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青岁月(我结识的几位下乡知青 文/张宝华​)


我结识的几位下乡知青  文/张宝华

20世纪60年代,我还是一个年轻的农民,在大队任团支部书记。我老家是迁西县崔家堡子公社凿子岭村,到我村的下乡的知青有龚继勇、高振才、张连海、董森、刘文学等人,他们都居住在生产队队址,饲养处隔壁。每个人都是朝气蓬勃的有志青年,大概只比我小三四岁,可他们却很懂礼貌,从不说粗话或骂人,并且懂得入乡随俗:在农村,见到任何人,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也不直呼其名。岁数大一点儿的则称呼叔叔、大伯、哥哥;女的则称呼大娘、婶婶、姐姐。比如我是老四,他们便称我为四叔,对我格外尊重,有什么问题都愿意找我商量;对他们的邻居钱文志老两口,则尊称呼四爷、四奶。与他们相处的时间长了,彼此间就像家人一样,到我家非常随便;其中,有个叫张连海的知青,既勤劳朴素,又风趣幽默,很爱说笑话。和村里的青年农民感情融洽、亲如兄弟成了很好的朋友。

知青们把城里的生活习惯带到了农村,比如:早晨刷牙、大便后用手纸擦屁股、穿时尚衣服、演奏乐器、哼唱着革命歌曲。这些都让村里的农民产生了新奇感,给小小的小山村吹来了一股清新、文明之风。许多农民小青年也都向他们学了起来,知青们也学着农民的样子干起了农活,时间长了,他们的手上也磨出了老茧,把自己真正融入农民大众之中。在艰苦环境下与群众相结合,锤炼了意志、锻炼了体魄、提高了素质、完善了人格。

他们大多数是在唐山大地震前回城的,其中,只有董森不幸震亡,其他人都有幸生存下来。董森的逝去让我感到非常遗憾,因为他与我村的美女素兰姑娘两人年龄相当,大家都认为他俩挺合适,有人已经给他俩撮合得差不多了,可董森调回市里。如果当初他答应了这门婚事留在迁西,一定会有很好的归宿。真是令人扼腕、叹息!

刘文学到吕家坨矿上了班,以后再也没能和他谋面;高振才开起了出租车,那时候,出租车还很少,他的车也就是一辆小双排座。有一次,我到百货大楼买了一台洗衣机,刚买好后,恰好看见高振才开车过来,我们就像好久不见的亲人一样,异常兴奋,相互问好,嘘寒问暖。他还像在村里一样称我为四叔,并执意用他的小双排座汽车把洗衣机给我送到家里;张连海回城后,在汽车客运站当起了司机,正好是跑唐山至上营那条线,天天在我们村路过,见到了村里人总要热情地打个招呼,由于他的工作有这个便利条件,经常给村里人捎这捎那。此外,他还为村里人办了大量好事、实事,比如带村里的病人到市里医院看病……深受群众好评。

1973年9月,我从崔家堡子供销社调到二拨子公社当了党委副书记。听到群众议论最多的事,就是西寨村的知识青年刘增志勇救落井儿童的感人事迹,在那个十来岁的孩子不慎落井的危急时刻,刘增志毫不犹豫、奋不顾身,立即跳到井里把孩子救了上来,那个儿童是村民刘文淑的弟弟,全家人见到孩子得救了,非常感动当刘他们拿出钱来对刘增志表示谢意时,刘增志则淡淡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要是拿了你们的钱,我成什么人了!还能在咱们村里待吗?”广大群众对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交口称赞!

王友梅也是西寨大队的知青,她是高中生,性格开朗,思维敏捷,帮村里办广播、搞宣传,比较活跃。她朴实善良,人缘极好。在村里,她跑过山(林业队)、掏过粪,喂过猪、教过书,干活不让须眉。她是1974年底回城的。她家在古冶林西住,她妈妈是开滦医院的医生,开滦给退休职工的女孩子换工,她接妈妈的班,在医院当了护士。她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学,最后考上了主管护师。村里的乡亲们看病找到她,她总是热情接待,亲如一家。退休后,她又帮孩子们办诊所,开展社区服务,为群众解除病痛,深受群众欢迎。在众多女知青中,她绝对是个佼佼者。

杜庆丽,她是二拨子公社米峪口村的天津籍女知青,她长得人高马大、五大三粗,她性格外向,办事利落、为人诚信、善于交际,称得上是个女汉子。回城后,她在天津某企业干起了销售工作,其销售业绩总是排在前列,深受领导的器重和群众的好评。

杨荣昌,笔名阳刚,他是我现在的好邻居。由于我们俩都爱好写作,经常在一起切磋写作技巧,是文学艺术把我俩联系在了一起,并且成了挚友。1968年,才刚满16岁的他,从唐山十五中初中毕业,当年12月下乡到迁安县杨各庄公社杨各庄大队,当时就当上了知青队长。他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上山下乡,认为年轻时多吃些苦,多经受些磨难,是一种宝贵的人生财富。他常说:“年轻的胃就是为了消化艰难。”下乡几年,他以苦为乐,被乡亲们称为“最像样的知青”。山区农村的艰苦生活和辛勤劳作锤炼出了一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他曾作为优秀知青代表,出席了迁安县学毛著积极分子大会。

回城后,他抓紧点滴时间搞业余文学创作。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作家协会,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了几百篇文学作品,部分作品获奖。

这些人以及他们的真实故事,就是我眼中的知青,他们的事迹令我记忆深刻,并时刻在激励和鼓舞着我,以他(她)们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向上向善,努力工作,不断进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友人好文转载:知青插队回忆之一
【砚城文苑】李守云|记忆中的高宏斗
【甘肃天水】散文| 村里来的知青 |寒秋
我写我村/我的第二故乡——林里堡
知青岁月:为了能够考上大学,他复读了三年,最终还是留在了农村
背着岁月挪动(第十六章)二哥牺牲 妹妹当了铁道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