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珍贵的三元钱 文/ 王秋华

珍贵的三元钱

文/ 王秋华

经过五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锻炼,1974年8月公社推荐我到唐山地区(校址在昌黎县)卫校上学。

1975年元旦,学校放假两天,我决定利用这两天时间回老家看望爷爷、老叔和老婶。

当时我家只有爸爸一人工作,收入不高,因此留给我每月的生活费比较有限。于是,我留下购买返程车票的钱,用剩余不多的钱为爷爷买了点心,为堂弟、堂妹买了一些糖块。早饭后,我乘坐昌黎开往卢龙的敞篷班车,经过两个小时的颠簸和寒冷,来到卢龙县王各庄。

踏上家乡的土地,倍感亲切,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顿时驱散了身上的寒冷,异常兴奋。爷爷和老叔不停地询问我爸爸、妈妈身体状况,问我下乡期间和在卫生学校的学习情况,我均认真诚实地一  一回答。当爷爷听到我下乡期间做出成绩以及在卫生学校学习时,欣慰地说:“你是我们老王家第一个“郎中”呀”,一个劲夸我有出息。

我和爷爷、老叔见面非常亲切,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已近中午,老婶把饭菜端了上来,咸肉熬白菜,大葱炒鸡蛋,秫米豆干饭。老婶让爷爷、老叔和我先吃。我知道老婶是想等我们三个人吃完后,她和堂妹堂弟再吃,这是对我这个远道来的亲属重视和礼让。我从堂妹堂弟的眼中看出,他们也饿了,也很想吃饭。我也知道,在这个贫困的小山村,这已是最好的饭菜了,而且只有过年才能吃得到。于是我对老婶说:全家一起吃吧,如果堂妹堂弟不吃,我也不吃,在我的坚持下,一家人围坐在了一起。爷爷端起了白薯干酒,老叔高兴唱起了喜爱的皮影戏,一满屋子充满了欢声笑语。

欢乐的时光总是逝去得飞快,第二天我要返校了,离开时难舍难分,老婶把炒熟的花生和白薯蔫(蒸熟的白薯晒成的干)放进我的挎包。老叔从炕旁的柜子里拿出三元钱递给我,对我说:“家里只有这三元钱,俗话说:穷家富路,别嫌少,你带上吧!在学校肯定用得着,我们在村里用鸡蛋换点必需的东西也可以过日子,但你在外面没钱可不行。” 我在玉田团成公社下乡期间,深知山区社员的贫困状况,一个工不到几毛钱,甚至有的村不到一毛钱,辛辛苦苦干一年,分不了多少钱,扣除粮食和烧柴,有的还欠生产队的钱,养鸡下蛋舍不得吃,用于到小卖铺换咸盐和点煤油灯的煤油,一年到头看不到钱,老叔一家人就属于这种情况。所以我一再推辞,最后老叔用力把三元钱塞进我的兜里,不准我再掏出来。我知道,老叔拿出来的这三元钱就是他家的全部积蓄呀,此刻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忍不住一滴一滴流下来,只好悄悄地背过脸擦拭。我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地报答老叔一家人。

1976年8月我从昌黎卫生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唐山工人医院妇产科工作,随着工资收入的增加,我每年都给老叔寄钱,从开始的十几元,几十元,到几百元。在北京为女儿看孩子期间,我专门把老叔老婶接来北京,带他们参观故宫,观看天安门升旗仪式,瞻仰毛主席遗容等。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爷爷早已去世,老叔老婶已经八十多岁了,但他们和许多勤劳朴实的农民一样,只要身体允许,总是不停地在田间、在自家的小园劳作。为此我和妹妹一同出资,为他们在院里打了一口深水机井,解除了他们吃水和浇园的辛劳。

在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女儿也很孝顺,经常打电话问候老叔老婶。尽管女儿也知道经过改革开放,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山区与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过年过节都给他们寄一些钱,孝敬两位老人。

我欣慰地看到,良好家风,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组 织 机 构

特 邀 顾 问:郭旺周  卜祥城

社    长:王  瑛

主    编:张树生

副主编:笑 盈  薛鹤舞  孙青燕

微信群投稿:唐山知青诗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丑
《老家的老叔》 文/烽火独狼
林奕全:选展创始人的故事(5)
有个朋友说以前一个故事,这样的书法你见过吗?
【散文】李梅||奶奶
天涯去住泪沾巾--纪念逝去的亲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