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另一个,就是诸家说“抑附子刚燥之性”,便是因其养阴生津,中和附子的燥烈之性。
总的来说,在真武汤中,茯苓、芍药、白术、生姜、附子这五味药,每一味都用的恰到好处!
组合起来,以温阳为主,兼利水湿,患者服用该汤后,通常肚子如同烧着一炉火,温暖着你的四肢百骸,很舒服。
因此,这个方子非常适合那些畏寒怕冷、手脚冰凉、脸色苍白、小便不利、腹痛、泄泻、四肢浮肿、阳气不足的人。


下肢水肿是心衰的前兆吗?一个方子,益气温阳,利水消肿

说起水肿,应该是每个人最害怕的事情了吧,要是轻微的眼部水肿,那么可能是没有休息好,但要是遇到脸部浮肿、下肢浮肿,那么肯定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大问题了?
特别是一些有慢性心血管问题的患者,遇到下肢浮肿,第一反应是什么?有医学常识的人应该就反映过来了,是心衰。
我们可以把心衰患者的裤腿拉上去,然后看一看两条腿有没有明显的肿胀,又或者是我们按一按两条腿或者脚踝,看一下是否出现凹陷,若两条腿出现凹陷的话就提示我们心衰发作或者是有加重的表现。
心衰的发作,没有固定的原因,也没有确定的因素,我们没有心脏疾病也是可以导致心衰的出现,例如我们身体患有高血压,甲亢,房颤等因素,都是会导致心衰的出现,甚至会引起猝死。
但是值得肯定的一件事:下肢水肿一般都会提示我们身体出现心衰的可能。除此之外,我们身体中出现心衰也会有以下4类表现:
第一点:气短,体力差。
很多长久不锻炼的人忽然进行体育运动就会感觉到呼吸不上来心跳很快,其实这是一种很正常的表现。但是心衰的患者就会表现出体力退步很明显,稍微活动一下,走走路,拿个东西就会出现气短,乏力的表现,出现一个上气不接下气的症状。这就是心衰导致的心功能降低,心脏射出的血减少不能供应到相关的脏器和肌肉导致的。
第二点:咳嗽加重。
心衰患者会出现一个咳嗽加重的症状,并且会咳出痰液,痰液以白色样泡沫痰居多,并且该类患者夜间咳嗽咳痰的症状会有明显加重,针对于这类情况,建议患者休息时可以相对的把自己头部放置一个较高的位置。
第三点:夜间睡眠困难,容易憋醒。
心衰患者因为胸腔积液的问题,在平躺以后液体就会充斥于整个肺部,导致自身出现一个呼吸困难的表现,甚至出现晚上睡觉的时候突然憋醒,需要坐立起来才能呼吸的表现。
第四点:急躁,抑郁。
患有心衰的患者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恐惧自己的生命进入倒计时因此相对于正常人,心衰患者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症状。并且这种歌焦虑烦躁的表现还会对自己的家人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因为焦虑,烦躁等精神问题,很多心衰患者还会出现低心输出量和低氧血症的表现,从而加重情绪焦虑,抑郁的表现。
针对心衰,中医也有着其独特的记载,最早的记载出自于《金匮要略》中提到的:“溢饮”,“水印流行,归于四肢”等针对于心衰的记载,并且按照其临床症状,提出了不同的方药,其中我们针对于一个下肢水肿的心衰,可以参考一个《伤寒论》的名方:真武汤。
听起名字,是不是就觉得威武霸气,真武汤主要有温阳利水的功效,中医认为:盖水之制在于脾,水之主在于肾,脾阳虚在出现湿困难以运化,肾阳虚则水不化气从而水湿内停。因此水肿主要从脾,肾两个脏器入手,从而在治疗原则上要:温肾阳,补脾阳。
真武汤用药有:附子,白术,生姜。茯苓,芍药,其中附子可以温补肾阳,白术燥湿健脾,生姜温阳健脾,宣散水气,芍药敛阴和阳且利水气,茯苓健脾渗湿,五味药合用可以做到补肾阳,健脾胃的功效,从而在根源上解决下肢水肿的问题。
我们在治疗心衰的同时,不仅要使用中药去对症治疗,也应该使用一些西医的办法,时刻监控自己的心率,若感觉到胸闷,气短,心脏疼之类问题,应该及时去医院寻求治疗,尤其是本身就有高血压,心脏病病史的患者,更加要注意这一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肾阳虚衰,水气泛滥,很容易导致身体腹泻、水肿、咳喘、四肢乏力困重等症状,治疗此类症状一般重视脾阳、肾阳
国医经典解读第3讲: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真武汤
真武汤新用
真武汤,真武大帝坐镇脾肾二脏,温肾健脾,理清水道
肾寒而致水邪泛滥的治疗-《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94
真武汤的功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